精品语文a版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语文a版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a版第九册第四单元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全班读一读。
2)指名反馈生字的读音以及书写的注意要点。
教师适时强调:
3)开火车读生字词,在读中巩固认读。
互助学习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反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1870年3月17日夜晚。
地点:
从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岛的海域上。
起因:
雾大,全速前进的“玛丽”号撞向了“诺曼底”号的侧舷,将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
经过:
人们惊慌失措,你推我揉,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沉着镇定地指挥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结果:
60人全部获救,船长屹立舰桥,随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深渊。
2)指名简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4、指名反馈:
了解了“诺曼底”号遇难的整个经过,故事留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谁能用一个简单的词语说一说?
(感动|激动、自豪、惊魂未定、害怕、恐慌、慌张……)
展示交流
三、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海难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
同学们,“诺曼底”号造于1863年,是一艘大轮船,在英吉利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像这样一艘轮船,晚上出航时没有什么可怕的。
然而危险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地降临到了这艘船上,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反馈.(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低)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
(2)“雾愈来愈浓了。
(3)“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雾的大。
4、教师导:
因为当时的雾太大了,所以这艘船的船长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
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声巨响……(教师播放巨响)
5、教师紧张地追问:
发生了什么?
(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说。
在说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指导感情朗读)
(1)教师惊恐地:
黑夜里,发生了——(指名读)
(2)教师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发生了——(小组读)
(3)教师惊慌而恐惧地:
宁静的黑夜里,“诺曼底”号的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突然一声巨响,发生了——(全班读)
巩固总结
四、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艘“年轻”De“诺曼底”号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发生了海难。
当时船上包括船长在内一共61人,我们知道最后除船长外,其他全部逃生。
那么,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导学后记
9“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遇到危难时人们的反应以及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采取的措施。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并简单地描述。
3.总结全文,启迪教育学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了解危急时刻、哈尔威船长所采取的措施,湘乡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能够简单地描述出来。
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行为、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1.生字词语卡片。
2.《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听写。
照例薄雾海峡估计翘起惊恐万状火炉秩序屹立勉强小心翼翼违抗
3.教师导:
同学们,当你们正在沉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会怎么样?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4.教师导读:
是啊,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
当“诺曼底”号的乘客们被巨响惊醒,知道自己所乘坐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二、想象品读,体会人们的惊慌
1.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学生倾听。
2、指名反馈:
你们听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什么?
(提示:
听到了尖叫声、哭喊声、船上物品到他的声音、人们奔跑的声音……仿佛看到了人们惊慌、害怕的神情,看到了人们蜂拥而出,看到了人们因奔跑摔倒在了地上……)
3.教师导: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一场面的呢?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4.指名反馈。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儿,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
1)指名读文,其他评议。
2)在同学们提建议的基础上,再请该同学读一读。
3)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来读,你会怎么读?
会强调哪些词语?
为什么?
4)教师抓住加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悟后感请读。
5)再次播放《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的文字。
三、分角色朗读,体会船长的镇定果断
1.引导学生想象:
同学们,求生的欲望让乘客们一窝蜂地拥上救生艇,你推我揉,继续这样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新的危险呢?
(推揉中有人落海,抢救工作变缓慢,老弱妇孺会落后,救生艇会翻……)
2.教师导,同学们,再这样下去,救援工作无法开展,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丧生于大海,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了简短有力的对话。
(教师播放对话录音,《泰坦尼克号》影片片断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3.指名反馈: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一个怎样的声音?
