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133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doc

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e####################w《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

课题选择: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二节“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单元的核心是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起着决定作用。

我国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也包括未来的劳动者——中学生。

福建省是沿海开放省份,闽商在中国商界中占有一席之地,商业氛围较浓厚,因此创业意识和正确择业观念的培养对福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理解:

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以后毕业,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提高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2、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说教法

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核心教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讨论法,集思广益,多角度解决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法,给学生以形象、真实的感受;结合归纳法,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概括、分析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说学法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学会认知和做事,学会合作和生存,因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感性认识不全面,缺乏理性认识。

因此,第二单元更有挑战性。

在本课的学习中,力求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和讨论探究法等,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

教法学法

1、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2、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含义和意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劳动者应如何择业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温故知新,达到强化记忆和承上启下的效果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职业理想?

大家关注过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吗?

我们应如何实现职业理想,做个合格的劳动者?

关注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

一、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和列举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加以说明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配第

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2、就业的意义

课堂检测:

就业有利于(D)

①生产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实现社会价值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促使劳动力的再生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我国的就业形势

让每组学生代表来说说事先搜集到的我国就业形势的数据资料。

材料一:

来自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需要就业的人口为2500万人。

这其中包括新增劳动力总数大约1100万和需要就业的失业人员1400万人。

新增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338万,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250万,初中毕业生250万,非农民工200万等。

另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概850万左右,下岗职工需要实现再就业的500万左右。

而年度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

展示《中国第一考:

公务员考试》漫画材料说明就业形势严峻,分析原因

报名人数过多造成系统瘫痪——国家公务员考试再一次展示了它的巨大魅力。

从报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岗位竞争激烈,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的5个岗位,更是吸引了3881人竞相争抢。

而在去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吸引了近100万人报名,其中50多万人通过了资格审查,最后录用10282人,平均50个人才录用一个。

其竞争之惨烈,和高考、司法考试相比毫不逊色。

无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公务员考试为“中国第一考”。

4、解决就业问题

(1)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

(2)党和政府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3)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通过模拟招聘会:

探究正确的择业观,师生共同生成课堂

竞聘岗位

业务主管(1人,月薪6000)

公务员(2人,月薪4000)

工程师(2人,月薪3500)

营销人员(6人,底薪500+提成)

车间工人(20人,月薪800)

保洁工(10人,月薪700)

A、统计应聘结果

B、让学生自主分析统计结果,老师加以引导,使课堂在预设中生成(如结果出乎意料,可随机应变)。

问题1:

这些岗位应该供人选择还是硬性分配?

(引导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问题2:

很多同学应聘业务主管和公务员,应选择谁?

(引导②树立竞争就业观,激发一种忧患意识)

问题3:

清洁工需求量较大,为什么少有人应聘?

(引导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问题4:

有些同学没有参加应聘是怎么想的呢?

(引导④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

C、介绍竞聘和择业的技巧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小张的母亲病了,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亲假;小张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音,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工人向工厂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单位只给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小张等不在其中。

思考:

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休息、休假的权利;

(3)获利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5)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利;

(7)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

思考:

如果小张需要帮助,将如何解决这场纠纷?

3、维护劳动者权益:

(1)基础:

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2)依据: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3)途径:

协商——〉投诉——〉调解——〉仲裁——〉起诉

案例续集:

以反例警醒大家应以合法手段解决纠纷

小张没有采取合法的方式,而是纠集工友把厂长打成重伤,被司法机关拘留。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分析归纳法

当堂巩固课本知识,使学生在用中学

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法和调查研究法,培养学生动手收集信息的能力,借助漫画,增加教学趣味性

通过模拟招聘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悟知识;开放式课堂讨论可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使其掌握竞聘和择业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案例教学,引人入胜,使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掌握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劳动使人伟大,就业维持生存。

同学们是未来的劳动者,而当前中国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党和政府积极促进外,劳动者也应转变择业观才能找到工作,就业中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成为合格的新时代劳动者。

指出本节课的现实意义,简要概括知识,条理清晰,使学生知识系统化,加深印象。

二选一:

1、让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了解他们的择业、从业或创业经历,并写出感想。

2、展示一封毕业生的来信叙述就业的困惑,要求学生回信为其排忧解难。

尊敬的老师:

六年前我从您的班上毕业,考进了华东政法大学。

给学校和老师、父母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非常珍惜大学宝贵的学习机会,每年都获学校的一等奖学金。

当本科毕业时,在参加工作与保送研究生的选择上,我毅然选择了后者。

当时参加工作至少可以分配到中级人民法院。

如今我的研究生学习行将结束,充满自信的我却四处碰壁。

尽管我已通过了全国的司法考试,但在人才济济的大城市要当一名律师是多么的困难。

有一部分单位由于我是女生而以各种借口拒绝录用。

到中级人民法院找工作,那儿也早已人满为患。

有一个企业特别器重我,但我怕企业的工作太不稳定。

父母让我回老家,在地方上找工作相对容易些,但我又习惯于大城市的生活方式。

作为我尊敬的老师,我真希望得到您的指点与帮助。

您的学生:

林某

学以致用,注重德育渗透,通过真人真事让学生了解就业不易、创业维

艰,既帮助别人又教育自己,培养对父母的崇敬与感恩心理。

五、教学反思

1、新课改更贴近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教学也应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生成中走向完善。

在教学中,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敢于因势利导,及时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课堂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2、本节课与学生将来的就业息息相关,意义重大。

通过生动的案例、模拟招聘会和名人名言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有丰富的感官体验,调动学习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启发引导和师生共同研讨的良好氛围。

如有时间有机会聘请成功就业者开设座谈会,则效果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