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67577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docx

《历史文选》一文章选读参考译文

《历史文选》

(一)参考翻译

一、《尚书·牧誓》参考译文:

甲子日这一天凌晨(或者“天刚蒙蒙亮”),周武王一大早就来到商都郊外的牧野,于是(准备)举行誓师大会。

周武王左手拿着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白色的旗子,用来指挥军队。

他(大声地)说:

“从西部来的远征将士们,辛苦了!

周武王说:

“喂!

我的友好邦国的大君,管理各项要务的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以及庸人、蜀人、羌人、髳人、微人、庐人、彭人、濮人,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将要誓师了。

周武王继续说道:

“古人言:

‘母鸡是不能报晓的;母鸡如果报晓,就会败尽这个家。

’现在商王子受只一味地听信妇人(妲己)的话;轻率地抛弃对祖先的祭祀,不过问;轻蔑地抛开同祖后代,不任用他们。

竟然只推崇、尊重、信任、重用那些各地罪恶累累的逃犯为官,让这些逃犯做大夫、卿士掌管政务,让他们对百姓实施暴虐政治,在商都违法犯罪。

现在我姬发恭敬地执行上天(对商王子受)的惩罚。

今天的战斗,不超过六步、七步,就要停下来,整齐一下。

努力吧,将士们!

冲杀不超过四个回合、五个回合、六个回合、七个回合,就得停下来,整齐一下。

努力吧,将士们!

作战时要象虎象貔,象熊象罴那样威猛,往商郊前进吧。

(记住)千万不要粗暴对待或杀害前来投降的敌人,以便让他们为我们西土人服劳役。

努力吧!

将士们。

如果你们不努力,你们将有遭受杀戮的危险。

二、《左传·城濮之战》参考译文:

宋国派遣大夫门尹般到晋军中告急求救。

晋侯重耳说:

“宋国来讨救兵,撇开他们不管(的话),宋国就会断绝和我们的关系。

(如果)请求楚国解除对宋国的围困,楚军不会答应。

我们若想同楚军作战,齐国和秦国还没有表态支援,怎么办?

”先轸说:

“让宋国不要向我们求救,而去送些财物给齐、秦两国,以此让齐、秦两国出面请求楚国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我们扣押曹国国君,把曹国、卫国的田地分一些给宋国。

楚国会珍惜与曹、卫的友好关系,一定不答应齐、秦两国(退兵)的请求。

齐、秦收到宋国的财物很高兴,又对楚国的固执态度很生气,(这样一来),齐、秦能不参加对楚的作战吗?

”晋侯听了很高兴。

(于是)扣押曹国国君,把曹、卫国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宋国人。

楚成王回到申城住下来,命令申叔撤离谷地命令子玉撤离宋国,说:

“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

晋侯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终于回到晋国做了晋国国君。

人世的险阻艰难,他都尝过了;民情的真假虚实,他都了解了。

上天赐给他长寿,又帮他除去祸害。

上天如此安排,难道能废除吗?

《军志》上说:

‘适可而止’。

又说:

‘知难而退’。

又说:

‘有德的人不能当成敌人’。

这三条记载,说的就是晋国。

”子玉派遣部将伯棼向楚王请战,说:

“(我们)不敢保证一定会功劳,(不过)愿意以(攻击晋军)来堵塞播弄是非的小人之口。

”楚成王很生气,给子玉少量军队,只有西广、东宫两支军队以及若敖氏的六百步卒归他指挥。

  

子子玉派宛春报告晋军说:

“请(你们)恢复卫侯的君位,同时把土地交还曹国,我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子犯(狐偃)说:

“子玉太没礼貌了!

做君王的您,只是得到一桩好处(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而做臣子的,却得到两桩好处(复卫封曹),(我们)不能贻误这一战机。

”先轸说:

“您答应他。

使别国安定叫做礼,楚国一句话而安定三国,我们一句话却使它们灭亡,我们就显得无礼了,凭什么来作战呢?

(如果)不答应楚国的请求,这等于是抛弃宋国。

本为了救援宋国却又抛弃它,将对诸侯作何解释?

