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1297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沭阳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图中土地利用中增加了林、果面积,与生态修复有关;

另外,城市化进程也会使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与气候因素关系不大。

故选B。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

下图为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5.关于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B.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

C.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D.第Ⅲ阶段,地区分部集中于中心城市

6.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科技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D.政策、土地

『答案』5.B6.B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第Ⅰ阶段没有地区分部,只有两个子公司位于中心城市,A错;

第Ⅱ阶段,子公司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迁移,中心城市新增研发中心和地区分部,B对;

第Ⅲ阶段,公司总部一直在长三角地区之外,并未迁至中心城市,C错;

第Ⅲ阶段,地区分部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均有分部,D错。

『6题详解』

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且科技水平高。

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心城市,可以吸引高素质劳动力,更快的了解市场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故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市场,B正确。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abcB.cab

C.cbaD.bac

8.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7.A8.D

『7题详解』

a时期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

b时期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

c时期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故A对。

『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a时期,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判断为区域发展的早期,城市化水平低;

b时期工业化比重最高,判断为工业化阶段,环境污染严重;

c阶段以第三产业为区域发展的主体。

因此b-c时期,随着产业升级和转移,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故D对。

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紧靠雄安新区。

古白洋淀曾“汪洋浩渺,势连天际”,今仅存湖淀水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白洋淀湖区面积的变化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调节气候功能增强B.生物多样性减少

C.降解污染物的功能增强D.湖泊对洪涝的调蓄能力提高

10.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A.生态保护区B.水运中转区

C.湖景住宅区D.产业承接区

『答案』9.B10.A

『9题详解』

白洋淀湖区面积减小,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B对。

水域面积减少上,调节气候功能减弱,降解污染物的功能减弱,湖泊对洪涝的谰蓄能力减弱,A、C、D错。

『10题详解』

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生态保护区,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A对。

北方地区水运条件差,不适宜发展为水运中转区,B错。

湖景住宅区、产业承接区建设,会破坏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加重淀区的水污染,C、D错。

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总部”角色的多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总部”角色转型。

下图为“工厂”与“总部”要素流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流动

B.②表示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流动

C.①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D.②表示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12.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角色的转变,源于本国

A.科技创新B.交通发达

C.市场广阔D.劳动力充足

『答案』11.C12.A

本题以“工厂”与“总部”要素流动示意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工厂”与“总部”要素流动特征、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1题详解』

图中显示,①表示由“总部”国家流向“工厂”国家,“总部”国家很少生产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A错误。

图中显示,②表示由“工厂”国家流向“总部”国家,“工厂”国家很少生产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B错误。

图中显示,①表示由“总部”国家流向“工厂”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总部”国家生产成本较高,应流向成本较低的“工厂”国家,C正确。

一般“工厂”国家资源比较丰富,而“总部”国家往往因开发历史悠久而导致资源比较紧张,因此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工厂”国家更适宜布局,而②表示由“工厂”国家流向“总部”国家,故D错误。

『12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总部”角色的多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说明“总部”国家是以科技创新为优势的,因此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由“工厂”国家向“总部”国家转变,源于本国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

交通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往往是“工厂”国家的发展条件,排除B、C、D。

故选A。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水资源

80%

14.7%

耕地

35.2%

59.2%

13.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D.北方地少水少

14.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13.B14.C

『13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80%,而耕地占全国35.2%,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占14.7%,而耕地占59.2%,因此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故选B。

『14题详解』

材料显示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的配置矛盾,因此针对该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C正确;

其他选项所示工程均不是针对该配置矛盾所实施的工程。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15.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铅锌资源D.土地资源

16.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河流开发有极好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C.我国重要河流开发应采用田纳西河开发模式

D.借鉴田纳西河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流域开发

『答案』15.A16.C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建设水坝,取得了防洪、航运、水电、水源、旅游业、渔业等众多效益,因此综合开发的资源是水资源,故选A。

『16题详解』

河流的开发不能照搬国外经验,应该依据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开发,C错,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描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

17.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8.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农牧业B.钢铁工业

C.电子工业D.第三产业

『答案』17.C18.B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C为污染转折点,在C时期后,GDP相对较高且增速放缓,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但并不是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①正确,②错;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本地污染较大的企业向外转移,同时工业技术进步,也促使了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③正确;

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不现实,④错。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A到C时段,环境污染程度显著增加,同时GDP增速也较快,说明该时段该地的主导产业部门最可能为钢铁工业(钢铁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大,同时能显著带动GDP的增长),B正确;

农牧业、电子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环境污染相对较轻。

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表现主要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0.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答案』19.A20.C

『19题详解』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图中虚线主要变现为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利用,容易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短缺。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原因。

