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9387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菩提道次第论科颂文繁体Word格式.docx

善惡或無記,同等類相續,

以十惡對觀,善流則異此。

增上謂外緣,是正報所依,

世人不了此,緣劣怨他人。

士用造作力,離繫道所顯。

或此生現報,或報在來生,

或後後生報,或不定何生,

引滿諸緣異,故報時差別,

報快禍福淺,報盡禍福深,

罪報要求急,福報回眾生。

已作業不失,未作業不得,

業果若不定,便成無因果,

業果若決定,眾生不成佛,

當知業可轉,如二水相投,

熱多冷從熱,冷多熱從冷,

智者善觀察,作業知取捨。

滅現行罪依律制,滅過現罪法又六,

令罪不生精修戒,依師三寶息諸惡。

事懺誦經持密咒,觀像禮拜供養力,

造塔造像及布施,稱讚佛僧名號等,

若能了達真空理,名為理懺滅罪根。

世人執虛妄,而興鬥爭苦,

如來說空義,為救此苦等,

若復又執空,是名佛不救,

由空義錯解,無因果罪福,

殺生貪飲酒,妄語言自證,

乃至偷盜等,皆從我執生,

非真無我執,口談說玄妙,

心實生愁城,我執諸緣困,

由我執滅壞,慧眼觀一切,

無罪無非罪,我執立無基,

若我執未壞,肉眼觀世間,

無罪福因果,此何異牛馬。

自安穩快樂,現前皆如意,

遊玩衣食美,任情依強勢,

不畏福漸盡,亦不愍他人,

謗三寶戒定,大笑憫人愚,

不及時行樂,自苦或迷信,

福盡而衰現,種種橫逆生,

人死財消散,慘痛無所依,

王臣被抄沒,苦境過常人,

萬緣不隨己,思往倍傷心,

前途茫無計,行樂更增悲。

中士修法

生為苦之因,眾苦所依聚,

老病諸愁憂,無常等住地,

煩惱復隨生,逼迫身心等,

生為死之因,無生何有死。

老苦復可憐,盛色日衰減,

腰弓頭似銀,面皺不樂看,

念力多忘失,命根快欲斷,

壽者復多憂,久憂長不死。

四大不均平,逼惱身心苦,

肉瘦皮乾枯,動止不自由,

威儀難振作,受針炙等痛,

樂境欲不與,時時斷命憂。

死苦痛捨離,一切攜不去,

極可愛自身,眷屬良朋翼,

田宅諸財物,勢位巧文藝,

父母諸妻子,不能相偕去。

若仇怨相逢,怖報怨治罰,

惡名聲逼命,避免苦復生。

由世境所迫,親愛眷屬離,

發起愁憂苦,悲哭等痛心。

農種不獲實,商賈而失利,

欲高位無階,求聞事反違。

或心灰意冷,惱喪等難堪,

或苦思計較,欲求不得苦。

貪著於五蘊,流轉苦增盛,

引後有無窮,成現在苦器,

亦盛苦苦器,雖暫時隨己,

與樂境共生,捨離苦復起,

引起死中後,猶連鎖無盡,

果縛未脫離,子縛已早生,

流轉盡六道,數數取捨身,

積骨過須彌,乳淚勝海深,

損益業不定,勝劣趣無憑,

獨來亦獨往,無人作伴侶,

長劫受重苦,復不作厭棄,

亦不求停息,應風浪起止。

諸天戰爭時,斷肢殞命等,

劣天被驅擯,死住不自在,

修羅多嫉妒,熱惱而興鬥,

截肢或斷命,雖智不見諦,

人苦謂生等,苦迫如獄鬼,

或修羅畜生,似天而速壞,

畜弱肉強食,困饑渴獵等,

耕負任打殺,但念水草婬,

餓鬼業由貪,內外自體障,

人間月為日,壽命五百年,

地獄中輕苦,勝刺三百槊,

寒熱等無間,壽命同天量,

由何當觀苦,自觀趣解脫,

若不觀他苦,悲心無所出,

父母在獄中,或墮於鬼畜,

盼我救拔他,安可自受樂。

初煩惱發生,次積業增長,