(坚定的、镇定的、果断的、严厉的、威严的……)
4.指名反馈:
这声音让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5.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船长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处事果断、指挥有方。
四、想象人物画面,体会船长的英勇无私
1.教师导:
黑暗里坚定而严肃的声音,使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上只有一个人没有逃生,他就是——(学生:
哈尔威船长)
2.教师播放悲壮的音乐,示范读课文。
(“船头先下去……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3.教师:
同学们,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学生发挥想象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4.教师小结“感人的画面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了,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自然段。
5.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集体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自然段。
7.教师:
同学们,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得救的人们会说什么呢?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五、理解句意,深化文章的主题
1、教师导:
同学们,在危险面前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沉着地指挥人们逃生,在那个可怕的黑夜静静地离开了我们,于国事这样评价这位伟大的船长:
(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语句)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2、引导学生讨论这三句话的意思。
3、集体交流反馈。
成就一个英雄的“权利”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运用”这个“权利”。
在死亡面前,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他的高贵品质是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
4、教师小结:
“诺曼底”号油船不幸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慌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是船上所有的人获救,而自己,且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舍己为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六、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
同学们,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谁也不能预想前方会怎样,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你都得扬起风帆驶向远方,遇到惊涛,或是骇浪,你要冷静,临危不惧、机智勇敢。
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舵手。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简单地描述你印像深刻的场景。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9“诺曼底”号遇难记
10*长城在我心中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征的象征意义。
3、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长城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正确、琉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悟长城的象征意义。
1.生字词语卡片
2.长城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一、读诗词,导入新课
1.教师将文中第一自然段以诗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
2.教师指名反馈:
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
(祖国幅员辽阔、祖国山河壮丽、祖国物产丰富……)
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这首诗带我们到了哪些地方?
(指名反馈:
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鄂尔多斯戈壁、塔克拉玛干的沙滩、黄河故道、长江堤岸、长城)
4.教师小结:
在这么多景色壮丽的地方,令作者魂牵梦绕的是——(学生齐答“长城)。
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教师出示自渎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
1.读准、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真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长城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长城的情感。
4.讨论:
长城象征着什么?
三、集体反馈、突破重难点
(一)检查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进行必要地再强调。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二)品读句子,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1、指名反馈文中直接描写长城的句子
我站立在宽阔的长城上,极目远眺:
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城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宛如横卧在华夏大地的灰色巨龙。
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1、指名反馈。
这段语句中,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分别把长城比做巨龙、勇士、巨人,这样形象地写出了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磅礴的气势)
2、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加深感受,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赞叹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三)展示资料,了解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导:
站在长城上,赛外呼啸着的风、城墙上的古战场遗迹、让作者的脑海中浮现出长城的机理以及悲壮的历史来,你们搜集了哪些有关长城的历史故事来。
2、学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师小结。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四)结合课文,探讨长城的象征意义。
1、教师:
同学们,刚才通过讨论,你们觉得长城象征着什么呢?
(学生反馈小组讨论的结果)
2、指导引导学生从下面的语句中去感悟。
“那时候,我极想知道祖国究竟是什么样子,爸爸总是对我说:
‘去长城吧,站在长城上就会知道了!
’我懵懂的童年,长城唤起了我对我们民族、我们祖先、我们伟大祖国河山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
“是的,多么难忘啊,我体会到了父亲那句话的含义,而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
“它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吗!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顽强不屈、雄伟气魄的象征)
3.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出示句子:
“啊!
长城!
伟大的长城!
你永远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读一读这些语句。
3、指名说说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4、教师总结:
同学们,长城雄伟壮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人民坚强不屈。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奋发图强,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长
雄伟壮观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城
11古诗二首(第一课时)
1.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学习并掌握本诗的生字新词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诗中的思想感情.
能够体现古诗内容的天门山景光图片及资料。
一、复习李白的诗,导入新课。
二、展示资料,了解天门山。
三、整体感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1、教师导读:
那么,李白远望天门山,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轻声跟读。
3、学生自由读一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
5、学生在集体评议后,根据学生和老师的评议再读读。
6、播放雄壮的音乐,配乐朗读。
四、借助注释,小组合作,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理解古诗。
2、集体反馈。
(1)个别字词的意思。
(2)诗句的意思。
五、品读语句,想象意境,体会情感。
1、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
2、指名反馈。
3、教师小结。
4、集体交流,赏析。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1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1、学习古诗《题临安邸》,学习并掌握本诗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意思。
3、正确流利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课件《清明上河图》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二、初读古诗,掌握生字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2、教师出示生字。
3、教师导:
杭州我们都很熟悉了,汴洲是什么地方呢?
