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7960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植职业道德 建立家庭美德Word格式.docx

童叟无欺,经常看见有小商贩见生意好就抬高物价。

4、服务群众: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顾客是上帝”。

5、奉献社会:

三、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要求

1、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主要有《劳动法》和《公务员法》,重点放在《劳动法》的介绍上,并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专业了解有关法律内容和条文。

A.《劳动法》:

内容见教材第107页,注意它的适用对象除了公务员、教师、农民、现役军人之外的劳动者。

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的健康及道德法》,被视为现代劳动法的开端。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是协调劳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提升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正因如此,劳动法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这种情况在外资企业的管理中也可以得到体现。

我国劳动法在1994年7月5日颁布,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跟不上的现象,需要及时修订完善。

B.《公务员法》:

请学生感兴趣的自己去了解,告诉学生每年一度4月左右都有公务员考试,已经形成制度,选拔原则是“公平、公正和公开”。

2、坚持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的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见教材第108页。

A、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本身是协调劳资关系的,所以不可能只照顾单方面的利益。

B、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公平救助有点类似大锅饭,比如一些福利,大家都可以享受。

C、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比如妇女在三八节的时候可以休息半天或给予适当福利,再如化工或电子企业的职工定期检查身体,给予比较高的营养补贴等,都是一些特殊劳动保护。

D、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炒职业鱿鱼或职工炒老板鱿鱼,都有相应的劳动标准参照和制约,因此劳动行为自主也是相对的。

《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A、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B、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C、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D、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3、明确职业生活中的法定权利与义务

A.《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见教材第109页。

B.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略。

4、依法处理职业生活中的纠纷:

A.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指出:

协商和调解都不是必经途径。

B.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职业生活顺利、成功与否,既取决于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取决于个人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大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的培养,需要抓好几个环节:

1、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3、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造成我国当前就业压力大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人口基数大,二是机制未完善,三是观念没更新。

我国就业问题:

结构性失业(有工作不能干)和摩擦性失业(暂时性失业)。

前者不易解决,后者相对较易解决。

我国就业方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参考资料一:

江苏近4万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包括近5000名困难家庭的毕业生)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介中心介绍,他们对9月1日后回到原籍办理失业登记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并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

仅在一个月内,全省共有38470名高校毕业生主动到职介中心登记失业并领取就业服务联系卡。

包括近5000名困难家庭的毕业生。

江苏省劳动及教育部门加大对登记失业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帮助失业毕业生早日就业。

——参考资料二:

大学生低保金:

拒绝还是笑纳

06年6月1日,教育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

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200元。

“低保金”不是“养懒金”“‘低保金’不是‘养懒金’。

”河南省民政厅低保处处长李长训认为:

“低保”政策是政府针对家庭

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的社会保障。

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所有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可享受“低保”。

对政策理解不同  四川师范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王雅,刚找到一份月薪千元的工作。

而他的一些同学,工作仍无着落,食宿都成了大问题。

如果每个月能领到200元钱的“低保”,就不用愁生计,可以慢慢地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但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对此却不认同。

河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齐新明表示,宁愿打零工挣生活费,也不会去登记失业、申领“低保”。

四川大学毕业生刘深认为,如果总是想着找不到工作可以吃“低保”,有可能会变得懒惰,失去进取心。

应转变就业心态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后,家庭、社会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提高了。

甚至认为,大学毕业生怎么能去干体力活呢?

他们的传统观念禁锢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观念,错误地认为进入“三大”(大城市、大公司、大机关)才算是找到好工作。

专家却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企业、公司需要有经验的人才,需要甘于从事基础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仅从谋生而言,大学毕业生没有任何理由“活不下去”,关键在于转变就业心态。

讨论:

如何看待和应对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高校毕业生数——98年57.6万,99年101万,2000年107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突破400万;

2001年全国高校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2002年为80%,2003年为70%,2004年为65%,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大学生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准确定位,沉着应对,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上海新闻报道,四川有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重新回炉到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技能,谋求新的发展。

(这种情况教师在成人高教招生中就多次遇到。

资料链接:

子午书简《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参考资料:

当代大学生择业新趋势解读

从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至今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增无减的今天,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择业观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追求实利、关注自我发展、趋高拒低、随机灵活。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大学生择业观调查为主题搜寻中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这方面调查报告很少。

