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05990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1875篇文档格式.docx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意思是:

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传道者”角色。

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始终强调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

因此,要始终强调把德育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8.母亲让自己的儿女帮她料理家务.让女儿去擦盘子,让男孩去拖地,但是男孩溜出去玩了,于是母亲将两项任务都交给了女儿。

皮亚杰将这个故事讲给一群孩子听,这些孩子大部分认为妈妈的做法不对,女儿不应该服从,那么听故事的孩子们的年龄最有可能的是()。

A、3~5岁

B、6~8岁

C、8~10岁

D、11~12岁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

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

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

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灵魂是()。

A、追求效率

B、推进教育公平

C、促进教育的多样化

D、实现教育现代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内容除序言外分为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四大部分,其中总体战略部分是整个纲要的灵魂。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

“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其他选项均不正确。

11.20世纪初,在西方的影响下,体育的重要性已被国人所认识,()正式确立了体育在新式学校中的地位,这也是中国首次实行的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中国现代学制首次实施的是癸卯学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负责制定、调整本行政区域义务教育学校设置规划的机关是()。

A、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下教育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下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

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

13.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教学原则是教育学中重要章节,其中因材施教原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结晶。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所以本题答案为B。

14.“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而且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意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宽大的人文情怀

“智如泉源”说明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行可以为仪表者”说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5.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个体性

B、间接性

C、广延性

D、主体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再者,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

16.()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A、班级

B、年级

C、学生

D、班委会

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班级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家”。

17.惊奇、兴趣和厌恶属于()。

A、基本情绪

B、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

C、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D、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四种基本情绪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惊奇、兴趣和厌恶属于与接近事物有关的情绪;

害羞、骄傲与自罪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爱、恨是与他人有关的情感体验。

18.小芳在同学面前表现得很贪玩,不在乎考试,私下里却拼命地学习。

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小芳属于()。

A、高驱低避型

B、低趋高避型

C、高趋高避型

D、低趋低避型

高趋高避型动机的学生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

他们对任务既追求又排斥的冲突情绪,但焦虑引起并加强了他们对学习的注意,所以他们会想办法取得成功来避免失败。

他们在同学中尽量表现得贪玩、不在乎考试,但私下里却偷偷地努力。

19.()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A、教材

B、教师用书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20.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讨论法

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的方法。

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掌握学习理论由布卢姆提出,他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以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即学习机会),那么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目标。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21.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B、教研室

C、学科组

D、学习小组

略。

22.德育的基础是教学生()

A、掌握道德理念

B、形成道德规范

C、形成道德行为

D、学会做人

德育的基础是教学生学会做人。

2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符合()规律。

A、德育过程

B、智育过程

C、心理辅导

D、美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题干描述体现了德育过程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的。

24.课程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主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任务、课程主题、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文本的三种表现形式。

25.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

A、促进公平

B、提高质量

C、育人为本

D、德育优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6.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其划分依据是()

A、教育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B、教育评价参照的基准不同

C、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实证与思辨的特色

D、评价的分析方法

27.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中小学教师参加研究时,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方法是()

A、文献法

B、访谈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29.“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类型。

A、专制型

B、自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体现的是一种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课堂氛围,属于民主型课堂气氛。

30.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

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的方法进行

B、采取罚款的方式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

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将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31.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B、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C、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D、集体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包括:

自学、讨论、启发、练习和总结。

我国的“六课型单元”教学、“六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等,都是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3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即在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循序渐进

C、启发性

D、巩固性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是说复习旧知识会有新的收获,二者均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33.不属于我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的是()

A、行政复议

B、学校申诉

C、教师申诉

D、学生申诉

我国教育法律救济途径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申诉、调解渠道、诉讼渠道、仲裁渠道。

其中,行政申诉又包括教师申诉和受教育者申诉。

34.我国教师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A、纪律意识和业务培训

B、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

C、纪律意识和社会道德素质

D、品德素质和教学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35.新入职的王老师想去优秀教师李老师班上听课,学习经验。

李老师笑容可掬地说:

“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我的课上得不好,就不要去听了。

”这表明李老师()。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D、鼓励同事自我提升

题干中李老师不接受新老师听其课程,没有体现帮助新同事,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36.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题干描述的是启发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37.在整个课程编制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内容

B、教学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38.“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学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做”体现了班级管理的()原则。

A、教管结合

B、自主参与

C、平行管理

D、全面管理

自主参与原则是指班级成员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

班级的各种组织机构的干部成员都应该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并授予他们进行管理的权力,不能随便干预。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帮助解决,但不要代替。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班干部能做的班主任不做,学生能做的班干部不做”。

39.一位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的方式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的场景。

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模像直观就是通过这些人为的手段消除或减弱实物直观的缺点,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

40.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形式,即()

A、通知、办法、规则

B、条例、办法、规定

C、条例、命令、规则

D、通知、命令、规定

二、多选题

1.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翻转学习

A,B,C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

因此,选择ABC。

2.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来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

A、师范教育

B、入职培训

C、在职培训

D、自我教育

E、与同事合作

A,B,C,D

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途径来看,主要包括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

3.下面关于情绪情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情绪是基本的感情现象,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

B、情绪具有外显性,情感具有内隐性

C、情绪持续的时间短,情感持续的时间长

D、“爱屋及乌”反映的是情感的动力功能

E、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2)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

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3)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4.集体教育模式是德育模式中的一种,它包括的内容有()。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B、“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C、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

D、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

集体教育模式是由苏联早期的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马卡连柯创立的。

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①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是集体教育;

②“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育体系;

③平行教育影响原则和前景教育原则;

④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5.教育随笔的特点包括()

A、简单明了

B、取材广泛

C、迅速及时

D、短小精悍

E、方便易写

B,C,D

教育随笔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取材广泛、迅速及时。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两全”是()。

A、中小学教育

B、全面发展

C、面向全体学生

D、全面发展基础教育

B,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陈述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具备的因素有()

A、具体目标

B、行为主体

C、产生条件

D、行为标准

E、教学内容

A,C,D

教学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标准。

8.义务教育的特点是()。

A、强制性

B、免费性

C、普及型

D、提高性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义务性)、公益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统一性)的基本特点。

9.内在学习动机是心理结构中最自觉、最稳定、最有效、最持久的学习动机。

下列选项不属于内在学习动机的是()

A、老师说考试得满分就带我们去参观海底世界

B、能够在全校师生面前上台领奖是很光荣的事

C、感到学习过程本身有乐趣而学习

D、好好学习能增长知识,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E、争取将来考上好学校,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了

A,B,E

由题干所述可知,C、D项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

10.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打破了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

B、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

C、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D、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E、容易带来科目过多的问题

分科课程容易带来科目过多、分科过细的问题,E项错误。

11.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学习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E、总结性评价

按照评价价值基准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2.美育的内容包括()。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生活美

美育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艺术美等内容。

13.备课时。

教师要写好三种教学计划,即()

A、课时计划

B、学期计划

C、单元计划

D、课程计划

E、评价计划

教师在备课时要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14.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有()。

A、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B、由重过程到重结果转变

C、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D、由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表现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