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606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教育学二知识点总结_精品文档.doc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P5]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P9]

3.教育学:

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P15]

4.教育产生的原因: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5.教育产生的条件:

(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P17]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6.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原因和条件:

[P19]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7.简述西方教育史上五大教育思想家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

柏拉图[P23]

1“学习即回忆说”,所谓学习,就是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

2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3作用:

《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

夸美纽斯[P26]

1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他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教育,即“普及的教育”和“周全的教育”。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来开展。

2夸美纽斯建立了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以及教学过程理论,详尽地论述了各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其中包括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3作用:

他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名著《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在夸美纽斯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18和19世纪许多教育思想的萌芽。

卢梭[P28]

1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开端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

自然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自然人。

2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婴孩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他还提出了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的思想。

3作用:

卢梭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的观念,提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等。

他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P29]

1把管理论、教学论和德育论视为教育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他提出了教学四阶段论,即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后被他的学生席勒发展为五阶段,即分析、综合、联系、系统和方法。

2他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把德育看作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

他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3作用:

他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使教育学开始走上科学的道路,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为近代课程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形式阶段”理论,是当时教学方法的重大革新,为近代教学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在历史上首先从理论上明确地把教育与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杜威[P30]

1对于教育的本质,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杜威认为教育除自身之外无目的,真正的教育目的内在于教育历程。

2在经验论基础上,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

他提出了思维五步说,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

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广义地说,道德就是教育。

3作用: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所涉及的教育基本问题不仅范围广阔,而且意义深远,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见解,对推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杜威作为一位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家,建立起了他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在解决现代教育许多实际问题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他是现代教育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人社会教育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矛盾性,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先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显示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要求之间的差异。

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从发展发向上看,社会发展的方向总是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人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有倾向于突破甚至摆脱这种规定;发展水平上,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发展结构上,体现在人才的群体结构与社会对人才的结构性需求上;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伐善的特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各有其自身的逻辑和特点,两者在特定条件下既可能基本一致,也可能存在程度不同的冲突;[P34]

一致性;首先,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社会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就是怎样;其次,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P36]

人在实践活动中与社会构成矛盾关系,人适应社会,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又改造社会,是社会存在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主体。

[P37]

教育的两个基本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

[P36]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人,是人的发展。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一矛盾中的特殊功能和特殊地位在于有目的地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P37]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先天性素质(遗传。

物质前提)、社会环境(教育,重大影响)、个体的主观努力(关键)。

[P39]

(1)个体的先天性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遗传素质上:

第一: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第二:

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后天的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大环境,小环境。

自觉的社会环境包括: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P40]

(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P42]

第一:

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能动性都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第二:

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第三: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人的活动包括:

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P43]

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A、计划性;B、组织性;C、协作性;D、全面性)(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人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业不可能对人所有方面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部来看,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还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

6、教育的经济功能(科教兴国)[P49]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性劳动者转化成专门性的劳动者,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成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把一般性爱的劳动者改造成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7、教育的政治功能(简、判、填)[P54]

教育的政治功能,无论是问的那个政治的功能还是变革政治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政治社会化,不仅可以使年轻一代普遍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而且可以培养出各种专门的政治人才或者为这种人才成长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教育是推动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民主意识的启蒙深入和提升,民主观念的确定都要依靠教育。

、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状态往往成为一个国家政治形势的晴雨表,政治运动就是经常从这里发端的。

8、教育的文化功能(深理P56—59)

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

传递、保存和活化)

、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是文化传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

、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是活化文化的基本手段)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改造文化是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取舍、调整和再组合。

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

(3)、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教育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教育是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的;

教育还可以通过创造新文化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

9.教育诸多社会功能的联系[P59]

(1)整体性;社会诸方面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内在复杂性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整体性

(2)矛盾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各自直接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本身就是不尽相同,所以导致教育社会功能的矛盾性

10、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P61]

、间接性;、隐含性;、潜在性;、迟效性;、超前性

1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P63]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学校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的);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功利情发展的教育价值对教学的影响;重共性请个性;重服从轻自主;重认同轻创造;

1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P73]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教育要循序渐进)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