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0720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Ⅱ)-精.doc

包33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Ⅱ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战国法家代表人李悝制定了《法经》,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这两个“法”对君权的影响

A.基本一致            B.正好相反             C.相辅相成           D.继承发展

3.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早期启蒙思想”,有的人把它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

下列属于这一“思潮”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B.沈括C.顾炎武D.曹雪芹

4.程朱理学认为:

“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

‘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

’吾多见其丧天真矣。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

”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饮食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5.西汉时大夫东方朔撰文上呈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便现象首先

得益于发明了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术

6.“……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

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

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A.写意画B.风俗画C.山水画D.宫廷画

7.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迁》中说: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8.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

改良派和革命派主张相同点有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

9.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

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0.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

“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中国人接受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11.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

”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

12.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

“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

所以,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

”由此可以推断当时中共党内

A.对革命道路的选择存在着分歧B.达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共识

C.普遍赞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1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

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4.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

“(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15.196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组长梯塞留斯访华,目睹中国同行在薄弱基础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禁感叹:

“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

”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是

A.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领先世界的成就

B.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

C.中国原子弹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属于创新

D.中国科技基础薄弱但水平却领先世界

16.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

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

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

A.孟子苏格拉底B.孟子普罗塔戈拉

C.墨子芝诺D.韩非子塞内卡

17.某位学者写道: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

从此,西方人不仅开始反思以往落后的神学世界,同时勇敢地开始探索新世界。

”该学者评价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宗教改革

18.孟德斯鸠说: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他主要强调

A.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B.人民自由不容践踏

C.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20.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26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

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了哪些建议和原则。

(4分)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8分)

(4)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2分)

22.(14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

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

……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

(2分)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分)

(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