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618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7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婴儿喂养知识Word下载.docx

同时,一遇到光线,眼睛就眯缝成线或闭合起来。

因此,一般认为,此时新生儿还没有视觉集中(注视)现象。

出生后第3周时,才开始出现视觉集中现象。

听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的听觉是不灵敏的。

原因是新生儿外耳道粘膜肿胀和羊水堵塞,并不能听到普通的声音。

但心理学家魏兹曼的研究发现,出生后几秒钟的新生儿就能正确地把头转向声音出现的方向。

味觉。

新生儿喜甜味,对酸、辣、苦味表示拒绝并呈痛苦表情,但不如年长儿那么敏锐。

嗅觉。

生后闻到母亲的气味,会感到欢愉,并且喜欢乳汁特殊的香味;

对刺激性强的气味表示痛苦。

全面了解衡量,看您的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生长是量的增加,发育是质的提高。

一个3公斤的新生儿成长为一个60~70公斤的成人,同时运动能力和智力不断增长,是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对了解小儿健康情况极为重要。

因此父母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生长发育既是一个连续过程又有阶段性,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

就是说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有时快些,有时慢些;

有时这个系统发育快,有时那个系统发育慢。

因此,一定要全面衡量生长发育情况,才能做出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结论。

在家里,为保证湿度,可以在暖气上放湿毛巾。

如烧煤炉取暖,则可在炉上放盆开水,通过水蒸气,提高湿度。

在炎热的夏天可用湿拖把,多拖几次地,以保持需要的湿度。

洗澡有利于新生儿健康,关键是要掌握室温、水温和方法。

年轻的妈妈不知怎样给新生儿洗澡,因小宝宝太小,手重了怕把骨骼折断,手轻了怕抱不住摔了。

年轻的妈妈可让小宝宝仰卧在左臂上,头放在手掌内,先洗头部和上身,后洗下半身。

用拇指和中指或无名指压住耳壳,堵外外耳道口,以防水进入外耳道。

头稍下垂,先洗头,后洗脸。

洗完头颈部后,让宝宝坐在盆内,头放在肘部,手托住臀部,洗胸产、腹部及下半身,最后轻轻翻过身,洗背部。

在洗澡前,应先准备好大毛巾和需换的内衣裤。

如在寒冷季节,毛巾及内衣要适当加温,水温应适中,用手浸水时不感到烫即可。

在洗澡过程中,如宝宝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

洗澡应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洗澡时翻动过多,引起吐奶。

洗完澡后不要立即畏奶,因宝宝疲乏,需适当休息。

新生儿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妖嫩,易被擦伤和引起感染。

因此特别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和防止损伤。

在脐带脱落前不用盆浴,采用干洗,即在换尿布后于皮肤的皱折处涂以少许植物油。

除会阴部及臀部外,不用水洗。

脐带脱落后可用盆浴,用无刺激性的肥皂,浴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不要用力擦。

浴后,在皮肤褶处及臀部撒少许滑石粉,不要撒得过多,过多会因受潮而结成硬块,颈部不宜直接用容器撒粉,应撒在手上再涂抹,以防新生儿吸入。

每次大小便后均用温水洗,以防发生尿布疹皮炎。

尿布洗后必须多用几次清水洗净,以防肥皂的碱性未去干净而刺激皮肤。

要经常注意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脓疱疹;

如有,即使很小,也要重视。

有的新生儿头上有针尖大的不透明小疱,这是皮肤感染,可用50%酒精局部涂抹,有明显效果。

新生儿的五官护理。

五官包括眼、耳、鼻、口腔、咽喉等器官。

婴儿哭闹后或喂奶后溢奶,易将眼泪及乳汁流进外耳道,容易引起中耳炎。

外耳道如有分泌物,不要直接用手挖,可用棉棒轻轻擦去。

正常情况下,鼻孔也有一定分泌液,起到湿润鼻腔的作用;

