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64887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转型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国内生产总值

各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100.0

70.8

9.7

19.5

1953

60.6

20.2

19.2

1958

43.4

37.2

19.4

1966

40.5

35.7

23.8

1977

37.7

44.8

17.5

1990

25.3

46.5

28.2

2000

17.2

50.6

32.2

2003

11.4

56.5

31.2

(2)所有制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焦作市现有的产业所有制结构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模式与市场经济相掺和的产物。

其特点是产业结构的类型多样性、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

2003年在全市GDP增加值中,公有制经济占58.1%,非公有制经济占41.9%。

其中,第二产业工业以国有和集体经济为主(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9%),个体私营及股份制工业为辅;

第三产业除商贸、餐饮业和公路运输业等少数行业个体私营比重较大外,绝大部分行业仍以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

第一产业农业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土地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因而目前仍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为主。

上述所有制结构由于其投资主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3)产业的关联程度较差,产业链短

在现代产业发展中,良好的前向、后向和侧向关联,并形成产业链,是促使企业集聚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焦作市现有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和三次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经济与产销及服务等关联,产业链短。

如第一和第二产业之间,由于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不发达,产业关联度较低,致使绝大部分农、畜、林、果、药、林等产品以初加工产品提供市场;

又如工业中的能源矿产资源开采与相应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深加工)不相匹配,以及“三产”中的旅游业的发展同交通,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纪念产品生产衔接不好等。

由于行业间的关联度小和产业链短,必然导致产品增值环节较少和利益的流失,影响了企业的集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生产经营规模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规模经济是促使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而焦作市的三次产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如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规模为从业人员339人,年产值4213.7万元;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平均商品销售额为3221.6万元/个;

农村平均每个农户占有耕地仅4.59亩,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6101万元、5944万元/个和7.9亩)。

由于焦作市“小而全”、“小而散”的经营方式,难以采用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因而其产品在市场上也难以同具有规模效益的企业相竞争。

3、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1)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到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焦作市上述产业结构性矛盾集中地反映在工业经济效益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第三产业欠发达等方面。

2002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0205元,仅分别相当于河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70.2%和50.5%。

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2000~200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原地踏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2%。

产业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到城市与市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2)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的稳定

由于全市传统的能源原材料工业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艰巨任务,新兴行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处于初始或成长阶段,农业产业化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加工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发展不快,加之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城乡劳动就业问题十分突出。

2002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实际上远远超过此数)。

另外,全市农村除有11.8万人外出务工外,估计尚有40%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属于“隐性失业”。

这一问题如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3)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焦作市长期以来重经济发展,轻视生产环境保护。

特别是城市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广大农村以“五小工业”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

在重复建设的浪潮推动下,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冶金、造纸、皮革等重污染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这是导致主城区和部分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市域内水环境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以及形成70多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地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市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4)投资主体单一,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焦作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且资金投向又集中于能源原材料工业,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业等行业投入较少。

投资来源单一、投资渠道不畅、特别是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尚未形成,严重地制约了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得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1、指导思想

焦作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为:

遵循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增强综合实力为目标,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焦作市的产业现状,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自身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既具有焦作特色、又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结构。

一是既要考虑到焦作所处的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又要着眼于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构建同建设大焦作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重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集体经济同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经济相结合的混合型经济。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应以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具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的开发为突破口。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动,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但应加强政府的引导与宏观调控。

2、调整优化的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要研究市场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处理好近期与中远期的市场需求,阶段性与稳定性的市场需求、国内与国外市需求的关系。

将面向国内外市场与发挥自身的优势相结合,面向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

当前应处理好部分行业发展过热、重复建设与焦作市长远发展方向的关系。

(2)经济效益原则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必须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

提倡适度规模经济,鼓励小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实现规模经营;

提倡“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

通过提高产品、行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优化。

(3)科技进步原则

要处理好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

将科技进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动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引进和产业化进程。

(4)劳动就业原则

焦作作为人口稠密地区(2003年市域人口密度为836人/平方公里),劳动就业压力很大。

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应将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包括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为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中,无论是三次产业的优化组合、支柱产业的选择,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有利于促进与缓和城乡劳动的就业压力。

(5)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产业结构调整既要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目标,又必须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促使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建立清洁型的产业结构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确保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调整优化的总体目标

(1)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优化目标

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大、“三产”调强的发展思路,逐步建立起同区位、资源、现有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产业结构。

鉴于焦作市目前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化将维持较长一段时期,因而到2020年经济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第二产业在全市经济中仍将保持较高的比重;

