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89948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Word格式.docx

3、用一条带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叫光线,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大,C=3×

10⒏m/s,在空气中和它近似,光年是长度单位。

4、只要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眼睛,我们就能看到物体,光射到所有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都遵循反射定律。

5、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叫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6、反射定律: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7、法线意义:

(1)法线为便于研究而假设的一条辅助线,作成虚线;

(2)法线过入射点,并与反射面垂直;

(3)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平分线。

8、平行光线入射经反射后平行地射出叫镜面反射。

(现象:

在光线集中射到地方看物体耀眼,其它地方看物体很暗)

9、平行光线入射经反射后向各个方向射出叫漫反射。

各个地方都能看到物体,如银幕、黑板)

10、平面镜成像特点:

(1)、物体到镜面距离等于像到镜面距离;

(2)、物体与像在大小相等;

(3)、物体与像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4)、上下不变,左右倒置;

(5)、正立等大虚像。

11、平面镜成像原理:

在镜前有发光点S,射出无数条光线射到平面镜,现任取其中两条研究,这两条光线经镜面反射后射入眼睛,而眼睛判断物体位置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

所以眼睛觉得这些光线是由它们的反向延长线交点Sˊ射出的,Sˊ是S的虚像。

12、实像与虚像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组成;

(2)、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

(3)、实像是倒立,虚像是正立。

13、物体有光射到镜面上就能在镜中成像,但不一定看到像,

要看是否有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眼睛,有就看见。

14、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能成正立缩小虚像,可扩大视野(如观后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平面镜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5、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如海市蜃楼)

16、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和介面)两侧。

(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透明物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透明物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7、分析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三个角变化关系,入射角增大,反射

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减小。

18、岸上看水中物体,看到是物体的虚像,比实物要浅。

水中看岸上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比实物要高。

19、白光(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2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1、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看不见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紫外线有助合成维生素D;

能杀死微生物,灭菌;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防伪,过量紫外线能使皮肤粗糙,引起皮肤癌。

2、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U,像到透镜的距离叫像距V。

2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越凸,焦距越短,会聚越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越强)。

2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5、凸透镜成像规律:

U——物距,V——像距,f——焦距。

物距

成像性质

像距

应用

U<

f

正立、放大、虚像

物体同侧

放大镜

U=f

不成像

f<

2f

倒立、放大、实像

V>

投影仪、幻灯机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

U>

倒立、缩小、实像

V<

照相机

(物体由很远处向焦点靠近,实像变大,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26、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胶卷相当于光屏,放幻灯片时要把幻灯片倒放。

27、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晶状体变厚,把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要带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即近视镜,相反远视眼老花眼要带凸透镜。

第三章物态变化

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C——摄氏温度,℃——摄氏度。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制造和测量的

3、摄氏温度规定:

(1)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

(2)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3)把0~100℃分成100等分,这每份表示为1℃

4、27℃读作27摄氏度。

-38℃读作负38摄氏度或零下38摄氏度

5、温度计使用前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6、温度计使用的正确方法: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7、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用很细的管连接(缩口),当玻璃泡水银膨胀时,水银通过缩口,升上到玻璃管,当玻璃泡的水银收缩时,缩口会断开,玻璃管上的水银无法回落到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

8、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9、固体分晶体(海波、石英、冰、金属)和非晶体(蜡、玻璃、松香、沥青)。

晶体熔化过程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过程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溶化过程不断吸热温度升高,凝固过程不断放热温度降低。

10、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熔化条件:

①达到熔点,②不断吸热

凝固条件:

①达到凝固点,②不断放热

℃D℃E

BC

FG

AH

tt

晶体熔化图像晶体凝固图像

11、AB——固体,B——固体,BC——固液共存,C——液体,CD——液体。

EF——液体,F——液体,FG——固液共存,G——固体,GH——固体。

12、晶体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以是固态、液态和固液共存。

1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14、汽化分两种方式:

一是蒸发,一是沸腾。

15、蒸发与沸腾相同点和不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条件

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发生

发生地点

在液体表面发生(缓慢)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16、加快蒸发的三个因素: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17、液体沸腾的条件:

(1)要达到沸点;

(2)不断吸热 。

18、液化有两种方法:

(1)降低温度(如:

雾、露、“白气”);

(2)压缩体积(如:

液化石油气,火机内的液体丁烷)

19、有的气体不能只靠压缩体积液化,先要降低一定温度,再压缩体积才能液化。

20、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如:

樟脑丸变细,冰冻衣服变干,灯丝变细)。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要放热,(如:

霜形成;

