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637679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学统计实务知识810章Word文件下载.docx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指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实施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工作业务方案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对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进行的补充所性策划那个的新的统计调查方案,也属于地方统计报表

二、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机构

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统一管理和协调国家、部门和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国家统计局负责管理和协调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中央部门统计调查制度以及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制度;

县及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同级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各类部门统计调查制度。

三、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

(一)统计报表制度的管理原则:

P135

1)调查项目有充分的立项依据和明确的调查目的。

2)项目兼顾需要与可能,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承受能力,调查项目必须有经费保障;

3)重大统计调查项目必须经过研究论证和试点;

4)统计分类、统计单位和数据格式等符合国家标准和统一规定。

5)各级调查项目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6)调查项目必须贯彻精简效能、成本核算原则。

凡抽样调查、行政记录、重点调查能满足需要的,不得组织开展全面调查。

(二)统计报表制度的事后监督

未办理审批手续的统计调查项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统计调查,一律视为违法统计调查。

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四、统计报表制度的贯彻与实施

(一)普查制度的贯彻实施

国务院设立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常设在国家统计局。

地方普查机构要聘用人员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考核合格后颁发普查指导员证或普查员证。

普查的数据处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各级普查机构组织实施。

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普查数据的质量抽查工作。

(二)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的贯彻实施

各级统计部门采取“条”、“块”结合的组织方式,

“条”利用同级各有关部门已有的统计渠道、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按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由各有关业务部门(系统)组织调查或进行资料整理,形成各系统统计报表或数据。

“块”地方政府统计部门根据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对那些没有主管部门或由主管部门,但其主管部门没有统计基础的统计调查单位,直接组织调查,取得统计资料。

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全面调查、概率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

全面调查的组织有两种,一是政府统计部门直接调查,二是政府统计部门按照一定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逐级布置,再自下而上逐级上报。

抽样调查对调查范围内的部分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利用资本资料推算总体信息。

(上级部门制定好方案和只提调查原则)

重点调查是对一些特定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等,组织方式与全面调查类似

第二节统计单位(P138-140)

一、统计单位的概念

统计上所讲的单位是对若干标准化单位的统称,是指拥有一定活动场所,并从事一定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活动单位。

统计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细胞;

统计单位是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

二、统计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一)法人单位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授权使用)资产或者经费,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具有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账户,或者能够根据需要编制账户。

法人单位包括:

(6种)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组织法人和其他法人。

(二)产业活动单位

①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②相对独立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能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

法人单位由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一个法人单位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产业活动单位。

单产业的法人单位(位于一个活动场所,并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法人单位本身就是产业活动单位)

多产业的法人单位(位于一个以上活动场所,或从事一种以上经济活动,并能提供各自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收支资料,由两个及以上的产业单位组成)。

隶属关系:

产业活动单位接受法人单位的管理和控制。

(三)个体经营户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组织。

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合伙)登记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统计单位的统计原则

对统计单位按照所在地原则(按主要经营地纳入统计)进行统计。

两处以上经营地归主要经营地所在县级区域

不能将多个法人单位作为一个统计单位。

另:

对于跨省的分支机构,具有当地的分支机构营业执照,从事一年以上经营活动并向当地纳税,具有资产负债表内的账户,经国家统计局认可,可视同法人单位处理。

如果视同法人单位报送的分支机构,其上级法人单位数据不再包括该分支机构的统计数据。

第三节企业一套表(P140-147)

一、企业一套表概念

(一)基本定义

企业一套表是一种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元,将需要采集的统计调查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集的统计报表制度。

统计报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

(二)相关概念

1.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

有资质的建筑业;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

全部房地产;

其他第三产业重点耗能法人单位及其产业活动单位。

规模以上工业:

年主营收入2000万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有资质的建筑业:

用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法人单位

限额以上批发业:

年收入2000万以上。

限额以上零售业:

年收入500万以上。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

年收入200万以上。

房地产开发经营:

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法人单位

其他三产重点耗能单位:

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

2.企业一套表的调查单位确定:

按照“先进库,现有数”的原则生成调查单位库。

3.企业一套表的统计内容:

包括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能源和水消费、科技活动和信息化情况等。

5、企业一套表的统计原则和数据采集:

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

二、企业一套表的实施意义:

第一,规范统一统计工作的关键环节。

第二,实现统计数据生产方式转变的必要措施。

第三,减轻调查对象和基层统计机构负担的有效手段。

第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内在需求和研究研究探索结果。

三、企业一套表的规划和目标

2011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工作总体规划,实施工作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

2011年、2012年完成“三上企业”的统计布置。

第二阶段:

2013年统计范围扩大至“三下企业”。

第三阶段:

2014年-2015年统计范围覆盖全行业。

四、企业一套表的基本思路:

实施企业一套表,要按照

1.统一设计报表制度

2.统一管理调查单位、

3.统一数据采集处理方式、

4.规范统计工作流程、

5.统一布置与分专业负责相结合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6.要制定和推行企业一套表统计元数据标准。

元数据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统计指标元数据标准,从基本属性、管理属性和数据属性进行了规定和定义。

二是统计分组和目录元数据标准,从基本属性和管理属性进行了规定和定义。

第四节主要统计指标

一、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简称GDP(GrossDomesticProduct),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

(二)核算方法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GD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核算价格按照现价(当期的价格)和不变价(固定基期)两种。

我国以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为标准,同时公布支出法的GDP

年度gdp农业5个行业,工业39个行业,建筑业4个行业、第三产业46个行业

(三)资料来源:

①统计资料;

②行政管理资料;

③会计决算资料。

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工业增长速度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年度统计、计算、公布)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月度公布)。

(二)统计方法

其速度必须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步骤:

一、计算分行业年度工业增加值率

二、计算报告期现价工业增加值

三、计算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

四、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现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统计和计算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简称CPI,是度量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二)编制方法

其编制方法采用链式拉氏公式,对比基期5年调整一次,现行对比基期为2010年。

方法为固定一篮子居民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以及各个项目在篮子中的的权数,通过对比报告期与基期的权数金额反映价格变动情况。

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

国家调查队系统负责CPI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国家统计局对外每月发布一次。

(注:

实务中的所有指数均采用链式拉氏公式,对比基期为2010年,五年调整一次)

CPI总指数、城市CPI、农村CPI、8个大类;

类别指数环比、同比数据。

四、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综合反映住宅商品价格水平总体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的相对数。

国家统计局对外每月发布一次。

对比基期为2010年,五年调整一次环比、同比数据、定基价格指数

五、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简称PPI,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

规模以上企业通过主观选样和抽样相结合方式确定调查企业,规模以下企业通过随机抽样方式确定调查企业。

国家调查队负责PPI数据的收集工作,由国家统计局对外每月发布一次

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扣除①家庭经营费用支出、②各种税费、③固定资产折旧和④内部亲友间赠送支出后的收入总和。

总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固定资产折旧-内部亲友间赠送支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调查户纯收入之和/调查户常住人口总和

采取三阶段(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随机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住户。

国家统计局制定住户调查方案,各级国家调查队实施调查,通过日记账和访问调查方式获取住户数据。

住户以现金收支日记账和实物收支台账提供相关数据。

国家统计局对外每年公布一次。

学习指导P92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将家庭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个人交纳的各项社会保障支出之后,按照居民家庭人口平均的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配收入标志着居民的购买力,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但不包括出售财产收入和借贷收入。

国家统计局制定调查方案,各级国家调查队实施调查,国家统计局对外每季公布一次。

八、粮食产量

全年粮食生产总量。

除薯类(鲜薯)以5:

1折算粮食外,粮食产量一律按脱粒晒干后折国家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

九、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简称单位GDP能耗)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

单位GDP能耗由能源消费总量和GDP这两个指标计算而得,其单位为吨标准煤/万元。

单位GDP能耗=

能源消费总量=一次性能源+(进口量–出口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

能源消费总量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不得重复计算,核算可以从供应和消费两个角度进行。

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和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两种口径,一种是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每月发布,另一种是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发布一次,其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每年公布一次。

十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指企业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国家统计局对外每月公布一次。

十二、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的在岗职工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公式:

工资总额/在岗平均人数

其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单位。

调查频率为季度、年度,国家统计局对外每年公布一次。

第九章:

统计标准(P165-175)

第一节统计标准的相关概念

一、统计标准含义

其统计分类标准是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一般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二、统计分类标准化的作用

⑴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由基本概念、核算原则和方法、基本表式和账户以及统计分类标准等一系列要素所组成。

统计分类实行标准化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⑵是统计分组的规范。

⑶是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

(只有标准化之后,才能借助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

⑷有利于加强统计资料的国际对比。

三、统计分类标准化的特点

⑴科学性与系统性;

是以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为基础,由专家起草,主管部门发布实施。

⑵统一性与强制性;

它对每个分类对象的名称、定义、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和代码作出统一规定

⑶通用性与稳定性。

主管部门发布后应保持分类标准的稳定性,避免频繁修订影响资料的可比性。

第二节常用统计标准

一、组织机构代码

是对我国境内依法注册、法注登记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代码标识。

单位代码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共九位),它是由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标准于1984年发布,2011年第三次修订,它是依据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事业单位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标准分类。