楚国的要求有三个恩惠(好处),我们若拒绝就会跟三国结怨。

结怨多了,凭什么作战呢?

(我们)不如私下里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以此离间它们与楚国的关系,扣留宛春来激怒楚国,其它的等打起仗再考虑吧。

”晋文公(听了)很高兴。

于是把宛春拘留在卫国,同时私下答应恢复曹、卫。

曹、卫于是宣布与楚国断绝关系。

子玉(闻讯)大怒,率领楚军进逼晋军。

晋军主动后退。

晋军军吏说:

“做国君的却躲避臣子,这是耻辱。

况且楚军(出征日久)士气已经疲惫,为什么要退避呢?

”子犯说:

“军队出征作战,有理的话士气就旺盛,无理的话士气就衰落,哪里在于出征时间的长短呢?

如果没有楚国的恩惠(帮助),我们就到不了这里(不会有今天)。

退避三舍,就是作为报答。

背弃恩惠、失信于人(说话不算数),以此庇护楚国的敌人,那就是我们理亏,楚国理直了。

(加上)楚国士气向来饱满,不能认为是衰疲不振。

我们撤退且楚军也解除对宋国的围困,我们还要求什么呢?

如果楚军不肯回撤,身为国君的您在退让,而身为臣子的子玉反而进逼,那就是他们理亏了。

”于是,晋军退后三舍。

楚国士兵要求停下来,但子玉不答应。

夏季四月初一日,晋文公、宋成公、齐国的国归父、崔夭、秦国的小子慭驻扎在诚濮。

楚军背靠险要丘陵扎营,晋文公很担心这件事。

听到士兵诵唱道:

“休耕田里的绿草油油,丢掉旧的谋划种植新的。

”晋文公还是犹疑。

子犯说:

“打吧!

如果作战获胜了,一定会得到诸侯(的拥护);如果不胜,我们外有黄河,内有太行诸山(地势险要),对我们晋国没有什么妨害。

”晋侯说:

“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呢?

”栾枝说:

“汉水以北的姬姓诸侯国,都被楚国吞并了。

只想着小恩惠而忘记大耻辱,不如和楚军决战。

”晋侯梦见自己和楚王搏斗,楚王伏在自己身上咀嚼自己的脑髓,因此很害怕。

子犯说:

“大吉。

我得到上天保佑,楚国趴下承认罪过,我们将要柔服他们了。

子玉派斗勃前来请战,说:

“请和国君您的士兵作一次角力游戏。

您就靠在战车横拦上观看,得臣我陪同您一起观看。

”晋侯派遣栾枝答复说:

“我们的国君已经听到你的命令了。

楚君的恩惠,没敢忘记,所以一直退到这里。

身为大夫的你(子玉)应当(知趣)退兵,难道还敢与国君为敌吗(本句或按照教材的翻译”为楚国的大夫都退到了这里,岂敢对抗你们楚国的国君呢“)?

既然你们楚军不肯退兵,那就麻烦大夫你转告你们的几位将军,准备好你们的战车,严肃对待你们国君交给你们的任务,明天早晨在战场上见。

晋国有战车700辆,战马身上的各种装备齐全。

晋侯登上有莘国的废城视察军队,说:

“年少的和年长的都讲究礼仪,他们可以用以作战了。

”于是砍伐树木以增加兵器。

已巳日这一天,晋军在莘北摆开阵势,胥臣率领晋国下军负责抵挡陈、蔡两国派出的军队。

子玉率领若敖的六卒统帅中军,说:

“今天一定没有晋国了。

”(另外)楚将子西率领左军,子上率领右军。

晋国胥臣把战马蒙上虎皮,先攻打陈、蔡所部,陈、蔡军队溃逃;楚军的右翼部队溃散了。

狐毛伪设大旗两面,假装晋国中军向后撤退,栾枝又用战车拖着树枝跑,使尘土飞扬,伪装溃退,楚军(不知有诈)驱车追击晋军。

原轸、郤溱率中军的公族子弟拦腰截击楚军。

狐毛、狐偃率领上军夹攻子西,楚国的左翼部队溃败。

楚军大败。

(只有)子玉(看形势不妙)按兵不动,所以(楚军中军)没有败。

晋军(在楚军军营)休整了三天,吃楚军留下的粮食,到癸酉这天,才撤兵回国。

三、《左传·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参考译文:

齐侯派晏婴到晋国去请晋公续娶齐女。

已经定婚,晏子接受晋国敬献礼物,晋叔向陪同参加宴会,俩人一起谈论起来。

叔向问:

“齐国将要怎么样?