由于室温高,分泌物易变粘稠,甚至成干垢。

婴儿鼻孔小,小的干垢也可造成鼻堵而致呼吸不畅。

当宝宝张嘴呼吸时,就应想到可能是鼻腔有堵塞。

可用棉棒或牙签卷上棉花轻轻地将鼻垢取出。

眼有分泌物或眼屎时,不要用毛巾擦,最好用纱布浸温水后洗。

新生儿口腔粘膜薄嫩,尽可能不用布去擦,以免造成损伤。

多喂水是清洗口腔的好办法。

空气浴和日光浴。

一般没有特殊异常的婴儿,出生三周左右,应使婴儿逐渐接触室外空气。

最初选择天气好、风不大的日子,打开室内窗户,使婴儿接触室外空气5分钟,连续3~5天,适应之后再包出室外。

抱婴儿到室外,要选择婴儿情绪好、身体好,天气晴郎的日子。

春、秋季节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左右;

夏天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3点以后;

冬天大约掌握在吃吃饭前后。

到室外进行空气浴,最初的时间大约掌握在5分钟左右,持续3~5天。

以后,逐步增加到10~20分钟。

最好每日能坚持室外空气浴。

如果遇到天气不好,只需打开窗户,不要抱婴儿以室外。

室外空气浴,一定要戴帽子,注意不要使日光直射头部。

初乳是个宝,千万别挤掉。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初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天然良药,初乳是指刚生完小儿到产后6天内的乳汁,这种乳汁浓稠而发黄,此后的乳汁称为成熟乳。

初乳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而且大部分是球蛋白。

初乳的黄色是由白血球及乳腺细胞中产生一种叫做腺脆初乳球的细胞所致。

这种细胞比其他脂肪的粗度大,含核,核的颜色为黄色。

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最大差别是初乳中含免疫物质的量高。

新生儿通过吃初乳可得到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细胞,保护新生儿免受感染。

此外,初乳中含脂肪量较低,正好与刚出生的小儿胃肠道对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特点相适应。

所以,初乳是预防新生儿患病的重要食物,初乳的量虽少,但营养价值很高,易消化吸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食用。

有许多妇女不了解初乳的好处,而把数量不多的初乳做为坏乳白白地挤掉,不给新生儿吃,这是极其错误的。

母乳喂养不定时不定量。

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不能严格规定。

当婴儿哭闹要吃奶时,不要给婴儿限制吃奶的时间,应满足其要求。

夜间母亲往往必须起来喂几次奶,因而使母亲睡眠不足,的确很辛苦。

不过,这个时候,母亲也只好多吃点苦了。

在新生儿期,每天哺乳次数可达8~10次,甚至更多。

新生儿每1~2小时便要吃一次奶,睡眠很不规律。

随着奶水的增多,喂奶逐渐形成规律,大体每2.5~3小时喂一次奶。

新生儿吃奶有连续吞咽声,吃完后能安静入睡,睡后精神愉快,体重稳步增加,表示奶量足够。

哺乳时间每次保持10~15分钟比较合适。

在哺乳的前5分钟里,婴儿便可吃到奶量的一半。

因而虽说哺乳时间长,不一定吃的奶量多。

当婴儿吃20分钟奶,仍不愿离奶头时,应考虑奶量不足。

不要用奶瓶喂糖水,以前习惯在喂母乳前先喂糖水,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喂糖水。

经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认为这是错误的。

糖水比母乳甜,用奶瓶咽不费劲,因此新生儿用奶瓶吸糖水,咽母奶就不肯用力了。

这样会使母奶减少,况且奶瓶消毒不易干净,用奶瓶容易引起新生儿腹泻。

一般母奶中水分够婴儿生活所需要的。

因此,除婴儿腹泻或炎热的夏天,两次喂母乳之间不必另外喂水。

喂水时要用小匙,不要用奶瓶。

喂奶的正确姿势

母亲在哺乳前应把准备工作做好。

首先要检查小儿是否排了尿或大便,更换干净布,再洗净自己的手,用清洁毛巾和温开水擦净奶头的周围皮肤,然后开始喂奶。

母亲最好采用坐位、把小儿抱起。

为了喂养方便,母亲应将哺乳一边的脚用矮凳垫上,使大腿抬高,让小儿斜靠在母亲大腿和手臂上,使母子都感到舒服。

在小儿吮吸几分钟后引起下奶反射,乳汁会自动流出,俗称起痉。

这时因下奶多,小儿来不及下咽而引起呛奶。

因此,喂奶时母亲必须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夹住奶头,控制奶的流量。

同时也能防止乳房堵住小儿的鼻子影响小儿呼吸。

每次喂奶后,应将婴儿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打其背部,以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

