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1741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讨论交流,观察图8-3并填空

有金属光泽制成;

能导热制成;

能导电制成;

有延展性制成。

2.探究金属的共性与个性共同决定用途

完成P3讨论题,并记录在课本上

3.记忆金属之最

【反馈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金属材料是()

A.青铜B.铁矿石C.钢D.铝

2.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B.钨的熔点高C.钨的硬度大D.钨的密度大

3.铁匠将烧红的铁块放水中进行淬火,会看到升腾起一团“白气”,此“白气”是由()

A.水汽化形成的B.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铁汽化形成的D.铁和水反应生成的

【总结梳理】

纯金属:

例如等,属于纯净物

1.金属材料都具有金属特性

合金:

例如等,属于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为紫红色、为黄色、铁粉呈色。

(2)常温下一般为(为液体)。

(3)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硬度最高的金属、熔点最高的金属。

【课后巩固】

1.(2008年眉山市)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2.用简单的物理方法鉴别下列物质。

铁粉和木炭粉(两者均黑色粉末)

 

3.铁被烧红后放入冷水中“淬火”会发生化学反应,小明查阅资料得知;

铁与水在高温情况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无色的气体。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猜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你这样猜测的理由是

(2)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测

(3)若要收集这种气体,可以采用法

【我的反思】

课题1金属材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生活举例和实验探究认识合金和合金的性能。

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合金与金属的性能对比,进一步认识合金的优点以及合金与纯金属的关系。

【学习重点】合金的优良性能以及合金与纯金属的关系

【学习难点】合金的形成以及性质

【课前自学】自主阅读教材P4-P5,完成下列问题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或而制得的,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因此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钢的性能要比生铁的性能好,主要是因为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为;

钢中碳元素的含量为。

【情境导入】日常生活我们运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主要是因为合金的性能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性能要好,你知道飞机的外壳的制造材料是什么?

二、合金

【活动一】探究合金的性质

1.阅读教材P4,填写下面的内容

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因此合金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下列表格。

不锈钢(铁的合金)

硬度

抗腐蚀性

熔点

3.实验探究

(1)合金与纯金属硬度比较(教材P5观察图8-5)填写课本表格。

(2)观看合金标本,比较他们的熔点,并在课本上记录实验结论。

4.归纳总结:

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

硬度较;

(如:

黄铜→硬铜→软)

抗腐蚀性能更;

合金熔点更(如武德合金、保险丝)

【活动二】认识常见的合金

1.阅读教材P6、P7和观看表8-2,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2.记忆几种重要的合金的性能。

(如钛合金)

钛合金的优良性能有,它主要用于

3.阅读教材,了解一些新的金属材料。

1.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体为钢结构,钢属于()

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金属材料

2.硬铝的下列性质与制飞机外壳无关的是()

A.导电性较好B.密度较小C.耐腐蚀较强D.硬度较大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电解水制氢气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铝用来冶炼难熔的金属D.不锈钢用来制医疗器械

4.铁是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易生锈,为什么用途还十分广泛?

答:

【总结梳理】

1、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和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生铁和钢是的合金。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熔点、硬度比各成分硬度、抗腐蚀性能更好。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2、合金的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

硬度;

如黄铜→硬铜→软

抗腐蚀性能;

合金熔点(如武德合金、保险丝);

1.用线段将下列物质与有关性质连接起来

(1)青铜不易生锈的铁合金

(2)不锈钢熔点低

(3)硬铝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4)焊锡质轻、强度高

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用铝合金制门窗B.用铝合金制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易拉罐D.用金属铝制电线

3.2010广东珠海)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

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

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4.见教材P9第6题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3.通过分析金属与酸反应特点、得出置换反应并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点】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习难点】金属活动性的判断和运用

【课前自学】

(自主阅读教材P9,完成下列问题)

【旧知回顾】

1.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新知预习】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式为)薄膜,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和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情境导入】真黄金和假黄金都是从外观看都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辨别真假黄金呢?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1.阅读教材,填写下面的内容。

大多数金属都能够与氧气反应,等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还有一些金属在高温下能够与氧气反应,比如;

还有一些金属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比如。

2.尝试书写

(1)写出镁和铝在常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铁和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3)金在高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俗语“真金不怕火炼”)

初步结论:

镁、铝比较,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3.讨论交流

通过上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我们可以得出获得的启示有哪些?

