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1679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文档格式.docx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蒿,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2

  一.端午文化介绍

  参与形式:

利用国旗下讲话和宣传海报形式在门厅展示关于端午节的节日知识,帮助孩子学习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各班可以开展相关的知识铺垫和丰富。

(屈原的故事、认识艾草和菖蒲等)

  二.包粽子比赛

  活动形式:

邀请会包粽子的爷爷奶奶来园为孩子们包粽子,并开展包粽子比赛。

(各年级组开展。

)包好的粽子可放到门厅展示最新20xx年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最新20xx年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三.各年龄段开展龙舟系列活动

  小班:

龙舟涂色活动

  中班:

龙舟制作活动

  大班:

雪花片拼插龙舟。

  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9:

10

  地点:

五楼多功能厅

  农历五月初第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加强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讲话,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主持人:

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嘛?

(端午节)

  支持人: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会用各种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

我们会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

吃些什么呢?

  小结:

在这一天里,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二.幼儿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端午节”

  1.端午节由来的短片最新20xx年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2.人们裹粽子的短片。

  3.人们赛龙舟的短片。

  4.学念儿歌《五月五》。

  三.活动结束,主持人总结。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3

  主要涉及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1.在了解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

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

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包粽子要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

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

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

  粽叶、糯米、线等;

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身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

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

单面接力

  准备:

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

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

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对面接力

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

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嘟嘟嘟”跑得快

各班一个呼啦圈,两个粽子。

以班级为单位,8个家庭组合为一组进行接力,游戏中,孩子做车头,一手拿一个粽子做方向盘,家长蹲下做车尾,呼啦圈为两头连接,一头套在孩子的腹部,一头家长用双手握住,小车以最快速度前进至对面家庭组合,将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给下一组家庭,最后一组家庭跑完,游戏结束,快的那一班级获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5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

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

(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

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

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

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

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

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反思: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

但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

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

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身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

立刻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

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6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正值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来组织一场“端午节民俗体验活动”吧!

让幼儿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意义,感受节日的喜悦。

猜谜语、聚餐

  材料准备:

粽叶(或芦苇叶)、用彩纸打印好的谜语和诗歌等句子、五彩线、气球若干、气球枪三把、奖品若干种(园方自行决定);

  服装准备:

用绿色纸或粽叶折成的小粽子若干个,缝制或挂在自身的身上

  音乐准备:

《爱乘以无限大》、《包粽子》、《步步高》

  参与人员:

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粽叶大藏宝

  1.谜语、诗词纸条——教师事先挑选一些谜语、诗词等,打印在彩纸上,并在每个谜语、诗词的下方详细地写上一个奖品所藏的地点(如:

奖品在XX教室XX地方),然后根据每个谜语、诗词内容的多少将彩纸剪裁成独立的纸条,最后把所有的纸条分别放入用粽叶折成的粽子里,用五彩线缠好即可。

  2.射击气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或用一张超大号的大纸板),做一个上面写有“粽叶大藏宝”字样的版块。

在版块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气球。

并在每个气球下面挂上一个粽子,版块前用桌子隔出射击的距离。

  活动规则:

  1.每个幼儿有两次射击机会。

如果一次都没射中者,教师可适当调整桌子的距离,或者请家长配合帮助。

  2.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参加的幼儿一个气球做鼓励。

  1.播放《爱乘以无限大》做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用气球枪打气球。

  2.每打中一个气球就可以摘下气球下面相对应的粽子,并根据纸条上的要求,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来诵读或是猜谜语。

  3.读的好或是答对者,就可以按照纸条下的方式去找藏在各地方的宝藏做为奖品了。

吃粽子

  已煮好的粽子、盘子筷子若干、白糖、饮料。

  2.教师事先把“五黄”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准备好,放到各个班级处。

  1.播放《包粽子》做为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品尝粽子和。

  2.在家长和幼儿吃粽子时,老师可以讲解端午节的寓意。

厨艺大比拼

  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通知家长每个家庭准备好自身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

菜的类别不限(菜可以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来做)。

请家长提前给自身的菜写上小标签(标签上写有菜名和参加家庭)。

  1.播放《步步高》做为背景音乐,教师把班级的桌椅放到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把所有菜放到桌上。

  2.此活动可以和“吃粽子一起进行。

  3.在请家长分享之前,教师组织带菜的家长和幼儿分别介绍一下自身所带菜的菜名。

  活动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时至今日仍然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著名诗人都流传下来很多诗词、谚语、儿歌和谜语,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

这个游戏通过这种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从语言文化方面来了解我国端午节的另外一方面内涵。

在端午节时,除了能吃到每个人所包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粽子,还可以品尝到每位家庭成员的拿手菜。

既让自助餐的花样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每个家庭各显身手,让幼儿和家长在节日的气氛中有玩有吃,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使本次活动的气氛更加轻松自在。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7

  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身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三.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画出自身心目中的端午节。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

作品评析及展览。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作品,交流过节的感受。

  端午节赛歌会

  请各班的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

(1):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

(2):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棕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巧手妈妈大比拼―亲子活动

  第一组:

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

与妈妈一起做香囊

  方法:

给每位小选手分发一块色彩鲜艳的丝布、一根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香药、一付针线,若无香药也可以绿豆或花生代替。

每位小选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许愿的话,缝于香囊内。

要求针脚工整,外形美观。

香囊制作完毕后,可以自带,也可以送给他人。

  新意之处:

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本方法的新意之处在于让小孩自身制作香囊,并且要求在香囊内放入祝福或许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小孩喜欢动手的要求,也符合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

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第三组:

与妈妈一起编蛋网。

  最后,幼儿相互赠送礼物,并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在欢乐的氛围中,我们的活动也该结束了。

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感触一定都很深。

小朋友们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展示了不错的积极合作精神。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8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传说和习俗。

  2.了解粽子的外形特征,知道粽子有不同风味。

  3.愿意动手尝试,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5.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重点难点

  重点:

让幼儿认识粽子

  难道:

让幼儿尝试自身包粽子

  糯米、粽叶、粽子绳、配料、豆沙、大枣、咸肉、果脯、五彩线等

  1.老师讲端午节的传说,然后给小朋友带上五彩线。

  2.老师带着小朋友进入厨房,认识包粽子的各种材料。

  3.请炊事员为幼儿做示范怎样包粽子,用粽绳扎好,重点示范卷粽叶和取、包、捆、扎的方法。

  4.幼儿亲自动手尝试着包粽子,教师及厨房工作人员协助幼儿卷叶、捆扎,也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共同包成,在幼儿需要时,教师或炊事员可手把手的教幼儿包粽子。

  结束:

粽子煮好后让幼儿把自身包的粽子,解开系粽子的绳子,打开粽叶,观察粽子里面有什么颜色的。

  活动延伸

  老师让幼儿吃粽子,说一说自身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教学反思

  今天是“端午节”我为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给幼儿讲了屈原的故事,引出了过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让幼儿动手包粽子,为孩子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因此,每个幼儿都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让孩子感受辛勤的劳动能换来美食。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9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关于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第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

“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很多传说、故事、儿歌,如:

关于屈原的传说等。

  二.中、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

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观看赛龙舟(社会

  3.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关于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

如:

关于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

提供关于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

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

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

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10

  大班亲子活动:

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关于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

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

”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很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

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

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节亲子活动: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

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因此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一直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11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自包米粽,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1.我园通过家长、孩子、老师亲自动手包粽子,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让家长、孩子、老师一起过节,增进大家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相互交流,也各自送上节日的问候。

在集体的温暖中度过在园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