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71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素周期律课时一Word文件下载.docx

D.

三、填空题

11.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___________的递增,而呈_______性变化的规律,

这里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2.主族元素M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它在其气态氢化物中的含量是89%,M的原子量是________。

13.主族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RH4,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与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之比是2.75∶1,R的原子量是________。

14.在Na、K、O、N、C.Li、F、H八种元素中,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2价阴离子比氦的核外电子数多8个。

B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固体遇到空气能生成A的单质。

C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的二价金属,当2.4gC与足量热水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放出2.24LH2。

D的M层上有7个电子。

则A、B、C、D各是什么元素。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二)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某金属阳离子M2+所带电荷与微粒质量比为8.04×

103C/g。

已知每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

10-19C,则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B.40C.64D.65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原因是()

A.元素的原子量逐渐增大 B.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A.B均为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A2+离子比B2-离子少8个电子,则B的原子序数是()

A.n+4B.n+6

C.n+8D.n+10

4.已知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

D>

B>

AB.A>

C>

D

C.B>

A>

DD.A>

C

5.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

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B.Na2S

C.Na2OD.K2S

6.下列各组元素中,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Al、Si、P B.I、Br、Cl

C.O、S、NaD.Mg、Ca、Ba

7.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B.11和13

C.11和16D.12和17

8.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9.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径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

10.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n+、B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的关系是C>

AB.微粒半径的关系是Bn->

An+

C.C一定是稀有元素的一种原子D.原子半径的关系是A<

C<

B

11.有下列四种微粒:

O、②2311Na、③

Mg、④

N

(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合物中呈现的化合价的数值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能形成X3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12.现有A、B、C三种元素,已知B原子序数大于A,A与B的质子数之和为27,质子数之差为5,0.9gC单质与足量盐酸作用放出标态下1.12L氢气,同时生成C的三氯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A是,B是,C是。

(2)排出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顺序

13.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A与C、B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B、D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则四种元素是:

A,B,C,D。

四、计算题:

14.推断题:

已知A、B两种元素,A能形成A2O2的氧化物,其中A的质量分数为70.91%;

B的阴离子结构与氪原子结构相同,B单质在常温下是一种易挥发的液态物质,B的氢化物水溶液是强酸.通过计算和推理回答A、B各是什么元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三)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

A.主要化合价B.核外电子数

C.原子半径D.最外层电子数

2.根据下列原子序号,可知单质跟水反应时,水作为还原剂的是()

A.7B.9

C.11D.17

3.元素的下列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成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量B.化合价

C.原子半径D.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

4.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氢氧化物()

A.NaOHB.Al(OH)3

C.LiOH D.RbOH

5.下列各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HI、HCl、H2S、PH3B.PH3、H2S、HCl、HBr

C.HF、HCl、H2S、SiH4D.NH3、PH3、H2S、HCl

6.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7.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8.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

HNO3>

H3PO4>

H2SiO4

B.稳定性H2S>

HCl>

HBr>

HI

C.熔点Rb>

K>

Na>

Li

D.溶解性NaHCO3>

Na2CO3>

NaOH

9.下列各组中,在一定条件下前面的元素可以把后面的元素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是()

A.Cu、Fe、Ag  B.Cl、Br、I

C.Na、Cu、Hg  D.F、Br、I

10.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

HXO4>H2YO4>H3ZO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X>H2Y>ZH3

B.非金属活泼性:

Y<X<Z

C.原子半径:

X>Y>Z

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

Y=

(X+Z)

11.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

(1)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2)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__。

(3)在室温下有颜色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___。

(4)在空气中容易自燃的单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

(5)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6)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7)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8)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9)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和稀盐酸反应

(2).氯化铝溶液和适量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3).氢氧化铝和烧碱溶液反应

(4).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13.A、B两金属元素混合物6.3g,其中A、B两元素原子个数比为3:

2,最高化合价之比为2:

3,用足量的盐酸处理6.3g混合物,使之全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6.72L,又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的相对原子质量的1.125倍,通过计算求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四)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Li、Be、B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增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X和Y两种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X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X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X>Y>ZB.Y>X>ZC.Z>X>YD.Z>Y>X

3.已知某元素R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的是了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

C.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4

4.能说明A元素的非金属性比B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A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比B原子少

B.A元素的最高正价比B元素的最高正价要高

C.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

A比B强

D.A单质能与B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生成B单质

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HCO3③Al2O3④Al(OH)3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6.X和Y两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换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已知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失去电忆的能力相同

B.两种原子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C.Y(OH)2的碱性比X(OH)2的碱性强

D.Y的金属性比X的金属性强

7.X、Y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且X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的还原性大于Y-B.Y的氧化性大于X

C.X的原子序数小于YD.X-的原子半径小于Y-

8.甲、乙两种非金属:

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

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B.只有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9.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0.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相同物质的量的原子获得相同物质的量的电子时释放出的能量是A>

B,则它们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B>

C

C.B<

CD.A>

B

11.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电子总数多4。

1mol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下)氢气,这时A转变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试回答:

(1)A是_________元素,B是___________元素,C是___________元素。

(2)分别写出A、B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跟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12.哪些化学事实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

怎样从原子结构来解释?

1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简要说明如何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一种难溶于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还是两性氧化物。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时一:

一、二、选择题:

1.B2.C3.B4.A5.B6.B7.B8.A9.B10.BC

11.原子序数;

周期性;

原子半径;

化合价;

核外电子排布

12.1613.12

14.H<

F<

O<

N<

Li<

Na<

K

15.O;

Na;

Mg;

Cl

课时二:

1.A2.B3.A4.C5.D6.CD7.D8.B9.BC10.BC

三、填空题:

11.

(1)②>

③>

④>

(2)①(3)④(4)①②;

③④

12.钠、硫、铝。

H2SO4、Al(OH)3、NaOH。

13.氢、氧、钠、硫。

14.K、Br

课时三:

1.D2.C3.A4.A5.C6.BC7.C8.A9.B10.AD

11.

(1)Na

(2)F2(3)Cl2(4)白磷(5)Na;

(6)H(7)N(8)HF(9)Cl

12.

(1).2Al+6HCl=2AlCl3+3H2↑.

(2).AlCl3+3NaOH=Al(OH)3↓+3NaCl.

(3).Al(OH)3+NaOH=NaAlO2+2H2O.(4).Al(OH)3+3HCl=AlCl3+3H2O

13.24、27

课时四:

1.B2.D3.B4.D5.D6.CD7.CD8.C9.D10.D

11.

(1)Na;

Al;

Cl

(2)OH-+H+=H2OAl(OH)3+3H+=Al3++3H2O(3)弱;

半径大、电荷少。

12.氯化氢比碘化氢易生成,更稳定;

高氯酸比高碘酸酸性强;

氯单质能氧化碘离子……等事实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氯原子和碘原子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但氯原子半径比碘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强,得电子能力强,失电子能力弱,所以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13.分别将氧化物放入氢氧化钠和盐酸中(可适当加热),仅溶于氢氧化钠的是酸性氧化物;

仅溶于盐酸的是碱性氧化物;

两者皆溶的是两性氢氧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