4、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
5、设置悬念:
这里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呢?
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
2、集体交流反馈
3、教师导读:
4、师:
想到这些,人们怎能不担忧呢?
5、师:
想到这些,人们又怎能不愤怒?
6、教师小结。
四、品悟字词,深化主题。
1、教师出示下面的诗句,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暖风”“游人”在诗句中的意思。
3、引导学生自由品悟这两句诗,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小结。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选读四高原汽车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像张全林那样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描写环境、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高原汽车兵的奉献精神。
课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哈尔威船长吗?
为什么记得他?
是呀,我们都被船长的精神震撼了,所以记忆深刻。
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读四,这些高原汽车兵们又会给我们留下什么呢?
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感受,学习方法。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坐以待毙:
坐着等死或等待失败。
不期而至:
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魔域”:
本指魔鬼出没的地方,这里指环境异常恶劣的地方。
2、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找出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魔域”。
先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再举手发言。
3、文章的重点是赞美汽车兵,特别是张全林,可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描写恶劣的环境呢?
(让学生悟到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四、走近人物,展开想象。
1、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魔域”,面对这样恶劣的气候,张全林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从课文里找到答案,举手发言。
2、他又是怎样说的呢?
(课件显示张全林说的话,同学们一齐来读。
)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四个小时后,车队终于翻越了雪山,可同学们想一想,这四个小时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这四个小时里又发生了什么险情呢?
五、总结全文。
张全林不愧为共产党员,他确实是一座生命的路标。
我们为有这样的军人而骄傲、自豪。
张全林从担任汽车团团长到兵站部部长的14年间,指挥部队沿着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川藏公路为西藏运去了30多吨的物质,先后历险上百次,他与广大官兵一起创造了“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三不倒精神”。
2003年4月3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兵站部记三等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词语。
3、做课课练。
语文乐园四(第一课时)
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全班一起读一读。
3、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检查个别读。
教师适当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4、指名说一说应该怎样记住字。
5、再读要求书写的词语。
6、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书写的词语中各个字的书写要求。
7、集体反馈,教师强调。
8、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一写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二、金钥匙。
1、全班齐读文章中相关语句。
2、教师出示“一瞬间”“一刹那间”的词语卡片,学生一起读一读。
3、指名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三、咬文嚼字
四、自主阅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读一读咬文嚼字中的词语。
语文乐园四(第二课时)
语文生活:
以“如何面对困难”为题,组织一次讨论会。
一、谈话
揭示活动的主题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1、分小组,明确要求。
2、小组内交流。
三、集体反馈。
四、教师小结,激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
1、积累和克服困难有关的名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乐园四(第三、四课时)
写一写自己克服困难的一次经历。
一、回忆,激活思维
1、谈话:
在上节课的语文生活中,我们了解到了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你对谁所说的什么经历印象最深?
(学生说一说)
2、教师导: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次困难的经历。
二、指导写作
1、教师导入:
通过语文生活中活动,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了。
那么,怎样写好这篇习作呢?
先请大家阅读一篇范文,一边读一遍想,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2、学生阅读范文,(范文略)思考问题。
3、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这篇习作好在哪里?
1)克服困难的过程写得清楚、具体。
2)写出了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心理感受的变化。
3)文章立意高,篇末点明了习作的主题思想。
4、指名说说怎样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
(引导学生结合范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要想把克服困难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克服困难的经过,然后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下来,为了过程具体、生动,大家要像放电影一样,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自己当时的情形,把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如实地写下来。
三、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