喂完奶后不要让婴儿继续含着奶头,以防止乳房或母体堵住婴儿的口鼻引起窒息。

特别是夜间哺乳时尤应注意。

要注意乳房保健。

乳房集中了很多血管,稍微不小心就容易淤血、红肿,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影响乳汁分泌。

按摩乳房会帮助血液循环。

乳汁分泌少,乳头周围发硬难以哺乳,乳头的乳管出口没有全张开,婴儿吮吸困难,都要进行按摩,疏通乳腺,乳汁分泌就会多起来。

按摩可从产后第二天开始,1天1次或2次,每个乳房15分钟,自己按摩。

乳头也易发生淤血和肿胀,另外乳头下陷常常使婴儿难以吸奶。

利用按摩使乳头变得柔软,便于婴儿吸奶。

乳房按摩时,按照以下步骤:

⑴用右手横抓住左侧乳房。

⑵向中央堆压。

⑶用手抓住乳房斜下部。

⑷双手向斜上方堆。

⑸从下面托起乳房。

⑹用二手向上推。

⑺按摩右侧乳房,重复上述1-6。

⑻用右手抓住乳头和乳晕。

⑼用左手托起乳房。

⑽右手推拉乳头。

⑾右手上下捏奶头。

⑿把乳头和乳晕顺钟向和逆钟向揉搓。

⒀用二手由乳房向乳头按摩。

母亲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的清洁卫生。

哺乳前必须洗手,接触乳房的毛巾要清洗且煮沸消毒。

乳房有伤口时,哺乳完毕,用附有硼酸软膏纱布盖好。

哺乳前,用温湿毛巾捂乳房5分钟,将前几滴乳汁挤掉,然后再喂婴儿。

婴儿吃剩下来的奶要挤出来,让乳房变空。

哺乳完,把浸在盐水中的毛巾拧干,擦干净乳房。

哺乳期妇女特别要注意营养。

哺乳期妇女负担二人的营养,一个是母亲自己,一个婴儿。

产妇为了产后身体复原和哺乳的需要,每日三餐要吃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般每日吃的食物要比平日多30%以上。

乳母膳食的营养成份应比平日更要注意合理搭配,严防偏食、挑食。

要多吃含有蛋白、脂肪、维生素、铁、钙等丰富的食物,要荤食和蔬菜搭配,粗粮和细粮搭配,如肉、鸡、鱼、蛋、豆腐、猪肝,各种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等。

为了乳汁丰富要多吃汤水类食物,如牛奶、豆浆、排骨汤、鸡蛋汤、鲫鱼汤等。

哺乳期间不要喝烈性酒,不要抽烟,不喝咖啡、红茶等。

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辛辣物不要吃得太多。

我国对没有满月的产妇(俗称做月子)的膳食较重视,但满月以后膳食恢复到平日一般质量,这就是不对的。

事实上满月后婴儿需乳量更多,产妇更需要营养。

因此在整个哺乳期,乳母的膳食都必须注意营养,才能喂好孩子。

妈妈的精神状况和营养状况,正确的喂奶方法都影响母乳的量。

产妇在产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乳汁开始分泌并且逐渐增多,乳房膨胀起来,奶愈愈多。

新生儿吸吮力量逐渐增高,吸奶技艺也高明起来,乳汁分泌更加旺盛。

乳汁分泌因人而异。

既有在生后1~2天出奶就很多很好的人,也有在生后3~4天,甚至一周才下奶的人。

因此下奶晚的要想一切办法来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

有的人下奶,而不能认为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

有的人尽管乳房很小,但乳腺发育很好,一旦婴儿吮吸,就能顺利出奶;

也有尽管乳房胀得硬梆梆很难受,但因初产,乳管出口不顺畅,出奶不好。

此地要按摩乳房、奶头,使乳房和乳头周围变软,挤出乳汁,疏通乳管。

妈妈精神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乳汁分泌。

由于只生一个孩子,没有经验,家务活和照料婴儿双重劳累,心情急燥,晚上婴儿哭闹,妈妈休息不好,这些都影响母奶的量。

妈妈必须不急不躁,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乳汁。

父亲这时必须关心妈妈,担负起家务劳动,不与妈妈争执。

婴儿的奶奶和外婆必须照顾好妈妈的饮食,教给妈妈如何护理好婴儿。

如果用了以上方法,母乳仍然较少,中药对下奶有较好效果。

可到医院申请产科医生开中药方。

此外,有一个多年行之有效的药方可试用:

王不留行15克,穿山甲15克,加猪蹄一付,慢火水煎,吃肉喝汤,每晚一次。

预防接种可有效地增加婴儿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足月产新生儿应出生后48~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

接生医院为您提供这种服务。

乙型肝炎疫苗需接种三次,请您注意各次时间,不要延误。

当地防疫站或妇幼保健站为您提供服务。

预防接种就是通过注射或服疫苗增加自身的抵抗力,以预防或减轻某些传染病。

由于预防接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程序,有计划地按时预防注射,因此也称为计划免疫。

由于预防接种多数是注射疫苗,因而群众通常称为预防针。

新生儿时间进行的预防接种是注射卡介苗和第一次乙肝疫苗。

新生儿要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结核病就是群众叫的“痨病”。

结核病是结核菌引起的。

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对结核菌缺乏抵抗力,而且新生儿感染结核菌后易发生急性严重结核病。

因此,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大于2.5公斤(即5市斤)且无严重疾病的,应在出生后4~72小时内接种卡介苗。

对早产儿及体重小于2.5公斤的,可在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接中,现在用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在左上臂三解肌处,接种后局部出现一个白色小泡,10分钟后消退,留下一个针尖大小的痕迹,几天后自行消失。

3~4周后接种处皮肤又出现黄色黄豆大小的丘疹,皮色暗红,有的在中央部形成小脓疱,溃破后流出小量脓性分泌物,2~3周后结痂,留下一个小疤痕;

同时左腋下淋巴结可稍肿大,一般不超过直径1厘米,以后肿大的淋巴结会自行缩小,这些都是卡介苗正常反应。

有时注射局部要发生贵疡,可涂1%龙胆紫(就是紫药水)并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

有部分小儿接种处的贵疡经3~4周不愈,溃汤周围皮肤发红,或者出现腋下淋巴结异常肿大时,家长应带小儿到医院看病。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是相对的,就是说种了卡介苗得结核病的机会少了,就是得结核病也轻了,但不是绝对不得结核病。

因此,对亲戚或邻居中的结核病人,仍尽量不要接触。

新生儿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是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打针、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而传染。

若母亲在怀孕期患乙型肝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传染给新生儿。

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有良好的效果。

乙肝疫苗的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法,共注射3针。

第一针在出生后48小时内注射;

第二针在出生后1个月时注射;

第二针在出生后第6个月注射。

注射三针乙肝疫苗后,获得抵抗乙型肝炎的能力可保持3看。

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反应很轻微,只有少数人有低热或接种局部出现小的红晕和发烧,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失。

预防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

①接种前要洗澡,保持清洁。

②接种前测量一下体温,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异常。

③要填写母婴健康手册。

接种后。

①当天禁止洗澡,如没有什么异常,第2天可洗澡。

②不要触摸打预防针处。

③接种后要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注射处是否红肿,孩子是否发烧、腹泻,精神状况如何,如出现严重腹泻、高烧、抽搐等症状,应到医院诊治。

预防接种要在身体健康进进行。

预防接种时,如患有其他疾病,有的会加重病情,有的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

因此有以下情况时不能作预防注射:

①孩子有发热、感冒、腹泻等急性病时,暂时不能预防接种。

②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和贫血时,不能作预防注射。

③有过敏体质,如有严重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预防接种时可起起严惩的过敏反应,不宜预防注射。

④有脑发育不全、脑病或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等,不宜预防注射,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接种的反应。

接种后的反应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二方面。

局部反应主要见于注射接种,多在注射后24小时左右出现,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痛现象。

红肿直径小于2.5厘米者为弱反应,2.5~5厘米者为中等反应,大于5厘米者为强反应。

强反应时,局部的淋巴结可肿大、疼痛。

全身性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5℃以上为强反应。

此外,尚有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对中度和中度以上反应应到医院诊治。

为什么新生儿要哭喊?

