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996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司马光Word文件下载.docx

内容

课时

课文

24.司马光

2-3

25.掌声

2

26.灰雀

27.手术台就是阵地

1

口语交际

请教

习作

那次玩得真高兴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合计

12-13

24司马光(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必备品格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5.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大意,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谈话导入。

展示图片

(一):

你知道这是谁吗?

展示图片

(二):

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故事?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才七岁,他很聪明。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生动有趣的故事,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

这一设计,旨在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提示:

其实,上面的故事是从文言文译来的,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的文章有很大的区别。

文言文代表着短小精悍的语言问世了,现代文代表着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诞生了,他们之间各有自己的长处,也有各自的短板:

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练,简短,而现代文刚好相反,长篇大论的写一篇作文,文言文用不多的字数就可以描述出作者所写的内容。

比如题西林壁,这七言绝句写出了一个动人的诗,画出了一幅逼真的山景画。

但是,翻译成现代文,就比较多,像一篇小日记。

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那几行话,就可以抒发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就能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现代文就没有这个特殊的功能,无论怎样写,总要有几百字,才可以将文章写的细致。

这就是文言文的好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现代文也有自己的闪光点,那就是一听就懂,而文言文不好懂。

文言文中的奥秘似乎深不可测,但是经典短小,现代文中的语言优美通顺,但没有概括的能力。

导入课题: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板书:

24司马光)学生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司”,读准平舌音。

教师解题:

本文节选自《司马光传》。

《司马光传》出自《宋史》,《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

《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二、介绍人物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初读感知

1.教师导语: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使用过程中,有传承,有变革,有创新,有些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比如“去”,古义是离开。

例句:

“众皆弃去”(《司马光》)“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现在的意思是:

到……去。

又如“交通”,古义是:

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现在的意思是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2.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初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检查初读情况

(1)学习生字

①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②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a.回忆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步骤。

b.回忆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c.看注释理解词语。

③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④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⑤看注释理解词语.

(2)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悉皆人人皆知皆大欢喜

(重点指导生字“持”为翘舌音;

“司”为前鼻音。

(3)学习多音字:

得(děidé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水迸,儿得活。

1>

获取,接受,如得到、得失、得益、得空、得便、得力、心得;

2>

适合,如得劲、得当、得法、得体;

3>

满意,如得意、洋洋自得;

4>

完成,实现,如得逞、得志;

5>

可以,许可,如不得随地吐痰;

děi1>

必须,须要,如可得注意;

极舒服,极适意,如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②读一读:

a.得(děi)亏司马光反应快砸破水缸,掉进缸里的孩子才得(dé

)救了。

(4)理解词语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5.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再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

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四、学习“会写字”

司庭登跌众弃持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本课要求写的字,要注意归类总结。

“司”“庭”等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注意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可回顾二年级下册“书写提示”中关于半包围结构的书写要点:

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的舒展;

上下结构的字“登”,写上边部分时撤、捺要舒展;

左右结构的字“持”注意几个横画之间距离要均等;

“品字形”结构的字“众”注意第二个“人”捺变点,整个字呈三角形。

还可把本课的生字组成词语,练习书写。

比如:

“庭”组成“庭院”,“登”组成“登山”,“众”组成“众人”,“弃”组成“放弃”,“持”组成“支持”。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登、持”和左右结构的字“跌、弃”,学生练写。

司:

横折钩的横要短,竖要长,里边的“”位置稍靠上。

庭:

“廷”左边是“廴”不是“辶”,右边“壬”上边是短平撇,中间一横稍长。

登:

左上边的横撇横短撇长,右上边有两个短撇,捺要长。

跌:

左边窄小,右边高大,“止”下横变为提,“失”中间一撇要长。

众:

上边的“人”要宽大,下边两个“人”并排,左边“人”的捺变为一点。

弃:

上边要扁小,最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一竖撇,右边是一竖。

持:

右上边“土”下横最长,中竖与“寸”的竖是两笔,“寸”的竖要靠右一些。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

写字指导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写字指导时让学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间架结构,加深印象,到自己写字的时候就能正确、美观地把字写在田字格里了。

六、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19)

(20)

(21-2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了解文章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懂得关爱他人。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课件出示:

24司马光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课文,想一想怎样读好这样的课文?

