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7766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物态变化》测试题3文档格式.docx

______热。

(4)吃冰棒解热:

________热。

9、提高液体的_________,增大液体的___________,加快____________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液

体蒸发。

由于液体在蒸发时要_______热量,所以液体本身或周围物体的温度会将低。

10、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甲,把它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零下6摄氏

度,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的纯水中时示数为840C,若放在教室内时示数为210C,则教

室的实际温度为。

如果一杯热水的实际温度为600C,则显示温度为。

另有一支温度计乙,其外面的刻度已模糊不清,现把此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里,

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体柱长为3cm,若把玻璃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红色液

柱长为27cm,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15cm,那么此液

体的温度为。

在室内气温为25℃时,用刻度尺测得红色液柱长为cm。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常用温度计的起始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是()

A、0℃B、0KC、20℃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

A、是凉的B、身上的热吹走了

C、使汗夜蒸发加快,从身上带走热D、能使物体温度降低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100℃B、同种晶体的熔化温度一定等于其凝固温度

C、水在100℃时开始汽化D、液体的汽化温度一定等于其气体的液化温度

4、融雪时比下雪时更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气温比融雪时气温高B、雪的温度比水高

C、融雪时要吸收热量D、雪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5、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

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

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6、在20℃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不变B、先下降后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上升

7、未甩过的两支准确的体温计测量同一病人的体温,两支体温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37.80℃和

38.80℃,则病人的体温一定是()

A、37.80℃B、38.80℃C、不超过37.80℃D、37.80℃和38.80℃之间

8、关于熔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在一定温度下熔化B、晶体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C、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D、晶体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9、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一只瓶子里的干得快

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

10、下列物态变化中,都要吸热的一组是()

A、熔化、凝固、汽化B、凝固、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熔化D、升华、凝华、熔化

11、海波的熔点为48℃,在48℃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态海波吸热,状态改变,温度不变

B、固态海波吸热,状态不变,温度不变

C、固态海波放热,温度改变,状态不变

D、液态海波放热,温度不变,状态改变

12、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

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

油的液体。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

A、熔点B、凝固点C、温度D、沸点

13、上题中,发生物态变化的先后过程是()

A、汽化、液化B、熔化、汽化C、汽化、凝固D、升华、液化

14、闷热的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块用塑料袋封装好的冻肉放在台秤的秤盘中,过一会儿,此

秤的示数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5、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将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

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物态变化的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两种方法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16、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荫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

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一样高

C、在荫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

17、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开水烫伤还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含的热量多B、开水不容易散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多D、开水的温度比水蒸气的温度底

18、如图1,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

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19、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图1

20、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

A、一定升高B、可升高也可不变C、一定不升高D、一定保持不变

21、冰是一种有效的冷却剂,这是因为()

A、冰是冷的B、冰温度不易升高

C、冰熔化时要吸收较多的热量D、冰容易传热.

22、某些宾馆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份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

23、室内有两支同样的水银温度计相距不远,但其中一支玻璃泡包有湿纱布,则()

A、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一样B、液体蒸发要吸热,所以包湿纱布的温度计读数大。

C、液体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所以包有纱布的温度计读数小D、无法判断

24、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25、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B、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C、有沸水中煮,高温消毒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26、房间内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是准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插在敞口玻璃瓶中的酒精里,它们的示数都为18℃,那么该房间的实际温度()

A、低于18℃B、等于18℃C、高于18℃D、无法确定

27、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使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B、第一次省燃料C、第二次省燃料D、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28、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

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B、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D、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29、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会听到“滋”的响声,并看到冒出大量的白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

A.汽化B.液化C.先汽化后液化D.先液化后汽化

30、茶水很烫时,人们往往向水面吹气,吹一阵就可以喝了,这主要是因为()

A、吹出的气温度比茶水温度低,混合后开水就凉了

B、把周围的冷空气吹过来,加快了热传导

C、通过吹气,加速开水的对流

D、通过吹气,加速水面的空气对流,促进蒸发,蒸发时吸收热量使茶水较快变凉

31、夏季,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B、水是管中水分子的扩散所致

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D、是水蒸发形成的

32、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浸在盛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直至水沸腾后看到水量明显减少,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

A、一直增加B、一直不变C、先增加后保持不变D、最高温度达到100℃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9分)

1、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取出温度计。

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2、图2为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这是它的____

图象,从图中看出该物质的熔点为,固液共存

的时间是______,放热的时间是______。

3、根据右图回答:

(1)反映晶体熔化、凝固时温

度变化规律的是图_____。

(2)图线中线段_____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图线中线段_____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3)把A和C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___

将先熔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___先凝固。

四、简答题(1+2分)

1、夏天,空调器的室内风机上向外引出一条滴水管,空调在工作时不断地滴水,这是什么原因?

2、夏天,人从空调车里或从有空调的室内出来后,有一种走进蒸笼的感觉,非常地热,为什么?

