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7286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常识及名篇名著100Word下载.docx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阳光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有同学查阅了《说文解字》,知道了“鸟”的意思是长尾飞禽的总称;

还有同学找到了关于汉字“鸟”的字体演变过程的一张图片。

①甲骨文 

②金文 

⑥行书 

⑦草书

(1)根据有关“鸟”的解释和古文字的写法来推测,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是(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2)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出③④⑤横线上对应的字体( 

隶书 

篆书 

楷书 

篆书 

隶书 

楷书 

篆书。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第一小题考查造字方法。

第二小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1)本题考查造字方法。

常用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假借。

根据甲骨文的鸟字可知,这种文体是模拟了鸟的形状,所以造字方法是象形。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根据图中各个字体的形状和特点可知,第三种写法为小篆,第四种写法为隶书,第五种写法为楷书,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

谢灵运《登池上楼》)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

陆游《游山西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

方鼎锐《温州竹枝词》)

【解析】【分析】A.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南宋诗人。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D.温州竹枝词始于宋:

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

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

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

5.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水调歌头 

如梦令 

西江月 

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晁盖 

宋江 

林冲 

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小令 

中调 

长调 

古体词

(1)C

(2)B

(3)A

【解析】【分析】

(1)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B.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

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C.西江月,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D.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

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

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根据字数和韵脚可以分析,这是“西江月”。

(2)《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

词的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略的自信心。

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因酒醉喷发而出,豪情纵横地抒发了他深藏于心中的不凡怀抱。

(3)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

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

(3)A

【点评】调是一种词调体式。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

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后多为沿用。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例如: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 

忆江南 

大江东去 

酹江月 

大江东去

忆秦娥 

(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

(2)D

(1)本题考查对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文段主要叙述词牌的缘起,告诉我们词牌是怎么来的。

结合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文中所举的一些完整例子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文中一些句子使用的关联词起到的引导作用,以及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能得出《忆江南》、《大江东去》和《酹江月》的答案。

(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

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来源,通过词牌的来源,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

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

(2)D

【点评】把握词牌名即可。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沏茶熏香,听夏虫(yí

n)________喝小巷(yōu)________深,院子里(fá

n)________星点点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ān)________眠宵漏夜短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________”的说法;

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________”的说法;

冬至日,宁海民间有“③________”的说法。

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1)吟;

幽;

繁;

(2)C;

A;

B

(1)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吟”“酣”等字书写。

(2)注意语境,“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故①处是C项:

冬至一阳生。

“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故②处选A冬至大如年。

“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故③处选B:

过了冬至大一岁。

(1)吟幽繁酣

(2)CAB

【点评】

(1)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2)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

学习时注意分类积累。

8.中国国学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华夏子孙,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1)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________。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写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________。

(3)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女子十五岁被称为“________”。

(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历史故事________。

(5)“沉鱼落雁”这一成语中“沉鱼”是指西施,“落雁”是指四大美女中的________。

(1)妻子生了男孩

(2)酒窝

(3)及笄

(4)苏武牧羊

(5)王昭君

(1)弄璋,汉族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中的“靥”即酒窝儿。

(3)女子十五岁被称为:

及笄

(4)“鸿雁传书”源自于苏武牧羊的典故

(5)此题考察了对四大美女常识的识记.此题答案为:

王昭君

(5)王昭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

答此题学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积累。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9.初中三年,同学们阅读了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

在“鲁迅作品阅读展示课”上,小程同学准备向同学们介绍他做读书笔记的三种方法,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

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次交流展示活动吧!

【方法介绍】

要点归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抄批注法:

先摘抄一些词、句或段,然后写下感想、体会或评论。

比较研究法:

先确定研究问题,然后从大量作品中选取材料,比较研究,最后得出结论。

【笔记展示】

第一篇

我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是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共有十篇文章,写了鲁迅少年时代一直到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

第一篇到第六篇主要写童心世界,第七、八篇写青年时代面临人生道路的抉择,第九、十篇怀念师友,回顾了自己走上文学道路的经历。

在我看来,《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底层人物的温情仁爱,写出了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表达了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第二篇

摘抄 

批注

语段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 

★ 

鲁迅先生的一些作品充满了童趣;

上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 

学时溜到后园玩耍,冬天堆雪罗汉……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

最好的工作是 

尤其是《狗猫鼠》中与隐鼠为伴的

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 

情节让我忍俊不禁:

那只受伤的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鼠被救活复原后,居然不逃走,把它

语段二:

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 

放在地上,它会 

把它放在

气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 

饭桌上,它会B 

把它放在书桌

噍唇上。

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

他也 

上,它会C。

在这些作品中,

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我看到了先生总是以一个儿童的纯洁

﹣﹣﹣《雪》 

心灵去感受他身边的一切。

第三篇

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对他描写人物的方法产生了兴趣,于是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

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善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下面三个语段就主要用了四种方法。

语段一:

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藤野先生》

语段二: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变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转回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故乡》

语段三: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孔乙己》

(1)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后,小程同学用“要点归纳法”写了第一篇读书笔记。

请你阅读他的读书笔记,向同学们介绍“要点归纳法”

(2)小程同学用“摘抄批注法”写了第二篇读书笔记。

请你根据《狗·

猫·

鼠》的相关情节,用自己的话帮他完成A,B,C三处的批注。

(3)小程同学用“比较研究法”写了第三篇读书笔记,请你对笔记中的三则语段比较研究,帮他补充完整研究结果。

(1)同学们,要点归纳法就是先要阅读完作品,然后从文体、内容、情节等方面归纳要点,最后写出感想。

(2)A:

时时跑到人面前来,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B:

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

C:

从容的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3)外貌(肖像)描写、语言、神态、动作

(1)解答此题首先要仔细阅读小程同学的读书笔记,了解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概括出“要点归纳法”的主要特点,然后用解说词的形式向同学进行介绍。

读书笔记的第一篇,主要介绍了书的文体与大致内容,最后是自己对书的总体感受。

这也就是“要点归纳法”的主要特点,用简洁流畅的语句向同学进行解说即可,解说介绍时一定要注意开头要有合适的称呼语。

(2)解答此题一定要熟知名著的内容,平时学习中要对名著的重要内容进行归纳,常看常记。

根据我们阅读的记忆,可以知道,那只受伤的隐鼠在被救活后,把它放在地上,它会缘着人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

有时还会捡吃些菜渣,舔舔碗沿;

有时还会从容的游行,看见砚台便舔吃了研着的墨汁。

(3)解答此题实则就是指出语段使用的描写方法。

小程的比较研究只指出了下面语段运用了四种描写方法,具体哪种方法没有写出,我们经过判断可以知道,依次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点评】这是一个以“鲁迅作品阅读展示课”为背景的综合读写题,第

(1)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解说词的拟写能力,第

(2)题考查学生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第(3)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比较与分析能力。

10.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句话是什么?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觐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什么?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答案】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一鼓作气。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鄙、辙、靡”的书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及默写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古诗文名篇名句,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还要注意字形的书写一定要正确、规范、整洁。

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诗文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来默写。

11.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

【解析】【分析】B“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尊称;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生诗文书法的(jià

o)母。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yuá

n),留下了许多(guīlì

)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①_______________,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

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辞,“②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轻松惬意;

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遣内心寂寞;

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

晋代王義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道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cuī

jià

o

yuá

n

guīlì

________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