”晏子回答说:

“现在已经是末世了,我不敢保证齐国可能要变成陈氏的天下了。

齐君抛弃他的百姓,百姓归心于陈氏。

齐国旧有四种量器,即豆、区、釜、钟,规定四升为一豆,每种量器的单位用它自身的四倍,(即四豆扣…—区,四区为釜)这样上升到釜,十釜就是一钟。

而陈氏只有豆、区、釜三种量器,每一种都比旧量(齐量)增加一个单位,至钟时也就增大了。

陈氏用家量往外借贷,却以旧量往回收。

山里的木材运到市场上,其价格不比在山里贵,鱼盐蜃蛤运到市场上,其价格不比在海边贵。

百姓把自己的劳力所得分为三份,两份要交给国君,而自己的吃穿只能占到其中的一份。

齐君聚敛的财富都被蛀蚀了,可是国中三老却忍饥挨冻。

齐国的市场上出现了鞋子便宜而假脚昂贵的反常现象。

百姓痛苦不堪,而有的人来关怀他们的冷暖病痛。

百姓爱戴他就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百姓归附他就象水往下流一样,想让他不得民心,哪里能避开呢?

陈氏的祖先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大概辅助胡公、大姬已经在齐国了。

叔向说:

“是这样。

虽然我们晋公室,现在也到了末世了。

战马不再驾兵车了,卿也不统率军队了,国君的战车没有御者和戎右了,步兵的行列没有长官了。

百姓疲乏困苦,而宫室更加奢侈。

道路上满目是饿死的人,可是国君所宠爱的美女家,财富多得装不下。

百姓听到晋君下令,就象逃避强盗仇人一样。

栾、郤、胥、原、狐、续、庆、伯等贵族的后代沦为奴隶,国家大政掌握在卿大夫手里,百姓大知听从谁的。

国君一天天不思改过,以欢乐来掩盖忧愁,公室的没落,还能有多少日子呢?

谗鼎上的铭文记载说:

‘每日天不大亮就要努力推行伟大光明的德政,后代子孙还有懒惰的。

’何况一天天不改过,统治能长久吗?

晏子说:

“您打算怎么办呢?

”叔向说:

“晋国的公族都灭亡了。

我听说,公室将要没落,他的宗族就像枝叶一样先落下,那么公室也就跟着败落下来。

我这一宗有十一族,现在只有羊舌氏还在。

我又没有有出息(或“有能力”)儿子,公室没有法度,有幸得个好死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想得到后代子孙们的祭祀呢?

四、《战国策·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参考译文:

周景王二十一年,准备铸造大钱。

单穆公说:

“不能这样做。

古时候,天灾降临,于是统计财货,权衡钱币的轻重,以便赈济百姓。

若百姓嫌钱轻物重,就铸造大钱来行用,于是有大钱辅佐小钱流通,百姓都有得益。

若百姓嫌钱重物轻,就多铸小钱来行用,同时也不废止大钱,于是有小钱铺佐大钱流通。

这样,无论是小钱、大钱,百姓都不感到吃亏。

   “如今陛下废除小钱而铸造大钱,百姓手头的小钱成了无用之物,能不感到困窘吗?

如果百姓困窘,陛下的财用将因此而缺乏,财用缺乏了就会设法重敛于民。

民众无法负担,将会萌生逃亡之心,这是在离散民众啊。

国家有防灾的措施,也有救灾的措施,互相不能替代。

可以预加防范而不事先准备,这是疏忽;用于事后应急的措施却在灾害前采用了,这是招灾。

周王朝已经是弱国了,上天接连不断地降灾,而陛下又要离散民众来助长灾难,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应该与民众和睦相处却要离散他们,可以预防的灾害却要把它招来,这样还怎么治国?

治国无方,凭什么下达政令?

