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7257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2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原卷版Word格式.docx

其中A是一种液体,H是一种红色固体,J的溶液呈黄色。

提示:

(1)物质B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在高温下单质碳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F。

(2)物质B在反应①中起作用。

(3)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4.(2018届天津市海滨教育中心九年级模拟质量检测)(6分)已知A、B、C、D、E、F、G、H、M、N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D、

M、F为氧化

物,组成A与C的元素种类相同;

H为可溶性碱;

固体X在B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无色气体D;

E为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

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2)写出G和N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F的俗称为__________,它与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4)该转化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5.(2018届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4分)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

请回答:

(1

)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__,写出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

(3)A、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_________。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金刚石、水银、干冰

B.有机物;

碳酸钠、醋酸,酒精

C.混合物:

空气、石油、天然气

D.清洁能源:

核能、太阳能、汽油

2.为解决日益加剧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以上所涉及到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物质燃烧需要空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5.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N2(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NaC1溶液(Na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CaCO3(CaCl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C1溶液(K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6.以下是某同学做过的小实验,其中能成功的是

①用蜡烛制取少量的炭黑

②用肥皂水分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③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④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食品级小苏打等制汽水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生活在密闭狭小的特殊环境(如潜艇、太空舱)里,O2会越来越少,CO2会越来越多,因此将CO2转化为O2,不仅有科学意义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据科学文献报道,NiFe2O4在一定条件下既能促进CO2分解又可重复使用。

NiFe2O4在此反应中是()

A.粘合剂B.制冷剂C.防腐剂D.催化剂

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10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9.将物质按不同标准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氧化物:

冰、干冰、生石灰

B.有机物:

葡萄糖、碳酸、淀粉

C.溶液:

矿泉水、空气、生理盐水

D.碱:

氢氧化钾、熟石灰、烧碱

10.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

2HCl

11.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B

鉴别蔗糖和NH4HCO3固体

加少量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

C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uCl2

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A.AB.BC.CD.D

12.美国两位科学家通过对碘元素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从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核电荷数是53

B.碘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碘元素与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碘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7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问存放硫酸铜溶液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14.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4O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C.该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依次是8:

12:

11:

9

D.用4g甲与10g乙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为14g

15.下列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中,所依据的原理正确的是()

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

分离原理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密度不同

将石油分馏得到石油产品

石油中各成分的熔点不同

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

20℃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同

除去粗盐水中的泥沙

氯化钠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

二、填空题

16.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分子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

(3)X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全面、均衡和适量地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在鸡蛋、米饭、青菜、菜籽油四种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

(2)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钙等是指_____。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3)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

A石油B天然气C太阳能D煤

(4)滨州市是山东省获得“卫生城市”的地级市,“美丽滨州”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其反应原理为6CO2+6H2O

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填字母序号)

ACH4BCH3OHCC2H5OHDC6H12O6

(5)近段时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

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压减化石燃料②控制车辆使用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⑤关闭厂矿企业⑥调整能源结构

18.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1)P点表示的意义为______;

(2)t2℃时,将18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得到A,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填降温或蒸发溶剂)。

三、简答题

19.如图是NH4Cl、NaCl和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易溶物质是______________,可溶物质是_____________,

(2)30℃时,NaHC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该温度下,向100g水中加入40gNaHCO3,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NH4Cl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饱和NaCl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30℃,分别将10gNaCl和10gNH4Cl配制成饱和溶液,前者需要水的质量较多

D.40℃,分别将NaCl和NH4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后者析出的晶体较多

20.我们在超市进行购物时,手推车是常用的工具。

请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所标示的超市手推车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写出1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2)车篮一般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制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手推车的生铁支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的原理是:

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

如“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检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通过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④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选填编号)。

I.给装置A中通入0.1mol二氧化碳,装置C中可生成0.2mol铜

II.装置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III.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C处酒精灯

IV.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五、流程题

22.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其他杂质不溶,也不参加反应)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资料:

①不同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

氢氧化物

Fe(OH)3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11.1

②硫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固体,硫的熔点约为115.2℃,沸点约为444.7℃;

③高锰酸钾溶液只吸收SO2,不吸收CO2;

④碱溶液既吸收SO2,又吸收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gC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H2O2目的是在酸性条件下将FeSO4氧化成Fe2(SO4)3,同时生成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4的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

