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5248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Word文档格式.docx

cinnbarinus南校3寄主调查数据

白粉病

南校

桃蚜桃农大

蚜虫龙爪槐农大

蚜虫国槐农大

卷叶棉美国白农大蚜蜡南校潜叶叶五角枫农大蜂南校白粉菌大叶黄农大杨南校立木虱黄栌

蚜科

myzuspersicaeaphidoideaaphidoideaaphidoidea

蚜科蚜科

xx科

tenthredinidaeerysiphegraminisd.cf.sp.triticie.marchalpsyllidae

叶枯病白粉病

白粉菌xx

农大木虱xx校

农大南校

木虱科xx蚜科

erysiphegraminisd.cf.sp.triticie.marchalpsyllidae

穿孔黑斑病炭疽病黑斑病病毒病

梧桐木虱xx蚜虫

榆叶梅农大

梧桐农大

臭椿农大

鹅掌楸农大

鹅掌楸农大南校

月季农大

芍药农大

牡丹农大

毛梾农大

栾树农大

cicadellidaeaphidoidea4

6.9树木园

病害

寄主

采集分类地位拉丁文地点树木园

调查数据

石榴蚜虫芍药白粉病

蚜虫石榴

芍药单芍药囊壳菌

单囊壳属sphaerothecapaeoniaec.y.chaosp.nov

青檀棉叶蚜蚜虫紫薇白粉病栓皮栎叶螨毛梾叶蝉毛梾蚜虫辽东栎蚜虫木瓜棉蚜朴树沙朴木虱赤松蚜虫紫薇椿象木瓜锈病

青檀虫害

树木园

二孢白粉菌叶螨叶蝉蚜虫棉蚜沙朴木虱蚜虫椿象

紫薇

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叶螨科叶蝉科蚜科蚜科同翅半翅目木虱科蚜科蝽象科半翅目真菌病害担子菌亚

5erysiphecichoracearum

栓皮栎树木

园毛梾

cieadellidae

辽东栎树木

园木瓜朴树

树木园树木园树木园

赤松紫薇:

leptocorisaacuta

梨胶孢木瓜

gymnosporangiumasiaticummiyabeex篇三:

病虫实习报告初成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林木病害及虫害调查

学院: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

林学083班第5组

指导教师:

樊建庭张昕

学生:

沈喆吉

实习时间:

2011.06.27——2011.07.2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园林植物病虫害课程的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对林木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掌握基本林木疾病的病原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①园林植物病害观察及采集

②园林昆虫观察及采集

③标本的观察

④林木病害病原菌镜检

⑤园林昆虫标本的制作及观察

⑥采集标本的鉴定及整理

镊子、修枝剪、纸袋、胶卷盒、广口瓶、捕虫网

试剂:

四、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6月27日临安天目山(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8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29日内业(园林病害标本及园林昆虫的采集)

6月30日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

7月1日杭州植物园及内业(园林病害的鉴定及园林昆虫的标本制作和分类)7月2日撰写实习报告

五、内业

园林植物病害

1、植物标本采集所需的工具

标本纸——用于植物病害标本的压制作用

吸水纸——用于压制标本并吸收水分的作用,一般为吸水性强的麻皱纹纸

采集袋——采集中用于装新鲜标本之用

信封——采集时用于将个标本分开,并记录各标本的病害和记住植物名称

剪刀——用于采集植物病害时剪断树枝

记录本——用于记录植物的名称、产地、病害名称等各种事项

绳子——用于捆压标本夹和吸水纸

2、植物标本的采集

4.2.2.1采集对象和要求采集野外标本时应该尽量采集有代表性的病害标本。

而且在采集时必须记录本标本病害的名称、采集地、采集时间、记住名称等、

3、标本的压制和整理

压干法是制作标本的主要方法,将采集回来的植物病害标本夹在两张吸水纸之间,并做好标签,然后用绳子捆紧,前三天每一天换一次吸水纸,后来几天每两天换一次吸水纸,直到标本干燥为止。