政令不被听从,是君主的忧患,所以圣人施予百姓恩德以消除不服从政令的隐患。

   “《夏书》中说:

‘赋税均平,王室的库藏才会充盈。

’《诗》上也说:

‘看那旱山的脚下,长满了茂盛的林木。

平和欢愉的君子,平和欢愉地收获。

’旱山脚下的林木茂盛,所以君子能平和欢愉地得到禄米。

如果山林匮竭,管理人员散亡,湖泊干涸,民力凋蔽,农田荒芜,财用缺乏,君子连忧虑危亡都来不及,哪有什么安祥欢乐可言呢?

   “用搜刮民众的财产来充实王室,如同堵塞河流的源头来蓄积水池,很快就会导致干涸。

如果百姓离散而财用匮乏,灾害降临又无防备,陛下将怎样办呢?

我们周室的官员对于预防灾害,所疏漏的地方已经很多了,现在又要侵夺民众的资财来助长灾祸,这是抛弃善政而置民于死地啊。

君王可要仔细酌酙啊!

周景王没有听取单穆公谏言,最后还是铸造了大钱。

五、《史记·秦始皇本纪》参考译文:

秦刚刚兼并天下,秦王命令丞相、御史说:

“……我凭着自己这渺小的身躯,兴兵诛灭暴乱,依赖宗(祖先)神灵的保佑,六国国王都已经承认了他们的罪过,天下完全安定。

现在不改换名号,无法与取得的成功相称,流传后世。

你们商议一下帝的称号吧!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

“过去五帝统治的土地方圆一千里,其外围侯服、夷服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

今天陛下兴举义兵,诛灭奸贼,平定天下,海内设置了郡县,法令出自朝廷,从上古以来未曾有过,五帝都赶不上。

臣等与博士们商议说:

‘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贵。

’臣等冒死罪献上尊号,你的称号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为‘朕’。

”秦王说:

“去掉‘泰’字,留下‘皇’字。

采取上古‘帝’这个称号,称号定为‘皇帝’。

其他按你们的商议。

”下命令说:

“可以。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下命令说:

“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称号没有谥号,中古时代有谥号,死后根据行为确定谥号。

这样一来,儿子评议父亲,臣子评议君主,很没有意义,朕不赞同这种做法。

从今以后,除去谥法。

朕就是始皇帝,后代按辈数计算,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传到无穷无尽。

丞相王绾等人建议:

“诸侯刚刚被击破,燕、齐、楚地方偏远,不在这些地方设置诸侯王,就无法控制。

请求陛下封各位皇子为王,恳请皇上允准!

”秦始皇把这个建议下交给群臣,群臣都认为合适。

廷尉李斯说:

“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和同姓宗族很多,但他们的后代逐步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敌,诸侯互相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

今天海内依赖陛下的聪明智慧,实现统一,全国都设置了郡县,各位皇子和功臣都以公家赋税重重地给予赏赐,很容易控制。

天下没有贰心,这是天下安宁的办法。

设置诸侯不适宜。

”秦始皇说:

“天下人苦于战斗不休,就是因为有诸侯王。

依赖宗庙神灵,天下刚刚安定,又重新分封诸侯国,这是制造战乱,要追求安宁太平.岂不是很难吗?

廷尉的意见是对的。

”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郡设置郡守、郡尉、郡监。

改称民众为“黔首”。

聚众饮酒。

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在咸阳,熔化以后做成大钟和架子、十二尊金人,各重十二万斤,放置在宫廷之中。

统一法律和度量衡。

车辆的轨距统一。

书写的文字统一。

秦朝的土地东到大海和朝鲜,西到临洮、羌中。

南到北向户,北边凭借黄河作为要塞,沿着阴山直到辽东。

秦始皇在咸阳宫设置酒宴,七十名博士上前祝寿。

仆射周青臣上前颂扬说:

“以前秦国的土地不过一千里,依赖陛下的聪明智慧,平定了海内,驱逐了蛮夷,日月所照到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把诸侯国的地盘设置成郡县,人人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的祸患,传递到万代,从上古以来没有人能赶得上陛下的威望和品德的。

”秦始皇听后很高兴。

博士齐地人淳于越上前说道:

“臣听说殷周统治天下一千多年,分封子弟和功臣,做为自己的枝叶和辅佐。

今天陛下拥有海内,而子弟却是普通百姓,突然之间出现田常、六卿那样的臣子,而没有辅助,靠谁来救助自己呢?