若死若結生,於中相續等,

成流轉之因,由惑業二者,

然以惑為主,若無水土潤,

業種芽不生,離苦亦無困,

又雖無先業,新惑取後蘊,

貪瞋癡等惑,一一極可怖,

貪如面入油,如蜂如魚等,

毒食刀上蜜,婬女軟賊等,

瞋恚心粗猛,猶如不治火,

損害於自他,焚燒功德林,

無明貪瞋等,壞自他壞戒,

衰損失利譽,鬥諍增惡死,

他生墮八難,使我大憂苦,

住於我心中,以我作奴婢,

驅我歷萬險,引我到深淵,

樂我亦損我,忍苦反受呵,

如是煩惱怨,百倍世間仇,

世仇有等限,此仇常悠悠,

善觀施對治,勿任此心游。

滅謂滅我相,斷煩惱之離,

解脫言苦盡,妙善阿練若,

是境是能作,空無願無相,

能作成就者,名決定出生。

道者趣菩提,體智之能作,

道品多屬用,順理諸方便,

戒定慧等學,心住理能行,

由修解脫行,能生盡苦智。

三十七助道,四念處正勤,

及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等,

七覺八正道,略為四念處,

開則三十七,更廣復無盡。

不以一種藥,而止眾病故,

餘無量修法,皆攝在此中。

念隨順正智,緣中得止住,

以念持此法,對治四顛倒,

破邪行正道,異質世間勤,

於法欲求證,黑白之止行。

能攝心安穩,止住一緣中,

失勤多散亂,令心調柔故,

調柔生五根,不可壞稱力,

或以淺深論,或以軟利名。

七覺支修用,令入於實智,

念集善遮惡,中三沈令起,

後三輕安等,心散時令定,

得法心安穩,漸至涅槃城,

於法觀不謬,八正道戒見,

正見四念處,慧根力擇法,

正語離口邪,正思惟諦理,

正業正命者,除一切邪命,

正精進四勤,進根力進覺,

正念念處等,念根力唸覺,

正定如意足,定根力定覺,

念處正修法,正勤行不謬,

攝心稱神足,根調柔名根,

轉深說名力,入無學實智,

說名菩提支,於法見不謬,

王道之金繩,稱云八正道。

十二緣起頌

無我唯諸蘊,煩惱業所為,

由中有相續,入胎如燈焰。

如引次第增,相續由惑業,

更趣於餘世,故有輪無初。

如是諸緣起,十二支三際,

前後際各二,中八據圓滿。

宿惑位無明,宿諸業名行,

識正結生蘊,六處前名色,

從生眼等根,三和前六處,

於三受因異,未了知名觸,

在婬愛前受,貪資具婬愛,

為得諸境界,遍馳求名取,

有謂正能造,牽當有果業,

結當有名生,至當受老死,

傳許約位說,從勝立支名,

於前後中際,為遣他愚惑,

三煩惱二業,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從惑生惑業,從業生於事,

從事事惑生,有支理唯此,

上士修法

昔日之仇怨,聞名生憎怖,

後復為良友,無彼反不樂,

順我者曰親,逆我即為仇,

或從無我觀,或以仇為友。

自他易地觀,亦世聖所教,

若不從定修,則但墮言說,

上士恆勤求,自苦他安樂,

若慈母愛子,非他利譽故。

無量輪迴中父母即是眾生,

現在活我之父母即是眾生。

使我了知解脫之父母即是眾生,

作悲田使我成佛之父母即是眾生。

大般若佛母,諸佛佛子生,

由圓頓次第,證果貴初心,

發心利他故,樂正等菩提,

如地金月火,大藏寶源瀛,

金剛山藥善,如意日美音,

王庫藏大路,乘騎流無盡,

樂聞聲河云,二十二種等,

贊發心性相,餘處復廣明,

行假無三世,一多大小平,

悲圓菩提滿,發心佛即成。

發心證果二無別,由是中間發心難,

發心非難難常繼,常繼方便應當說。

