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8641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模板Word下载.docx

它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使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二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采取学校、学院(指二级学院,下同)、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

全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协调与管理,各学院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条 教务处工作职责:

1。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学院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阶段工作,不断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组织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组织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工作。

3。

组织审定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颁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

组织专家抽样分析论文(设计)质量,做好工作总结,组织经验交流。

第四条 二级学院工作职责:

1.根据本学院专业特点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细则)及评分标准。

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

负责审核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资格;

审核指导教师资格;

审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与工作评估;

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

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考核教研室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

5。

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

6。

组织本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负责向学校推荐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优秀指导教师;

7。

毕业论文(设计)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材料整理交教务处存档。

第五条 教研室工作职责:

1.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学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选派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并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3.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检查,及时研究处理存在的问题;

负责指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

负责本教研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分析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并及时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材料整理交学院办公室存档等。

第三章 对教师的要求

第六条 指导教师由教研室选派,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应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师德良好,有一定实践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特殊专业学生需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可聘请或委托该单位具有工程师及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学生所在学院必须指派专人负责联系与协调工作,了解和掌握毕业论文(设计)进度情况及质量,并协助解决课题进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按校内同等要求检查和督促,并报教务处备案。

3.为确保指导质量,设计类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12人,论文类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不得超过8人。

个别专业如因特殊原因需要超过此范围者,应经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报教务处批准方可执行.

4.指导教师外出2周以上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并委托其他教师代为指导。

第七条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根据选题原则和要求,提出参考题目并附题目的主要内容、目的、要求和现有条件等,报教研室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提供给学生选择。

根据选题及时拟订本科(设计)任务书,经教研室、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下达给学生,并向学生讲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和进度安排,帮助学生尽早熟悉题目,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进行调查研究、阅读有关资料、使用工具书、起草开题报告。

3.指导学生做好开题工作,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指导和审查学生的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工作质量,随时掌握学生工作进度,及时辅导,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和答疑;

抓好关键环节的指导,对学生的设计或实验方案、设计方法、理论分析、数据处理与结论等要认真检查,并做好指导和学生考勤记录。

指导学生一般每周每生不得少于1小时。

认真审阅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对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能力水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应用价值等,进行全面考核,实事求是地填写指导教师评语。

答辩前,指导教师对学生应讲明答辩的意义、要求和方法,使他们通过答辩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准备。

第四章 对学生的要求

第八条学生要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努力创新,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九条尊敬师长,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在教师指导下,要根据选题的要求,拟定工作进度计划,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要认真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掌握理论知识,仔细研读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并做好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在开题报告中,应对所承担的论文(设计)任务及应达到的目标进行分析,提出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要有创新精神,敢于不断探索新理论,总结新经验;

要积极参加实验,锻炼动手能力;

要认真完成论文(设计),提高论文(设计)质量.

第十条学生应在规定的场所进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以便教师检查和指导,要有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进展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并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进展情况,每周至少1次。

第十一条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按照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接受考勤.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每天应至少工作6小时,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累计时间达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定时间1/4以上者,不得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第十二条应独立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严禁抄袭和弄虚作假,否则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不及格计.

第十三条应具备熟练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除特殊选题外,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查阅并参考各类文献资料15篇(本)以上。

毕业论文(设计)应符合规范化要求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第五章 工作程序

第十四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培训.各学院应请专家对学生进行不少于4学时的系统培训,详细讲解撰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各环节的要求等.

第十五条选题

思想动员:

各学院在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前做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和思想动员工作.结合各专业实际,做好学生进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资格审查,其资格审查标准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制定.

2.题目筛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由指导老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生产实际、科研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

论文(设计)题目提出后,经专业教研室组织专家研究、审查,集体讨论确定,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供学生选题。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做到一人一题。

学生选题:

经过审查后的题目应按学生人数,以不少于1:

2的比例向学生公布,实行“双向选择”.学生在选择题目过程中可以向题目设计教师咨询,进一步了解题目具体情况。

学生选定题目后不得随意更改,但可以随研究的进行,在争取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作适当的调整.各学院汇总学生选题后报教务处.