做事不效法古代而能够长久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今天周青臣又当面奉承以加重陛下的过失,不是忠臣。

”秦始皇把他的议论交给臣下讨论。

丞相李斯说:

“五帝的统治不相重复,三代的统治也不相因袭,各有各的治理办法,不是故意要相反,是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

现今陛下开创大业,创建万世的功勋,本来就不是迂腐的儒生所能理解的。

况且淳于越说的是三代的事情,哪里值得效法呢?

先前诸侯彼此争斗,以优厚的条件招集游说之士。

现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出于朝廷,百姓当家的便努力耕作,士人则学习法令制度。

现今儒生们不学习今天而效法古代,来攻击当代,迷惑扰乱百姓。

丞相李斯冒死罪上言:

古代时天下分散混乱,没有人能够统一,所以诸侯同时兴起,都称道古代攻击当代,修饰虚假的话扰乱真实,人人都夸赞自己所主张的学说,用以攻击朝廷所实行的制度。

现今皇上占有天下,分别黑白而尊崇一家。

私家学说一起否定国家法令教化。

人们听到朝廷颁布命令,都以自己的学说进行议论,进入朝廷则口是心非,离开朝廷则街谈巷议,夸耀自己所信奉的学说来沽名钓誉,宣扬不同的主张而显示自己高明,率领众臣下造谣诽谤。

对这种情况如果不禁止,在朝廷,就会使君主的权势下降,在民间,就会形成私党。

禁止这种情况是适宜的。

臣请求史官不是秦的史书都烧掉,不是博士所掌管的,天下敢有私藏《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籍的,都送住郡守、郡尉处—起烧掉,有敢私下谈论《诗》、《书》的杀头示众。

拿古代攻击当代的要灭族,为官者看见或知道而不检举的与犯罪者一同治罪。

命今下达三十天还不烧掉的,脸上刺字后送住边防守卫。

所不去掉的,是医药占卜种树这样的书。

如果有想学习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

”下令说:

“可以。

侯生、卢生一起商议说:

“秦始皇的为人,天性刚愎自用,出身诸侯,兼并天下,心满意足,认为从古以来没有人能赶得上自己。

专门信任狱吏,狱吏受到宠信。

博士虽然有七十位,仅仅是充数而不被重用,丞相和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事情,完全按照皇上意志办事。

皇上喜欢用刑罚和杀戮树立威势,天下的人害怕犯罪,为了保住官位俸禄,没有人敢于尽忠,皇上听不到过失而一天天骄傲,臣下因畏惧而屈服,说假话来苟求容身。

秦朝的法令规定,不能提出两种求仙药的方术,一种不灵验,就是死罪。

这样侯望星气、占卜的人有三百余人,都是善良之士,畏惧忌讳,只好阿谀奉迎而不敢直言他的过失。

天下的事情不分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秤来称量文书,每天都有标准,达不到标准就不能休息。

贪于权势到了这种地步,不能为他寻求仙药。

”于是便逃走。

始皇听说他们逃走了,大怒说:

“我先前收集天下图书不中用的全部除去。

尽力召集文学和方士、术士,想要借他们的力量来达到太平,这些方士们想炼出奇药,现在听说韩众一去不返,徐福等人花费数以万万计,最终也没有取得奇药。

只是每日听到有人告发他们非法牟利。

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给他们的赏赐很多,今天竟然诽谤我,来诬蔑我的品德。

在咸阳的儒生们,我派人私下查问,有的人制造妖言以迷乱百姓。

”于是下令派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儒生们一个个互相揭发。

秦始皇亲自判犯了禁令四百六十余人为死罪,全都在咸阳活埋,使天下的人知道这件事,以惩戒后人。

六、《史记·平准书》参考译文:

西汉兴起,承接了秦朝的弊政,成年男子服兵役,老人弱者运输军粮,各种劳役十分繁重,而财物缺乏,上自天子,不能找出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来拉车,而大将丞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百姓家里没有什么储藏。