4.初步了解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见教材P13)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二】——探究某些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1.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课本P10

2.交流讨论:

(1)通过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H2SO4=

Mg+H2SO4=

Fe+H2SO4=

3.归纳总结:

活泼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就越

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与酸反应就越。

【活动三】——探究置换反应

1.阅读教材,填写下面的内容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的反应叫做反应,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回忆几种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的特征;

字母表达式。

分解反应的特征;

3.分析交流:

(1)仔细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

(2)置换反应的特征;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要注意

(1)排在的金属能置换酸中的(不是氢气);

(2)酸特指;

(3)钾、钙、钠这三种金属一般不用于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因为三者化学性质太活泼,会与酸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

1.伽利略说:

“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3Fe+O2=Fe3O4B、3Fe+2O2=FeO4

C、3Fe+2O2

Fe3O4D、Fe3+2O2

Fe3O4

2.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A、FeCl3B、FeCl2C、CuCl2D、ZnSO4

3.1967年,N.H.Willans将微波技术引入化学,后来吉林大学某研究小组利用该技术处理废气中的SO2,SO2+C

S+CO2,该反应是()

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4.完成教材P141题与8题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O2→金属氧化物

4Al+3O2=2Al2O3

2Cu+O2△2CuO

Fe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

Mg在空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

2.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酸→盐+H2↑

Zn+HCl=基本反应类型为

Fe+H2SO4=基本反应类型为

Mg+H2SO4=基本反应类型为

【课后巩固】

1.(2008.成都)成都永陵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玉带、银钵、铁猪及铁牛等,其中金属制品保存较好的可能是()

A.玉带B.银钵C.铁猪D.铁牛

2.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4Fe+3O2

2Fe2O3B.2Fe+3H2SO4=Fe2(SO4)3+3H2

C.Fe+2HCl=FeCl2+H2D.2Al+2HCl=2AlCl+H2

3.(2008年晋江市)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

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选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交流、实验进一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观察实验并填写表格

2.通过上述实验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组内记忆并默写

【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习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作出判断

(阅读教材P11-P12)并填空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Fe、Sn,Cu、Hg。

2.Al能与稀盐酸反应,Ag却不能,即可判断出Al、H、Ag的活动性顺序是>>。

3.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反应Cu与Al2(SO4)3溶液(填“能”或“不能”)反应因为不及活泼,由此还可判断Cu、Al的活动性为>。

【情境导入】现有三种不同的金属,分别是Fe、Cu、Ag,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Fe、Cu、Ag活动性顺序吗?

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反应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盐)溶液的反应

1.观察演示实验并填P12表

金属+盐溶液

反应化学方程式

金属活动性比较

Al+CuSO4溶液

铝片表面有固体析出溶液由色变为色

Cu+AgNO3溶液

铜片表面有色固体析出,溶液由变为蓝色

Cu+Al2(SO4)3溶液

结论:

1.Al、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为>>

2.讨论交流

(1)仔细分析上述反应,它们有什么特征?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2)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溶液反应?

该反应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金属+盐溶液→。

注意:

该反应发生的条件。

【活动二】——认识金属活动顺序表

1.归纳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快速记忆并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

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表面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金属A、B、Cu活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u>AB、A>Cu>BC、B>A>CuD、A>B>Cu

2.在工业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Ti+MgCl2,此反应说明金属钛的活动性比镁(填“强”或“弱”),在TiCl4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3Fe+O2点燃Fe3O4

2H2O2MnO22H2O+O2↑

H2+CuO△Cu+H2O

CO+CuO△Cu+CO2

Fe+CuSO4=FeSO4+Cu

H2SO4+2NaOH=Na2SO4+2H2O

CO2+Ca(OH)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1.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金属+某些盐→新金属+新盐