1994年之后这方面的调查多了起来,所以选取1994年开始的24篇文献调查的

报告:

地域广泛(涉及京、沪、粤、浙、豫、皖等地)、学科齐全(涉及文、理、农、医、工等学科)、样本数量大(发放问卷的数量近5万,回收率平均在85%以上)。

因此,调查结果具有比较好的可信度和代表性。

这些调查报告向我们揭示了大学生择业的基本倾向:

表格1:

大学生首选择业要素的排序

表格2:

大学生择业目标(工作单位)排序

表格3:

大学生择业地域排序

从以上表格中得知,90年代以来大学生所在地域、学校、所学专业及性别等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并不显著。

大学生们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第一为物质因素,如经济收入、物质待遇、工资福利、报酬、工作环境,甚至离家的远近等;

第二为个人职业发展因素,如个人兴趣、专长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单位前景、晋升机会、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

与此相一致,大型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因收入高、地位高而被大学生情有独钟;

沿海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机会多、空间大、经济条件好而被各地大学生一厢情愿地热恋。

大学生对就业的地域十分看重,到北京、去上海,下广州深圳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不但人才短缺的西部无人问津,就连中部的大中城市也很少进入大学生的第一视野。

例如,(2003年一项以北京地区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显示:

有74.8%的大学毕业生首选留在北京,上海占9.4%,广州深圳5.9%,而西部大中城市在2290人中只有31人选择,占0.6%;

不仅北京地区的大学生如此,1999年一项针对西部地区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地域上选择上排在第一位的是东南沿海占57.5%,几乎没有人愿意留在西部;

2002年一项针对天津等地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00%的被调查者回答最希望到京津沪渝等大城市就业,没有一人愿意到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那么,他们是否愿意到中小企业去呢?

75%的被调查者不容置疑地回答“不愿意”,20%回答“没想好”,只有5%的人表示可以考虑。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等分配制度的改革,不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极大挑战,也对择业观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是:

“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70~80年代初大学生的择业观是: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而1985年开始,大学生的分配制度开始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过渡,由此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挑战,上大学不等于进了就业保险箱,大学生也要接受市场的选择。

这一观念还没有被大学生完全消化和接受,收费制度改革和招生并轨制度又开始实施。

1988年以前在我国上大学基本上是免费的;

1989年开始象征性地收费,1990年有了少量的自费生,1997年开始全面自费,学费也不断上涨。

这意味着免费上大学的时代彻底终结。

从此,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全由家庭和个人承担,更严峻的是大学毕业即使找到了工作,住房、交通等等这些过去就业单位提供的福利项目也早已销声匿迹了,一切都要自己解决。

生存的需要成了大学生最迫切最直接的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存需要解决的是一个人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它是基础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把物质因素放在择业的首位,追求高薪的工作,以便在短期内取得投资回报也是情理之中,势在必然。

外企人才专场招聘会一年一度的北京外企人才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北京以及周边地区的大学生们

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很强烈,他们关注发挥才干、个人兴趣、发展机会。

尊重大学生的择业观,从适当物质激励、提供事业发展空间等制定出相应政策,因势利导,化解各种矛盾。

我国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是人才极度匮乏的地区,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但由于其经济落后,能够为人才提供的回报贫乏,吸引不住人才。

而大学生云集在大城市,僧多粥少抢饭吃,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

那么,如何吸引大学生到艰苦的地方去呢?

仅靠政治动员和道德教育是于事无补的。

重要的是要尊重大学生的择业观,根据其择业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从适当的物质激励和事业发展空间的提供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进行引导是最明智也最容易奏效的选择。

事实上,我们国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例如广东省2006年首批招收150名免试研究生,到16个贫困县支教5年,同时完成研究生课程,学费全免;

财政部、教育部2006年9月联合发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决定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工作,服务期达到3年或3年以上的学生,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由中央财政代为偿还。

在北京,2000多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村官。

根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入选大学生将与乡镇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其中非北京生源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经北京市人事局批准,可转为北京户口。

工作满两年考研加10分。

1、择业与创业的关系:

请学生自己来谈谈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的侧重点放在哪里。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A.既是生存手段,也是一生事业;

B.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C.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

3、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A.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B.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

C.要提高创业的能力(其中选定创业的方向很重要)。

——参考资料“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

传说,这里的人尝试过很多次走出大漠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成功过。

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莱文感到很奇怪,他到这村子询问原因,每个人的回答都是:

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结果总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尝试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

为了进一步求证,莱文雇了一

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而莱文自己收起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只拄

一木棍跟在后面,结果在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莱文终于明白:

比塞尔人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跟着感觉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

这个与莱文一起配合的青年就是阿古特尔。

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多年以后,他的铜像竖在小城的中央。

铜像的基座上刻着一句话——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目前对于中国青年来说,最艰苦的地方,也是最需要的地方,又是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就是:

基层、农村、边疆。

1、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2、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关于人才的理解。

心理访谈《职业生涯规划》。

实践内容:

根据自我专业和特长,进行职业规划。

步骤:

①记录个人熟悉的技能②筛选目标职业需要的技能③清点个人技能中尚不具备的目标职业需要技能④区分个人技能中的可生长和不能变的点,适应并扬长避短⑤对个人技能进行管理,制订计划,进行职业兴趣、技能的训练改善。

重点对比①与⑤的差距,通过收集资料等方式制定详细的缩小差距、提升自我技能及素养的计划。

制定该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目标要有时间限制、并可测量。

注意点:

1、扬长还是补短?

2、眼光放长远;

3、合理选择坚持还是放弃:

兴趣、专业、职业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心理访谈“爱情花开”、“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新闻调查节目“被开除的女大学生”,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爱情的内涵

见教材第116—117页。

强调男女之间、社会基础、共同理想、终身伴侣、强烈、纯真、专一的情感。

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A、性爱;

B、理想;

C、责任。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

现代的性爱,同古代人的单纯的性要求,同厄洛斯的[情欲],是根本不同的。

第一,性爱是以所爱者的对应的爱为前提的;

从这方面说,妇女处于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在古代的厄洛斯时代,决不是一向都征求妇女同意的。

第二,性爱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

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风险,直到拿生命孤注一掷,而这种事情

在古代充其量只是在通奸的场合才会发生。

最后,对于性关系的评价,产生了一种新的道德标准,人们不仅要问:

它是婚姻的还是私通的,而且要问:

是不是由于爱和对应的爱而产生的?

恩格斯虽然没有给出爱情的定义,但却揭示了现代的性爱与单纯的性要求的根本区别。

A.以所爱者的互爱为前提。

单相思或暗恋都不能算爱情。

B.“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

举例:

男:

“你是我的太阳……不,你是我的手电筒。

女:

“怎么?

不是说太阳吗?

“不行,太阳普照着所有的男人。

我只希望你照着我一个人。

一夫一妻制度是爱情排他性的最好说明。

1、 

恋爱中的道德思考

A.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全面出动,大四个个反动,”近期,这句调侃恋爱现象的俏皮话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

大学生对恋爱的态度已经有了巨大转变。

“海誓山盟,天荒地老”的恋爱宣言已经远去,“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速食爱情遍地开花,面对着泛滥成灾的“练爱”。

恋爱误区:

一是误把友谊当爱情。

二是摆脱压抑感谈恋爱。

三是为了证明自己魅力而爱。

四是追求“感觉”和“快乐”而爱。

要做到:

(1)尊重人格平等;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B.把握友谊与爱情的区别。

关于友情和爱情的区别,日本一位心理学者提出了五个指标,可供参考。

①前提不同

  友谊的前提是“理解”,爱情则是“情感”。

友情最重要的支柱是彼此的相互了解,不仅是对方的长处优点,就是短处缺点也要充分的美化,视理想后产生了恋爱,贯穿全过程的是感情。

②要求不同

  友情的地位“平等”,爱情却要“一体化”。

朋友之间的立场不同,地位平等,彼此之间无须多余的客气,也没有烦恼的担忧。

如果与到对朋友不利时,可以只率地提出忠告,甚至恼怒,也要义正词言地规劝。

朋友之间,就是这样,有人格的共另,亦有剧烈的冲突。

爱情则不然,它具有一体感,身体虽二,心却为一,两者不是互相碰击,而是互相融。

③规则不同

  友情是“开放的”,爱情则是“关闭的”。

两个人有坚固的友情,当人生观与志趣相同的第三者。

第四者想加入的话,大家都会欢迎。

爱情则不然,两人在恋爱,如果第三者从旁加入,便生嫉妒心理排除

异己的行为。

④基础不同

友情的基础是“信赖”,爱情则是“不安”。

一份真诚的友情,

具有绝对的信赖感,犹如不会动摇的磐石。

相反的,一队相爱的男女,

虽不是没有信赖对方,但老是被种种不安包围,比如“我深深的爱着

她,她是否也深深地爱着我?

