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0378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文档格式.docx

4、矿井“一通三防”管理规定;

三、基本方针

先抽后采,抽采先行的基本策略不变;

通风可靠,以风定产的基本原则不变;

监控有效,断电可靠的基本手段不变;

以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为准则,进一步理顺“抽、掘、采”衔接关系,用充足的时间、合理的空间、先进的技术、严格的管理来保证各项工作举措顺利实施。

“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

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切实提升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42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特制定了我公司“十二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6号)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的原则。

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高瓦斯矿井高标管理”“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的理念。

通过深入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为实现我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强化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巩固和提升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水平,建立健全瓦斯长效机制,实现瓦斯“零”超限,杜绝“一通三防”事故,全面实现矿井安全生产为目标。

三、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根据晋煤重组发[2009]15号文,作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南郊区四阳沟煤矿(原属南郊区区营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

重组后煤矿企业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四阳沟煤业有限公司。

井田面积为1.7996K㎡,井田现保有储量为1138万吨,可采储量为467.5吨,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11年,批准开采侏罗系3#、7#、9#、11#、12#煤层,其中:

3#煤层平均厚度为2.31米(已采空),7#煤层平均厚度为0.6米(不可采),9#煤层平均厚度为1.0米,11#煤层平均厚度为2.6米,12#煤层平均厚度为1.66米,现开拓12#煤层。

四邻关系:

井田东北部与中新上深涧煤业公司(原花园屯煤矿)相邻;

南部与中新北辛窑煤业公司(原东梁煤矿)相邻;

西部与同煤集团四台煤业公司相邻;

北部与中新唐山沟煤业公司相邻。

井田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境内上深涧乡东梁村北,东南距大同市约25km,行政隶属大同市新荣区上深涧乡,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

02′20″——113°

04′15″;

北纬:

40°

09′10″——40°

10′12″。

井田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12月3日颁发的c5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侏罗系3#、7#、9#、11#、12#共五层煤,标高从1173m至1040m,批准矿区面积为1.7996km²

,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经济类型为有限公司,井田南北长1.827㎞,东西宽1.325㎞,面积为1.7996km²

井田东南至大同市约25㎞,南距109国道约5㎞,北距新荣区上深涧集运站3㎞,向东通往大同市火车站于京包线、大秦线、北同蒲线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内为山丘陵黄土地貌景观,地势西南、东北高,中部低,黄土覆盖面大,“V”字形沟谷发育,地表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部山梁上,高程为1328.5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南部沟谷中,高程为1215m,最大相对高差为113.5m。

本地区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北岸支系,井田内河谷为十里河支沟,平时干枯无水,在雨季有短暂流水流入进水沟,向东南汇入十里河。

本地区属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风沙大,夏季炎热,秋季短暂,多数清爽天气,冬季漫长寒冷。

气温一般较低,历年年平均气温为6.8°

C-8.8°

C,极端最高气温为37.2°

C,极端最低气温为-26.5°

C,日温差一般在20°

C左右。

大风多集中于冬春季节,年平均风速为2.7m/s,最大风速可达18m/s,大风日数15-65天,一般为20天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9-54%。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北部,向斜西北翼,井田范围内多为黄土覆盖,沟谷有零星基岩出露。

地层呈一向斜构造,轴向NW,两翼对称,倾角2°

—3°

在井田内由三条断层,其中F1:

位于井田南部,井下开采控制,为正断层,走向N5°

E,倾向NW,倾角80°

,落差4m,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

F2:

位于井田东南部矿界附近,为正断层,走向N23°

W向北延伸转向N36°

W,倾向NE,倾角85°

,落差55m;

F3:

为井田北部,为正断层,走向N75°

E,倾向SE,倾角80°

,落差20m。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3.1、矿井地质资源自然条件

四阳沟煤业有限公司主要含煤地层位大同组,含煤地层总厚度为15.30m,共含煤层14层,其中可采煤层4层(3#、9#、11#、12#),含煤系数7.84%,倾角一般在2°

-3°

之间。

①、3#煤层:

上距K2121.69-25.60m,平均24.20m,分布在井田东南部,煤层厚度0-3.46m,平均厚度2.31m,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石一层,岩性为砂质泥岩,为不稳定煤层,局部可采,已全部采空。

②、9#煤层:

上距3#煤层62.73-80.05m平均72.52m,全井田分布,在井田南部和北部大部可采,煤层厚度为0.40-1.45m,平均厚度0.97m,煤层较稳定,结构简单,煤层在井田中部变薄不可采,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

③、11-2#煤层:

上部距9#煤层14.00-22.50m,平均17.50m,煤层厚度为1.30-5.65m,平均厚度2.59m,含0-1层夹干,岩性为泥岩,结构简单,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细粉砂岩。

④、12-1#煤层:

上距11-2#煤层7.95-25.70m,平均19.10m,分布于井田的东南部,大部可采,煤层厚度0-2.3m,平均厚度1.66m夹0-1层夹干,煤层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地板为细砂岩、粉砂岩。

3、2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矿井开拓方式。

采用主、副斜井—专用回风竖井综合开拓方式。

矿井开采现状。

根据《矿井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顺序,主、副井筒扩刷一期工程已完工。

主斜井:

β=22°

,α=338°

斜长593.1m,巷道形状为半圆拱,巷道断面为2.3m×

4.5m;

副斜井:

β=23°

,α=333°

斜长602m,巷道形状为半圆拱,巷道断面为2.8×

2.9m;

现进入硐室、盘区大巷二期工程。

12-1#层主、副井联络巷已贯通,全长73m,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3.8m,α=240°

12-1#层皮带集中运输大巷已掘到位,全长102m,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3.5m,α=338°

12-1#层盘区轨道东巷已掘106m,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3.3m,α=90°

12-1#层盘区轨道西巷已掘68m,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3.3m,α=270°

12-1#层回风巷已掘到位,全长90m,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4m,α=338°

12-1#层盘区回风西巷,已掘36m与12-1#层回风巷贯通,巷道形状为矩形,巷道断面为2.7m×

4m,α=270°

以上各盘区大巷支护形式采用锚网喷。

专用回风竖井已延伸72m,巷道形状为圆形,巷道断面为直径4m,β=90°

支护形式采用混凝砼浇灌。

3.3、矿井瓦斯涌出情况

2010年11月,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根据地勘钻孔瓦斯含量预测,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8m³

/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45m³

/t,按照《煤矿安全规程》[2011]第133条规定,为低瓦斯矿井。

2011年7月,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73m³

/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68m³

/min,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3.4、矿井通风情况

①、矿通风方式为:

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

机械抽出式。

主斜井进风兼提升;

副井回风兼行人、下料,副井口安装了两台主要通风机,风机型号为FBCDZ54-No17,一台运转,一台备用,电机功率为110KW×

2,风压范围为790-2990pa,风量范围2030-4500m³

/min。

②、总进风为1494m³

/min,总回风为1530m³

/min,现主要通风机一级运转,风量满足矿建施工作业需求。

③、掘进工作面通风方法采用压入式通风,局扇型号:

FBD№-6.0/2×

11KW,风量范围:

360-230m³

/min,全压:

570-4100Pa,风筒采用抗静电柔性风筒,风筒直径600㎜。

④、12-1#层盘区轨道东巷掘进供风路线长150m,12-1#层副井平车场掘进供风路线长68m,局部通风机现一级运转,风筒末端风量不得低于200m³

/min,如风筒末端风量低于200m³

/min,启动二级运转。

⑤、通风路线:

新鲜风流:

主斜井→12-1#层主、副井联络巷;

污浊风流:

12-1#层盘区轨道东巷掘进→12-1#层主、副井联络巷→12-1#层副井平车场掘进→副斜井→地面。

3.5、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情况

2011年3月28日,由山西文矿科技有限公司初步安装了KJ78N-J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

为了充分发挥高科技设备作用,强化矿井安全,有效监测、监控矿井有害气体变化,实现矿井24小时实时监控,根据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管理规范及“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第141条规定,我公司于2012年2月购置了安全监控系统备用主机一套和其它配套设备,完善了监控系统的主、备热切及备用。

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分站等设备备件备用量达到了配备数量的20%,实现了矿井24小时实时安全监测、监控,并于2012年6月29日,与上级监控中心实现了三级联网。

实时监测、有效管控。

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标准,矿井总回风巷风硐以下15m处、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前3-5m处、其它硐室等,相应设置了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局扇开停传感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由大同市中鼎聚能矿用设备检测、检验有限公司,定期进行了检定、调校,确保仪器、仪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6、矿井防尘系统情况

2011年12月,根据施工工程进度,主斜井已敷设了一趟直径108mm的防尘洒水管路,长600米。

按照“一通三防”管理规定第399条规定,主斜井皮带巷及12-1#层皮带集中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转载点等地点设置了防尘洒水喷雾装置及三通阀门。

