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7339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层厂房设计指导书结构部分Word文件下载.docx

2.2.1原则:

•应满足工艺流程要求;

-见建筑设计指导书

•满足建筑要求(生活、采光照明、防火、节能等);

-见建筑设计指导书

•满足、受力合理、计算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可靠的要求。

《抗震规范》3.4.1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3.4.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当存在表3.4.2-所列举的平面不规则类型或表3.4.2-2所列举的竖向不规则类型时,应符合本章第3.4.3条的有关规定

3.4.3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1平面不规则而竖向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扭转不规则时应计及扭转影响且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倍。

2)凹凸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

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2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

其薄弱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时该构件传递给水平转换构件的地震内力应乘以1.25~1.5的增大系数。

2)楼层承载力突变时薄弱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65%

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

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

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

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建筑结构平面:

结构的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偏心。

不能满足要求时,宁可划分成规整的小单元也不采用一个大块的复杂平面。

框架房屋的长度不宜超过60m,超过时可以考虑设置“后浇带”减少设缝。

框架结构的梁柱宜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也应避免采用梁上立柱、柱上顶板的结构方案。

边柱应注意防止被通长设置的纵梁、过梁分割成短柱。

楼梯转弯平台宜通过“

”形构件支承在下一层框架梁上,应避免设置横贯整个跨度的支承梁,防止在楼梯间出现短柱。

框架梁上不宜设置位于跨度中央的单根次梁。

梁柱的截面尺寸宜划一,以便预制或采用通用模板。

楼层的标志标高采用建筑标高。

结构标高较建筑标高低一个面层厚度。

当房屋的跨度较大时,宜采用预应力叠合梁,既可以在预制厂张拉制作,又不妨碍在现场与框架柱结成整体。

多层框架的围护结构,当层数不多时,可以贴砌外墙;

当层数较多时,宜采用轻质填充墙。

框架与墙体宜有拉墙筋联结,一般采用2

,进入墙体的长度不少于500;

有抗震要求时不少于1000。

框架结构应采用双向刚接体系。

2.2.2柱网:

建议:

一般6.0m×

6.0m、

6.0m×

7.5m、6m×

9m,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最大不宜大于9m。

平面布置图如图2-1~2-3所示

图2-1首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2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3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

2.2.3楼板厚度和梁、柱截面

楼板厚度:

考虑暗埋电气管线,h=100~150mm。

框架柱截面:

•考虑刚度/延性和构造要求。

•延性要求:

对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柱要求柱的轴压比(μc=Nc/fcAc)不大于0.9。

•Nc=γG·

α·

Ns

•式中:

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α――考虑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放大系数;

可取1.05~1.2

•S――柱的楼面负载面积;

•W――单位面积上竖向荷载,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取W=12~14kN/m2;

•Ns――柱截面以上楼层层数。

•刚度和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柱断面不宜小于450mm×

450mm,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

柱净高与截面高度(圆柱直径)之比宜大于4。

底层柱:

考虑首层层高较大,为防止底层框架侧移刚度明显减弱,一层柱截面尺寸适当加大。

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等级。

框架梁:

梁高的高跨比hb/l0一般1/10~1/14;

次梁:

1/12~1/16。

注意:

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应根据抗震位移计算结果和构件配筋计算最后确定。

若抗震计算层间位移不满足要求(或层间位移很小),或框架梁柱出现超筋,应调整梁柱截面尺寸,重新计算。

2.2.4变形缝的设计:

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的房屋,伸缩缝、沉降缝均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即在抗震区,三种缝统称为防震缝。

当需要设置防震缝时,防震缝的最小缝宽应符合下列规定:

《规范》6.1.4规定:

(1)框架房屋,当高度不超过15m,可采用70mm;

当高度超过15m,6度、7度、8度、9度相应每增高5m、4m、3m、2m,宜加宽20mm;

2.3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一、资料准备:

查《荷载规范》:

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上人)

3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2×

0.03=0.66KN/m2

SBS防水层KN/m2

20厚矿渣水泥找平层14.5×

0.02=0.29KN/m2

100厚聚苯板保温层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

0.12=3.0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KN/m2

合计KN/m2

②、1-5层楼面:

木块地面(加防腐油膏铺砌厚76mm)0.7KN/m2

(水磨石地面0.65KN/m2)

(或水泥20×

0.02=0.4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0.25KN/m2

合计3.95KN/m2

③、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KN/m2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5.0KN/m2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SK=urS0=1.0×