第十六条下达任务书

学生选题确定后,指导教师及时亲笔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经教研室主任审查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后下达给学生。

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

任务书必须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工作量要量化,要有明确的进度安排,要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信息。

任务书应及时下达给学生,便于学生在假期内做好开题准备。

第十七条开题

开题工作是学生接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之后,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和了解相关信息,拟订研究工作计划,撰写论文提纲,形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思路以及进度安排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根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进行实习与调研,了解现实问题,积累第一手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完成调研报告.

(2)结合选题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和查阅,了解选题的研究背景、学术界已有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以及当前研究动态等,并应查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3)学生经过实习、调研和文献检索后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研究步骤或论文撰写提纲、预期成果等.开题报告2000字左右。

2.指导教师认真阅读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所拟方案或提纲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有能力完成课题任务,并写出详细意见。

各学院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汇报论文思想与设计思路,集体分析和决断,并做好详细记录,提出明确意见。

经指导教师评阅和开题报告会集体分析,确认有能力完成选题的学生可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实质性阶段。

第十八条过程监控

1.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教研室负责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严格考勤和检查,实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学生管理责任制,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记录,确保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效时间(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根据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表,各学院以学院或专业教研室为单位,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进度经常进行抽查,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期检查。

各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在开题后3~4周内组织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前期工作的进展、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实验、调研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教务处在开题后4~5周内组织对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教师指导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等。

第十九条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

1.各学院在答辩前2周内成立学院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参考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和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论文答辩的答辩规则、程序、要求,安排时间、地点等。

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至少由4~5名(包括秘书1名)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

各学院在答辩前3天内向教务处递交答辩工作安排和答辩委员会、答辩小组的名单,向学生公布答辩时间和地点。

学生在答辩前1周将毕业论文(设计)定稿按要求装订成册,分别交与指导教师审阅和评阅教师评阅。

准备答辩时提出的主要问题,将相关情况报答辩委员会,以便答辩委员会进行学生答辩资格审查。

答辩委员会在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基础上,认真审查学生答辩资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参加答辩:

(1)自接到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之日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效时间未达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规定时间3/4以上者。

(2)毕业论文(设计)文档不齐全(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等任缺一项),或不能按时向指导教师提交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正式材料者。

(3)请他人代替完成或有抄袭行为者。

(4)违背学籍管理等有关规定者。

答辩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其中学生陈述在10~15分钟内,教师提问及学生答辩在10~15分钟内。

各答辩小组须严格按照答辩程序,维护答辩纪律,保持答辩过程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并做好答辩过程的记录。

5.各应学院制定适合专业特点的答辩评分标准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

7.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制,百分制与五级记分的换算为:

90分以上优秀;

80~89分良好;

70~79分中等;

60~69分及格;

59分以下不及格。

由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给予综合评定。

其中指导教师审阅成绩占50%,评阅教师评分占30%,答辩评分20%。

8.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要严格控制标准,优秀比例最多不超过20%。

优秀和良好总比例控制在50%以内.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后应及时公示最终成绩评定结果,表彰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并按不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10%的比例向学校推荐,参与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

9.各学院应并在1周之内,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册和向学校推荐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其电子文档,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和教学实践科登记成绩,并参加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

10.对于评定成绩超过学校规定优良比例或有异议者,应由各学院报教务处予以审核或组织专家确认。

第六章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与形式要求

第二十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与形式: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各专业特点灵活多样的进行;

各学院做好实施细则并报教务处备案。

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文科类专业可以做社会调查、作品创作等;

艺体类专业可以做毕业设计(创作),如专题演出、作品创作等;

英语专业可以遴选一部分学生做翻译.

第二十一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选题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解决论文(设计)中的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应有改进或有自己的见解;

设计中涉及的工艺、技术问题要有改进和提高.

2.工科毕业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理论依据要充分,数据资料要准确,立论要正确,论证要严密,公式推导要正确,逻辑推理性要强。

工程设计类题目要求结构和工艺合理,表格、插图规范准确,图样的绘制及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有计算机出图和手工绘图.以实验为主的工程技术类题目,论文中应有实验数据、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分析意见与结论。

以产品开发为主的题目,应有实物成果及性能报告,软件工程类题目应有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及使用说明书、软件测试分析报告等.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应有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等,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摘要一般在200~400字,关键词一般3~6个。

4.理工科类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含摘要、注释、参考文献等,下同)不少于5000字,文史类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艺体类专业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外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3000~5000个外文单词。

5.查阅并参考各类文献资料15篇(本)以上.