.4、实验室镜检

将植物病害标本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其病害类型和观察寄生微生物的形态。

(一)实习结果

1.梨锈病

症状:

主要危害梨树的幼嫩绿色部分,如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

梨锈病的诊断要点可以概括为:

“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红点渐变黑、后长黄毛细又长”。

幼叶:

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橙黄色有光泽,边缘淡黄色,周围具有黄色晕圈。

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性孢子),黏液干燥后黄色小粒点变成黑色。

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锈孢子器),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幼果:

被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后期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发病严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

受害后病部橙黄色,并膨大隆起呈纺锤形,病斑上也可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

病原和发病规律:

梨锈病(gymnosporangiumharaeanumsyd.)病原属担子菌亚门胶柄锈属真菌。

性孢子器葫芦形,埋生于表皮下;

性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

锈子器长简形,丛生于叶背面。

锈孢子近圆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胞。

冬孢子双胞,萌发生出先菌丝,4胞,每胞生一小梗,顶端生一担子孢子。

担孢子无色,单胞,大小为10—15×

8—9微米。

病菌以冬孢子角在桧柏上越冬。

次年3月,冬孢子角吸水后膨胀成黄色胶块,并散出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梨树的新梢、嫩叶和幼果上为害,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腔,但不再侵染梨树,

5、6月间再借风力传播到桧柏上完成其生活史。

防治方法

1、在梨园5公里内不种植桧柏,中断转主寄主。

2、若梨园附近有桧柏,则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桧柏上喷波美1一2度石硫合剂或350倍的五氯酚钠,杀灭越冬后的冬孢子和担子孢子。

3、从梨展叶开始至5月下旬止,可喷1:

3∶200—240倍波尔多液;

或65%代森锌500倍液。

开花期不能喷药,以免产生药害。

2.桃穿孔病

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

叶片受害,开始时产生半透明油浸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整圆形,紫褐色或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环。

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白色胶粘的菌脓,后期病斑干枯,在病、健部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因此,很易脱落形成穿孔。

有时叶片边缘多数病斑互相愈合,使叶缘表现焦枯状。

病叶变黄,容易早期脱落。

枝梢受害后,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病斑:

一种称春季溃疡,另一种称夏季溃疡。

春季溃疡在去年夏末秋初病菌就已感染,病斑油浸状,微带褐色,稍隆起;

由于病斑很小,当时不显著。

但到第二年春季逐渐扩展成为较大的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组织内有大量细菌繁殖。

春末病部表皮破裂,溢出黄色的菌脓,为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夏季溃疡是在夏季发生于当年抽生的嫩梢上,开始时环绕皮孔形成油浸状、暗紫色斑点,以后斑点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或紫黑色,周缘隆起,中央稍下陷,并有油浸状的边缘。

夏季溃疡的病斑不易扩展,并且会很快干枯,故传病作用不大。

果实被害,产生暗紫色圆斑,边缘有油浸状晕环。

病斑表面和它的周围常发生小裂缝,严重时发生不规则的大裂缝。

病原物和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呈短杆状,两端圆,大小0.4~1.7×

0.2~0.8微米,单生或连成短链。

一端生鞭毛1~6根,有荚膜,无芽孢。

格兰氏染色阴性反应,好气性,在牛肉汁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黄色、圆形菌落,能使兽胶渐渐液化,并使牛乳浑浊胨化。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最高38℃,最低7℃,致死温度为51~52℃10分钟。

病菌暴露在阳光下经30~45分钟即失去生活力,在于燥条件下可存活10~13天,在枝梢溃疡组织内可存活1年以上。

落于地面病组织内的病菌,约经6个月后死亡。

病害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发生,6月份梅雨期蔓延最快。

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病害发展受到抑制,至秋雨期又有一次扩展过程。

温暖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大风和重雾,能促进病害的盛发。

树势衰弱和排水通风不良的桃园,发病较严重。

病菌可以在落叶中越冬,但对第二年病害的传播不起重要作用。

枝梢上的溃疡是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

到第二年春季,细菌大量繁殖,形成溃疡,并溢出菌脓,这时新的枝叶已抽生,易被感染,故春季溃疡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夏季溃疡中的细菌,一般不能越冬。

