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8122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4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重大改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代中国:

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

古代雅典:

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

(3)根本差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希腊:

民主政治。

【典例2】材料一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

“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

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

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

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结合,以后代代相传。

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

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

他把礼乐、诗书、修缮、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

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解析】第

(1)问的“态度”,一般分为支持或者反对。

回答第

(2)时要注意“特点”,在这里是指与其他法律的不同点,“直接目的”是对谁而言的

回答第(3)问要注意与变法的关系。

回答第(4)问可以从法律和文化方面考虑影响

(1)赞扬态度。

(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专制政策。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典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穆罕默德·

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

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穆罕默德·

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三穆罕默德·

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

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

(1)据材料一分析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动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

【解析】回答第

(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工业国”“富强起来”,改革的目的比较明显。

回答第

(2)问时不要漏掉“消极影响”。

(1)动机:

发展埃及经济,使埃及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2)影响:

积极影响:

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社会的发展,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起了重大的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是符合埃及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的。

消极影响:

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民推向苦难深渊,最终葬送了改革的成果

【典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

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

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

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第四卷》

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答案:

(1)主张全民教育;

重视女学。

(2)措施: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兴办女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

意义:

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

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得分)

解析:

回答第

(1)问注意关键词“教育下达于民”“天下积弱妇人不学”。

(2)问回答教育方面的措施和意义,不是回答“思想措施”。

【典例精析】

1.(09上海历史)“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人B.时间

C.参加者D.地点

【答案】C

【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2.(09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

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

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

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

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

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

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

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

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

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

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

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4.(09海南历史)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

官不久任,事不责成,吏调太繁,迁徙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

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

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考其当。

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末。

江陵柄政》

材料二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

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提用。

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

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以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瞽(按:

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

(1)严格考核政绩:

稳定官吏队伍;

任人唯贤,不看虚名:

注重实效和政绩:

奖惩分明。

(2)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

回答第

(1)问抓住关键词“用人必考其终”“吏部严考课”“慎选良吏”“严限追赃”,然后概括。

回答第

(2)问时把第

(1)问内容与张居正改革联系

5.(09广东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

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

(2)方法:

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

材料一,基本肯定;

材料二,基本否定。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第一问注意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设问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回顾教材即可回答。

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

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应该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加以评判

6.(09辽宁文综)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

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

“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

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

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

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

“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

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

(1)目的:

材料一:

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

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

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

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

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

(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7.(09江苏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

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

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

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范仲淹:

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

苏轼:

主张考诗赋;

王安石:

主张考经义(时务策);

司马光:

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

禁锢了思想自由;

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

为改革培养人才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⑴、⑵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⑶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09浙江文综)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

“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

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回答第

(1)问注意关键词“三晋之人,务本于内”“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国富兵强”。

回答第

(2)问抓住关键词“秦之锐士”。

考查秦军强盛的原因。

9.(09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XX甚多,惟要义有三:

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

“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1)理由:

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

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

地位:

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

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回答第

(1)问注意关键词“取鉴于日本之维新”“《应招统筹全局折》”。

回答第

(2)问时多联系所学知识。

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影响

10.(09山东文综)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

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参考答案:

(1)含义:

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

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打破鸡蛋”的寓意是维新变法运动,未能“打破鸡蛋”意指失败。

(2)问日本明治维新的政治措施,关键是记忆的质量问题

11.(08年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

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立军功;

努力耕织。

(2)梭伦:

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

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此题考查考生对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内容和特点的比较能力,第

(1)问是比较内容,第

(2)问是比较二者的特点

12.(08年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

“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

“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民族之间不和谐,回答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问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不顺利和孝文帝具有什么品质;

第(3)问依据材料回答孝文帝改革对唐朝的影响。

(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

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

(2)改革面临着阻力;

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加尔文

材料二……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材料三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

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

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

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人。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评判“财富的”?

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他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界呈现出哪些特点?

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3.【解析】第

(1)问中前问的答案来自材料,后一问反映资产阶级要求。

回答第

(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亵渎神明”,相对于天主教会而言的,加尔文主张“先定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3)问的“特点”答案来自材料信息,“影响”的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1)上帝的恩赐。

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

(2)天主教会。

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

新兴资产阶级。

(3)特点:

一些地方化、民主化的新教组织出现;

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

①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