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515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doc

2015年浙江省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客观因素:

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

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主观因素:

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

2.理智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途径: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6.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及要求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7.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优点):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8、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①含义:

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④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首先,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其次,这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再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要性: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10、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二,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

第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2.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⑴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⑵我国政府的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理论或精神,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公共服务职能: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⑶为什么要行使这些职能?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③是由市场经济的形势决定的⑷是由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⑷政府如何正确行使职能?

①政府虽然承担着重要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有些事情政府办不了,也不该办。

②政府应该在法定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

④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搞好自身的建设。

⑤政府应该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要求:

按客观规律办事,树立科学发展观。

(2)民主执政——要求:

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依法执政——含义: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5.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性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后点。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

内容: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7.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②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

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③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3)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整体。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4.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5.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6.文化创新的意义(作用):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7.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①含义:

求同存异:

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8.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0.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国之魂,决定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基固本,是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