细菌通过风雨传播,有时也可由昆虫传播,从叶上的气孔和枝梢、果实上的皮孔侵入。

侵入后的潜育期,一般为1~2星期,气温较低时,可延长至20~25天。

防治

1.消灭越冬菌源。

枝梢上的溃疡,应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并集中烧毁;

落于果园地面的枯枝和落叶,也应清除。

2.喷药保护。

在桃树发芽前可喷射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0.8%波尔多液。

在5~6月间于病害开始发生时,喷射硫酸锌石灰液,配方为:

硫酸锌1斤,消石灰4斤,水240斤。

3.注意桃园排水,合理修剪,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降低园内湿度,以不利病菌蔓延。

预防果实发病,可于5月上、中旬进行套袋。

4.桃树不宜与李、杏、樱桃等易感病的果树混栽,避免互相传染。

李树对细菌性穿孔病的感病性很强,往往成为果园内的发病中心,然后传染到桃树上。

因此,在以桃树为主的果园,应将李、杏、樱桃等果树栽植到距离较远的地方。

3.桂花煤污病

被害部分覆盖一层黑色煤炱状物。

因病菌种类不同,引起症状各有差异、如煤炱属的煤炱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或自然脱落;

刺盾炱属的霉层似锅底灰,若用手指擦拭,叶色仍为绿色;

小煤炱属的霉层呈辐射状小霉斑,分散于叶面及叶背,由于其菌丝产生吸孢,能紧附于寄主表面,故不宜脱落。

煤污病严重时,浓黑色的霉层盖满全树的成叶及枝干,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病叶变黄萎,提早落叶,降

低观赏价值和鲜花产量。

桂花煤污病由多种真菌引起的,常见的有柑橘煤炱、刺盾炱和巴特勒小煤炱。

分布极为广泛,几乎到处都有,不仅为害桂花,还为害柑橘、茶树等许多种植物。

分布于囊菌亚门、座囊菌目和小煤炱目。

常见的有柑橘煤炱与刺盾炱、小煤炱目的巴特勒小煤炱以及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的煤烟属。

这四类病菌形态的共同(转载于:

病虫害实习心得体会)特点是菌丝、繁殖器官和孢子都为深褐色至黑色,表生。

病菌大部分种类以蚜虫、蚧虫和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因此这些害虫的存在是本病发生的先决条件,并随这些害虫的活动程度而消长;

但小煤炱属引起的煤污病与昆虫关系不大,因它是一种纯寄生菌。

煤污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蔓延危害,病菌孢子借风雨传播,也可随昆虫传播。

在栽培管理粗放和荫蔽、潮湿的园林中常造成严重危害。

1)防治煤污病的关键是防治与病菌营养有关连的各种害虫。

在养护管理上要适当修剪,清除杂草,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以减轻发病程度。

2)药剂防治可单独使用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

单独使用时,可用70%百菌清700倍液、敌力脱2000~2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

与杀虫剂混用时注意两种药剂之间是否能混配,以免失效或引起药害。

4.梨炭疽病

为害症状:

果实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病。

起初,果面出现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而颜色也逐渐加深,病部软腐下陷,病斑表面颜色深浅交错呈明显同心轮纹。

病斑表皮下有许多褐色隆起小粒点,后变黑色,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盘有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

在温暖潮湿环境条件下,分生孢子盘破裂,涌出一层粉红色黏质物为分生孢子团块。

随着病斑的继续扩大,病部腐烂入果肉直到果心,使果肉变褐色,有苦味。

果肉腐烂常呈圆锥形。

严重时,可使果实全部腐烂。

最后引起落果,或在枝上干缩成僵果。

严重时亦可为害叶片,主要表现是于叶片形成形状及大小不一的褐色病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而对树体及果实的下正常发良造成不良影响。