第一产业呈缓慢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同城镇化步伐相适应逐步上升,但考虑到区位、人口规模与“三产”的构成特点,上升的幅度不会很大。

根据模型预测推荐方案,规划期内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见表4-2。

表4--2焦作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GDP总量

(亿元)

各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

2003(现状)

33423

32.1

2010

675.0

8.9

56.3

34.8

2015

1020.0

7.6

54.7

2020

1500.0

6.7

53.3

40.0

(2)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目标

规划期内,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按照“退一、强二、扩三”的思路,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会有较大的下降,第三产业则有明显的增长,第二产业则呈平缓增长趋势。

根据模型预测推荐方案,到2020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见表4-3。

表4--3焦作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

合计

各次产业就业构成

2002(现状)

51.0

26.7

22.3

32.0

28.0

34.0

30.0

36.0

(3)所有制结构调整优化目标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股份制混合经济及外商投资企业)在焦作市GDP中所占比重从2003年的41.9%提高到2010年的60%和2020年的70%,其中以股份制混合经济发展最快。

4、调整优化的阶段性目标

(1)2004—2007年:

应急性的结构调整

这一阶段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与问题,如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的深加工,加快发展新兴工业行业和以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行业,以及通过优先发展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等。

在确保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2)2008—2015年:

战略性结构调整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全市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进行的长远性的结构调整。

其内容为:

既要协调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又要搞好各次产业内部的调整优化;

既包括产品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建立和产业链的形成,又包括企业所有制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

最终将形成具有比较合理协调、产业的关联度较强、规模化与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投入产出效果明显、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弹性产业结构。

(3)2016—2020年:

旋进式结构调整

通过前12年的应急性与战略性结构调整后,这一阶段焦作市产业结构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因而这一阶段只需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做常规旋进式的调整,即向结构更为协调和合理的高级化与国际化方向升级演进,不断提高全市工业的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化、第三产业的现代化与社会化水平。

三、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与重点

1、工业结构存在的现状问题

(1)工业结构老化,发展后劲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焦作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结构亦在进行逐步调整。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别是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焦作市工业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焦作市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焦作市工业结构老化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工业结构失调。

全部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为34:

66(限额以上工业中为25:

75);

其中能源及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6.5%,加工工业仅占43.5%。

二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一定范围买方市场的形成,现有工业的一些支柱行业及主要产品,如以煤炭为主的采掘业,以矿山机械为主的机械工业,以小水泥、玻璃为主的建材工业,以两碱、两酸为主的化学工业,以造纸、制革为主的轻工业,以纱、布为主的纺织工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下降趋势。

这些传统的工业行业对全市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工业的发展后劲不足。

(2)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下降

焦作市现有工业虽包括了37个行业和28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属于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中的初级产品,其特点是高耗能、高污染、粗加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如煤、电、水泥、氧化铝、电解铝、钢、铁合金、玻璃、耐火材料等。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纺、食品工业绝大部分也是属于低附加值的大路产品。

由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较少,特别是具有焦作市特色、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更是屈指可数,致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其中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

(3)以国有和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展活力较差

2002年,焦作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32.8%,集体企业占28.1%,股份制公司占5.9%,外商及港澳投资企业占3.4%,城乡个体工业占21.1%。

而在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国有及集体企业占73.6%,个体私营仅占6.8%。

这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所有制结构,无论是筹资、融资渠道,还是产业转型、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等都远不如非公有制经济灵活,亦即是缺少发展活力。

(4)企业规模小,大中型骨干企业较少,整体竞争力不强

2002年,焦作市全部工业企业24418个,其中大型企业(含特大型、大一型和大二型企业)仅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一、工业总产值的21.2%;

中型企业(含中一型和中二型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0.2%,工业总值的10.0%;

小型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7%和工业总产值的68.8%。

其中大型企业中,半数以上是属于能源原材料工业的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这些行业对经济规模要求较高。

而焦作市除电力、炼铝、轮胎和汽配等少数企业外,绝大部分不具备规模效益,致使包括经济、技术在内的企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5)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低

焦作市工业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固定资产折旧和技改投入不足,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差,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的设备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产品,设备陈旧老化,原材料和能源的单耗较高,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

同时,由于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工业企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4%;

在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中其比重为1.27%,平均207个职工才分摊到一名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加之科技投入少,科技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2、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与途径

(1)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

焦作作为资源型的矿业城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资源衰竭阶段。

在我国现有的95座需要转型的矿业城市中,焦作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也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典型。

参照国内外资源型矿业城市转型成功的经验(如德国的鲁尔煤田),并结合焦作市工业化的进程与自身发展轨迹,今后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本方向为:

从资源开采与资源初加工为主的矿业城市逐步向资源开采与资源深加工(制造业)相结合方向发展,并逐步过渡到以现代制造业为主、资源开采为辅并同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阶段,最终演进为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格局。

上述发展进程中,最后一个发展阶段相当于后工业化阶段,大体到2030年才能实现。

(2)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途径

以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为推动力,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

为提升全市工业整体竞争力,本次规划中通过模型优选,将铝工业、汽车零配件工业、电力工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作为焦作市到2020年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是今后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为此,应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拓展市场和组建企业集团等措施,不断提到支柱产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以此带动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根据中央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本市的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电、轻纺等传统行业,促使能源原材料工业节能降耗、减轻污染、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加工工业的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最终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技术进步为动力,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为提高焦作市工业结构层次,应根据全市的现有基础与今后发展需要,重点发展金属及非金属新材料、高分子厚膜集成电路、丙烯酰胺、单晶铜及其制品等高新技术项目,并逐步扩大到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医药及机电仪一体化等行业,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为未来焦作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中指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的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焦作市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重点应加快国有及集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建立以股份资本为纽带,打破国有、集体、个体等各种经济成分的界限,打破一、二、三次产业的界限,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互“嫁接”与“混合”,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以产权重组为推力,加快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要运用市场手段加大企业改制力度,针对全市“五小工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污染重的现状,要利用市场手段促进企业间的组合和产权重组,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建议以建材、化工、皮革、食品等行业为重点,有条件的可组建企业集团和集中生产的工业园区。

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和“三产”。

3、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切入点与重点

焦作市工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为此必须找准其突破口与切入点,以切入点牵动重点,以重点带动增长点,以增长点拉动全市经济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1)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切入点——加快发展两大特色的优势行业

铝工业与汽车零配件产业是具有焦作特色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产业。

2002年这两个行业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17.9%,资产总额的25.1%,利税总额的27.5%。

从发展条件看,这两个行业发展均有良好的背景。

其中铝工业是在焦作煤、电及河南、山西铝土矿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汽车零配件则是凭借焦作地处豫西北与晋东南交通联系的结合部及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产业配套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因而是具有焦作特色的行业。

从发展现状看,这两个行业不仅在河南、而且在全国已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2002年全市氧化铝产量占河南省的38.8%和全国的14.9%,电觧铝产量占河南省的15%和全国的3.5%;

汽车零配件工业的生能力和经济总量居河南省第一位。

在全国汽车零配件行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130家企业中,河南省有15家,焦作市有3家。

上述两个行业不仅具有规模、市场、品牌、技术、质量管理及行业配套优势,而且发展软、硬环境条件良好。

从市场发展前景看,这两个行业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后10多年我国电解铝的需求量将保持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特别是随着国家制止电解铝行业的重复建设和关停一大批小电解铝厂,为焦作市铝工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机遇。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在今后10年将以年均12~15%的速度递增,为汽车零配件工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发展政策环境看,无论是中铝公司、河南省,还是焦作市政府都十分看好这两个行业。

中铝公司提出,要将焦作建成为河南省最大、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综合生产基地。

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划将焦作建设为河南省及中原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

因而,这两个行业理应作为“重中之重”和全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切入点。

(2)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点----培育五大工业支柱产业链

从增强行业的关联入手,以资源的精深加工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以改善行业的总体素质和提高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围绕焦作市未来的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形成以下五大产业群。

煤-电-冶产业群。

在利用当地焦煤集团开采的煤炭和晋煤南运部分煤炭的基础上,建立大型火电厂,并实行煤电热联产。

该产业群以焦煤集团、焦作电厂、中铝中州分公司、万方铝业集团和沁阳铝电集团为龙头。

该产业群核心为煤炭------电力(热能)-----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及铝材加工产业链。

此外,还有电炉炼钢、铁合金、炼镁和铅冶炼等,但产业链较短。

由于市场强力拉动,该产业群在今后10多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成为带动全市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煤-电-化产业群。

该产业群的煤、电基础与以上相同。

主要包括煤炭化工和以煤、电为基础的盐化工。

焦作及晋东南的晋城一带生产的无烟煤是生产合成氨及氮肥的重要原料。

该产业链以焦烟集团、化电集团、化工总厂、碱业集团、鑫安集团及伯利联公司等为龙头。

主要产品有两酸、两碱、氮肥、电石、聚氯乙烯、硫酸铝、PVC管材等。

根据生产联系已形成的产业链有:

煤炭----电力------烧碱-----副产氯气生产聚氯乙烯;

无烟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