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重点Word下载.docx
《中学生心理辅导重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辅导重点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情绪健康
•适应能力强
•能够悦纳自己
•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第三节学校心理辅导的支持保障
一、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制度
二、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职能
三、建立心理辅导督导制度
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
五、开展家庭心理辅导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的表现
第二章
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理论
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的基本技术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
n19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洲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
n弗洛伊德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
他于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于1886年春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九月结婚。
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
二、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部分。
意识---是个体能够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即我们表现在外的思想和行为。
前意识---是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
潜意识---是个体不能感知、不能意识到的精神生活,包括大量的与人的本能欲望、非道德的冲动相联系的观念或经验。
(案例1)---张某是个很善良、待人诚恳的一个男孩,但他
却总是在感情问题上受到别人的谴责。
原来,两年以来,他追过好几个女孩子。
每当遇到有好感的女孩子,他就会很主动、也很诚心地表白。
不过,就在女孩接受他示爱的时候,他却突然变得没有心情了,不愿意再给女孩打电话,恋人的关系也就此冷淡下来。
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心理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弗洛伊德
的动机都是向上、向外运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
向下、向内紧压,这就是所谓的压抑。
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一切心理疾病产生的深层根源。
2、人格结构理论
案例2---马某是一个中年妇女,与丈夫的关系不好,因为儿子的原因,两人保持着一种“不得不生活在一起的”状态。
一天,单位同事买了一本当时很流行的《周公释梦》书,说自己能够给大家释梦。
于是,这位女士讲述了一个近来不断重复、让自己感到奇怪的梦:
我梦见自己在一片森林里走,走到一棵树前,那棵树长得又高又大,我想爬上去,当爬上一半时,有个女人在下面喊叫,让我下来。
我向树下一看,那个女人很面熟,我又仔细看,她竟然是我自己。
我手一松就从树上掉下来,也就醒了。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精神结构中直接与人的生理机体相联系的部分,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最不易把握的部分。
其内容—包含了个体的一切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攻击欲望;
其作用—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其活动方式—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
自我把世界分成主观的、内部的世界和客观的外部的世界。
自我的内容—自我的活动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潜意识
自我的作用—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对本我起监督作用;
自我活动的方式—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内化的结果。
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自我理想和良心
其作用—对个体行为作道德、价值判断
其活动方式—按照“善的原则”行事
其突出特点—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顾及现实,任何与自我理想和良心相背离、相冲突的经验都本能被超我所容忍。
人格的这三个方面只有和谐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才有健康的人格;
如果发生冲突,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人格发展理论
u口唇期(0-1.5岁)
n肛门期(1.5~3岁)
肛门排泄型
肛门滞留型
n性器期(3-5岁)
n俄底普斯情结
n爱列屈纳情结
n潜伏期(5岁至青春期前)
n生殖期(青春期)
4、自我防御机制
含义
特征
各种防御机制都在潜意识中进行
心理防御机制使用得当,可免除内心痛苦以适应现实
绝大多数自我防御机制,是歪曲、掩盖或否认现实,阻碍心理发展,不能有效地对付焦虑
种类
压抑投射否认置换合理化(文饰作用)反向作用转化补偿作用推行认同(自居)作用
三.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技术
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移情解释
四、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及特点
1、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
来访者一旦洞悉自己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与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它们,症状也就会随机消失。
2、治疗目标
改进来访者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最终目标在于促进来
访者自身人格的成熟与完善。
3、治疗对象
歇斯底里、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严重的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
罗伯特.厄萨诺在《精神分析治疗指南》中概括出适合做精神分析的来访者的个人特质:
患有神经症障碍
有心理学头脑
能够体察自己的情感
能够应用理解而使症状缓解
有环境支持
良好的医患配对
4、治疗时间
时间叫持久,一般是6—18个月,至少每周一次,费用高昂。
第二节行为主义治疗理论
一、理论背景
代表人物: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人
S-R
环境决定论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一)心理学的对象是行为而不是意识
(二)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的方法而不是内省法
(四)个体的行为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
三.主要方法和技术
(一)松弛训练法
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激活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辅导方法。
(二)系统脱敏法
是指当个体对某种事物、人和环境产生过分敏感的反应时,辅导者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或人等,不再产生敏感反应。
