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3686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

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激励学生从实践中发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能合作设计简单、科学、完整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计划的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课时

安排

1放大镜(1课时)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课时)

3放大镜下的晶体(1课时)

4怎样放得更大(1课时)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1课时)

6微小世界和我们(1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放大镜

主备人

罗虎

授课班级

六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

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

师出示放大镜:

了解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2、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

放大镜的用途—观察生物。

1、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2、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学习新课

一、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

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

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归纳:

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处。

二、放大镜的特点

1、师:

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

2、师:

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特点?

(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1.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2.小组汇报:

3、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

(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巩固练习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板书设计

构造:

镜架、镜片(凸透——“凸透”镜)

作用:

“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认识到使用工具观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可以观察到更细小的物体

能通过放大镜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用图或文字记录放大镜下的昆虫肢体及生活习性

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探究法、指导法

一、奇特的身体构造

1、科学家故事或多媒体课件导入

2、用肉眼观察昆虫肢体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一、昆虫的生活习性

1、阅读第6页观察实例:

蚜虫和它的天敌——草蛉

昆虫世界如此奇妙,看看我们能发现些什么?

把你们的发现用图或文字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分组观察:

3、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肢体

4交流观察发现:

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自己组的观察发现。

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

教师事先也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观察实践:

选择一种昆虫作为你们的观察对象,看看它们是如何吃食、活动、筑巢……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可供观察的昆虫(供参考):

苍蝇、蚊子、蝴蝶、蚂蚁、蟑螂、蚱蜢、蚜虫、瓢虫、蜜蜂……

实践练习

借助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生活

奇特的身体构造:

复眼——由小眼组成

触角——形状结构各异

足——密布细毛,有钩爪

第三课时

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自制食盐等晶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秘密的兴趣。

2、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制作晶体。

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探究法、讲解法。

一、观察美丽的晶体

1、画一画我们记忆中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

3、关于晶体

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味精这三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

一、制作晶体

1、晶体的形成

师: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

晶体是怎么形成的?

像糖、盐、味精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

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2、制作我们的晶体

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

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体。

晶体:

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

 固体

第四课时

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1、科学的不断发展,会促使技术不断地改进,而技术的发展,又会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懂得人类的不懈追求促进了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

自制简易显微镜

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讲解法、归纳法。

新课引入

一、显微镜的发展

1、如何放得更大?

用显微镜,用电子显微镜……

2、介绍各种显微镜

1)最早的光学显微镜:

荷兰詹森父子制作的显微镜才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显微镜。

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成,它是光学显微镜。

2)电子显微镜:

以电子束代替光束,用磁场代替透镜。

3)扫描隧道显微镜

学习

新课

一、做个简易显微镜

1、怎样放得更大?

放大镜何以变成了显微镜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在现有的放大镜的基础上做到放得更大?

2、我们自制显微镜

1)我们已经知道增加放大镜的凸度就可以增加放大的倍数,

2)尝试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物体,直到看得最清楚,然后移开一个凸透镜,比较一下两次看到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反复几次,看看有什么发现?

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

借助纸筒,参考第10页的方法自制一个显微镜。

(事先让学生自备与放大镜外径一样大的纸筒每组1-2个,)

17世纪时,那些不懈地探究自然世界的人们就像我们一样,尝试着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的观察工具,它们便是显微镜的前身。

板书

设计

4、怎样放得更大

肉眼看

——放大镜

——(两个凸透镜组合)

反思

第五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1、学习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

1、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2、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仔细观察并用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正确使用显微镜

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讲解法、比较法、归纳法。

一、谈话导入

这是一个洋葱,如果从它的内表皮上揭下一块,你能看到些什么?

如果用上放大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如果用上显微镜又能看到些什么?

一、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为了能更好地观察它,首先我们要制作一个玻片标本。

二、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或书上13页)

2、材料员发给每位同学放大镜,大家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科学记录本或书上。

3、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有何不同。

三、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如果我们将洋葱表皮的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2、师出示显微镜,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每2人一个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不会使用的同学可根据13页的提示进行操作。

交流我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

学生制作玻片标本

1、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

开,不能折叠。

3、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4、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张贴不同细胞的绘图)

第六课时

微小世界和我们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一、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

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

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

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

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但目前人类所看到的还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对此我们人类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歇的……

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