 

3.如图4,自制简易温度计,在一只玻璃瓶内装有适量的水,用一个带有细长玻璃管的橡皮管的橡皮塞塞在瓶口上,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水柱将,这种温度计是利用的为原理,该温度计在温度不变,大气压增大时,玻璃管内水柱会有所可能被误认为温度,若将上述温度计改进一下,瓶内装满水,则与前者温度计的主要区别是,它的最大缺点是,这是因为

1、最早的温度计

最早的温度计是利用空气来测量温度的。

1593年,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了气体的热帐冷缩现象。

能不能利用气体的这个特性来指示温度呢?

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实验,伽利略在1603年终于造出了空气温度计。

这是一件简单的仪器:

用一根长的玻璃管,一头开口,另一头加热吹大,做成球形。

在玻璃管中灌进带颜色的水,把倒放在一壶水里,管上留一段空气。

伽利略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大气压始终一样的话,温度越高,空气体积就越大,玻璃管里的水位就低;

反过来,温度低了,液面便会上升。

在玻璃管上刻上刻度,等分几个格,就可以知道温度了。

在使用温度计的时候,伽利略发现,在不同的天气里,管中的水位也会发生变化。

当时他还不了解大气有压强,但是这个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思考。

后来,在他年迈的时候发生了抽水机不能从深坑里抽水的事情,他便和他的学生托里拆利一起推测,也许存在大气压强。

最后托里拆利利用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测出一个大气压强为760毫米水银柱。

伽利略发明的空气温度计不能准确测定温度,这不但促使他的学生托里拆利去研究大气压,而且促使他的另一名学生去研究改进温度计的方法,这个学生叫斐迪南。

斐迪南想,气体受热膨胀可以指示冷热,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能不能指示温度呢?

他开始用各种液体来代替伽利略温度计里的空气。

他做了许多实验,发现酒精在受热时体积的变化很显著,终于在1654年出了酒精温度计:

往玻璃球里灌酒精,再把玻璃球微微烘热,用酒精蒸汽赶快跑玻璃管中的空气,最后一下子把口给封死。

斐迪南把温度计的口封死了,这样就消除了大气压强对测温的影响。

他又把玻璃球放到下边,成了现在温度计的样子。

好学生绝不死记硬背老师讲述的话,而是踏着老师的足迹向前闯,闯出一条新路。

斐迪南和托里拆利便是榜样。

3、热传递的冠军

在人们心目中,铜是传热的冠军,买火锅都在买紫铜的,1986年日本宇宙开发事业集团和三菱电机公司宣布,他们研究制出了一种人造卫星散热系统,“该系统的散热热能相当于铜的300~500倍”。

据说,1987年日本发射的ETSV技术试验卫星5型,就采用了这个奇妙的散热系统——它的核心是“热管”。

热管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一种传热本领极高的传热工具,最简单的热管就是一根两端密封的金属管。

为了比较热管的传热的传本领,我们不妨看一根1米长的铁棒与热管进行的传热比赛。

一根1米长的铁棒,一头插在火炉里,另一头放在外边,即使这一头烧红了,那一头还可以用手拿。

咱们在家中生炉子用的铁火筷子就是这样。

要试热管的传热本领不能用这种方法,要是用手去摸一头插在火炉里的热管,非把手烫出泡来不可。

用一个架子把热管架起来,点着酒精灯去烧它的一端,没烧多久,它的另一端就会把人烫着——整个热管全热了。

有人测算过,一根直径2.54厘米,长度68.58厘米的热管,在传热时两端温差小到几乎测不出来。

要想用铜棒获得同样的热传输效果,那铜棒的直径要想到274.32厘米,成为一个重约

牛顿的大铜锭!

热管是一根两端密封的金属管子,管里空气已经抽去,管壳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吸液芯,里边装着酒精或者别的液体。

热管的一端加热的时候,吸热芯里的液体就会蒸发,这受热的一头就叫“蒸发端”。

蒸汽在管子里飞跑到另一端,又会遇冷放热,凝结成液体。

这比较冷的一端就叫“冷凝端”。

冷凝后的液体回到吸液芯,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蒸发端,就要反复循环。

热管里的液体成了运载热量的“火车”,把热量不断地从蒸发端送到冷凝端。

日本研制出的卫星散热热管,外皮是铝管里边装着液氨。

蒸发端吸热后,液氨汽化,跑到冷凝端,散发出热,又液化成液体,再返回蒸发端。

人造卫星在太空里飞行,太阳晒得到的阳面温度很高,晒不到的阴面温度极低,相差大约250℃。

这样,卫星的外壳容易烧坏,内部仪器也很难运行。

在卫星外壳上装上几圈热管,就可使阳面和阴面的温度保持平衡,保证内部的仪器正常工作。

体温表

用测体温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是,1858年德国医生冯德利希想出来的。

他让病人用嘴含着水银温度计不时低头去看上边的温度。

他不敢叫病人把温度计拿出来,因为那温度计出来一遇冷空气,指示的温度就降低下来了。

后来,有个英国医生阿尔伯特,想出了个好办法,在温度计的水银管里造一处狭道。

这样,温度计放在嘴里,那水银柱就上升到实际体温处,取出温度计以后,水银柱并不下落,而是在狭道时断开,使狭道以上的部分始终保持体温读数。

这样,便诞生了医用温度计。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到了70年代,便出现了电子温度计:

把体温计的探头触到患者的腋下,电表上立刻显示出体温来。

先进的电子体温计是用液晶数码来报告体温的,它能准确地报告到小数点以下两位数字呢!