资源问题产生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多,对资源不合理开发。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读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日本

26

其他

51

3

20

2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有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B.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C.对稀土资源进行鼓励性开采

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

『答案』21.A22.B

『21题详解』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占比降低,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降低,另一方面,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稀土资源储量总基数增大),所以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储量比例也随之下降,①③正确;

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不会导致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百分比下降,②错;

稀土资源作为诸如电子工业等众多工业的重要原料,其消费量下降的可能性小,④错。

『22题详解』

对稀土资源进行大力开采、鼓励性开采以及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市场的出口份额均会加剧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耗,不利于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CD错误;

对于稀土资源,我国应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延长稀土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B正确,故选B。

下图为“内蒙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

23.“煤炭开采→焦化→煤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主要形成

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

C.科技联系D.产品联系

24.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A.改善空气质量B.减轻运输压力

C.减少煤炭开采D.优化农业结构

『答案』23.D24.B

『23题详解』

煤炭开采和初加工的产品作为焦化厂的原料,同时焦化厂的产品作为煤化工的原料,因此该工业链具有很强的产品联系,D正确;

该工业链对其他联系体现的并不明显。

故选D。

『24题详解』

通过将该地的煤炭转换成电力向外输出,从而使得当地铁路运输压力减小,B正确;

通过在当地建设电厂,加剧当地的大气污染,同时对煤炭的需求量增多,从而会促进煤炭的开采,AC错;

与优化农业结构关系不大,D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5.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26.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答案』25.C26.A

『25题详解』

图示羊主要生活于草原环境,而骆驼生活于沙漠环境,故图示反映因植被的破坏,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

这说明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项。

『26题详解』

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因此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A正确;

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任其发展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B错误;

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干旱地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C错误;

环境的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错误。

故答案选A。

2017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对第21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进行了调整,并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A.是执行主体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28.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A.技术手段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

『答案』27.C28.C

『27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在环境管理中,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故选C。

『28题详解』

政府通过采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故选C。

从2011年起,上海市全市18个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试点,近百个居住区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目标如图。

29.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30.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④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29.B30.D

『29题详解』

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从而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A错;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不但使水体受到污染,同时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小,导致调蓄能力降低,B正确;

垃圾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侵蚀后,其有毒物质会随水体对植被造成危害,C错;

医院废弃物经消毒处理后,应由专人负责处理,而不可随意堆放,D错。

『30题详解』

通过将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使得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同时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①②③正确;

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关系不大,④错,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电力援疆”成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日前,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成协议,2017年浙江将购入11亿千瓦时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

材料二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1)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等角度去比较。

①人口和城市 

 

 

②工业和农业

③气候和地形 

④水文和植被

(2)新疆为浙江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浙江对新疆发展可提供的支持有________、________和技术等。

(3)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异同点。

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浙江省

相同点

________

不同点

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最大

(4)简述“电力援疆”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③;

(2)资金;

管理经验

(3)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由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变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4)缓解能源资源紧张的局面,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解析』该题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为材料,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的差异,产业结构,资源调配及其影响。

(1)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①人口和城市,②工业和农业则属于人为环境,不符合题意,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比较,故选择③,④。

(2)浙江对新疆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改革开放早,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优势明显,所以能给新疆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支持。

(3)根据图中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的变化,就可以判断二者相同之处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不同的是三大产业的比重不同。

(4)此问注意审题,对浙江的积极影响,不是对新疆的积极影响,这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电力援疆”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改善环境等方面说明。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以占全国2%的河流径流量,承担着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用水。

由于水资源紧缺,沿岸各省区在黄河取用水时都遵循严格的水量配给。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下表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表”。

(1)黄河干流的径流量从兰州到河口有所_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

(2)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和不同的干湿地区,一方面为沿岸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另一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____资源。

在黄河沿岸省区中,山西调用的水量季节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省区,从用水结构来看,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

(3)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______(增加或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和水库拦沙作用。

『答案』

(1)减少工农业用水量大

(2)水能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大于其他省区

(3)减少植被恢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以及流域生态恢复等相关知识。

难度一般,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注意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

(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黄河干流的径流量从兰州到河口有所减少。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从兰州到河口河段,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占比较大,从而使得径流量有所减少。

(2)读图可知,黄河干流拥有众多的水利工程,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读图可知,山西1月取水量1.3亿立方米,7月取水量1.2亿立方米,调用的水量季节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省区,主要原因在于相比于其他省区而言,山西的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量较大。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减少(注意输沙量的数据应横向对比,如利津在1987~2000年平均输沙量3.88亿吨,在2012~2016年平均输沙量0.85亿吨)。

黄河干流输沙量的减少,主要与黄河流域内水库的拦沙作用以及植被的恢复等原因有关。

33.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

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