病原和发病规律

病原主要为炭疽菌属的真菌。

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上或病枝上越冬。

翌年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经初次侵染发病的果实可再次侵染,一年内可多次侵染。

直到果实采收。

发病与雨水多少和树势强弱有关。

4~5月雨水多,侵染早,6~7月阴雨多,发病加重,排水不良的果园,低洼地势,黏重土壤等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1、严格清园,尤其是病果要集中烧或深埋,以减少病原菌数量。

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合理修剪、额定负荷并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

3、药剂防治:

果实发病季节可用甲基托布津、轮炭灵及多福锰锌和退菌特喷雾防治。

果实套袋保护,套袋前喷一次退菌特。

5.油茶炭疽病篇四:

绿色病虫害实习报告

2011-2012学年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报告

专业:

农学

农学10a组长:

游小荣

()

成员:

张洪涌

郑丽

覃珍睿

李和鹏

()2012年7月2日

一、实习概况2012年6月25日早上,听姜于兰老师仔细介绍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计划,然后,我们小组分工开始对此次作物病害教学实习进行安排工作。

具体情况如下:

(1)6月25早上,到读书馆找到蔬菜、水果、花卉、水稻、玉米等作物病害相关症状的书籍。

(2)6月25日下午跟做老师去采集相关病害作物。

(3)6月26日27日,小组所有成员到学校附近、花溪公园附近采集病害标本。

(4)其中在6月25—27日晚上鉴定病害和压制标本。

(5)6月28日——7月2日,实习报告的总结。

(6)在此期间,标本纸的替换更新。

二、实习内容

我们准备好相关作物病害的相关书籍,并认真审视是否可作为查找相关病害特征和作为鉴定书籍是否可靠。

认真做好落实每一个作物病害教学实习初期的相关装备工作,并仔细思考怎样开展实习,做了一个大体的

工作计划和实习安排,为实践教学实习做下预期的安排和和设想。

并根据理论知识对步骤和结果做出预期的假设和猜想,以便后期进行理论与实际进行对比,让小组成员在此次作物病害教学实习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掌握基本的病害特征和影响病害的微生物特性和防治方法。

我们在学校的周边环境采集好受害作物品种,并在姜老师的认真讲解下了解到了一些常见作物病害的特征。

通过两天的采集,我们采集到了50多种不同作物的病害植物,并带回实验室做鉴定。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把不同的病害病原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画下草图,在借来的书本上找到对应的病害特征记录下来,然后写上标签和病害名称,并压制成标本。

在此说明,由张洪涌、游小荣负责翻阅和查找病害特征种类,郑丽负责认真记录下每个病害名称和病害特征,覃珍睿、李和鹏负责压制标本和更换标本纸。

三、实习体会及建议

(一)实习体会:

通过此次作物病害防治教学实习,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病害的种类和特征,并深刻地体会到病害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加强了我们对农作物的病害认识和提高了我们对病害防治的警惕。

与此同时,明白了团对团结合作凝聚力的强大,以及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同时,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到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完善了教学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的。

让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

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为以后走出社会为农民朋友带去先进的病害防治技术,为带动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个人的点点贡献。

(二)合理化建议:

一方面,针对教学的过程中。

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应该做好安全防备措施,因为在教学实习中学生皮肤可能被不明病毒和带有毒的生物所浸染,导致出现过敏状表现,影响身心健康。

如备有酒精等消毒药品,可及时清除毒液,防治此等情况的出现。

另一方面,针对防治病害。

通过对不同作物不同病害的鉴定和认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和防治大多数作物病害:

(1)种子消毒

(2)实行轮作

(3)合理灌溉

(4)加强田间管理

(5)选用抗病品种

(6)科学用药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病害的特征和防治

白菜黑斑病:

本病能为害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各部。

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圆形,灰褐色或褐色,有或无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上生黑色霉状物,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

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环。

病斑较小,直径2-6mm;