(三)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也称暴露法、满灌法,就是给与当事人引起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冲击,从而使紧张焦虑或恐惧消失。
(四)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指运用惩罚的、厌恶性的刺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
第三节人本主义治疗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
“第三势力”
积极的人性观
二.主要观点
(一)需要层次理论
(二)高峰体验
(三)自我实现
(四)当事人中心理论
三.主要方法与技术
u真诚
真诚是咨询者应对来访者表现“真我”,不应有任何虚伪和防御,不带假面具,心口一致、言行一致。
u共情
共情是指咨询者应深入了解来访者经历到感情和想法,设身处地地体会来访者的感受,体察他的思想,了解他如何看自己、如何看世界。
u尊重
尊重也称无条件积极关注,指咨询者对来访者应表现出真诚的热情,尊重、关心、喜欢和接纳,即使来访者表现很差时,也不表示鄙视或冷漠。
第四节认知主义治疗理论
一.理论背景
p代表人物:
艾利斯、贝克
pABC理论和情绪障碍理论的提出
(一)ABC理论
“人不是被事件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
——埃皮克迪斯特(古希腊)
个体的11条非理性信念
1.一个人绝对需要生活中每一位对他重要的人的喜欢与赞扬;
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在一个方面有才能、有成就,才有价值;
3.有些人是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4.事不如意是可怕的灾难;
5.人的不愉快是外界因素造成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
6.对可能(或不定)发生的危险和可怕的事物,应该牢牢记在心头;
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
8.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9.过去的经历是影响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和难过;
11.每个问题都有正确而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找不到这种办法,则是莫大的不幸。
(二)情绪认知障碍理论
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认识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
(一)非理性信念辨析
这一方法是指咨询者用科学的方式向来访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关于他人的,以及关于他们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二)合理情绪想象
(三)合理情绪治疗自助表和自我分析报告
ABC理论
第三章学校心理辅导途径与方法(P50)
第一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途径
一、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程
三、团体辅导
(1)、团体辅导的涵义
团体辅导是以团体情景为平台提供心理帮助的咨询形式,个体在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以达到探讨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并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人际适应,最终达到更完善的发展与成长。
(2)团体辅导的功能
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
在团体中尝试积极体验;
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
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3)团体辅导的实施
确定团体辅导活动的主题和目标选择团体辅导活动的场所团体辅导活动方案设计
甄选团体成员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团体辅导效果评估
团体互动技巧
v反馈与控制暗示:
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模仿感染
四、个案辅导
一,概述
什么叫个案辅导
指辅导者通过鉴别、诊断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方法
n个案辅导的目的
n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1、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2、洞察学生行为的动机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过程4、有效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行为和认知)
n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1、临床实践经验是辅导专业素养的基础2、在行动中进行自觉的反思3、在辅导实践中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4、在个案督导中学会经验的分享).
n个案辅导的对象
学业不良的学生行为有问题的学生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情绪困扰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利的学生
二、个案辅导的过程
个别咨询的开始阶段
n信息收集阶段
n分析诊断阶段
个案辅导的实施阶段
n目标确立阶段
n方案探讨阶段
n行动实施阶段
个别咨询的结束阶段
三、个案辅导(咨询)的技术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技术
n尊重
n温暖
n真诚
n共情
n关注
(二)心理咨询倾听技术
n含义:
倾听是指咨询者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来访者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
n倾听的内容
n身体的倾听(非语言行为):
指咨询者的全身姿势,传达出他对来访者的关切,愿意聆听与陪伴。
n心理的倾听:
指专注、准确地倾听。
要求咨询者大部分时间不作声,利用各种感觉途径去获得来访者整个信息。
(三)心理咨询询问技术
n封闭性询问
通常使用“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等词,而回答也通常是“是”、“否”式的简单答案。
n开放性询问
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来访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说明。
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容许来访者自由地发表意见,从而带来较多的信息
(四)心理咨询反应技术
n内容反应:
内容反应又称为释义或说明。
咨询者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后,再反馈给来访者。
使来访者有机会再次来剖析自己的困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谈话的内容。
n情感反应:
情感反应是指咨询者把来访者语言与非语言行为中包含的情感整理后,反应给来访者。
例:
来访者:
“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情投意合。
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
我很苦恼,不知怎么办好?
情感反应:
“你父母不同意你大学谈恋爱,你很痛苦,也很茫然,是这样吗?
(五)心理咨询重复技术
重复技术也称为复述技术或鼓励技术,即直接地重复来访者的某些话,来强化来访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n例:
“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
我很苦恼,睡觉也不好,不知怎么好?
咨询者可作不同选择:
A.你说你们相爱半年了?
B.“你父母不同意你们恋爱?
C.“你父母不赞同大学里谈恋爱?
D.“你说很苦恼”?