这时因为秦朝的钱币很重难以流通,重新下令百姓铸造新钱,一斤黄金为一斤,简化法律规定,减少禁令。

而不走正道追逐利益的百姓,蓄积多余的物资以控制市场上的货物,待物价飞涨时再出售,米的价格达到一石值万钱,一匹马则卖百金。

天下已经安定,汉高祖下令商人不能穿丝制的衣服,不能乘坐车子,加重他们的租税使他们处于困境。

孝惠帝、吕后统治时,因为天下刚刚安定,又放宽了对商人的禁律,然而商人的子孙不能入仕为官。

度量官吏的俸禄,估算官府的花费,然后再向百姓征收赋税。

而山川园池、市场上的租税收入,从天子以至封君封地内的租税收入,都各自作为私人的生活费用,不在政府的日常费用中领取俸禄。

水运、陆运崤山以东地区的粮食,供给京师诸官府,一年不超过数十万石。

到孝文帝时,荚钱更多,重量不足,于是改铸四铢钱,上面铸有“半两”,下令百姓可以自己铸钱。

因此,吴虽为诸侯,因为开矿铸钱,财富和天子相同,以后终于谋反。

邓通,虽是大夫,因为铸钱,他的财富超过封王的人。

所以,吴、邓氏的钱流通于全天下,因而禁止私人铸钱的法规产生了。

匈奴多次侵掠北部边境,派往北边驻军屯田守卫边防的人很多,边疆上种的粮食不足以供养应当吃公粮的人,于是招募能够捐献粮食并把粮食运往边疆的人,授给他们爵位,爵位能够到大庶长。

孝景帝时,上郡以西发生旱灾,又重新修订卖爵令,降价招揽百姓,以至判罪服役的犯人,能够运送粮食到官府可以免除他的罪;增修苑囿,养马以便广泛使用,高大的宫室、华丽的楼台、车马日益增多。

到当今皇上即位数年,从汉立国以来七十余年之间,国家太平无事,不是遇上水灾、旱灾,百姓则人给家足,京师、边境上的粮仓都装满了粮食,而朝廷的府库里有大量的财物,京师里的钱达到万万,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数不清有多少钱。

太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仓库里装不下,只好堆积在露天里,以至腐烂了不能吃。

一般百姓的街头巷尾都有马匹,田野间成群,而乘母马的人被排斥不能参加聚会。

看守里门的人,吃得是美味佳肴,作吏的人能抚养他的儿孙。

作官的因时间久了就以官为姓。

所以人人自爱,难以犯法,把实行仁义放在最先,把消除耻辱放在后面。

正值此时,法令宽大而百姓富有,使用财富更加骄侈,有的人甚至伙同豪强,凭借自家的威势在乡里横行霸道。

有封地的皇族王后和公卿大夫以至下层官吏,争相奢侈,居室、车子、衣服都超越了本分和天子相同,没有法度。

凡是事物达到鼎盛就开始衰亡,本来就是规律。

从此以后,严助、朱买臣等招徕东瓯,用兵于闽越、南越,江、淮之间的百姓受到骚扰,耗费很大。

唐蒙、司马相如开通了向西南夷的路,凿山通道达一千余里,以扩大巴蜀,巴蜀百姓因此疲惫不堪。

彭吴通过做买卖灭朝鲜,设置了沧海郡,因而燕、齐一带的百姓因负担过重起来反抗。

到王恢在马邑设谋攻打匈奴,匈奴就与汉断绝了和亲关系,不断侵扰北部边境,战争连绵不断,天下百姓痛苦不堪,而战争越来越多。

外出服役的要随身自带衣食器具,留在家里的要运送供应的物资。

朝廷内外都为供给前方而动乱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只好玩弄巧诈来逃避法令。

财物减少不足。

交纳财物的人,补任官职,交纳钱财的人可以免罪。

选举制度受到破坏,廉耻不分,有武力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法令完备严酷,专门替朝廷与民争利的人自此开始得到重用。