2.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把课文多读几遍。

3.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教师指导,读准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读准节奏

5.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

6.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再试着读一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

7.自由练习朗读。

(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自己试着读一读,相信你会比老师读得更好。

方法指导:

根据意思停顿,读好简短文言文

理解古汉语中的一些句子时,有的要进行调整,有时还要增添,翻译时才会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通顺的讲述。

运用:

如课文第一句话,调整为:

群儿于庭戏,(庭中有瓮)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8.司马光与其他孩子表现有哪些不同?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朗读是语文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方式。

朗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获得充满灵性的感悟。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懂课文的内容,想象课文的情境。

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脑中再现小朋友惊慌的表现,体会慌乱的场面。

通过演读,让学生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三、品读释疑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要求:

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再次批注在文中,据此理解句子的意思。

)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群儿戏于庭。

①群儿:

很多孩子。

这里指小伙伴们。

②戏:

做游戏。

③于:

在。

④庭:

庭院。

⑤群儿戏于庭。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板书:

原因戏)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①一儿:

有个小孩。

②登瓮:

爬到缸沿上玩。

③足跌:

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④没水中:

眼看那孩子在水里快要没顶了。

⑤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经过登跌没)

(3)众皆弃去。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①众:

别的孩子们。

  ②皆:

全,都。

③弃:

丢弃。

③去:

离开。

④众皆弃去。

(4)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①光:

指司马光。

②持:

拿。

③石:

石头。

④击:

击打。

⑤破:

被打破。

⑥之:

它,指水缸。

⑦迸:

涌出。

⑧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

经过持击破迸)

(5)儿得活:

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结果活)

4.简述故事。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引导学生了解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时,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恰当的内容。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大家都丢弃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5.男生读原句,女生读译文。

6.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师评议。

7.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

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

(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故事情节简单,通俗易懂,在引导学生主导通课文的同时,初步体会司马光的品质。

8.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

”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9.熟读成诵。

(1)这么聪颖机智、沉着冷静的孩子,你们喜欢吗?

(喜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个同学读。

(课件配乐)

(2)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

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3)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

四、总结课文主旨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沉着冷静破瓮救人)

方法指导:

1.怎样读好简短的文言文?

(根据意思停顿,读好简短文言文。

停顿:

一般指说话中话语的短暂停歇。

在文章中指语意的断和连,分为句间停顿和句中短暂停顿。

好处:

正确停顿,能帮助理解课文意思,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

朗读时富有节奏。

本文第一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反复诵读后,可以用“/”画出停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这样都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课文,你了解到什么写作方法?

(运用衬托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课文作者在描写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时,简洁的语言中还有对其他孩子的描述,“众皆弃去”反衬出“光持石击瓮”的难能可贵,突显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凸显出司马光机敏聪慧。

3.举例: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

这段文字用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的勇敢,重点突出。

4.练一练:

你最喜欢什么人?

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意试着运用其他人的表现,衬托这个人的特点。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凸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七、主题延伸

1.延伸交流:

司马光热心助人得到世人传颂,我也要夸夸身边的热心人。

例文:

二年级的时候,我去上卫生间,一不小心摔倒了,我的头磕破了,流了很多血,钻心似的疼。

回到教室,老师给我涂药,同学们都非常着急和关切,我的心顿时觉得非常温暖。

我永远忘不了老师的心疼和同学们的关爱。

爱不仅要享受,还要付出,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八、推荐阅读。

本课推荐阅读《司马光勤学》《孔融让梨》

(一)阅读《司马光勤学》思考:

1.怎样读出语句间的停顿?

2.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司马光勤奋好学?

(二)阅读《孔融让梨》思考:

孔融是怎样分梨的?

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随着有效教学框架的不断深入,课外拓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真可谓一举两得。

九、当堂检测(选做)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十、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司马光勤学》《孔融让梨》。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4)

(13)

(14)

(15)

(16)

(17)

(18)

(19-21)

板书设计

原因:

司登跌没沉着冷静

马经过

光持击破迸破瓮救人

结果: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到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学习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有很大的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而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范读引路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充分地读,大胆地想,勇敢地说,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等,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处:

拓展训练不到位。

例如,可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交流“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激发孩子大胆想象,想出更多的救孩子的方法,并就此引导到生活中的困难,教育孩子们像司马光一样,做聪明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