0.35=0.35KN/m2

(式中ur为屋面积雪分布系数)

④、梁柱密度25KN/m2

⑤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5.0KN/m3

⑥内墙高级抹灰KN/m2

⑦外墙高级抹灰KN/m2

⑧填充墙自重:

KN/m=(内墙高级抹灰+外墙高级抹灰)×

(层高-梁高)+(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重力密度×

墙厚×

(层高-梁高))

⑩窗户计算(钢框玻璃窗)尺寸:

1800mm×

2100mm,自重:

0.4KN/m2

8m×

2.1×

0.4=KN。

常用轻隔墙(加气块或陶粒)自重(含双面抹灰):

150墙:

1.66,200墙:

1.98,250墙:

2.30,300墙:

2.62KN/M2。

泰柏板:

1.10KN/M2。

2.4楼板设计:

一、楼板类型及设计方法的选择:

对于楼板,根据弹性理论,l02/l01≤2时,在荷载作用下,在两个正交方向受力且都不可忽略,在本方案中,l02/l01≤2,故属于双向板。

设计时按弹性理论设计。

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

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

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

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

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二、设计参数:

1.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图:

2.设计荷载

3.计算跨度

4.楼板采用C35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I级钢筋,板厚选用120mm

•三、弯矩计算:

-见教科书

•假定边缘板带跨中配筋率与中间板带相同,支座截面配筋率不随板带而变,取同一数值。

•支座负弯矩按双向板四边固定、各区格均满布活荷载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棋盘式)。

简化为q/2作用下四边简直的跨中弯矩+(g+q/2)作用下区格满布作用下抗震弯矩之和。

四边简支

•附录是根据材料的泊松比为零编制的。

当v不为零时,可按下式

•对钢筋混凝土,可取v=0.2。

四边固定

•配筋计算:

•有效高度:

h01=h-20;

h02=h01-d.(d-楼板受力钢筋直径)。

2.5框架结构静力和抗震计算。

-采用PKPM-TAT结构设计程序计算。

设计步骤:

一、PMCAD建模

(一)PM交互数据输入

1、轴网(一般为正交轴网)输入。

包括:

选择开间、进深的跨数与跨度;

轴线命名。

2、网格生成,形成网点。

3、构件定义。

定义所有梁、柱的截面,包括:

截面形式、截面宽度和高度、材料等。

4、楼层定义。

按结构平面布置标准层(是指具有相同几何、物理参数的连续层,TAT标准层从顶层开始算起。

)布置柱、梁,注意:

03.06版井字梁按主梁输入。

打开本层信息,对设计信息进行修改确认。

一般框架可分为三个标准层:

顶层、标准层和底层(通常底层柱截面尺寸加大或混凝土等级提高)。

5、荷载定义。

按荷载标准层输入各标准层的恒荷载标准值和活荷载标准值。

6、楼层组装。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标准层和荷载标准层、层高组装整体结构。

然后,打开设计参数菜单,修改设计参数(如材料、地震、风荷载和结构重要性系数、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7、保存文件,退出程序。

注意存盘退出,生成后面菜单所需的数据。

(二)次梁输入。

主要功能:

对各标准层局部房间进行处理,如输入楼板洞口、次梁,修改楼板厚度等。

(三)输入荷载信息。

输入梁间荷载(维护墙和门窗自重)、节点荷载、次梁荷载、柱间荷载等。

荷载输入完毕,生成各层荷载传到基础的数据。

注意计算梁柱基础时,梁楼面活荷载应根据荷载规范进行折减;

计算楼板配筋时,不应折减。

(四)画楼板结构平面图。

(五)图形编辑、打印与转换。

将*.T文件转换为*.DWG文件,然后通过AUTOCAD修改打印。

二、框架结构设计-应用TAT程序

(一)接PM生成TAT数据。

生成框架结构有限元计算所需要的数据文件,包括节点编号坐标、构件单元编号、荷载信息等。

(二)数据检查。

参数修正后必须重新进行数据检查。

内力和变形计算-注意事项

•振型数:

不考虑扭转耦联时,不大于结构层数,且不宜小于3;

考虑扭转耦联时,最大不大于结构层数的3倍。

•框架梁的刚度修正系数:

中间框架2.0;

边框架1.5。

•框架变形过小,说明构件尺寸偏大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

程序计算的基本假定:

•薄壁柱模型;

•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平面外刚度为零。

•采用右手座标系,X轴向外,Z轴向上。

•楼层划分自下而上,最底层为第一层(从柱脚倒楼板顶面),向上为2、3层等。

•程序中名词解释:

标准层-是指具有相同几何、物理参数的连续层,TAT标准层从顶层开始算起。

薄壁柱-由一肢或多肢剪力墙形成的竖向受力结构。

连梁-两端与剪力墙相连的梁,也称为连系梁。

工况-一种荷载作用或荷载组合作用统称为工况。

梁的弯矩调整系数:

•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和施工方便,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调整0.7~1.0,一般工程中取0.85。

•梁弯矩放大系数:

对于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结构,工程中一般取1.2。

(三)结构内力机配筋计算

(四)分析图形和文本显示:

(五)平法表示画楼面梁结构施工图、一榀框架施工图。

三、基础设计程序JCCAD

 

2.6、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设计内容: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的确定、基础选型、基础底面标高的确定、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高度的确定、底板配筋计算。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地基规范》3.0.2条: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表3.0.2所列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

基础选型:

现浇倒锥形基础。

基础底面标高的确定:

由地质勘查报告给出建议。

与冰冻层厚度、地下水位、主持力层等因素有关。

基础底面积确定:

根据静力荷载组合(PM)和抗震荷载组合(TAT)确定

基础高度的确定:

由抗冲切要求确定。

底板配筋计算:

按受弯构件计算。

2.8、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包括

•1.结构总说明

•2.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

•3.标准层楼盖配筋图;

•4.屋盖楼板配筋图

•5.标准层框架梁和次梁配筋图

•6屋盖框架梁和次梁配筋图

•7.框架节点构造图

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1.一、基本条件及荷载取值

一.所依据的国家规范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二.屋面板计算基本条件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γ0=1.0;

3.一类环境;

4.计算采用弹性分析法。

三.框架结构梁柱计算基本条件

1.计使用年限50年;

2.地上部分为一类环境,;

3.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7度;

4.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g;

5.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6.建筑场地类别:

II类;

7.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8.建筑结构的阻尼比=0.05;

9.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第3.3.3条及表6.1.2的规定,抗震构造措施、内力计算及其他为三级。

四.基础计算基本条件

1.底面持力层为砂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80Kpa;

2、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无软弱粘性土层。

五.荷载:

1.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1)板厚度120mm范围内

q=25x0.12(板自重)+2.35(屋面防水等)=5.35KN/M2

2.楼面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

q=25x0.12(板自重)+0.95(楼面面层荷载等)=3.95KN/M2

3.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

g=0.5kN/m2

5.楼面均布活荷载

6.雪荷载标准值

基本雪压S0=0.35kN/m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μr=1.0

Sk=μrS0=1x0.35=0.35kN/m2

7.风荷载标准值

ωk=βzμsμzω0

基本风压=0.40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

μs=0.8(迎风面),-0.5(背风面),βz=1。

μz:

自地面至不同高度处取值。

8.建筑物内部隔墙永久荷载标准值(按照墙面面积计算)

qwi=0.63kN/m2

9.设计梁,柱,基础时活荷载折减系数

墙柱基础计算层面以上层数

1

2-3

4-5

6-8

各楼层活荷载总和折减系数

1.00

0.85

0.75

0.65

次梁在PMCAD输入的方法详述

次梁在PMCAD主菜单1和主菜单2的不同输入方法的比较分析

次梁可在PMCAD主菜单1中和其它主梁一起输入,程序上称为“按主梁输入的次梁”,也可在PMCAD主菜2的“次梁布置”菜单中输入,此时不论在矩形或非矩形房间内均可输入次梁,但只能以房间为单元输入,输入方式不如在PMCAD主菜单1中方便。

次梁在主菜单1输入时,梁的相交处会形成大量无柱联接节点,节点又把一跨梁分成一段段的小梁,因此整个平面的梁根数和节点数会增加很多。

因为划分房间单元是按梁进行的,因此整个平面的房间碎小,数量众多。

次梁在主菜单2输入时,次梁端点不形成节点,不切分主梁,次梁的单元是房间两支承点之间的梁段,次梁与次梁之间也不形成节点,这时可避免形成过多的无柱节点,整个平面的主梁根数和节点数大大减少,房间数量也大大减少。