(六)心理咨询解释技术
n解释是指当咨询者对来访者的基本情况掌握后,运用有关理论对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过程、实质等出系统、科学的说明。
n通过解释以加深来访者对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情感的了解,从而产生领悟,提高认识,促进变化。
(七)心理咨询具体化技术
n具体化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真正意图、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
n通过咨询者能澄清来访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能有针对性地工作。
(八)心理咨询面质技术
n面质(confrontation),又称质疑、对立(性)、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者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n使用面质的意义
1、能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处境深入了解;
2、能激励来访者放下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
3、能促进来访者实现言行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
4、能使来访者明了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善加利用;
5、能给来访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有能力去对他人或者自己作面质。
使用心理咨询技术时的要求
1.心理咨询涉及到技术、态度和观念,是咨询者人格与技术的结合;
2.借鉴西方咨询理论和方法时,应充分地考虑到中国文化背景的特点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和思想基础;
表达方式的含蓄;
心理问题躯体化的特点等;
3.每一种方法的具体使用,都必须结合具体的人和事,灵活地使用,若僵化地采纳反而会弄巧成拙,这就是技术性、艺术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4.理论和方法使用还须结合咨询者和来访者的特点。
5.在沟通过程中,咨询者对来访者应该表现为:
A.纯自然的、纯客观的;
B.始终立足于给人以光明、希望和力量;
C.针对来访者的实际问题,客观地分析其不足;
D促进来访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
第四章学习心理辅导
第一节学习动机辅导
一、学习动机概述
è
概念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影响
学习动机理论
二.学习动机辅导
(一)学习动机过强
4学习动机过强的表现
1.过于勤奋
2.争强好胜
3.情绪紧张
4.容易自责
(二)学习动机缺乏
u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
l懒惰行为
l容易分心
l厌倦情绪
l缺乏技能
l依赖性强
u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
u心灵处方
考试焦虑的辅导
一、考试焦虑的含义
l认知成分
l生理成分
l行为成分
二、考试焦虑原因分析
u不够恰当的自我期待,或者说是成就动机太强
u对考试失败的过分担忧
u对考试态度及目的的认识不正确
u被过去的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
u遗传、人格等其他因素
三、考试焦虑调适
J端正应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
J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应试状态
J冷静处理“怯场”
J系统脱敏法
齐加尼克效应
学会自我放松
第五章人际交往辅导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人际交往测试
二.人际交往的作用
(一)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就是生物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必须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实现。
交往范围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社会化进程加快。
(二)交换和获得信息
☺人际交往产生信息交流,启发人的创造性。
☺信息传递过程中对人的创造思维的激发作用。
(三)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通过交往,吸收交往对象的信息,以人为镜,更客观地认识自我。
(四)维护心理健康
随人际交往扩大,生活内容充实,有利于摆脱孤独和烦躁情绪。
(五)塑造健全人格
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一)时空接近
距离接近,接触频率高,有利于交往。
(二)人际间相互吸引
☺态度相似性
☺需求互补性
☺外表和个性特征
(三)克服社会意识中的偏见
四.人际交往的原则
请对别人微笑
记住一个人的名字
真诚地赞美和欣赏对方
不要批评别人
委婉地提出建议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用感谢的方式增加感情
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第二节人际交往辅导
一.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特点
J交往对象的变化
J交往方式的变化
J择友特征的阶段性
二.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对象
K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
K青少年与教师的关系
K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
三.青少年常见人际交往问题心理辅导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与教师关系问题.案例:
高二的漂亮女孩小英,165公分的个子,亭亭玉立,由妈妈带领,来到咨询室求助。
小英的眼神里透露出极度的惶恐和不安,一看便知是处在深深的精神压力之下。
小英的妈妈想咨询师介绍说:
“她从去年就不愿意上学了,说是到了教室就害怕。
开始还挺着,不愿意去也去。
后来,越来越厉害,现在只好不去上学了。
还有一年就毕业考大学了,这该怎么办啊?
案例分析
青少年性意识发展历程:
疏远异性→积极接近异性→恋爱
产生爱→知道不可能→放弃但原谅自己→把爱收回内心→适当的时候再把爱向合适的对象倾吐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间的理解与互动
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
注意培养青少年进行有效人际交往的能力
让别人保住面子
不要试图通过争论使他人发生改变
发现和赞美别人的优点
学会倾听和自我暴露
☺与同伴的关系
第六章挫折心理辅导
第一节挫折的内涵
l一、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l挫折情境
l挫折反应
l挫折认知
l二、挫折的意义
(一)挫折对强者的积极意义
1、挫折能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2、挫折能增强个体的承受力
3、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力
(二)挫折对弱者的消极意义
1、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
2、降低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二)内部原因
第二节挫折反应
焦虑人在受到挫折后,情感反应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的增加终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等感受所交织成的复杂的心情,概括称之为焦虑
l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为了将愤怒情绪发泄出去,便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
l冷漠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
其实,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成份,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已。
这种现象表面冷漠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
l退化这又叫倒退或回归。
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l幻想幻想指个体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付挫折,借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此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
l固着固着是个体受挫后的又一种表现形式。
一般而言,个体受挫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来摆脱所遭遇到的困境。
但是有人在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的方法,盲目地解决已经变化了的问题,“撞到了墙还不知转弯”便是固执的最好注释。
l自杀
第三节挫折承受力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挫折承受力
最初使用“承受力”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
他给挫折承受力下的定义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
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
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l生理条件
l过去经验
l挫折频率
l认知因素
l个性因素
l社会支持
三、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1、适当运用心理防卫机制
2、正确看待挫折
3、正确认识自己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节中学生挫折心理辅导
一、中学生容易遭遇的挫折
l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目标;
没考上理想的学校;
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求知欲望未得到满足
l人际关系方面不受教师喜爱,经常遭到教师的批评;
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
没有能讲知心话的朋友;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亲子关系不良。
l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
或因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