”“他的态度稍微变了,是不是还和一前

一样爱着我?

⑤期望不同

友情充满“充足感”,爱情则充满“欠缺感”。

当两个人一但成

为情人时,虽然初期会有一时的充足感,可不久之后,就生不满足感,

总希望有更强烈的爱情保证,经常有一种“莫名的欠缺”尾随着,有

着某种着急的感觉。

准备恋爱的朋友和异性交往过程中,不欺骗自己,不要演戏,、

要好好地反省自己内心的情感动向,依据上述五的指标,仔细的观察,

反省,并做综合分析,对友情与爱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充满稚气的大男孩,与一个同样充满稚气的大女孩玩得很好,很融洽。

“你们在相爱么?

”别人评论说。

“是么?

我们在相爱么?

”他们问别人,也问自己。

是的,他们还弄不清楚自己是在与对方相爱,还是与对方享受友谊。

于是,他们去问智者。

“告诉我们友谊与爱情的区别吧!

”他们恳求道。

智者含笑看着两个年轻人,说道:

“你们给我出了一道最难解的难题。

爱情和友谊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姐妹,她们有相同之处,却又本质不同,有时,她们很容易分辨,有时却让人捉摸不透。

“请举例说明吧!

”大男孩和大女孩说。

“她们都是人间最美好最温馨的情感。

当她们给人们带来美,带来善,带来快乐时,她们无法区别;

当她们遇到麻烦和波折时,表现就大不相同了。

“比如……”男孩和女孩问。

“比如,爱情说:

你是属于我一个人的;

友谊却说:

除了我,你还可以有她和他。

“友谊来了,你会说:

请坐请坐;

爱情来了,你会拥抱着她,什么也不说。

“爱情的利刃伤了你时,你的心一边流血,你的眼却渴望着她;

友谊的尖刺伤你的时候,你会转身而去,拔去尖刺不再理会。

“友谊远行时,你会笑着说:

祝你一路平安!

爱情远行时,你会

哭着说:

请你不要忘了我。

“爱情对你说:

我有时是奔涌的波涛,有时是一江春水,有时又像凝结的冰;

友谊对你说:

我永远是艳阳照耀下的一江春水。

“当你与爱情被追杀至绝路时,你会说:

让我们一起拥抱死亡吧;

当你与友谊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会说:

让我们各自寻找自己的生路吧。

“当爱情遗弃了你时,你可以大醉三天,大哭三天,又大笑三天;

当友谊离开你而去时,你可能叹一天气,喝一天茶,又花一天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友谊。

“当爱情死亡时,你会默默地为她献上一个花圈,把她名字刻在你的心碑上,悄然而去......"

大男孩和大女孩相视而笑,他们互相问到:

“当我远行时,你是笑呢?

还是哭?

爱情和友谊是人间两种最美好的情感,它们都能给人以爱和温暖,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和温馨,然而,它们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沟通方式还是情感内涵都有着极大的差异,如何去分辨它们,还得需要我们自己去感悟。

C.理智对待失恋。

一是冷静分析;

二是心理平衡;

三是转移感情。

D.正视“性解放”与“性自由”。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A

一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A男B女年龄——————

学院—————系别——————年级———————

家庭A城镇B乡村

你是否在谈恋爱?

是否

二问题

以下各题均为单项选择,请您选择:

1,您欣赏您父母的婚姻吗?

A非常欣赏B欣赏C有些欣赏D不太欣赏F不欣赏

2,您是否接受过有关恋爱观的家庭教育?

A接受过很多B接受过C接受过一点

D接受很少E没有接受过

3,您的家庭文化气息如何?

A非常强B强C有点强D不太强F不强

4,如果父母知道我在恋爱,他们会————

A赞同B认真分析,说教C暴力惩罚D严厉批评E不管不问

5,您父母对您出现的恋爱倾向而作出的教育正确吗?

A非常正确B正确C有些正确D不太正确E不正确

6,您读过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吗?

A经常进行B进行C有时进行D不太进行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