婴儿还没有学会讲话,他的要求都通过哭喊来表示,所以父母一定要仔细观察,逐渐掌握自己的孩子哭喊的含意。

哭喊的原因很多,不同原因的哭喊有以下几种:

饥饿性哭喊。

常常是在将要喂食的时间以前,婴儿的哭声很宏亮。

一抱起来,他的头就会转来转去找奶头。

奶头一塞进他的嘴里,哭就会停止。

如果你在给孩子哺乳,孩子吃了一口又哭,应该注意母亲的乳头是否太大、太小或者太短,婴儿一口没有吃到奶,就又会哭闹。

有时因为奶的分泌过多,过急,呛着婴儿了,婴儿就会把头让开奶头后哭闹。

若是人工喂养的,更要注意奶是否过冷或过热等。

鼻塞的哭闹。

这是因为鼻子塞住,吃奶时透不过气来,会大声哭喊,常发生在刚睡下不久。

解除了婴儿的鼻塞,就会安静入睡。

不舒服引起的哭喊。

如尿布湿了,衣服穿得过多太热,或衣服穿得太和过冷;

或衣服包得太紧,影响他的活动;

或有什么硬的物体碰痛了他的身体;

或强的光,过响的声音,都会使婴儿发生哭喊。

这就需要父母仔细去查找,去除了这些因素,哭喊就会停止。

因为有病而哭喊。

最常见的是腹部不适。

如果通过各种检查,都未发现哭喊的原因,孩子仍哭喊不止,应到医院诊治。

五官的感觉。

1个半月时会注视活动的物体,并作出色彩选择。

如将红色球与灰色球同时放在他眼前,他会选择红色球。

当球移动时,两眼会跟着移动90。

这时家长可以在喂奶前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用手在他眼前晃动或抱到光亮处看亮光,或用红色球在眼前慢慢移动,引起婴儿的注意兴趣。

2个月的婴儿,视觉相对较集中,已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并会用眼睛注视大的物体。

特别爱看亲人的脸,注视人脸的时间比注视物体的时间长。

婴儿满月时眼睛能看20~30厘米远,1.5~2个月能看到1~1.5米。

婴儿满月后,在哭闹中听到母亲的说话声或者听到柔和的轻音乐,会立即停止哭闹,安静下来,似乎在细细倾听。

这一时期,母亲应该多和婴儿“对话”,多给他听音乐,以训练他的听觉。

到2个月婴儿能把头转向声源。

此时,父母可以在不同方向摇动玩具,或呼叫婴儿,训练婴儿辨别声源的能力。

对不同的味道会表现出不同反应。

对有甜味的东西喜欢吮吸和吞咽,而对有苦味、酸味、咸味的东西则表示拒绝,用舌头把东西推出来,甚至引起哭泣、恶心和呕吐。

虽然不能分辨各种气味,对刺激性小的气味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弱,但对强烈的气味则能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如呼吸节律的改变,屏气或啼哭不止。

皮肤感觉。

发育还不成熟,不能确定受刺激部位,不能出现局部逃避反应,而是引起全身性运动。

对寒冷的刺激较敏感,外界温度低时就会啼哭,甚至发生战栗,保温后马上安静下来;

对热的刺激较迟钝,对过烫的热水袋不知道躲避,因而易引起烫伤,父母必须小心。

触觉在某些部位较敏感,轻划其手掌或足底时能引起手指或足趾的运动。

痛觉发育较差,不敏感,对皮肤某一点的疼痛刺激,反应出的却是该点所在整个部位的疼痛。

运动的发育。

第二个月开始婴儿会把拳头放在嘴里,并开始能在垂直位抬起头来。

婴儿俯卧位可以增加肌肉的运动,特别是颈肌和胸廓肌肉。

从第二个月开始,在婴儿睡醒换好尿布,喂奶以前让他俯卧一会,把他的二手臂曲放在胸前,每天做二次,这时婴儿可逐渐抬起头来。

情感的发展。

第二个月开始,婴儿会微笑,开始无意识的,有时在安睡时出现微笑,逐步发育成为有意识的,如看见母亲,听到轻快、柔和的音乐时会有微笑。

语音的发生。

儿童从第二个月末出现语音,开始了他(她)语言发展的历程。

优育知识

保持适合的室温难以做到,因此,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为婴儿增减衣服和包裹。

室温和湿度最适合的室内温度是经常保持20℃左右,相对湿度40%~50%为最好。

要在室内常年保持这样的温度是困难的,要随时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增减衣服。

大致的保温标准为室内温度18℃时给婴儿穿二件单衣,外面包一小毛毯或小被子即可。

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清新。

掌握常给婴儿洗澡的方法,是当妈妈的必修课。

洗澡最好用盆浴让婴儿和大人在同一个浴盆里洗澡,易发生事故和细菌感染,不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第2个月婴儿应使用婴儿浴盆洗澡。