行业分类标准共分:

20个门类,96个大类、432个中类、1094个小类。

20个行业门类以英文字母A-T表示(A为第一产业,BCD第二产业,其余为第三产业),96个行业大类用01-96表示。

三、统计用区划代码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共由12位代码组成,分别执行两套标准,

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6位代码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州、盟)、县(区、市、旗),每层2位码),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县以下区划代码由7-12位组成,执行《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乡、镇(街道办事处)7-9位,居委会、村委会10-12位

四、城乡划分代码

城乡划分代码以统计用区划代码为基础,在12位区划代码再延拓5位代码组成17位代码。

13、14位为城乡属性代码,15-17位为城乡分类代码

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五、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

2011年制定了该办法,依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四种类型。

(掌握重点行业的中型企业划分标准)

行业名称

指标名称

中型

农业

营业收入

500万-20000万

工业

从业人员

300人-1000人

2000万-40000万

批发业

20-200人

5000万-40000万

零售业

50-300人

住宿和餐饮业

100-300人

2000万-10000万

注:

从业人员指期末人数,没有期末人数用全年平均人数代替;

营业收入采用主营业务收入(限下批发零售业用商品销售额替代,限下住宿餐饮以营业额替代),资产总额采用资产总计代替。

大、中、小必须同时满足下限,否则下滑一档,微型只满足一条即可

六、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对各类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18个中类,25个小类。

七、企业控股情况划分(应用题学习指导P98):

以法人企业为对象,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

具体分为①国有控股、②集体控股、③私人控股、④港澳台商控股、⑤外商控股和⑥其他控股六类。

国有控股4种:

①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占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大于50%;

②国有相对控股,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出资人;

③国有协议控股,出资比例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

④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而集体控股、私会控股、外商控股、港澳台商控以国有控股的前3种情况进行确定。

第十章企业主要统计报表P176-201

第一节基本单位统计P176-180

一、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

1、基本单位统计:

是一项基本的统计工作,它是各项统计调查的基础。

在经济普查年份采用全面调查,非经济普查年份,一般采用重点调查。

二、基本单位统计的内容

(一)组织机构代码

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定代码进行填写。

在填写产业活动单位时是法人本部的,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九位校验码填“B”。

尚未领到法定代码的单位,一律由统计部门赋予临时码。

(二)单位详细名称

企业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

行政、事业单位按编制部门登记、批准名称填写;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按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要求填写一个单位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余的单位名称。

填写要求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完全一致。

(三)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又称“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按营业执照填写,产业活动单位填写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六)开业(成立)时间

解放前成立的单位填写最早开工或成立的年月;

解放后成立的单位填写营业执照或批准成立的时间;

新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填新设立时间;

恢复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填以前设立的时间;

虽然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有变化,但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最早成立时间;

乡镇街道的管辖区域未改变按原成立时间填写,否则按新成立时间填写。

(七)联系方式:

包括电话(固定、移动和传真)、邮编、电子信箱和网站。

(八)、登记注册(或批准)情况

指办理登记注册手续的机关名称、级别和登记注册号码。

其中:

登记注册机关名称包括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②编制部门、③民政部门、④国家部务部门、⑤地方税务部门和⑥其他。

登记注册机关级别划分为①国家、②省、③地、④县共4个级别。

(十)企业控股情况

国有控股、集体控股、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其他

(十一)隶属关系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GB/T12404—1997)隶属于哪一级行政管理单位,分为中央、省、地、县、街道、镇、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

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以领导为主的一方来划分中央属或地方属。

(十二)营业状态

分为营业、停业(歇业)、筹建、当年关闭、当年破产、其他等六个类型。

(十三)执行会计标准类别:

分为①企业会计制度;

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③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④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寺院、宫、观、教堂等);

⑤其他(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等共五种情况。

(十四)机构类型

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和其他组织机构。

(十五)机构类型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法人单位所属的全部产业活动单位按统计专业分组的单位数。

第二节从业人员及工资统计P180-185

一、从业人员统计:

包括两大类、三个指标。

两大类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三个指标指:

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一)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指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

(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劳务派遣+其他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不包括:

①离开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并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②在校学生以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学生;

③本单位因劳务外包而使用的人员

1.在岗职工

在本单位工作并且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单位支付各项工资和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人员,以及上述人员中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包括:

(1)应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如使用的农村户籍人员)

(2)处于试用期人员

(3)编制外招用的人员

(4)派往外单位工作,但工资仍由本单位发放的人员(挂职锻炼、外派工作)

不包括:

劳务派遣;

劳务外包人员

2.劳务派遣人员

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无论用工单位是否支付劳动报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