其后汉大将每年用数万骑兵出击胡人,到车骑将军卫青攻取匈奴河南地,修筑了朔方郡。

正当这个时候,汉打通了向西南夷的路,修路的民夫有数万人,千里挑着担子运送粮食,大概是耗费十余钟粮食,才能运送一石到目的地,散发钱币到邛、棘,以便安定百姓。

几年过后,道路没修通,蛮夷人因此多次攻打汉人,地方官吏征兵讨伐蛮夷。

拿出巴蜀的全部田租赋税,也不够抵偿那些费用。

于是招募豪民到南夷屯田耕种,交纳粮食到官府,再到京城领钱。

东到沧海郡,服役的民夫之费用相当于西南夷。

又征十万余人修筑保卫朔方郡,水运、陆运粮食都很远,从太行山以东都要承担这份劳役,花费有数十百巨万,府库更加空虚。

于是招募百姓,能交奴婢的人可以免去终身的徭役,已经做郎的捐献奴婢,给予升官或晋级。

以至交纳羊可以得郎官,从此开始。

这以后四年,汉政府派大将带领六将军,军队十余万人,出击右贤王,斩获首级及俘虏一万五千人。

第二年,大将军统帅六将军再次出击胡人,斩获首级及俘虏九千人。

捕获敌人及斩获敌首的将士受到黄金二十余万斤赏赐,俘虏数万人都得到丰厚的赏赐,他们的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给;而汉朝军队死伤士兵、马匹十余万,武器财用的运输花费不计算在内。

于是大司农上奏,说国库储藏的钱经常花光,赋税已经枯竭,仍然不够奉养军队。

主管官员说:

“天子说:

‘朕听说五帝的教化不相重复而达到大治,禹、汤的统治办法不相同而都称王,所走的道路不相同,但建立功德是相同的。

北部边境还不安定,朕很痛心。

不久前,大将军攻击匈奴,斩获首级及俘虏一万九千人,富人储积粮食,前线的士兵无粮可吃。

因而议定,允许老百姓出钱买官爵以及在押犯人出钱赎罪,根据多少分别免罪或减罪。

’请求设置赏官,皇上下令叫武功爵。

每级十七万,一共值三十余万金。

各位买武功爵官首的人可以用来补充官吏,有缺额时,优先任命。

武功爵第七级千夫享有的特权与民爵第九级五大夫相同。

如果千夫犯罪还可减刑二等。

买武功爵最高只可买到第八级乐卿。

另外最高三级只授予作战有功人员以此来显扬军功,鼓励将士立功受爵。

”立军功的将士多因此超越等级授予爵位,功大者封侯、卿大夫,功小者封郎吏。

吏的来源混杂,官职混乱败坏。

自从公孙弘用《春秋》大义来约束臣下取得宰相的官位,张汤用严峻苛刻的法律条文断案取得廷尉职务,于是有“见知”的法令产生,而以“废格”、“沮事”、“诽谤”等罪名兴起大狱,广为株连。

第二年,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的事发,而公卿被追查与他们有牵连的严加惩治,追究他们的同党,牵连处死者有数万人,高级官员更是狠毒迅猛,法令明确又细致。

在这个时候,政府大力延揽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有的人位至公卿大夫。

公孙弘因是丞相,穿麻布衣服,吃饭不要多种菜,成为天下楷模。

然而这已无益于世俗,人们逐渐追求功名利禄去了。

第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再次出击胡人,俘获首级四万。

这年秋天,匈奴浑邪王率数万之众来降汉,于是汉征发二万乘车辆迎接他们。

已经接到,受到汉朝廷的赏赐,也赏赐有功的将士。

这一年花费一共一百余万。

七、《汉书·艺文志序》参考译文:

总序

早先时,孔子去世后深妙精微的言论就断绝了。

七十贤人死后,儒学的大义也不相一致。

所以《春秋》一书分为五家,《诗》分成四家。

《易》有数家解释。

战国时期百家纵横,各家真伪莫辨,诸子学说,纷然混杂。

到秦代,对这种局面十分担心,于是采用焚书,以愚弄百姓。

西汉兴起,改变了秦朝的弊政,广收图书,广开民间献书之路。

到汉武帝时,书籍缺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