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669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竹内好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的理解以《藤野先生》的翻译为中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同上)

鲁迅在仙台医专看日俄战争的幻灯,立志于文学的事,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

这是他的传记被传说化了的一例,我对其真实性抱有怀疑,以为这种事恐怕是不可能的。

然而这件事在他的文学自觉上留下了某种投影却是无可怀疑的。

(《思想的形成》)

幻灯事件本身,并不是单纯性质的东西,并不像在《呐喊自序》里所写的那样,只是走向文学的“契机”。

这里的问题是,幻灯事件和此前找茬事件的关联以及两方相通之处。

他在幻灯的画面里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也从这种惨状中看到了他自己。

(略)他并不是抱着要靠文学来拯救同胞的精神贫困这种冠冕堂皇的

愿望离开仙台的。

我想,他恐怕是咀嚼着屈辱离开仙台的

以上是竹内好在《鲁迅》里的几个小篇章里提到的对鲁迅和幻灯事件等的理解。

从中可以看出,首先,竹内好是要在鲁迅的身上寻找自己的“教训”。

他认为鲁

迅是一个生活者、文学者且并不把鲁迅看作是功利主义。

虽然认为鲁迅是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和爱国者,但这些都是其次。

这些并不足以支撑鲁迅的文学。

所以要首先抛开这些,还原鲁迅生活者、文学者的身份。

因为抱着这样的观点,他在谈及《藤野先生》时,认为幻灯事件和弃医从文并没有直接关系,认为幻灯事件带给鲁迅的是和找茬事件相同的屈辱感。

而且正是鲁迅自身的屈辱,鲁迅怜悯的不是同胞而是不能不怜悯同胞的自己。

这是一种屈辱又是一种无奈。

而这种自觉才使鲁迅成为了文学者、生活者,没有了这些根底上的东西,也就没有了民族主义者、爱国主义者鲁迅。

竹内好对鲁迅的这些理解是:

他带着屈辱离开得仙台,而这种屈辱感或是怜悯又是对不得不怜悯同胞的自己。

生活者、文学者鲁迅的这种屈辱感、无奈感,又是怎样体现在竹内好翻译的《藤野先生》的文本中的?

笔者主要从其翻译风格和主要事件的翻译来分析。

二、竹内好翻译《藤野先生》的风格

(一)直译的翻译策略

从《藤野先生》的译文整体来看,竹内好采用的是直译或是表面上的异化的翻译策略。

下面从译文的用词和句式来看。

1•用词的直译:

评文1

swv^*n芦誉"

一到北耳就请注盘宣.h羌其启口

“菴舌兰f+

荊逵L:

野生T疋♦訓匚、心呻勺:

门:

,曹.I护北t.as'

#jl;

rns-Hj匕奏作

tfti

ClIX®

<

ot占首芒曝必芋皆占町汁密却口班hl£

£

•也亡;

岛14蹴匾61远,可Itt埠犬憩置喝曜UF咽的芋粳湍.

从以上竹内好的译文可以看出,在用词上也是尽量按照原文来直译。

如上文中

的“芋梗汤”在“石九鼎汉诗馆”的译本里译为:

“芋于召入9①味噌汁”。

种译法更符合日本人的认知和习惯。

但竹内好为了接近原文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2.句式相同:

/文

rrA-r.蛊土山询洽划空..■£

「鸟"

贞枷匸i土髒娶片忙:

7甲亡〈巻L上已◎禹9.、电子£

械弋!

1、油T宁张〒J旳立劭矍比二Vi.'

T那召.-几丁斤丁阳厂心乍十耳由乩吐、色勺:

1満山光=

生应崔着尢鶴于*厢得学生制帳的皿匕高高管a:

・暉戍”逐竄士山,也TF庐嵌同子*俭餌平的.除F用弋.油比町菱,觅ftHMW嬢的笈髻一股・涯更将ftPHiL扭‘丈庄标建玻了*

彼血总匸亡E、干i*A.>

•:

希望土*也f兀枚訓L:

-,d<

-11:

丄屮何“上札兀hU、屮依:

-fti•"

罠学曲帅壮冷二己4■育般+A2it.天丄L1:

吐学術旷已冶P氣耳、gftL、匹学

心屮谏、生n弟二匕卡稚整*§

二七、n

他的站于養的熱4>

的轴鑿・不体的戟琳,小而言勒是为中网.敢张苹卑甲闵和弱科怯学:

*:

E言二"

皓询孕术.就是疳里靳的医学持到咿厲去・

从译文和原文的对照中,可以看出描写在东京看到的那些清国留学生们的滑稽像和描写初次见到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时,在句式上竹内好的译文是按照原文采用小而短的句式,基本一一对应。

在最后怀念藤野先生时的感叹,译文的句式也是同原文相同。

(二)意译的翻译策略

不管从用词还是句式上看,竹内好的译文的整体风格都可以看作是直译或者是表面上的异化。

但是,细读译文和原文,会发现译文中其实有很多细节并不只是竹内好的直译而是在深入了解原文的意思和作者后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进行处理

1.用词的不同:

讦文

EiJt

北京◎白篡尸新辽、曜出池念—龙叭赤L=*^*ft^**tiJtA也、票物

屋巧店頭-二芒芒二书,抠、千◎审£

'

1L5E-Jfifft

匕虑舵白茉迂挂评丄,倏HR虫塑血E求

K,蹄左忒果店头.静为“胶菜"

.

,.■?

e內却聊.W弗讦間m“苕,"

呛地匚:

.吧■忆杰r*.

IM:

上牛.星■鶴几・)淳腭舉幣也篷宵以坐£

的・

t*匕状况暫思*<

fr(.遍知十捉出植总喪望总便巧思*匕、于紙冷:

带<

p;

*1・・护a匕..

也无■,说起来无非锲他氏執他违陪也忙敢写了.

从翻译来看,竹内好采用的是能让日本人能理解的词汇来代替了原文。

比如,漢典里的胶菜(膠菜)是指:

山东出产的白菜。

胶,古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以产白菜著名。

而竹内好翻译的「山東菜」的解释是:

日本山东大白菜。

十字花科叶菜类植物。

明治初期由中国引入日本。

(略)爱知县特产。

(《日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讲谈社)在这里,竹内好的翻译就会让读者首先反应是日本的“山东菜”而非中国的“胶菜”。

对此,“石九鼎汉诗馆”的译文是“膠菜”。

另外,“还可以坐坐”“状况也无聊”并非真的指的是具体的“坐”和“无聊”,而是像竹内好翻译的一样,表示“不会那么糟糕”和“并不令人满意”。

这些都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作者的心情和境遇的情况下才能准确把握的。

2.数量词的统一:

1TX

原丈

■t札T思;

、机1■亡旳让”一*二七刖1:

A*爭科右鼻乍亡=

鞭这』'

也忆到何儿咒尉i祥

3.副词的添加:

私匚干"

七曹巧再总勺”、匕厲*;

匸卜r亡、

退世销望将理的也送枪.魁贱时遐值设右曜片了.

此处,原文只是用了一个“但”字,表示转折。

而竹内好在翻译时用“

<

”(不凑巧地)这个表示心情的副词,一种失落、扫兴的情绪包含了在里面。

可以看出竹内好是把自己放在了鲁迅所处的当时当地,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进行翻译的。

4.时态的不同:

原2.

Luc*..勲訂丈小土丁芳f町苫物it、-VH

i-co,二◎攀間「低W.着irt1為r也a41;

为片二3&

虽総第、电本牝立(占TiiHLit弋丨中田八决本①制闰右宙乍亡.弦"

新E"

医学吓詆・训究二匕、中闻4柚*■、決Lt早:

U4l°

惟接看惶讲诟解期举在H本粧这約历史.坤整大大亦办齡悅囉展从最町黑视牛关于这-行学利的着柞.超拥暫几本臭城尝的上扯右關劇中用序点肚,他,的翻诵轴确兗应的医学'

tTfc中国早.

里L:

、二匕*计「匕藤竝先生匚封“HJt*g、+i■-,?

TfA/J,例町匿名门子耘盘Pitt'

J

中西活划国弋列占"

L亡芒弋弋切国人然、氐能忌亡n弔*贞載疔六十住以(:

>

◎刃it冃仃円Jjritr£

A

我世斟甩金人仞了加哪比土:

一皑)1取却乂阳》运訪,妥耳.叵林让萍:

孑信上'

中国是關国.所制中K井数任馳奇巴

1..便护是自己佛能』了.