灯泡变黑;

冬天窗外冰花)。

21、熔化(吸热)

固态液态气体:

水蒸气(无色、看不见)

凝化(放热)

水状态液体:

小水珠、水滴、雾、露、“白气”

固体:

冰、冰雹、霜、雪

气态

 

电学知识

1、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电,或带电荷,用摩擦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3、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带电方法:

(1)、带电体的性质——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检验物与带电体互相排斥带同种电荷,如果互相吸引则不带电或带异种电荷。

(3)、用验电器检验(金属铂张开带电,否则不带电)。

5、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Q),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6、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现象。

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没有消失而是抵消。

大小:

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质量:

几乎集中原子全部质量。

7、物质分子原子带电:

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全部原子的正电)。

大小:

电子质量:

几乎没有什么质量。

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它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8、元电荷用e表示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e=1.6X10-19C

9、整个原子呈中性因为原子核带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

10、摩擦起电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当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获得电子而有多余电子带负电;

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而缺少电子带正电。

1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碳,酸碱盐水溶液):

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油,水,玻璃,陶瓷,塑料)。

13、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界线,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变。

它们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14、导体和绝缘体本质区别:

导体善于导电,由于有大量自由电荷;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由于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15、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自由电子。

金属能导电由于有大量自由电子。

16、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7、电流形成三种情况:

①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②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③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8、电流方向:

人们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它与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19、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它们是组成电路必不可少的元件。

(1)电源—提供电能(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如:

干电池、畜电池、发电机)。

(2)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3)用电器—消耗电能(利用电流工作的设备)。

(4)导线—连接电路中各元件形成电流的通道。

20、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一、要有电源;

二、要通路。

21、用符号来表示电路的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牢记元件符号)

22、电路三种状态:

通路,开路(断路),短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开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的正负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没有经过用电器。

23、电流是沿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再回到负极的方向流动,金属导体中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它与电流方向相反。

24、串联:

把电路中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就组成串联电路。

特点:

(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通全通,一断全断,只需一个开关,位置对控制作用无影响)

25、并联:

把电路中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

(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路径,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26、判断串联并联电路:

(找分合点)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方向找分合点,有分合点则分合点之间的电路是并联,没有是串联。

27、电流: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表示。

单位:

安培,简称安,符号A。

28、换算1A=1000mA1mA=1000uA

29、电流表:

用来测量电路中电流强弱的仪表,用符号--表示

30、结构:

三个接线柱(分正负接线柱),二排刻度:

0~0.6A1大格0.2A分刻值0.02A

0~3A1大格1A分刻值0.1A

31、电流表使用:

①、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入“-”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所选量程(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32、选择量程:

①、满足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所选量程;

②、要选准确度高量程(小量程)。

33、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I1=I2=I3……),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

34、家庭电路组成:

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各用电器并联连接)。

35、导线分火线和零线,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压是220V,火线与大地电压为220V,零线与地电压为0V。

36、火线零线判别:

用试电笔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氖管发光是火线,不发光是零线。

37、保险丝是由电阻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保险丝和开关都应串联在火线中。

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电流。

38、保险丝作用:

根据Q=I2Rt得,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升高,高于保险丝的熔点,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家庭电路作用。

39、空气开关作用:

当电路电流过大時,保险装置会使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路,俗称跳闸。

40、触电类型:

双相触电、单相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发生触电对人的伤害主要决定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8~~10mA难以摆脱带电体,100mA人很短时间死亡。

41、安全用电原则:

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如发生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人工呼吸。

42、金属外壳接地作用:

当用电器的外壳与火线连接,使外壳带电,几乎所有电流从接地线流入大地,很小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二孔插座分别接零线和火线,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标E),下面孔接零线(标N)和火线(标L)。

43、电压作用是推动电荷发生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物理量—U,单位—伏特符号V,1千伏(kV)=1000伏(V);

1伏(V)=1000毫伏(mV);

1毫伏(mV)=1000微伏(μV)。

44、干电池——1.5V,蓄电池——2V,照明电路——220V,对人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动力电路——380V

45、

电压表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符号。

46、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分正负接线柱和两个量程,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

接0~3伏时每大格为1V,每小格为0.1V;

接0~15V时每大格为5V,每小格为0.5V。

47、电压表使用:

①并联在电路两端;

②电流要“+”入“—”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

压表的量程;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的正负极上。

48、电流表电阻很小,相当于用导线直接连起;

电压表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

49、电压表量程选择:

(1)被侧电压不能超过所选量程;

(2)提高准确度。

50、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区别:

仪表

电流表

电压表

使用规则

接法

串联在电路中

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方向

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

被测电流、电压不要超过电表所选量程(试触法定量程)

接电源

不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上

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上

学生电表量程

0~0.6A和0~3A

0~3V和0~15V

学生电表分度值

0.02A和0.1A

0.1V和0.5V

51、串联电池组总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电压。

52、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U3+……);

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压都相等、等于总电压(U=U1=U2=U3=……)。

53、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电阻,用R表示,元件符号:

,单位:

欧姆,符号Ω。

1兆欧(MΩ)=1000千欧(kΩ);

1千欧(kΩ)=1000欧(Ω)。

5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任何导体都有电阻)。

电阻大小只决定于导体本身四个因数: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导体电阻与导体所在电路无关。

55、

滑动变阻器原理:

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元件符号:

56、滑动变阻器结构:

瓷筒,电阻线圈,金属棒,滑片P。

57、铭牌“2A,20Ω”意思是:

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最大电流2A、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Ω。

58、滑动变阻器使用:

①、看清铭牌,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最大电流(选择合适滑动变阻器);

②、滑动变阻器要控制那个用电器的电流,就和那个用电器串联;

③、闭合开关前滑片P要移到阻值最大处;

④、滑动变阻器要上下各接一个接线柱。

(接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金属棒电阻为0,接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整条电阻丝最大电阻)。

59、

滑动变阻器作用:

(1)、控制电流;

(2)、保护电路。

60、研究电流跟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1)、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6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欧姆定律。

62、欧姆定律数学公式:

I=U/R(I—电流、U—电压、R—电阻);

推导公式:

(1)U=IR(不能讲U与I和R成正比关系)、

(2)R=U/I(不能讲R与U和I成正反比关系,导体电阻大小决定导体本身四个因素,与电流、电压无关,公式只提供计算和测量的方法。

实验次数

电流I/A

电压U/V

电阻R/Ω

1

2

3

电阻平均值

63、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用欧姆定律I=U/R解释:

短路和电流表和电压表接电源的情况。

64、测灯泡电阻:

1实验目的:

用欧姆定律测灯泡的电阻

2实验原理:

R=U/I

3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灯泡,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4电路图:

右图

5表格设计:

右表

6

步骤:

a、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开关要断开);

b、滑片P要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

c、调节滑片P,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数值,填在表格中;

d、从复步骤C,测出几组数据;

e、根据欧姆定律:

R=U/I计算电阻。

65、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R1+R2+R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1/R=1/R1+1/R2+1/R3……。

66、串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大,因为相当于增大导体的长度;

并联电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小,因为相当于增大导体的横截面积。

(1)、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I=I1=I2=I3=……;

67、串联电

(2)、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U=U1+U2+U3+……;

路特点(3)、串联电路电阻特点:

R=R1+R2+R3+……;

(4)、串联电路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各用电器分得电压与电阻值成正比。

(1)、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I=I1+I2+I3=……;

68、并联电

(2)、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U=U1=U2=U3+……;

路特点(3)、并联电路电阻特点:

1/R=1/R1+1/R2+1/R3+……;

(4)、并联电路分流作用:

并联电路各支路分得电流与各支路电阻值成反比。

69、电源和各发电厂发电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

干电池、畜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发电是核能转化为电能。

70、各用电器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炉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风扇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1、电功(电能)单位:

焦耳,符号J。

常用的有:

千瓦时,符号KW.h。

1KW.h=3.6×

106J。

1KW.h=1KW×

1h=1000W×

3600S=3.6×

1度=1千瓦时=3.6×

106焦,“度”也是电功的单位。

72、电能表是测量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表,安装在干路上,后一次读数减前一次读数就等于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20V、10A(20)”——电能表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电流10A,短时间允许最大电流不超过20A。

“3000r/kw.h”——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电能表转过3000转。

73、电功(W)——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电功计算公式:

W=UIt。

74、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它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用字母P表示。

电功率的单位:

瓦特、简称:

瓦,符号:

W,1KW=1000W

75、定义推导公式:

P=W/t=UI=U2/R=I2R(各字母含义和各单位)

76、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如"

PZ220V100W"

表示的是额定电压为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

(每个用电器有标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灯的亮暗是决定于它的实际功率。

(1)、U实<

U额、P实<

P额;

(2)、U实=U额、P实=P额;

(3)、U实>

U额、P实>

P额

77、用电器额定电压相同,功率越大电阻越小;

串联电路用电器的电阻越大,它的实际功率就越大:

并联电路用电器的电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