因此,当工程规模较大而节点,杆件或房间数量可能超出程序允许范围时,把次梁放在主菜2输入可有效地、大幅度减少节点、杆件和房间的数量。

在主菜单1中输入次梁(简称当主梁输)和在主菜单2中输入的次梁(简称当次梁输)在程序处理上有很多不同点,计算和绘图结果也会不同。

1、导荷方式

作用于楼板上的恒活荷是以房间为单元传导的,次梁当主梁输时,楼板荷载直接传导到同边的梁上。

当次梁输时,该房间楼板荷载被次梁分隔成若干板块,楼板荷载先传导到次梁上,该房间上次梁如有互相交叉,再对次梁作交叉梁系分析(交叉梁系仅限于本房间范围),程序假定次梁简支于房间周边,最后得出每次梁的支座反力,房间周边梁将得到由次梁围成板块传来的线荷载和次梁集中力。

两种导荷方式的结构总荷载应相同,但平面局部会有差异。

2、结构计算模式

在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将由SATWE、TAT进行空间整体计算,次梁和主梁一起完成各层平面的交叉梁系计算分析,其它要特征是次梁交在主梁的支座是弹性支座,有竖向位移。

有时,主梁和次梁之间是互为支座的关系。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的二维计算模式计算。

计算时,次梁铰接于主梁支座,其端跨一定铰支,中间跨连续。

其各支座均无竖向位移。

3、梁的交点的连接

按主梁输的次梁与主梁为刚接连接,之间不仅传递竖向力,还传递弯矩和扭矩。

特别是端跨处的次梁和主梁间这种固端连接的影响更大。

当然用户可对这种程序隐含的连接方式人工干预指定为铰接端。

PM主菜2输的次梁和主梁的连接方式是铰接于主梁支座,其节点只传递竖向力,不传递弯矩和扭矩。

对于其端跨计算支座弯距一定为0。

4、梁支座负弯矩调幅

在SATWE、TAT计算时对PM主菜单1中输的次梁均隐含设定为“不调幅梁”,此时用户指定的梁支座弯矩调整系数仅对主梁起作用,对不调幅梁不起作用。

如需对该梁调幅,则用户需在“特殊梁柱定义”菜单中将其改为“调幅梁”。

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按连续梁计算,均可读取用户设定的调幅系数进行调幅。

5、绘梁施工图前对梁的相交支座的支座修改

次梁按主梁输入时:

在PM主菜单1当作主梁输入的次梁,经过三维程序计算后,程序不一定认定他是次梁。

此时程序判定次梁的过程是:

对每个无柱节点需要判断为“支座”(用三角形表示)或“连通”(用园圈表示),该节点处于负弯矩区的为支座,为正弯矩区的为连通。

支座时,梁本身应为次梁,支座梁则为主梁。

连通时,连通节点两端的两跨梁将合并为一跨,成为主梁,节点上的另一方向梁成为次梁。

支座时,施工图上的梁下部钢筋在支座锚固长度仅为15倍钢筋直径。

因处于负弯矩区而按非受拉锚固设计。

连通时,该节点两端的梁下钢筋必然在节点下连通,程序不会出现锚入支座节点,因为处于受拉区。

对处于端跨的次梁(支承在梁支座上),程序需将其判断为“悬挑梁”或是“端支承梁”。

当端跨梁下无正弯矩,全跨均作用负弯矩时,程序判定该端跨为挑梁,在该跨端部用园圈表示。

反之,程序认定该跨为端支承梁,在该跨端部用三角支座表示。

对如上程序自动判定的支座状况,一般人工应做干预修改。

在中间跨,把支座改为连通将合并梁跨,施工图设计偏于安全。

一般不应将连通改为支座。

对于交叉梁系,更应注意把有些支座改为连通,才能得到符合实际的施工图设计。

次梁按次梁输入时:

对于在PM主菜单2输入的次梁,其跨度、跨数都已确定,与在PM主菜单1输入的主梁相交处,其本身是次梁的性质不能修改,其支座处的梁肯定当作主梁处理,也就是说,对这种次梁,一般没有修改支座的问题。

6、三维空间程序的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

按主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将在层平面上形成大量的房间。

SATWE、TAT的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是按每个房间逐个布置活载的过程,这时可能造成活荷不利计算过于繁琐费时。

按次梁方式输入的次梁,层平面上形成的房间均为不考虑次梁划分的大房间,其活荷不利布置计算更快捷。

7、楼板配筋

由于板底钢筋的配置是以房间为单元进行的,按主梁方式输入次梁的房间可能过多过密,此时作楼板配筋施工图时,一般不应采用“逐间布筋”或“自动布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板底钢筋是细碎的小段筋。

一般应采用“通长配筋”菜单将板底钢筋按不同范围拉通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