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9453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专题卷全国通用 1Word格式.docx

3.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时,蚯蚓数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增多B.减少

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解析】  在该食物网中,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与蛇因食源短缺而数量减少。

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部分原有的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将导致蚯蚓的天敌——相思鸟数量下降,从而使蚯蚓数量增多。

【答案】 A

4.(2014·

河南省商丘高三质检)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

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分解者;

生产者和分解者中除了原核生物以外,还有真核生物。

因此只有A正确。

B组 高考题组

1.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

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区(  )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

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林区灰椋鸟数量大量增加,农林害虫数量会减少;

但由于受食物——农林害虫数量的限制,灰椋鸟种内竞争会增强,A、C错误。

不同鸟类生活习性不同,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鸟的种类会减少,B错误。

植物种类由于清除而减少,鸟类随之减少,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D正确。

【答案】 D

2.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

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

调查结果

数和生物量

2007年

(养殖前)

2010年(养殖后)

水生高等植物

物种数

13

5

生物量(湿重

kg/1000m2)

560

20

浮游藻类

11

生物量

(干重g/m3)

2

10

鱼类

15

8

30

750

虾、贝等小型动物

25

55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

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

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紧扣“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这一解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该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后,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有的生物类群种数增加,有的减少,这是由于捕食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因而湖泊生物群落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鱼类的生物量由30增加到750,其中包括水生高等植物的捕食者植食性鱼类,且增加的鱼类均不捕食浮游藻类,增加了高等水生植物的被捕食压力;

二是两种鱼类不捕食浮游藻类,降低了浮游藻类的被捕食压力,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增加了水生高等植物的竞争压力。

(3)分析表格调查结果的数据可知,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总能量增加,是因为投入饵料输入大量能量,使得养殖的鱼类的生物量明显增加。

(4)若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则其营养级级别增高,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散失增多,故推测在同样条件下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减少,而植食性鱼类会因食物更丰富而总量增加。

(5)人工鱼塘由于饵料的投放等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恢复水生高等植物能大量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也能起到与藻类竞争阳光,从而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的作用。

【答案】 

(1)食物链 

(2)捕食者(植食性鱼类)增加 竞争者(浮游藻类)大量繁殖 (3)投饵输入大量能量

(4)减少 增加 (5)吸收营养物质 竞争光照

课后限时自测(三十一) (对应学生用书第301页)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解析】  由食物网可知,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包括大型植物和自养型鞭毛虫;

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2、3、4、5共4个营养级。

2.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3.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成果品减产失收。

平腹小蜂可把卵产在椿象的卵内,幼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椿象重复上述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可从椿象的卵液中获取能量

B.荔枝椿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次级消费者

C.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

D.平腹小蜂可以减少荔枝椿象对荔枝的伤害

【解析】  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直接以生产者为食,是初级消费者;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是捕食关系,从卵液中获取能量,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二者关系;

平腹小蜂幼虫取食荔枝椿象的卵液,使之不能发育,降低荔枝椿象种群密度。

安徽省示范高三测试)下图表示四类生物细胞的部分结构。

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一定不是第一营养级

B.Ⅱ、Ⅲ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

C.Ⅳ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D.Ⅰ、Ⅱ、Ⅲ、Ⅳ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解析】  Ⅰ、Ⅱ、Ⅲ、Ⅳ依次表示动物、高等植物、蓝藻、低等植物,它们无法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2014·

南阳市一中高三模拟)五年前某草原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但土著草食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A.五年来该草原上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能改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放养土著食草动物能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解析】  由题干信息甲引进后,土著草食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说明土著草食动物不捕食植物甲,大量放养土著食草动物不能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  太阳光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A错;

病毒属于消费者,C错;

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对。

7.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2种成分

【解析】  分析可知,该图由5条食物链组成;

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

该图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8.右图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耗氧量的变化情况,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分别最可能是(  )

A.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B.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C.Ⅰ和Ⅱ都可能是消费者或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

【解析】  由图可知,生物Ⅰ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耗氧量逐渐降低,说明温度越低,需要消耗越多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释放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生物Ⅰ应为动物,而且是恒温动物;

生物Ⅱ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耗氧量逐渐升高,说明温度越低,酶的活性越低,耗氧量越低,可为变温动物,也可为植物。

9.(2014·

珠海模拟)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

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C.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食草昆虫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最多增加体重G/125千克

D.图1中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数目短期内将不发生变化

【解析】  图1中,食草鸟为初级消费者;

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被猫头鹰捕食增加,数量短期内将会减少(昆虫减少对草的影响较小);

图2中,设黄雀最多增加体重X千克,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根据题意可列出代数式:

(1/2X÷

20%+1/2X÷

20%÷

20%)÷

20%=G,X=G/75千克。

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解析】  此食物网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

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

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5分)下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图1              图2

据图1回答

(1)~(4)小题:

(1)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2)B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

(4)最主要成分和最活跃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据图2回答(5)~(10)小题:

(5)该生态系统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6)鹰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请写出鹰作为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蛇和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若蛇绝种,鹰的数量可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

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最主要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

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占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

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都以食虫鸟为食时,二者是竞争关系;

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若蛇绝种,鹰会以老鼠、食虫鸟为食,食物链缩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数量增加;

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D B (4)D A (5)8 (6)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 (7)捕食和竞争 (8)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9)增多 食物链变短,鹰获得的能量增多 (10)食虫昆虫 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12.(12分)(2014·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模拟)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

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

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

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

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

实验结果说明了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

(3)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________。

②若鸟的食物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________。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互花米草与植食性昆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________。

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读表格知实验前后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进行统计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a、b、c对应的为捕食关系,碳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

设互花米草的生物量为m,由题意得食物比例调整前鸟通过捕食获得的生物量为:

2/3m×

20%+1/3m×

20%×

20%=11/75m;

调整后鸟获得的生物量为:

1/2m×

20%+1/2m×

20%=3/25m,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9/11。

互花米草与植食昆虫间通过捕食关系进行的信息传递可调整种间关系,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由于引来互花米草后表格中的数据显示互花米草所在的群落里昆虫的数量及密度减少即为鸟类提供的食物减少,达不到“种青引鸟”的目的。

【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样方法 速度和方向

(3)①有机物 ②9/11 ③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达不到 因为与海蓬子所在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的种类和密度均减少,鸟类食物减少,所以达不到“种青引鸟”的目的。

13.(13分)

(1)对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动物类群进行解剖分析时,发现各类动物的消化道内容物如下表(√表示有此类残骸)。

①上表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类与螺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③若用大量的杀虫剂杀除蝗虫等“害虫”,则不利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稳定。

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了改善水系景观,有计划的清除多种野生植物,扩大荷花等几种观赏植物的种植面积,此举对圆明园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圆明园是北京地区金线偶褶蛙的唯一产区,为探究这一物种在该区的________,对其进行了取样研究,第一次捕获120只,测量并标记后释放,两周后,再次捕获的100只中有15只带有标记,此环境中大约有金线偶褶蛙________________只。

【解析】  

(1)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题中的表格中只有生产者、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②蝗虫、螺、沼虾和鱼类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鱼和螺有共同的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鱼还以螺为食物,两者又构成捕食关系。

(2)清除多种野生植物,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此法为标志重捕法,计算过程为120×

(100/15)=800只。

【答案】 

(1)①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②蝗虫、螺、沼虾、鱼类 竞争与捕食

③蝗虫等昆虫是食物链(食物网)的重要环节,影响其他营养级(物种)的生存(杀虫剂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2)破坏了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3)种群密度(种群数量) 8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