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917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docx

浙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优质

浙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册教案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计划和教案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绘画能力较幼儿园也有了较大提高,是迅速提高艺术能力的好时机。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已基本了解并适应,对一些绘画构图着色,手工剪贴制作的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能够完成较完整的作品,在创新思维上,一些学生能对事物发散思维,有些想法还非常独到,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

二、教材分析: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xx年版)》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以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美术教育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的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20课,分为8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因而均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渐进关系如下:

色彩:

涂色练习(《五彩的烟花》)→平涂·形色结合(《缤纷花布》)→在复杂形内填色(《热带鱼乐园》)→尝试色彩搭配(《美丽的盘子》)

造型(设计):

用线造型(《五彩的烟花》)自然形→几何形(《缤纷花布》)→适合图形(《小小书签》、《美丽的盘子》)→动物造型(《卷纸动物》、《热带鱼乐园》、《神气的大花》、《漂亮的拉花》)→人物造型(《我的老师》、《叔叔阿姨真忙》)

三、教学目标:

(1)一年级美术教学,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学习绘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概念、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锻炼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会感受身边的事物及美感,完善人格。

(4)、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学习习惯。

(5)、继续熟悉水彩画的材料工具及其使用。

四、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

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4)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本期的美术教学需使学生的动手落到实处,起到培养能力,提高技能的目的,在课堂中要简化教学过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

(5)在课堂纪律方面还应加强管理,注意习惯养成。

内容

页码

备注

计划

1

五彩的烟花

2

我的老师

3

叔叔阿姨真忙

4

刮出来的画

5

卷纸动物

6

小小书签

7

缤纷花布

8

美丽的盘子

9

窗花花

10

漂亮的拉花

11

摹印纹理

12

手指印画

13

机器人来了

14

我喜欢的绘画

15

热带鱼乐园

16

神气的大公鸡

17

大牛和小牛

18

蘑菇家园

19

奇妙的昆虫

20

民间玩具

 

课题:

五彩的烟花

主备课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

难点: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

你觉得烟花很美吗?

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

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

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

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

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

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

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课题:

我的老师

主备课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

教学难点:

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

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

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

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

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2)收集有关尊师重教的故事。

 

课题:

阿姨叔叔真忙

主备课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阿姨叔叔真忙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

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

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

《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

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课题:

刮出来的画

主备课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刮出来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以及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刮画的方法。

2.尝试运用不同纸材、涂色工具创造不同的底版及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

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

教学准备

(学生)蜡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各种刮画工具

(教师)范作、课件、常规及特殊的刮画工具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及教学反思

1.引出课题。

  出示范画(或者民间艺人制作的有关相近于刮画的作品和有关刮画方面的录像),指名要学生述说看到的这幅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异同点,自然地引入课题。

2.学习创作。

  

(1)出示课件(学生和教师的优秀作品):

学生欣赏时,提醒他们注意底版的制作及刮画的技巧。

  

(2)学习制作方法:

观察书本中刮蜡画底版制作以及刮画的方法,请学生说说制作步骤。

  (3)师生互动讨论:

涂色、刮画的方法以及注意点,特别讨论作品的创意。

  (4)提供创作建议:

①创意:

构思与众不同、材料有自己的特色、涂色有变化、刮画充满热情、整体富有意境;②涂色:

涂双色时,先淡后深(或反之),一层盖一层,还要考虑到刮画时的效果(不一定都很均匀);③刮画:

可轻可重,刮得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特别要注意根据画面的需要,轻重适当;④工具材料:

针对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利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