地面于2012年5月,建立了两座混凝土消防洒水池,1座300m3、1座200m3,满足矿井防尘洒水要求。

3.7、矿井防灭火系统情况

2010年7月,由山西煤炭地质研究所鉴定12#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自燃倾向性为I级,发火期为3-6个月,我公司《矿井初步设计》中的多功能煤矿防灭火灌浆注胶系统、胶带机硐室自动灭火系统、井下移动式火灾气体束管多样监测系统尚未进行施工,现矿井各作业点、硐室、机电设备处及皮带等地点,按规定配备了MFTZ/ABC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MFZL8㎏干粉灭火器等防灭火设施。

总回风巷设置了一氧化碳传感器,现矿井煤层自燃监测,采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人工监测两种手段。

3.8、邻近矿井瓦斯、火灾、煤尘灾害情况及贯通情况。

①、井田北邻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公司。

该矿成立于1971年,开采11#、12#、13#煤层,根据钻孔资料井田北部有一条正断层,断层走向N75°

,落差20m,与中新唐山沟煤业有限公司形成天然矿界,目前尚未发现有与本矿贯通处和火区及积气异常区。

②、井田南邻中新北辛窑煤业有限公司(原东梁矿)。

该矿成立于1980年,开采11#、12#、13#、14#煤层,过去该矿曾发生过瓦斯爆炸事故,距本矿较远,目前尚未发现有与本矿贯通处和火区及积气异常区。

③、井田东北邻中新上深涧煤业有限公司(原花园屯煤矿)。

该矿开采3#、7#、8#、9#、11#、12#、13#煤层,根据钻孔资料及实际揭露,东部矿界附近有正断层,断层走向N23°

W,向北延伸转向N36°

,落差55m,与中新上深涧煤业有限公司形成天然的矿界,目前尚未发现有与本矿贯通处和火区及积气异常区。

④、井田西邻同煤集团四台煤业有限公司。

现开采12#煤层,该矿与本矿无越层越界现象,目前尚未发现有与本矿贯通处和火区及积气异常区。

4、工作目标规划

1、第一阶段,制定规划(2011年8月底前完成)。

制定“十二五”期间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规划,完善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制度、办法等。

2、第二阶段,基本达标(2013年底前完成)。

继续开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建设矿井投产时同步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3、第三阶段,巩固提高(2015年底前完成)。

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达到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要求的示范矿井。

4.1、五年采掘计划

4.2、瓦斯综合治理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超限可避免”的理念。

全面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进一步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实现矿井安全发展为目标,特编制我公司瓦斯综合治理规划。

1、明确职责、成立煤矿瓦斯综合治理领导组

组长:

曹玉平(经理))

常务副组长:

吴春(总工)

副组长:

李美(生产副经理)、孟善如(安全副经理)

孟凡旗(机电副经理)、陈各(通风助理)、

王生泰(副总工程师)

成员:

董俊(技术科长)、陈福如(机电科长)、

李付和(安检处处长)、吴俊文(调度副主任)

岳海俊(探水队队长)、刘富强(通风科副科长)

领导组组长是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对瓦斯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遏制瓦斯事故负主要责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瓦斯治理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设在“一通三防”科,办公室主任由通风副科长兼。

2、科学部署,为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①新采区投产前,必须测定相对和绝对瓦斯涌出量,确定瓦斯等级,同时必须完成有关瓦斯治理工程,具备瓦斯治理的各项功能和条件,否则不准生产。

②组织生产,必须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

严禁超强度组织生产。

严格劳动组织管理,按规定核定劳动定员,严禁超定员组织生产。

③矿井“三量”要符合规定,始终保持水平、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矿井开拓系统形成后,方可进行采区准备巷道施工;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采煤工作面必须在采区构成完整的通风、排水系统后,方可回采。

④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对扇风机进行性能测定,保证扇风机运转稳定可靠,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五年一次)。

定期组织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实现矿井通风科学管理(三年一次)。

3、强化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可靠

①矿井必须具备独立完整的通风系统,实现分区通风,并不断优化,适应矿井采掘接替的变化,保持系统简单、稳定、可靠。

②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治理瓦斯的需要,积极推广应用Y型和W型等先进通风方式。

③通风设施必须按照“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标准进行设计和构建。

采区应尽量减少通风构筑物,减少漏风,提高有效风量率。

④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风速、温度、有害气体浓度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确保风量充足。

⑤掘进工作面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坚持实行“三专两闭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保持局部通风机连续运转、均衡供风、风流稳定。

⑥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

采区进、回风巷应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一段为回风。

⑦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7%。

回风巷道失修率不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高于3%;

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4、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管理,保证监控有效