恆發意觀想,日夜各三次,

信六道九有,恆河沙眾生,

盡法界有情,皆過現父母,

以長劫輪迴,當知如演劇,

又現生活我,衣食等增上,

毒蛇諸惡人,於我不相違,

為作解脫因,賢聖知識等,

一切惡有情,及諸仇怨類,

悲田六道眾,能長菩提因,

成佛之父母,亦一切有情。

父母生養教,悲流恆無盡,

隨子生憂喜,慈愛過己身,

觀今思既往,恩念正等齊,

縱使兩肩負,何能報萬一。

母流轉三有,正法多不聞,

況在地獄中,或墮鬼畜生,

盼子作救拔,子自安不聞,

雖人頭而畜,不如鴉羊等,

由不聞正法,不遇善知識,

今在佛前誓,願盡度慈親。

嗚呼師尊三寶大慈悲,

父母有情罪障惡業等,

不聞正法八難並三塗,

險厄愁憂無量一切苦,

充滿有情界及器世間,

諸惡果報齊降密如雨,

惟願現今我身皆代受,

儘未來際無息無止期。

凡我三時善根諸利樂,

願悉無餘施供眾有情,

有情惱我罵咒打殺等,

觀若生身父母悉順承。

父母究竟離苦得安樂,

要當成佛一切乃堪能,

萬德莊嚴釋迦妙法王,

無緣大悲寶庫觀世音,

無垢大智湧泉妙吉祥,

摧伏魔軍無餘秘密尊,

大悲恩流諸祖諸師等,

自他成佛唯願垂加被。

所緣盡有情,次第總別修,

行相須明瞭,決定心不動,

智慧德速圓,伏滅諸我見,

成佛之始基,亦頓超十地。

頭目妻財施,令他無恐懼,

慈願善說法,正言至一語。

斷守護追求,貪心當來苦,

歡悅心誌光,無不足憂愁,

當來大財富,亦安然自受,

不與五家共,最後滿檀度。

若先不習施,今世有不捨,

觀功德功失,多少廣串習,

施物不如意,由前慳貪盜,

若不勵力施,困窮且日極,

不以上妙施,得果難悅意,

又執持妙寶,生險死不去,

樂計思果報,如販籌子息,

不了三輪空,不得波羅蜜。

由大慈悲心,利樂盡有情,

時空等無盡,受諸菩薩行,

從他受如律,護持謹無犯,

雖犯速還淨,是名為戒體。

戒相說性遮,性謂十惡等,

遮言三聚戒,如來金口制,

律儀攝七眾,各各別解脫,

不得別解脫,大戒築無基,

瑜伽虛空藏,重戒總十八,

攝善三十四,饒益戒十二。

定共得定生,道共得果向,

如法受便生,唯制戒律儀,

大般若云,未見聖諦,

未證實際,所有犯者,

或有因緣,易可還淨,

若見聖諦,證實際已,

異見深重,難可還淨。

若不具律儀,菩薩戒缺支,

雖有方便儀,難興真作用,

由戒增我執,恃己輕他犯,

無悲不勸攝,不嚴責皆非。

宿生親善想,諸法無我觀,

彼此剎那異,最後皆當死,

或令彼安樂,攝受為己任,

況怨親不常,自他或異地。

若持戒求法,衣食等劣少,

威儀諸劬勞,四依杜多行,

又利衰毀譽,苦樂稱譏等,

供事師三寶,求法處靜寂,

如理調治心,止觀諸禪定,

在家習士農,工商事王等,

利他諸勞慮,愁憂受謗毀,

追求於財法,不染之忿諍,

身疲心厭倦,若退若難行,

當觀苦性空,而果報決定。

功德多聞等,於道有契證,

當深隱勿揚,重寶防窺竊,

修行諸方便,自他神通等,

顯示不顯示,依戒觀器行。

令諸煩惱斷不生,白法引伸復廣大,

三業惡行令消除,集積聞思修精進。

以戒為堅甲,加行依次第,

臨敵勇不懈,雖傷亦無退,

精進復無間,貫諸波羅蜜,

距果遲或速,凡聖所由分。

離分別掉舉,愛味泯一切,

生輕安寂靜,於法不染著。

十力無畏等,如次而引生。

作助伴除苦,於迷正開解,

有恩知報恩,恐畏者救護。

善解他憂愁,施匱乏匡禦,

於一切有情,常善心隨轉,

讚善正調伏,現神通喜怖,

