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97022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0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25章解析Word格式.docx

拥有:

所有权控制:

控制权(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③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3.分类

2年的货物,1年以上的债权也属于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2)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3)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

但是,也存在正常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与生产循环相关的产成品、应收账款、原材料尽管是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作为流动资产。

当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应当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三、负债

1.定义和特征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购货合同不属于负债。

②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不是潜在义务)③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流动负债:

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四、所有者权益

1.定义和特征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老板权益)

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具体表现:

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投入资本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被计入了资本公积,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项目反映。

五、收入

1.定义和特征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非日常活动→利得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投资人投入的称为资本而不属于收入。

2.收入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入企业;

(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3.收入的分类

(1)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

(2)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六、费用

1.定义和特征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非日常活动→损失(如地震、罚款支出)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分配股利不属于费用)

2.费用的确认条件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3.费用的分类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七、利润

1.定义和特征: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

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降。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利润=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3.利润的分类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接受捐赠)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资本溢价)

八、会计要素的计量(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过去的流出

重置成本——现在的流出

可变现净值——现在的流入

现值——将来的流入

公允价值——现在的流入

(一)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是指为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二)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常用于:

盘盈固定资产

(三)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四)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应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五)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其实质就是假设将该资产在该时点对外出售所能带来的预期净现金流入或流出。

常用于存货的计量。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它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财务状况等式

  财务状况等式,亦称基本会计等式和静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会计等式。

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二)经营成果等式

  经营成果等式,亦称动态会计等式,是用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恒等关系的会计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利润的实现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三)动静结合的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本章考情分析】

第一节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

 

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分类

熟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熟悉常用的会计科目

第二节 

掌握账户的结构

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

1.总分类科目:

又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为详细和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

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在总分类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明细科目下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总分类科目:

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明细分类科目:

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可以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2)相关性原则。

会计科目的设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单位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也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类,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不能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