2MgO+2SO2↑+CO2↑

MgSO4+C

MgO+SO2↑+CO↑

MgSO4+3C

MgO+S↑+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进行)

①A中现象是:

玻璃管壁出现色固体;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填字母),实验现象为;

a.Ca(OH)2溶液b.Na2CO3溶液c.稀硝酸d.KMnO4溶液

③D中收集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六、计算题

23.已知:

2Al+2NaOH+2H2O=2NaAlO2+3H2↑,现取铝粉5.4g与100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求:

(1)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

(2)NaOH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

24.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

4Al+3O2↑,电解10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

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小丽同学的解法

小明同学的解法

设铝的质量为x

答:

最多可生产5.3t铝.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铝的质量为:

lOt×

53%=5.3t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正确吗_____?

(2)对“34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一题,你认为也能用上述两种方法解答吗?

试试看,请把能用的解法过程写出来_____.

(3)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小丽和小明同学的解法都能使用_____?

七、探究题

25.16.在化学课上老师向NaOH溶液通入CO2后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①CaCl2溶液可与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

在水溶液中CaCl2不与CO2、H2CO3等物质反应。

【实验一】证明反应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学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向充满CO2的广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

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并据此现象判断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2)老师提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你认为上述实验应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分别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

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饱和的石灰水,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方案二:

打开瓶塞,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新物质Na2CO3生成。

(1)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2N2CH4O

17.米饭DCD①②④⑥

18.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60B>A>C降温

19.NaC1和NH4C1;

NaHCO310g,1:

11BC

20.铝合金(或生铁)塑料(或橡胶)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或铝合金的机械性能比铝好)Fe2O3+3H2SO4=Fe2(SO4)3+3H2O取样,加足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

21.

吸收剩余的CO2

III

22.

(1)MgCO3+H2SO4=MgSO4+H2O+CO2↑

(2)2FeSO4+H2SO4+H2O2=Fe2(SO4)3+2H2O

(3)调节pH,使Fe3+完全沉淀,Fe2(SO4)3+6NH3·

H2O=2Fe(OH)3↓+3(NH4)2SO4

(4)①淡黄;

②d,溶液颜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③CO

23.6g8%

24.正确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丽同学的解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

25.气球变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气球变鼓,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设计对比试验,用同样体积的水与同样的二氧化碳,观察气球的形变CaCl2+Na2CO3=CaCO3↓+2NaCl方案一装置中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水中也能溶解部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用括号内物质不能一次性区别开下列各组物质的是

A.固体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水]B.CuO、Fe两种固体[稀盐酸]

C.NaCl、HCl两种溶液[AgNO3溶液]D.CuSO4、MnO2两种固体[水]

2.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碾碎固体

B.用试管作气体发生器

C.用温度计搅拌反应物

D.用量筒直接测量气体体积

3.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

NaCl

35.0

35.5

36.0

36.5

37.0

Na2CO3

6.0

10.0

18.0

50.0

A.Na2CO3和NaCl都属于易溶物质,且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B.30℃时,Na2CO3和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40℃时,将5gNaCl加人10g水中,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的溶液

D.40℃时,将9gNa2CO3加人20g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g

4.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如图)正确的是()

A.

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

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向100g水中加入50g食盐

5.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碘或摄入过量的碘都会引发甲状腺肿大

B.化肥NH4HCO3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

C.为了延长保质期,我们可以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D.汽车轮胎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黄金和黄铜

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呼出气体和空气

磷矿粉和碳铵

方法一

加入氯化铝溶液

点燃,闻气味

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颜色

方法二

加入稀盐酸

伸入燃着的木条

闻气味

7.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课外

实验

结论

说明蜡烛

含有炭黑

说明有些花的色素

可做酸碱指示剂

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种

溶剂里溶解性不同

8.根据t℃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物质的质量,绘制成如图中的斜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G<M<W<Z

D.G点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7%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生锈的铁钉与稀硫酸混合,一定能得到浅绿色溶液

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C.充分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生成黑色物质

D.将红热铁丝插入氧气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10.下列排序错误的是()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pH:

D.氮元素的化合价

11.向烧杯中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像合理的是

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

空气、雪碧、冰水B.非金属:

磷、汞、硅

C.单质:

液氧、臭氧、氦气D.氧化物:

干冰、高锰酸钾、水

13.下列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