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方程》15课时Word下载.docx
《五下《方程》15课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方程》15课时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0+50=100)
2)你是怎样想的?
(天平指针正好指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也就是说天平两边的物体的质量相等)
3)你能举几个等式吗?
二)认识方程:
1、教学P1例2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大小关系。
要求:
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1)根据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出示:
X+50>
100
X+50=100
X+50<
X+X=100
(2)这几道式子如果让你来分类,你打算怎样分?
说说理由。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100X+50<
X+X=100X+50=100
(3)追问:
“X+X=100X+50=100”与“50+50=100”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指出: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板书课题:
方程的意义)
(5)追问:
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些词比较重要?
(“含有未知数”“等式”)
(6)“X+50>
100”、“X+50<
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50+50=100”是方程吗?
三)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问:
1)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2)汇报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出示:
维恩图
三、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理解方程意义的时候你觉得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在哪儿?
四、
延伸
拓展
实践
应用
1)P2“练一练”T1--T2
2)评改订正
3)课堂作业:
P6练习一1、2、
板书
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
后
记
邗江实小总第2课时
等式性质
(1)和解方程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性质
(1)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正确熟练地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课件
1、谈话:
1)(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老师想和这位同学玩跷跷板游戏,你们认为跷跷板会平衡吗?
(生:
不会)
老师的体重比学生重)
2、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等式的知识。
一)教学例3。
1、研究等式的性质
1)出示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个50克的砝码,问:
天平会平衡吗?
生:
两边一样重,会平衡。
师问:
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一下天平平衡吗?
(学生写完后汇报,教师板书:
50=50)
2)师操作:
只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一个10克的砝码。
天平还会平衡吗?
怎样才能恢复天平的平衡呢?
不会平衡,在另一边也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
3)师在天平的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问:
现在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一下现在天平两边重量的关系吗?
50+10=50+10)
4)老师想跟同学们做个游戏:
我说左边放多少克的砝码,你们很快说出右边放多少克的砝码才能使天平平衡?
师:
(边出示天平图边说:
50+20生:
50+20
50+4650+46
50+a50+a
5)(初步归纳等式的性质)指着等式50=50和50+10=50+10等问:
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6)依次出示第三、四组天平图,师:
观察天平图,先填一填再说说发现什么?
6)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天平保持平衡的过程想一想,等式怎样变化,结果仍然是等式?
揭示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板书并让学生齐读。
等式的性质)
7)问:
你觉得这个等式性质里哪些字词比较重要?
为什么?
(3)引导学生说出重要的词:
两边、同时、同一个数。
2、指导学生完成3页“试一试”。
二)教学例4
1、研究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出示例4,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的值
(1)你能知道图中的X克是多少克吗?
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根据等式的性质让学生学生说出:
把方程两边都拿掉10克。
然后问:
你能用一组等式来表示一下刚才的过程吗?
板书:
X+10=50
X+10-10=50-10
X=40
补上“解”后指出:
为什么要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
为什么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
依据是什么?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P3例4,介绍检验。
2)揭示: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完成P3--4“练一练”1、2
第一题提醒学生检验,(强调书写格式)
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说说等式的性质、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3)你要提醒同学们什么?
1、完成P6练习一第3题。
2、在○里填运算符号,在上填数。
(1)X-15=15
解:
X-15○=15○
X=
(2)X+25=70
X+25○=70○
3、在○里填上“>
”、“<
”或“=”。
(1)当X=18时,X-18○36
18+X○36
X-9○27
(2)当X=8时,48+X○58
X+8○16
X-18+10○0
4、指导完成p6练习一5
5、课堂作业:
P6练习一第4题
等式性质和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50=5050+10=50+10解:
X+10=50
x+a=50+a50+a-a=50+a-aX+10-10=50-10
X=40
检验:
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40+10=50,x=40是正确的。
_梁尚扬主备学校:
邗江实小总第3课时
等式的性质
(2)和解方程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2、2、使学生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使学生正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你还记得吗?
2、生:
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等式是否还有其它性质呢?
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
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猜想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
?
一)教学例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
2
3x
3x÷
3=60÷
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
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
5、看来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
还有疑问吗?
(学生如果说不出,注意引导:
同时除以一个数可以是0吗?
并完善猜想)
6、揭示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7、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二)教学例6
1、课件出示P5例6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
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
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
X÷
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
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
850+X-40
9×
9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X+0.7=14★0.9x=2.45★76+x=91
9=90★x-54=18★2.1x=0.84
P6第6题
等式的性质
(2)和解方程
X=202x=20×
240X=960
3x3x÷
3解:
40X÷
40=960÷
40
X=24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检验:
把x=40代入原方程,
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左边:
40×
24=960,右边:
960
X=40是原方程的解。
梁尚扬_主备学校:
邗江实小总第4课时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课)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
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熟练地解方程。
本节课我们上一节练习课
1、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
18+17=35x=112-Y=4S+12=4921-b<24x=14+78
16+a=27+b
a+b=6b-8=100X+104X=60
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
(1)解方程。
带“★”写出检验过程。
X+25=37X-23=520.7X=3.5★
0.5=1248-X=25★4.8÷
x=20★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练后评改,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算理。
3、在○运算符号,在□填数字。
(1)X-20=30
(2)5x=2.4
X=30○□解:
x=2.4○□
X=□x=□
(3)3.6+X=5.7(4)4.8÷
x=12
X=5.7○□解:
x=4.8○□
指出:
解方程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简化书写,提高解题速度。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1、p7第9题
2、P7第11题:
列方程求表中的未知数的值
3、P7第13题
4、课件出示
判断题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
(2)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
……()
1、P7第10题
2、P7第12题
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题
12x=31.29.6y=48
解:
x=31.2÷
12解:
y=48÷
9.6
X=2.6y=5
邗江实小总第5课时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能正确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在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中,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及其解题步骤。
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出示P8例7情境图,依次出示信息:
(1)小红体重是36千克。
(2)我比去年增加了2.5千克。
(3)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口答。
如果用方程解怎样解呢?
板书课题:
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P8例7
1、问:
1)题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2)你能找到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去年的体重+增加的体重=现在的体重
现在的体重-去年的体重=增加的体重
现在的体重-增加的体重=去年的体重
4)你能根据上面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X+2.5=36
36-x=2.5
36-2.5=x
5)这些方程都是正确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你选哪一个方程,为什么?
2、集体讨论后指出:
通常选择X+2.5=36,36-x=2.5这两个方程我们会解答,36-2.5=x的数量关系和算术方法一样。
通常我们不要列出这样的方程。
3、指导完整的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格式
1)去年的体重不知道,怎么办?
(去年的体重不知道可以设小红去年的体重是x千克)2)完整的解答吗?
(练后学生评改板书:
完整的解题格式)
3)你打算怎样检验?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要注意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择机展示:
1)先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并用字母(通常用x表示)表示
2)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注意与算术数量关系的区别。
3)求出答案后还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1、P9.练一练
学生练后评改,注意强调等量关系的寻找,以及与方程的对应。
2、专项训练:
说出等量关系
1)男生比女生少12人
2)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3倍
3、练习P11第2题。
练后评改问:
等量关系是什么?
你是根据题中那句话分析的?
4、课堂作业:
P11第1、3、4题
练后评改
板
书
设
计
去年的体重+增加的体重=现在的体重现在的体重-去年的体重=增加的体重
设小红去年的体重是x千克。
X+2.5=3636-x=2.5
X+2.5-2.5=36-2.536-x+x=2.5+x
X=33.536=2.5+x
2.5+x=36
X+2.5-2.5=36-2.5
X=33.5
答:
小红去年的体重是33.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