冬天洗澡时居室和洗澡间必须保温。

水的温度,夏天38℃~39℃,冬天39℃~40℃为宜。

冬天室内温度应保持20℃左右。

因冬天水凉得较快,可适当准备一些热水。

加热水时,为避免烫伤,应将婴儿靠一边,顺盆沿慢慢注入,或抱起婴儿一次注入。

为缩短婴儿洗澡时间,要准备好洗澡所需的东西,包括:

婴儿浴盆、婴儿香皂、纱布做的手绢、洗脸盆、浴巾等。

除此之外,根据需要准备一些婴儿爽身粉、棉棒等。

为防止婴儿着凉,要准备好换的衣服和尿布。

婴儿新陈代谢快,出汗多,有条件的要每天洗澡。

有以下情况时要停止洗澡:

①发烧时。

②感冒咳嗽。

③鼻子堵塞严重,吃奶受影响。

④呕吐、腹泻。

⑤打预防针的当天。

婴儿有病不能洗澡时,可用湿布擦洗。

冬天擦洗时,房间内要暖和,动作要快。

先将婴儿的衣服脱掉,用浴巾包住,把纱布浸上热水,拧干,打上些肥皂,擦洗婴儿的脖子、腋下、屁股、大腿根等难洗的部位。

擦洗时,只要把擦洗的部位从浴巾中露出擦洗。

用微热毛巾擦洗2~3次,把身上的肥皂彻底擦掉,注意毛巾不要过热。

给婴儿洗澡较困难,初做妈妈的人要好好学一下。

这里介绍一下婴儿洗头的方法:

①将穿着衣服的婴儿抱起,将浸湿的纱布打干,轻轻擦洗婴儿的眼睛周围。

②用同样的方法擦嘴及面部。

③用脸盆、纱布洗头。

④用肥皂擦在手掌上洗头。

⑤用温水将肥皂水冲洗掉。

婴儿虽小,但大人需要经常整洁的地方,他(她)也需要。

婴儿的指甲长了,容易挠伤脸,应把它剪去。

洗过澡之后,指甲较软,容易剪,所以尽量在洗澡之后剪指甲。

但由于婴儿手紧握拳,剪指甲不容易,只好在睡着后再剪。

剪的时候要细心,不要剪得太短。

如果婴儿的鼻孔内有鼻垢或鼻涕时,影响吃奶或呼吸进,要把婴儿的头抱紧,用棉棒来回旋转,将其掏出,注意不要掏得过深。

耳朵里有耳垢时,用棉棒来回旋转、清洁耳垢。

耳朵上及耳朵后,也要用棉棒擦净。

掏挖耳垢时,就把婴儿头抱紧,以防婴儿突然活动,造成危险。

尿布要勤换;

要垫在脐部以下,以防脐部感染;

日光暴晒是为尿布消毒的最好方法。

勤换尿布给婴儿垫尿布是为了防止弄脏衣服和被褥。

如垫的不合适,粪便容易溢出。

但如果把尿布缠得过紧,易使婴儿髋关节脱位。

婴儿的大腿好似青蛙,自然叉开,所以要顺其自然地垫尿布。

第二个月婴儿虽然大小便次数多,但量少,只用尿布靠大腿根垫上即可,不必担心溢出。

婴儿是用腹式进行呼吸的,并且有的新生儿脐部没有干,所以尿布要垫在脐部以下,预防感染,这样也可防止湿尿布湿了肚子。

给婴儿更换尿布时,动作要迅速,过慢婴儿下半身易受凉。

婴儿大便后,可利用没被污染的尿布给婴儿擦屁股,然后,再用浸上温水的纱布或卫生棉擦洗。

婴儿小便后,如不用清水进行擦洗,易患尿布皮疹。

给婴儿擦洗大便时,女婴特别注意,要从前往后擦,因大便中含有大肠杆菌,如进入女婴阴部,易引起膀胱发炎。

尿布要洗干净,否则尿布上的洗涤剂及尿中的氨刺激婴儿皮肤,引起尿布皮疹。

尿布需要消毒,用日光暴晒消毒法最好。

在阴天无法凉晒时可用熨斗熨干。

一次性纸尿布以及各种“尿不湿”,使用方便,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用。

合理安排婴儿生活,对宝宝生长发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