Al+CuSO4=;

基本反应类型为。

Fe+CuSO4=;

基本反应类型为。

Cu+AgNO3=;

有单质铁参与的置换反应生成亚铁化合物

2.金属与某些盐溶液反应发生的条件。

1.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里含有的物质()

A、Fe2(SO4)3B、CuSO4C、FeSO4D、H2SO4

2.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X不溶解;

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

A、Z、Y、XB、Y、Z、XC、Z、X、YD、Y、X、Z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为。

4.完成教材P141、2、3、4、5、6、7题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中的三点依据并加以运用

2.要求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通过举例能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学习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运用

【学习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课前自学】自主阅读教材P13,填写下面的内容

1.实验室有一包混有铁粉的铜粉,请你用以下两种方法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简述操作过程)。

(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新知预习】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可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并能判断金属位于前还是后。

【情境导入】波尔多液是一种很好的农药,可以有效防止果皮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它的主要成分有硫酸铜、氢氧化钙,但是在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制,你知道原因吗?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活动一】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的依据

1.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如:

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而铁器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小明同学用金属与一种酸作用,制得了下列物质,你认为其中不可能的是()

A、硫酸锌B、硫酸亚铁C、氯化铝D、氯化银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前换后)

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完毕后过滤,滤液里含有的物质是()

A、Fe2(SO4)3B、CUSO4C、FeSO4D、H2SO4

【活动二】灵活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1.快速默写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练一练

(1)把铁粉和锌块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我们观察到铁粉与酸的反应速率要比锌块与酸反应的速率快,由此我们能否得出金属铁的活动性强于金属锌,为什么?

(2)要验证金属铁和金属铜的活动性,你有哪些方法?

1.(2010上海嘉定)某金属单质R,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反应,但能和硝酸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R可能是()

A.FeB.MgC.AgD.Cu

2.(2010.四川眉山)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点拨:

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反应,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

Cu、Fe、Zn,

方法1:

“两端金属、中间溶液”即Cu、FeSO4溶液、Zn;

方法2:

“两端溶液、中间金属”即CuSO4溶液、Fe、ZnSO4溶液。

另一种方法:

加酸,Cu不与酸反应,Cu<H,Fe、Zn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Zn>

Fe所以三者的活动性Zn>

Fe>

Cu。

(此方法不够完善的地方是)

3.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杂质的方法。

(1)Cu(Fe)

(2)FeSO4(CuSO4)

【总结梳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2)位于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的金属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

(前换后)(除K、Ca、Na)

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A、H2+CuO

Cu+H2O

C、Fe+2HCl=FeCl2+H2D、2Al+3CuSO4=Al2(SO4)3+3Cu

2.写出用FeCl2溶液、CUSO4溶液、Fe、Mg四种物质来验证Fe、Cu、M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进行的两个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判断置换反应能否进行

写出铁、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四种物质相互间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教材、讨论交流、观察图8—20探究铁的冶炼过程

2.通过分析例题及试着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铁的冶炼和化学方程式中含有杂质的计算

【学习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课前自学】阅读教材P15—P18并填空

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

常见的矿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3.炼铁

(1)原理:

在高温下,CO夺取铁矿石里的氧,将铁还原出来,以CO还原Fe2O3为例,其化学方程式为。

(2)原料:

铁矿石、、

(3)产品:

(填“生铁”或“纯铁”)

【情境导入】现在我们住的高楼大厦离不开钢筋和水泥,那么钢筋是什么物质呢?

你能说说金属是怎样冶炼出来的?

一、铁的冶炼

【活动一】探究铁的冶炼过程

1.讨论交流(阅读教材P17及观察图8—20)并填空

(1)实验室中,用CO还原Fe2O3的步骤为(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药品,③加热,④向玻管中通入CO,⑤停止通入CO,⑥停止加热。

(2)实验室中,CO还原Fe2O3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为,化学方程式;

澄清石灰水变化学方程式为

尾气燃烧产生色火焰,化学方程式。

①在加热前通入CO,目的是,以免加热时,CO与空气混合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