皆從靜慮生,別世間粗滷。

文字名句文,能詮之俗境,

觀照攝於行,諸智之能作,

實相謂真境,親證或疏緣。

能照實相者,說為深般若,

廣般若俗智,起菩薩萬行。

如是諸般若,悉由三慧成。

入般若法門

般若謂正知,遠離顛倒類,

般若者真見,不觀夢幻實。

不住色生心,合集流注等,

般若者純淨,我相塵垢離。

體有真及俗,真體離言思,

親證或疏緣,俗體謂經論,

大經卷六百,論莊嚴中觀,

餘復無量種,各各名句文。

三智或八法,廣七十義等,

八不四無生,二種無我等。

初發菩提心,至成佛究竟,

諸道地因果,眾旨趣所因。

依色等無常,證得無我體,

得聲緣解脫,永別世間苦。

依於一切乘,定出離成辦,

有情攝非攝,能作道種智。

依諸法無生,盡空際有情,

悲流恆無盡,證正等菩提。

廣大菩提城,般若能為導,

千盲等億劫,終不能得至。

為了知苦樂,悉究竟皈依,

明黑白業道,趣吉而避險。

觀無常眾苦,決定求出離,

依諦緣等法,得無我涅槃。

平等觀有情,若父母子女,

不畏不入流,自苦他安樂。

堪學般若人,有三種徵相,

初聞般若理,內心數悅樂,

喜極流涕淚,身毛作豎立,

或能依教行,堪授實諦義。

若一類有情,依於自種性,

聞般若深義,於理觀錯倒,

佛大事因緣,及俱有諸法,

未得正了知,生二種過失,

不善巧空義,而墮於惡取,

或於自性無,而執自性有,

於現實因果,一切作損減,

顛倒壞世間,不善捉蛇者,

或於色等法,為幻化喻品,

增益壞勝義,妄認空花實,

如是執斷常,落有或落無,

隨一墮惡趣,學者應遠離。

人生實難得,正法尤難遇,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

日夜眾苦逼,相續恆無盡,

壞井毒蛇泉,智者善思之,

分別熱渴想,求水飲鹹海,

由鹹轉增渴,由渴飲更多,

鹹海水可涸,此渴莫能已,

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

涅槃界清涼,無諸渴熱惱,

尋求善知識,隨行般若教。

不驕慢障蓋,恭敬不怯弱,

不貪應時請,依義不求過,

佛如大醫王,般若阿迦藥,

我如待死人,得法藥以生。

於法樂正思,善稱量觀察,

攝持精密義,諸默說大說,

秘密深隱義,勿以世智忖,

於諸離言境,不加邪思議,

未知義求知,已知無忘失,

甚深理不達,仰推如來境。

如所求所受,三業無倒轉,

佛止不造作,令行勤精進。

能依此善學,無錯不倒反,

行空不住空,了空不作證,

由正空見生,亦不壞餘義,

欲學修不斷,轉起勤施與,

於戒能正受,受已能住持,

復相續而轉,解空性大悲,

發生大忍持,聖者諸所作,

能學能修行,恆常力精進,

靜慮解脫生,乃至究竟邊,

般若悲皆具,皆回向有情。

具調伏寂靜,惑除三德增,

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論議,

悲深離退息,十德堪依止,

復解般若理,圓滿之教義,

得方便善巧,能作之正士,

完全次第知,如法引隨行。

若善修學人,了証般若理,

不執蘊處界,諦緣諸度等,

流轉還滅法,智照皆如幻,

度一切苦厄,知色空義故,

是心無掛礙,亦無諸恐怖,

離顛倒夢想,得究竟涅槃,

乃至大菩提,悉由佛母生,

能聞如是法,福慧無比倫,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四攝法