①监控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安装维护。

确保安全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健全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甲烷传感器必须按照规定的报警、断电和复电值以及断电范围进行设置。

必须采用新鲜空气和标准气样,在井下使用地点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校和试验断电功能。

同时必须加强对系统和传感器的维护、调校工作,及时维护、定期调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数据准确可靠。

②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

监控系统和省、市局以及市公司监控中心联网,并按照要求定期组织修订《矿井应急救援预案》,严格贯彻学习。

同时要加强监控中心的值班、值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的责任,当出现瓦斯超限和各类异常现象时,要迅速做出反应,按照预案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5、加强职工素质建设

要彻底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状态,关键在于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要改善煤炭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技能型人才奇缺的现状,必须坚持人才兴企、人才强煤战略,加快实施企业人才发展规划,健全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安全技术培训体系。

重点突出专业技术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适应煤炭企业安全、科学、和谐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

在培训教育方面,我们既要继续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脱产培训、函授教育、拜师学技、岗位练兵、传帮带、知识竞赛、成立学习小组、技术比武等一系列传统的有效的安全培训方式,又要大胆探索建立煤矿职工技校,逐步变招工为招生,变农民工为产业工人,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技能型人才总量逐年提升。

针对当前煤矿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技能型科队、技能型班组建设,切实促进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技能化,形成持续改进的全员素质建设机制。

6.加强瓦斯治理的技术攻关及科技交流

 

(1)、加强瓦斯防治技术攻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加强技术攻关是做好瓦斯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有效防范瓦斯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要充分借鉴兄弟煤矿企业在瓦斯治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及有关煤炭企业的技术优势,对公司在瓦斯治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组织进行技术攻关。

要充分利用国家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举办瓦斯专项治理培训学习机会,请求帮助研究制定防治瓦斯灾害的具体措施,攻克瓦斯防治技术难关。

(2)、积极开展煤炭科技交流。

要积极开展煤炭科技交流,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在煤矿安全科技上的先进经验,尤其是煤矿瓦斯治理等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煤炭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合作交流,加大应用新科技、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重点改善公司的瓦斯监测和防治能力,通过新科技、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不断提高,大大提高矿井对瓦斯灾害的预测预防能力,有效控制瓦斯灾害的发生,使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从而促进公司的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7.强化“一通三防”管理

(1)、加强“一通三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严格执行上级“一通三防”管理规定,以通风设计和系统优化为主线,以完善安全装备为重点,突出瓦斯防治、综合防尘和放炮管理,对矿井通风系统、防尘系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狠抓“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岗位作业标准化和联责联包。

具体做法是:

(2)、一是强化管理,加大“一通三防”严重“三违”处罚力度,努力消除重大“一通三防”隐患,对出现的“一通三防”严重“三违”现象,各科室、跟班队长各联责罚款,并按安全行政(重大隐患)责任追究制对有关人员进行追究处理。

二是严格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质量检查、评定及考核,通过奖优罚劣,逐步推进“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建设。

三是大力开展岗位作业标准化和岗位区域联责、职工安全联保活动。

提高职工的标准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是加强各部门基础管理,强化现场“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指挥中心实施24小时全方位“一通三防”调度,及时协调处理或消除“一通三防”隐患,杜绝“一通三防”管理空档。

五是加强日常“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矿井总供风量满足矿建要求,加强瓦斯灾害治理力度,提高瓦斯管理装备水平,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管理,实现通风安全监测监控。

六是完善防尘设施及使用制度,加强综合防尘管理,杜绝煤尘飞扬及积聚。

严格采掘工作面洒水灭尘、放炮前后洒水灭尘和放炮使用水炮泥。

七是严格实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八是严格落实瓦斯检测,排放和盲巷及密闭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瓦检员汇报制和巡回检查制,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五、工作目标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树立正确的瓦斯治理观念,实现低瓦斯高管理矿井状态下作业理念。

我公司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瓦斯治理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考核、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2)、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是促进煤矿瓦斯防治、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科室、队组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2、做好规划、有序推进

瓦斯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认真按照“十二五”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各阶段目标要求,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的标准和办法等,扎实有序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3、加大投入、科技支撑

(1)、进一步加大瓦斯治理投入。

按照5元/吨的标准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用于瓦斯专项治理。

并设立专项治理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到位;

同时大力开展自主技术创新,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加大瓦斯灾害治理技术研发力度,依靠科技力量有效提高我公司瓦斯治理水平。

(2)、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瓦斯治理工作。

要健全瓦斯治理机构,和各大专科院校联合,引进优秀的专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