80年代初,又出现了一种会讲话的体温计,把探头触到病人腋下,电子设备便能用语言来报告体温。

到80年代中期,由于液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又出现了“膜状液晶体温计”。

用它测量体温时,只要将轻巧得象纸一样的温度计帖在病人的额头上,上边立即用数字显示病人的体温。

在体温正常时,数字呈绿色,低烧时是黄色,高烧时出现的是红色。

医护人员可以随时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1988年初,我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制成新型电子呼吸脉搏体温计,利用它可以对医院中整个病区的病人进行集中遥测,把病人的体温、呼吸、脉搏情况存储到计算机里,实现测量自动化。

除了医生看病需要温度外,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测温。

粮仓要知道仓内温度,孵鸡要知道孵箱的温度,炼钢要测量钢炉温度,研究天体还要测量天体温度……

1821年,人们发现两根不同的金属线组成的闭合环路中,有一个接头被加热时,环路里会发生电流。

此后,有人造出了热电偶温度计。

它能进入1600℃的高温炉里测温。

面对上千摄氏度或上万摄氏度的高温,人们又造出了辐射温度计。

它们原理是:

测定物体的辐射能,就能遥知那个物体的温度。

1981年8月,中国科学家继美国之后研制成功了渗碳玻璃低温温度计,它能测定-243℃(30K)以下的深冷温度。

之后又出现了“非接触红外线温度计”,又叫“测温枪”,只要把“枪口”对准待测物体,“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报告出那个物体的温度,这只奇妙的“手枪”可以测量出-20℃~1700℃范围内的温度呢!

7、请大家结合熔化和凝固的实验听一段海波的自白,并回答问题。

我叫海波,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48℃。

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48℃,请你们诉我,我是应该熔化还是应该是凝固?

只要你说我得对,我就照办?

48℃既是海波的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此时海波是熔化还是凝固,关键要看此时海波的状态和它吸热还是放热。

固体海波在温度达到熔化点时,继续吸热则熔化,液体海波在温度达到凝固点时继续放热则凝固。

10、一个烧杯中放入碎冰块,再用手拿一个试管,试管里也放入碎冰块并插在烧杯的碎冰块里,现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烧杯,过一会儿烧杯中的碎冰块将有部分熔化了直至大部分都已熔化为水,那么试管中的碎冰也会开始熔化吗?

(2)把冰水混合物拿进-5℃的房间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将()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3)将500克0℃的水与100克0℃的冰相混合后()

A、部分冰将熔化B、部分水凝固C、全部水凝固D、都维持原状不变

(4)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各种晶体都有凝固点B、晶体的凝固点相同

C、各种固体都有凝固点D、不同固体熔点一定不同

(5)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B、37.5℃和38℃

C、38℃和38℃D、38℃和38.5℃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几种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量程,被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测温前拿着温度计的上部,用力将玻璃管内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完全浸没在注液体中

D、读温度计示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三、问答题

1.人站在电风扇前吹风,会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

由此可知放在电风扇前吹的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对吗?

为什么?

3.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暖和的屋子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1.“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

的原因相同吗?

如果不同,请作解释.

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放在桌子上,过一会鸡蛋就会“冒汗”,这是什么道

理,请你说说.

3.盆栽花木冬天落叶后不能多浇水,这是为什么?

4.将水滴滴入烧得很热的铁锅中,会看到水滴在锅中反复跳动,最后消失,试解释一现象.

5.冻豆腐里面有许多小孔,这是什么原因?

7、北方的冬季较冷,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有什么用?

2、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办法。

3、严冬的早晨观察窗上的冰花,为什么冰花只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上(向室内的一面)?

而外表面却无冰花?

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

1、升华液化凝华蒸发

2、海拔高,气压低加压吸收沸腾熔化

3、熔点凝固点不变增加

4、液体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的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零下3摄氏度

5、温度升高固态变成液态冰变成水液体变成气体

6、加压液化放出吸收

7、低酒精蒸发吸热相同的冰熔化成水时吸热

8、放吸吸吸

9、温度表面积液体上方

10、30℃48℃62.5℃9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G

三、

1、badcef

2、凝固33℃15min30min

3、ACFGLMCA

四、

1、空调蒸发器的温度很低,室内水蒸气在其表面液化产生水滴。

2、人体表面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人体表面液化放热,让人有走进蒸笼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