甘蓝和花椰菜上病斑较大,直径30mm。

叶上病斑发生很多时,很易变黄早枯。

茎和叶柄上病斑呈纵条形,其上也色霉状物。

花梗和种荚上病状与霜霉病引起的病状相似,但长出黑霉可与霜霉病区别。

防治:

1、种子消毒:

与白菜白斑病相同,也可用0.4%的福美双拌种。

2、加强栽培管理: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轮作,深耕,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进行喷药,药剂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波尔多液(1:

3:

400);

抗菌剂“401”500-1,000倍液;

多抗霉素50ppm等,每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

茄子褐斑病:

主要为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和果实。

发病初期先在叶面出现淡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边缘褐色至深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病斑中央散生有很多小黑点,四周有一圈较宽的褪绿晕圈,病情严重时,叶上病斑连成大片或病斑满布,引致叶片早枯或脱落。

篇五:

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加强我们对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综合技能的训练,培养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椐教学计划和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具体要求,对我们进行为期一周的《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教学实习。

本次实习在杨凌周围及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通过实习,使我们了解园艺植物病虫害的主要类别,掌握园艺植物主要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技术,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发生情况的调查与损失估算,进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的基本技能训练,使我们学习园艺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从事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

三、实习内容:

主要果树害虫专题调查主要果树病害专题调查

主要蔬菜害虫专题调查主要蔬菜病害专题调查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四、害虫的调查

(一)调查的种类

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调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调查当地农作物、果树、蔬菜、林木上的主要害虫的越冬情况、发生时期、发生数量、为害程度、主要环境因素的变动以及防治效果等,其目的在于为测报和防治提供依据。

2、害虫的普查调查某一种、某一类植物或某一地区害虫的种类、优势种、为害程度和分布范围等。

目的是了解害虫发生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3、专题调查为解决害虫发生和防治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如了解发生规律、简化调查方法、探索测报依据、明确防治标准、提高防治效果等所进行的调查,以方便于研究性调查。

(二)调查方法

1、田间调查

(1)、地块选择调查的地块,应具有代表性。

例如调查棉铃虫,一般要选择长势好、长势中等、长势差的棉田备一块。

原因是棉铃虫在不同长势的棉田中发

生程度有很大差别,而就一个地区来说也总有各种不同长势的棉田。

(2)、时间和次数调查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害虫发生特点来决定。

如调查粟灰螟,为了系统测报,应在

4、5月分开始进行越冬存活率、化蛹及羽化进度的调查;

如为指导田间防治,只需在谷苗期调查几次卵量和枯心苗率;

调查麦蚜可以3—5天一次;

而调查二代棉铃虫的卵量则需l一3天一次。

因为卵的历期为2.5—4.5天,大部分卵3天就要孵化。

(3)、抽样方式对于某些分布型研究较为充分的害虫,提出了比较合理的抽样方式,调查中可以参考运用。

但大多数害虫,未经研究分布型和合理的抽样方式时,一般可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抽样方式。

有些害虫发生密度较小,可以用分行取样,即照几行调查一行的方式;

有的害虫往往先从地边发生,后向中间蔓延,则可以采用“z”字形取样方式。

应该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取样方式,一般来说,样点通常要离开田边约5—10m远的距离,以免除边际效应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

(4)、抽样单位常用的抽样单位有面积、长度、植株、叶片等。

有时时间和次数也可以成为抽样单位,例如用捕虫网扫捕昆虫,可以规定扫捕几次算作一个抽样单位;

调查蝶类等的密度,可在一定面积上进行观察,并以规定一定的时间长度算作一个抽样单位。

2、虫量的计算害虫调查资料经过整理,一般要计算有虫株率和百株虫量:

有虫株率(%)=有虫株数×

100/调查株数百株虫量=总虫数×

100/调查株数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被害株率、单株虫量、单叶虫量、单位面积虫量。

3、发育进度的计算发育进度表示害虫种群完成某一阶段发育的虫数占调查虫数的比例。

如孵化率、化蛹率、羽化率等。

当日孵化率%=到当天为止孵化的卵块(粒)数×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