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437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化史材料题集Word格式.docx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指出其时代特点。

(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6分)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

两个材料中“天”的含义是否一致?

如何正确解释?

(2)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

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应如何评价?

(3)材料二的论点是什么?

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

(7分).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材料二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奏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他公开以“异端"

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

……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材料四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

……晚年所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

(1)上述材料是对哪些思想家的描述?

(2)简要概括他们的主要思想。

(12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於曳木者之前,徙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

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

——《清儒学案·

亭林学案》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黄宗羲的的君臣平等思想,顾炎武的“众治”思想。

(2)上述两种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简析产生这种思想的历史条件。

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社会条件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

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

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

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材料3: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4: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堰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世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怎样的观点或主张?

(2)试对材料2和材料4的观点分别作简单的评价。

7.墨子说: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又说:

“(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大不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时,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

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

简要列举其主要观点。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

(3)材料三反映了战国时期哪派的思想?

(4)依据材料一、三判断两派观点的异同。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材料三“或曰:

臣不与子齐称呼?

非也。

父子一起,子分父之身而为身。

故父子虽异身,而能曰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

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

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

出而仕于君,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

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

夫父子,故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名夷待访录·

原臣》

(1)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

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4分)

(2)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其思想的局限性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天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热闹为,中国所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200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强调,当前,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

(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请结合材料四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联系你所熟知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材料二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第26题图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你能说出汉字有哪几种字体吗?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

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叫什么?

象征了什么?

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

(6分

12.概述从春秋战国、汉、唐、宋、元及明清时期,中国在文学体裁上的变化,并各举出一种代表作品。

(1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1)材料中所述的两宋著名词人都有谁?

举出代表作各一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3)宋词主要分为哪两大派别?

试比较两派的不同?

14、许多人认为文学反映鲜明的时代特色。

请结合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

小说的文学特色和时代的关系。

(17分)

15、材料题(15分)

阅读下面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材料2: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材料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请按所给材料的顺序写出它们都是什么文学体裁?

(2)请指出材料2文体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原因。

(3)请指出材料5文体的特点,并举出三位代表作家。

16、阅读下列材料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形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发、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员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

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

……(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产生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吸收到丰富营养。

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

《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为流行。

……(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人,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分析唐、宋文化各自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唐宋各自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三方面分析唐、宋文化形成的原因。

(3)两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出现出何种差异?

(2分)原因何在?

17.简述北宋及北宋以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学说。

古人常说:

“上古结绳而治。

”古书上说:

“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

事小,小其绳。

材料二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尚书·

多士》

材料三普天之下,专心揖志,器械一量,书同文字。

—《秦琅邪台刻石》

⑴材料一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

为什么?

⑵材料二的说法有道理吗?

⑶简述秦朝“书同文”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罗巴诸国,皆善权子母,以商贾为本计,关有税而田无赋,航海贸迁,不辞远行。

四海之内,遍设埠头,亦因国计全在于此,不得不尽心力而为之也。

材料二英国……都城有公会所(指议院——引者)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指上议院和下议院)。

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

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

               ——上述材料均摘自徐继畲《瀛环志略》

材料三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1)材料一.二.三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长技三”,对此你有何认识?

(3)结合上述材料对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想作一简单评价。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艰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现应《盛世危言自序》

(1)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道路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郑观应对洋务派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875年,洋务运动开始,传教士林乐知如是说:

“即如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

——《万国公报·

中西关系略论·

总结前论》

中国洋务运动期间,日本正进行“明治维新”,林乐知向中国人介绍:

“日本不泥乎于古法,变通西法,不特制造枪炮等事而已,即国政文学亦莫不考察也。

续环游地球略述》

中日甲午战争前,针对中国君与臣、官与民严重阻隔状态,林乐知又说:

“君与民分而国有不危者哉!

”“倘君处深宫,民居草野不相联络,以致国贫民弱,所中饱者惟居官人耳。

官一中饱,上下交困……是君与民与臣当熟思上下相联之要法可也。

中西系论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指出林乐知对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

(2)根据材料三,指出林乐知对君臣、官民严重阻隔要害的认识。

(3)林乐知对此提出了什么希望?

实质是什么?

(4)结合鸦片战争后60年的历史,指出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过程的几个条件和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

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三曰社会主义是也。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

材料二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鬼神之势大张,国家之运告终,证以历史,自三代以至清季,一部二十五史,莫不如是,盖大可惧之事也。

——易白沙《诸子无鬼论》

⑴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改造旧中国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分)为此,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⑵上述材料的论述中有无偏颇之处?

请具体说明。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孔子与宪法,涉不相涉者也。

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

……怪诞之事实者何在?

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

                    ——李大钊《孔于与宪法》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中“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主要指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主要哪些领域进行的?

请以典型的史实加以说明。

(3)材料二中“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4)“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

请分析请这两位先生的背景是什么?

有何意义?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学革命”八事中)“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

吾所谓‘物’,约有二事:

(一)情感。

……情感者,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情感,如人之无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谓‘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二)思想。

吾所谓‘思想’,盖兼见地、识力、思想三者而言之。

……思想之在文学,犹脑筋之在人身。

人不能思想,则虽面目姣好,虽能笑啼感觉,亦何足取哉?

文学亦犹是耳。

文学无此二物,便如无灵魂无脑筋之美人,虽有秋丽富厚之外观,抑亦末矣。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二卷

材料二“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日,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精神界之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2)从材料中分析两人思想的异同。

25.阅读下列材料;

国民党之主义:

(一)民族主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族一律平等。

·

.…·

(二)民权主义。

……若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则为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是私也。

……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事之,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

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

一曰平均地权,一日节制资本。

(1)指出上文的出处。

(2)上文的宗旨和原则被称为什么主义?

与前宗旨相比其变化有哪些?

它的提出有何政治意义?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

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日本“维新之政… 大有可观”的成就有哪些?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在第一步,政治上建立‘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这种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共和国专政相区别……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共和国相区别。

”经济上,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工商业g3这个共和国国家所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以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国营经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