第二十二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格式与装订要求参照《重庆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执行,特殊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情况作适当变动,但必须做到全学院或整个专业统一,且将变动后的撰写规范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报教务处备案.

第二十三条总结、归档与成果处理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写出工作总结,并分专业写出质量分析报告。

工作总结和质量分析报告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2周内交教务处教学实践科。

每个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材料(任务书、开题报告、成绩评定表、论文或设计说明书、设计图表、源程序等等)独立装订并保存电子文档,装入档案袋。

各学院以班为单位,分专业集中保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及相关资料,保存时间按相关文件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资料(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统计表、自评总结表等)同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汇总题目、发表论文、校级优秀论文(设计)相关及其所有材料,以纸质和电子文档的形式者分别存档.

3.毕业论文(设计)的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其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应注重发掘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果的经济效益,并按有关法规进行成果转让和提供有偿服务。

第七章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

第二十四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由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各院成立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工作小组。

校、院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机构由校、院内各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热心教学改革、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组成。

第二十五条学校教学督导组的主要职能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监控,实地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状况,实事求是地分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确保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正常进行,实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目标,保证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

第二十六条教学督导组的工作重点:

1.准备阶段,检查师资力量配备,审查毕业设计选题,检查指导教师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资料准备情况;

初期阶段,即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以前,检查开题报告和设计条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为设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中期阶段,深入教学现场(设计院、计算机室、实验室、工作现场等),通过观察、提问、考察等方法检查毕业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

后期阶段,即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一周,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资料的完成情况、答辩条件和答辩准备情况;

第八章物质条件保证

第二十七条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等要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实验条件支持及各种便利。

第二十八条学院鼓励指导教师积极推荐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凡公开发表的论文(设计)学院给予必要的奖励,并在学校的学术刊物上对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刊登或摘要。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条例根据渝西院教〔2003〕26号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条例由教学部负责解释.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院教〔2006〕22号

一、毕业论文(设计)内容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顺序如下:

(一)封面;

(二)目录;

(三)中文摘要、关键词;

(四)英文摘要、关键词;

(五)正文;

(六)结语;

(七)注释与参考文献;

(八)致谢语。

二、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洁、准确、概括、新颖,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二)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准确扼要而不加注释或评论的简要陈述,以简要文字介绍研究课题的目的、方法、内容及主要结果,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200—400字。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摘要不分段.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6个。

(四)目录

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

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章、节、小节分别按要求标出。

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五)正文

1.引言:

指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内容主要包括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

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评述;

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要求;

方案论证:

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指作者对自己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详细表述。

结果分析:

对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论证;

4.结论或总结:

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得出主要观点或结论。

(六)结语

结语是全文的思想精髓和文章价值的体现,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和主张。

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的情况和价值,优点和特色,新意所在,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结语要简单、明确,篇幅不宜过长.

(七)注释与参考文献

“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时,应在此“术语”或“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注释统一为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文中夹注、页末注.

参考文献指作者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所参考的文献,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比较等,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毕业论文(设计)的引用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处体现出来,并按顺序编号。

一般应在15篇以上。

引用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附于文末。

(八)致谢语

在文章结尾处,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工作过程中曾给自己以直接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老师、答疑老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三、毕业论文(设计)样式规范

一律用A4规格复印纸纵向输出,上边距为2。

5cm,左边距为3cm,右边距为2cm,下边距2cm,1。

25倍行距;

正文页码居中。

具体样式为:

(一)封面。

填写时应注意:

学号填写完整,例如“971103”,不能填写“3号”或“03“等,专业名称填写本专业的全称,例如“机械电子工程”,不能填写“机电”等(见附表1).作者、指导教师均填写在封面上,指导教师一栏应填写教师姓名及职称。

(二)“目录”二字(四号黑体),下空二行,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

“1”,“1。

1"

,“1.1。

1”或一、……、

(一)、……、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单独一页,采用小四号宋体。

页码放在行末,目录内容和页码之间用虚线连接.(附表2)

(三)正文:

(见附表3)

文中的公式、表格和图等按以下要求处理:

(1)公式

A.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

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后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数学符号(如“+”、“-"

号)后转行.

B.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49)或(4.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

不应出现某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

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b、c……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新序号。

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C。

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写成“由式(16。

20)可见”,而不写成“由16.20可见”或“由第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