六度成自利,四攝能益他,

成佛勝資糧,上士應善尋,

難行菩薩道,見聞驚怖生,

當念諸菩薩,其初亦如我,

若先作願慾,漸漸小小行,

串習時分多,不加功任運。

施同前勸學,自亦隨順轉,

是為愛樂語,利行及同事,

施相同度說,而意在攝他,

令彼心歡悅,成就聞法器。

愛語除無知,斷疑受法義,

或順世間言,或依正法語。

利行令實修,所教眾法義,

未成令成熟,已成令解脫,

若善根弱小,大財勢名位,

曾習外道類,勤勞多方引。

同事自能行,恆常力精進,

雖不教彼修,相習亦隨轉,

口說正教理,自身不能行,

諍訟難益他,調人勤調己。

密乘修法

未修菩提心,他人不若己,

怨親了了別,愛憎心不平,

若佩法王璽,自他同害困。

無戒行無力,不堪有所涉,

如不火之器,仍無異土坯,

三聚戒不全,漏池難蓄水,

根基既壞殘,密戒無由生。

不知深般若,圓成難修學,

不學廣般若,生起艱於行,

如醫師藥匠,不解醫科理,

雖終身勤劬,不獲勝利譽,

無方便教他,害人亦害己。

不解空無我,信願皆不實,

由他信心生,可由他不信,

執我若芭蕉,安可坐樑柱,

堂殿功未完,不風雨而傾,

廣大堅實法,必安金剛地,

未親受加持,信願不堅固,

信由他可毀,不堪有緣違,

修行力復鮮,寶山未親見。

菩提心戒心,深廣般若理,

證空加持力,二者之信願,

合三分則六,缺一器非善。

動止要中律,不越顯密戒。

二教聞思修,三慧具不缺。

於功德及證,修行諸方便,

神通等甚深,秘藏不顯現。

作業性堅忍,重諾事不掉。

於觀機施教,具方便善巧,

次第若登高,初中後不謬。

為報酬佛恩,令正法不淪,

不忍心攝受,非利養恭敬。

依顯密法相,能遮表抉擇,

開合不違量,旁通復中理。

於密教事相,善精密了辦。

種種陀羅尼,修行助道等,

一一皆具足,實習之修智。

雖不具相好,內德實充盈,

外儀亦可表,慈威而調純,

言少言必當,見者生欽敬。

得師先共住,親近經多旬,

若不互觀察,皆得越法罪,

功德要求全,密乘無開許,

師德若不全,悉地無堪能,

若得真依怙,終身應依止,

依止勿乖法,乖法地獄淪,

當視之如佛,悉地現身証。

求得如量師,進應受密戒,

自他力皆強,悉地現身獲,

越誓險中險,現前生苦受,

乃至殺自他,死復墮燒煮。

成悉地由師,是執金剛說,

一切實了知,全賴師悅樂,

戒初事師頌,應學應當作,

總意樂加行,智者慎勿忽。

由密器鑄成,復得無上師,

戒體善取持,依止並如法,

達解二藏理,三密事精能,

附修諸要則,一一鹹若命,

次第復完全,穩速得現證,

此身定成佛,經言非空論。

稽首禮三身,聖言並現證,

具戒勤修者,諸乘得果聖,

願大慈加護,我及父母身,

悉發金剛願,入廣大教乘,

能次第進修,能穩速登聖,

自他魔陣中,凡入皆必勝,

速殄滅魔軍,娑婆土成淨,

復相續無間,如來三身証。

學習《菩提道次第論科頌》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聼講解以後,每天把頌子讀一遍。

校对结果,供参考:

四種資糧(緣)悉具足,如是名為外圓滿。

發起愁憂苦(惱),悲哭等痛心。

諸天戰爭時,斷肢(支)殞命等,

截肢(支)或斷命,雖智不見諦,

壞井毒蛇泉,智者善(熟)思之,

無方便(更)教他,害人亦害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