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6539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docx

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

山东省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选修3)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15·山东青岛二模·23)“1914年后他们将遭遇些什么,回应些什么,都已暗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14年之间的机遇里。

”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A.一战的发生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关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盛行有关

C.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与代议制的完善有关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承发展了自由主义的学说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一战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与马克思主义盛行无关,故B项错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全球性破坏容易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与代议制的完善无关,故C项错误;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与自由主义的学说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山东淄博一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十四点原则”指导战后和平建设。

其中提到:

(1)公开签订合约,之后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秘密会晤,必须公开坦诚地进行外交活动。

(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决定一切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14)应根据具体公约成立一个常规国际联合组织,旨在使大小各国平等享有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权力。

——据【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世界大历史》

(1)这三条原则怎样诠释了一战爆发的原因?

(6分)

【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

(1)结合材料“公开签订合约,之后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秘密会晤,必须公开坦诚地进行外交活动”可以得出一战前列强之间秘密外交不断,加剧国家间关系的恶化;

第五条,一战前欧洲列强大肆争夺殖民地,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应根据具体公约成立一个常规国际联合组织,旨在使大小各国平等享有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权力。

”可以得出一战前欧洲列强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国际组织的及时调和而愈演愈烈,以至于兵戎相见。

【答案】

(1)诠释:

第一条,一战前列强之间秘密外交不断,加剧国家间关系的恶化;第五条,一战前欧洲列强大肆争夺殖民地,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第十四条,一战前欧洲列强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国际组织的及时调和而愈演愈烈,以至于兵戎相见。

(6分)

3.(2015·山东滨州一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

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1)据材料,概括“一战”爆发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格雷为什么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6分)

【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解析】

(1)材料提及经济全球化,从经济角度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发生很大变化;从英国角度来看,英国主导力量下降,各国相继争夺霸权。

(2)“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说明一战对欧洲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具体来看:

政治上秩序混乱,经济上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地位上霸权受到挑战,逐渐失去中心地位。

【答案】

(1)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力量对比变化;英国全球领导地位削弱,世界秩序逐渐混乱。

(4分)

(2)说明:

战争使欧洲的政治秩序走向混乱;战争阻碍了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欧洲相对衰落,逐渐失去中心地位和对世界的控制力。

(6分)

4.(2015·山东青岛一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打仗干什么?

”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该怎样安排欧洲”;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泰勒先生没有意识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并无任何差别,而且必须把这里“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泰勒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

(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的不同之处。

(6分)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

(1)据材料一“该怎样安排欧洲”得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争夺欧洲;据材料一“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得出二战爆发的原因是维持欧洲的现状。

(2)据材料二中“泰勒先生没有意识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并无任何差别”得出材料二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并非是对欧洲的安排,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这种不平衡促进了世界法西斯主义的发展,因此二战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据材料二中“重新安排欧洲”换成“重新瓜分世界”“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得出战争不仅是为了争霸欧洲,而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答案】

(1)观点:

一战的原因争夺欧洲,二战的原因稳定欧洲现状。

(4分)

(2)不同:

两次世界大战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战争不仅是为了争霸欧洲,而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二战还具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

(6分)

5.(2015·山东济宁一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关角色参战,这些角色又是根据其疆域边界、殖民地拥有量、陆军和海军力量的变化而定。

虽然奥匈帝国预先就想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很快也认为比利时不再是独立国家,但除了这两个小国(它们本就是在19世纪才从较大的政治结构中脱胎出来)如人所料地消失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的大国,即便被胜利者击败,也都幸存了下来。

在此意义上,无论这场战争的手段是多么昂贵,多么具有破坏性,目的仍然是相当传统的。

……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这一切都非常不同。

从一开始,战争的意图就不一样。

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

对此,双方的领导人都承认。

……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问题,也关系到谁能生存、谁能控制全球资源、哪些民族将完全消失(因为它们会被胜利者认为是劣等的、不受欢迎的群体)等问题。

——[美]格哈特·温伯格《全副武装的世界》

(1)据材料,两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有何明显的不同?

这对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影响?

(6分)

【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

(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第一段“双方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关角色参战,这些角色又是根据其疆域边界、殖民地拥有量、陆军和海军力量的变化而定”说明一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下按照新的力量对世界的瓜分,根据第二段“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问题,也关系到谁能生存、谁能控制全球资源、哪些民族将完全消失”可知二战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第二问影响,一战主要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所以性质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的爆发是德意日法西斯为了称霸世界,危及到了世界人民利益,由此世界人民组成发法西斯阵营掀起了反抗法西斯的战争。

【答案】

(1)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争夺对世界的统治权。

(4分)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双方的争霸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分)

6.(2015·山东潍坊一模文综·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阶段:

1914—1917年为欧洲阶段,1917—1918年为全球阶段。

——摘编自(美)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将1917年视为一战从欧洲阶段转入全球阶段的主要依据。

(4分)

(2)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6分)

【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矛盾激化的产物,1917年美日对德宣战将战争范围扩大到全球,不同地区的国家相继卷入空前惨烈的一战。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列强之间矛盾日益不可调和形成两大尖锐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因此,作者的观点不够深刻全面。

【答案】

(1)依据:

日本对德国宣战;美国对德宣战。

(4分)

(2)评析:

材料二作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

其观点是片面的。

作者只看到了一战爆发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但没有看到一战爆发是因为欧洲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世界市场的本质。

(6分)

7.(2015·山东滨州二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战云密布的欧洲

(二)……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

(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

(4分)

【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解析】

(1)第一小问补充,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增加材料中没有的内容;第二小问理由,具体阐述补充内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即可。

【答案】

(1)补充: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理由:

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这是一战爆发的经济因素。

(2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理由:

两大集团的对峙,激化了彼此间的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军事因素。

(2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仅补充没理由不得分)

8.(2015·山东淄博二模·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场战争难以界定,但古往今来的世界性战争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是从15世纪出现的殖民战争开始的。

这种以控制土地和资源、进行掠夺、奴役和剥削为目的的殖民战争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结束。

第二次和第三次世界性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大战把全球绝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战场。

发生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是一种世界性的军事对峙,可谓第四次世界性战争。

第五次是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由发动阿富汗战争。

至今,全球性的“反恐”战争仍然看不到结束的尽头。

随着美国在2011年发布的军事战略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其“全球军事领导力”,这标志着美国正开启一场新的世界性的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