原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应该用过去式来叙述。

但是从译文可以看出,竹内好在翻译鲁迅遇到的实际事件时,用的是过去时;

当表示鲁迅当时的心理反应时用的是现在时,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感。

语气也更强烈,更有共鸣。

从而表明竹内好在翻译时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藤野先生》中主要事件的翻译分析

(一)找茬事件的翻译

详文

-<

h,州飞诗馆r内开文

私"

、-a£

■-#r1?

當sjjt土匕知心十也:

r略)ft.承*卬二刃卜八itf疋榨手爺童

低矫見百h為门如于木十氐以1*5^(:

力彼:

,声:

*莊r吏竹li.琵理7

*ft'

tL扎盘。

1皑.叩国*址闵沧召护岐邛、中国人“嗚織低您規匕■t,;

g占計夕六十山代)%%44.1*N°

力亡吐*:

5

右巧芒-妙軒材紡L,;

•占习,墜理*;

宀二匕亡*

起便将底字产知r涉新充g錨儿上跖更电这扌二ffi泰式的宿舷了也们.

「;

屮【卅-劄山LilM坤‘上护-崔低耗儿”汁耽在蓟吓匕1■便•水超自汽的旌力j;

世尢傕他们蹴戟,

首先,这里的“丁<

、、広”表示“马上、很快”的意思。

而原文中作者并未表示这样急切的心情。

另外,结尾的“”表示“事情结束了,有了着落了”的意思。

这在原文也并没出现。

这表明译者竹内好在翻译时是将自己融入了当时当地的鲁迅,去体验当时鲁迅被找茬时受辱的心情。

想尽快让事实澄清,等事情结束时才会发出“事情有着落了”这样的感叹。

前后是相互照应的。

从这里的翻译不难看出,竹内好认定和理解的鲁迅此时此地在找茬事件中受辱的心情和想尽快澄清事实的急切心理。

另外,将他对“中国是弱国”这段翻译,和“石九鼎汉诗馆”的译文对照可以看出,在句式上,竹内好采用的是短句:

“〜左笳召。

〜左笳召。

”结尾,没有用过多的连词。

这样的语气显得强烈而有力,这是鲁迅当时的深切体会和感受,一种强烈的无奈和有力的斥责包含在了这短句里。

承接上文,是鲁迅写完找茬事件后发出的一种无奈的感叹。

竹内好用短句强烈地想表示的无非也是他理解的当时鲁迅的那种无奈中的斥责和反省。

作为弱国民族的一员,找茬事件带来的是沉痛的打击和个人的、民族的屈辱感,只能以这种强烈又无奈的语气表示感叹、反省和斥责。

(二)幻灯事件的翻译

译文:

力%、中国人現袒料尢。

(略)

取囲人左見物群集哲中国人、教室O肚力M□止、求疋◎七9、

私^^^0

(略)乞①後、中国'

^帰、犯人①銃殺吃°

人苣\匸見物LTV^

人々总見尢力%、彼、酒広酔F点沁喝采丁召——言和吉言葉場所T、私①考元处変O/cO^o

“石九鼎汉诗馆”的译文:

(略)cldVoC喚声。

止一枚L^L私

t、犯人力銃殺暇O恳LQ見物丁召人々总見力力%、彼等t酒忙

酔VLnCid^喝采一一笳笳、如何七tL難V!

L^L、乞O時、其処T、袒CLO考元处変fcoCO^o

原文: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略)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略)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一一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首先,在翻译幻灯事件中,竹内好翻译用了两个“t”[6]o

在原文中,从上文“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开始,鲁迅的羞耻感、愤慨感油然而生。

接着而来的就是“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一种无奈、沮丧之意,无以言表。

最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我”也是中国人,“我”也正在“围着看”,这种无言以对的悲痛和屈辱是生活者鲁迅最真实的感受,只能用

讥讽或自嘲来与这份屈辱对抗。

这就是竹内好理解的当时鲁迅的心情。

因此,两

个“t”既表示了鲁迅在说自己是中国人,自己怀着这份屈辱在进行着无奈和沮丧的对抗,又在强调着“我”对同胞、对自己的怜悯,强调着“我”在感受到这

份屈辱后还得默默承受这份双重的怜悯。

另外,这种强调的语气还能从当时鲁迅所处的环境得以体现。

经历了找茬事件的屈辱又来了幻灯事件的刺激,这些事件都和藤野先生的超民族超国家的“伟大”进行着对比。

藤野先生对“我”寄予厚

望,小之是为中国,大之是为学术。

而“我”所受到的屈辱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这“不安”和双重的“屈辱”正式这里的两个“哲”才能体现。

其次,译文中“言吉言葉处肚X”,直译为“啊~,直到如今已经没有言语了。

”这是表示一种悲痛和绝望的哀鸣和叹息。

似乎日文的翻译比原文的语气更加强烈。

而这正是竹内好理解的当时鲁迅的心情,让自己接近作者在进行着翻译,用自己理解的鲁迅在进行翻译。

最后,译文里用的是“乙①七g乙①場所”,直译是“这时这地”。

原文是

“那时那地”。

“石九鼎汉诗馆”译文是“乞①時、其処”。

从翻译和原文对比来看,似乎是“石九鼎汉诗馆”的译文更符合原文,应该翻译成“乞①”才合理。

但是,这正说明了竹内好是在鲁迅中寻找自己的“教训”,是把自己置换成鲁迅在当时当地体验着那些沮丧、无奈,感受着那份屈辱的心情在进行着翻译。

关于“乙①”和“乞的上下文语境意义可作以下解释:

“乙①”是指:

在小说和个人体验中,叙述者的视点可以自由接近出场人物;

和上文文脉的话题关联性高。

“乞①”主要是承接上文,表示上下文脉连续的作用。

[7]

综上,关于“乙①”和“乞①”的解释可以看出,竹内好把原文的“那时那地”翻译为“乙①七g、乙①場所”,从语言学上讲,是放在上下文语境中考虑,作为指示词的一种用法。

另外,从翻译的角度,竹内好用表示现在时点、事情以及与原文话题关系紧密的“这”,能够将译者的观点和立场同鲁迅、同读者拉近。

或者说为了营造一种临场感,把自己当作鲁迅,去感受“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触。

同时,也可以激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去感受作者当时当地的无奈、沮丧和屈辱的情感。

这无疑表明竹内好立足于他个人的阅读,进入鲁迅作品和思想的深处,用感性、知性和理性的方法发掘着当时当地鲁迅作为中国人,作为他自己的切身感受。

这样或许才能与作者合而为一,把自己对鲁迅的理解贯穿于翻译。

从《译介学》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的观点来看,文学中的创造性表明了译者以

自己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一种主观努力。

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性,在

多数情况下就是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造成的一种译作对原作的客观背离。

但是,这仅仅是理论上而言,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其实创造性与叛逆性是根本无法分隔开来的,它们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8]竹内

好的翻译正好体现了这种创造性叛逆的过程。

但是,竹内好在翻译中表现出来的

“叛逆性”似乎也是为了能接近和再现原作:

为了能够真正进入鲁迅写《藤野先生》时的时代环境,能够真正体会《藤野先生》中鲁迅的心情和感受。

所以,竹内好翻译的“叛逆性”其实是想接近和再现原作中鲁迅的心情和感受,可以说是

“创造性”的延伸。

总结

竹内好在《藤野先生》的翻译过程中,采用直译或是表面上的异化的翻译策略,

具体体现在用词(名词,数量词,副词等)和句式方面。

不管竹内好是采用直译还是意译的方式,都是为了接近原文,走进当时鲁迅的内心。

所以,竹内好的翻译是“叛逆性”和“创造性”一体的,是想接近和再现原作中鲁迅的心情和感受,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这种感受的理解。

另外,在重要的找茬事件和幻灯片事件翻译中,对具体细节(“哲”,等)的把握是其翻译“叛逆性”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竹内好是立足个人阅读,进入鲁迅思想情感的深处,感受当时当地鲁迅的心情,探讨鲁迅之为鲁迅的那些元素,从而发掘鲁迅文学价值。

在其对《藤野先生》的翻译中体现的是竹内好感性、知性、理性并用的方法。

直译意译或是异化归化的综合运用,也是他用心去感悟和体会,走进当时鲁迅的内心,身临其境地进行翻译的体现。

综上,竹内好感受到的生活者、文学者鲁迅的这种屈辱感、无奈感,存在于他对鲁迅的理解和思想的解读中。

然而,通过本文的分析,这份感受是通过其具体的译作《藤野先生》真实地体现出来的。

注释:

[1]高远东从鲁迅的自述和竹内好对鲁迅的解读两方面出发,综合当时鲁迅在

仙台时的时代背景,指出竹内好的鲁迅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远离鲁迅的历史性存在为特征,以放弃对鲁迅的“实体性”理解为代价的。

表示竹内好的“仙台经验”

与“弃医从文”的解读是曲解了鲁迅文学。

(《“仙台经验”与“弃医从文”一对竹内好曲解鲁迅文学发生原因的一点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

)潘世圣围绕竹内好读解的“传说化”和日本教科书中的“小说化”和“虚构”说,考察

了中日对《藤野先生》阅读阐释的结构形态和差异由来。

(《事实•虚构•叙述一-

藤野先生阅读与日本的文化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

[2]本文中采用的译文均来自:

竹内好译.藤野先生.以下同。

http

//www.japanpen.or.jp/ebungeikan/guest/pdf/rozin.pdf#search=acute;

%

E8%97%A4%E9%87%8E%E5%85%88%E7%94%9Facute;

比较译文来自:

石九鼎①漢詩舘http

//www.ccv.ne.jp/home/tohou/tohohu5.htm

[3]本文中采用的原文均来自:

鲁迅:

《朝花夕拾》,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以下同。

[4]谢天振:

《译介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

⑸竹内好著,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

《近代的超克》,北京:

联书店,2005年版,第57页。

[6]“哲”在日语里表示的意思有:

a.在同样的事物中举出一个,类推出其他;

b.表示并列;

c.表示强调;

d.表示加强语气;

e.表示含蓄、暗示的语气。

(讲谈社:

《日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7]三枝令子:

《文脈指示。

「二」七「7」①使X分疗》,一橋大学留学七〉夕一紀要創刊号,1998年,第1期,第53-66页。

:

今述時点、乙七力总指丁。

先行①叙述働吉

「乞O」:

「乞O」力*先行O語句总受疗、「乞O続〈名詞属性等总取◎立T召代行指示O働H^T^o

金水•田窪:

《金水敏•田窪行則.談話管理理論力、5見尢日本語O指示詞.認知科学O発展》,講談社廿彳工A7彳'

,夕,1990年,第3卷。

「解説OH」発話O現場広見黒板力*導入芒料、話。

手力"

見指U总行七考料召。

「視点遊離OH」小説壬体験談肚時間O経過吐比出来事力■推移芒料召乙七肚<、話手O視点总自由広話中O登場人物広近付疗召乙七力吉

召。

庵功雄:

《(亍卜的意味①付与—文脈指示「乙①」七「乞OJ①使X分疗总中心忙一》,大阪大学日本学報,1995年版,第14期,第79-92页。

处、文脈指示広「結束性」概念总導入文連続全体構成丁召乙七力説明

先行詞関連性力入高v時、「乙①」用v^o

亍丰X卜的意味o付与力N笳召七吉、「乞oJ总用V^o

[8]张景兰以竹内好的著作《鲁迅》中分析的“幻灯事件”和“找茬事件”为

主探讨了竹内好的解读一方面揭示了被人们所普遍忽略、也为鲁迅本人所未明确

交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不与既有的资料相冲突。

指出幻灯事件中存在着两种屈辱的体验,但我们却跳过被竹内好理解的个人屈辱这一关键之点,直奔民族屈辱这样的“大叙述”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幻灯事件”与“找茬事件”一竹内好的别样解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刘堃,主要集中于竹内好的著作《鲁迅》,结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孙歌等人的专著,探讨了竹内好关于“文学者”鲁迅的解读。

指出,竹内好选择鲁迅并以鲁迅为途径提出了日本在近代历史语境中的现实政治问题与思想问题,从而为世界思想界贡献了在自我否定过程中使他者与自我真正关系的思想程序。

(《“文学者”鲁迅一竹内好的两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

参考文献:

[1]薛毅,孙晓忠编•鲁迅与竹内好[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2]竹内好.新编鲁迅杂记[M].东京:

劲草书房,1976.

(刘小霞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