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8539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16专题十六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专题卷Word下载.docx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5.有位在华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毛泽东关于孙中山世界观的论点,有人提议把这一事件通报给苏联驻华大使。

毛泽东回复道:

“找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

这充分表明毛泽东( 

A.在学术界提倡百家争鸣

B.在国际交往中的高度自信

C.在学术界提倡百花齐放

D.坚定地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6.“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的人从事人文和杜会科学的翻译。

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

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

8.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恢复高考(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社会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10.以下对我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的重要内容

B.20世纪90年代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D.1979年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

11.生活中的珍藏见证了个人经历与社会发展。

下图见证了( 

A.人民教育事业的开始

B.教育领域的盲目跃进

C.国家对教育的拨乱反正

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12.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

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

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

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特写:

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3.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

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 

A.

B.

C.

D.

14.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15. 

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人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

下列著作与该作品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16.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小说要描写生活的“内在真实”,这种“内在真实”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

要抛弃常规,把普通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记录下来,这就是意识的流动。

这种主张(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C.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17.下列四部文学作品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此反映出( 

《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苹果车》→《老人与海》

A.文学流派演变历程 

B.反传统思维深化

C.批判现实精神兴起 

D.传统文学被淘汰

18.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讲述了:

维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有抱负。

当他踏上社会后,才发现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他的正直、疾恶如仇的个性,也不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甚至还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无法自拔。

最后,社会遗弃了维特,而他在郁闷中产生了厌世的心理。

在威廉这位好友的劝告下,维特在绝望中自杀了。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理性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自由主义

19.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0. 

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A.《百年孤独》B.《老人与海》

C.《玩偶之家》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1.它最初源于古希腊人那种"

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

的朴素的观念,它否定一切的理想精神,指责“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

下列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等待戈多》

22.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D.萧伯纳的《苹果车》

23.“他的音乐光影斑驳、精妙多姿。

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贝多芬的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皓月,而他的音乐则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淡月,清幽雅深。

“他”应是( 

A.牛顿 

B.莫扎特 

C.德彪西 

D.莫奈

24.电视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的场面

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的新闻

③直播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时的场景

④放映改编自拜伦《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面的三组年画展现了建国后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少年儿童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时代的变化。

请自拟主题,指出贯穿三组年画中的一种变化,并予以说明。

(要求主题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6.材料一 

1956年9月,《人民文学发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里新来的青年人》,描写了北京市某区党委会里,一个青年干部同区委组织部一个副部长的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的故事。

有些人认为,小说把反对党的基层领导的官僚主义作主题,是完全错误的,因而受到政治批判。

材料二 

话剧《茶馆》是老舍1956至1957年间的作品。

曹禺先生曾评价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共和国建立之后的17年里,老舍写小说很少,却写了不少的成。

写《茶馆》之前,1955年他写了话剧《春华秋实》,1956年写了话剧《西望长安》,在《茶馆》之后,1958年写了《红大院》,1959年写了《女店负》和《全家福》.....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组织部里新来的青年人》及《茶馆》,都是在什么方针提出的背景下发表的?

2.王蒙的小说为什么会受到批判?

根源是什么?

3.“文革”结束后,中共总结了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什么关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

例如,贪婪和吝音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

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

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

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

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材料二《官场现形记》,晚清李伯元著谴责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

下面是《官场现形记》的部分故事梗概: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在远亲钱典史的陪同下进京赶考,因拜礼太少而会试落榜,最后只好在京城里用钱捐了个官,做了赵中书。

钱典史出了一百两银子,得到徐都老爷的推荐信,赶往江西。

谁知他所捐的差使已经有人,便又在黄知府差役的活动下谋了一个好差使。

黄知府升了道台,正在得意之时,因为前边所办的案子被人告发,后来通过京城中友人的疏通,又花了一万两银子,终于了结。

江西代理巡抚何某,掉号“荷包”,平生爱钱。

三弟“三荷包”同样是个无底洞。

两个“荷包”分脏不均而失和,抖出以前许多卖官鬻爵的旧账。

“三荷包”带着卖官所得的万两银子,买得山东胶州知府的位子。

“三荷包”到任后,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巴结山东巡抚。

外国人劝巡抚做生意,候补通判陶子尧趁机上条陈,大讲“整顿商务”,被巡抚派往上海购买机器。

陶子尧在上海被编子魏翩仞、买办仇五科合伙骗去几万两银子,弄得狼狈不堪。

幸好有山东试用府吏周因从中帮忙,此事才了结。

周因得陶谢礼,前往浙江,协助旧交浙江巡抚刘中远办洋务。

周与文案戴大理钩心斗角,互相拆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产生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析《官场现形记》所包含的历史现象。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间喜剧》和《官场现形记》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考查的是对建国后新中国科技成就的理解。

“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符合史实,“两弹一星”成果大都是在1964年之后,B错误,人造卫星升空,杂交水稻的成功研制都发生在文革期间,C错误,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取得的重大成果。

故选A。

改革开放之前,虽然长时期的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但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取得了瞩目成就:

两弹一星奠定了强国的地位;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世界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2.答案:

B

首先可从“排除‘文革’错误路线的干扰”分析可知时间为文革期间,而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5年,而“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在1978年,故①④不在文革期间,排除ACD项,B项正确。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解答时有个困境,是因有些科技成果并未在教材中涉及,表面上看似难度大,实际上是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能力。

解答关键是把握住时间信息,采用排除法,从选项特征来看,③项是必选,只须分析①②④,而①项是有明显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

3.答案:

根据“1958年”“加速实现”“提前并确定”等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冒进风气延伸到了科学研究领域,但“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这种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故A项正确;

材料仅反映蛋白质人工合成项目的大跃进.不能扩大为全国范围内的科学大跃进,故B项错误;

青年同志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说明青年在科研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青年是科研主力,故C错误;

材料未涉及政府科研投入,故D项错误。

4.答案: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学术文化事业严重偏离了“双百”方针,故A项“十多年的繁荣”说法错误。

5.答案:

材料中毛泽东的回复说明了他认为在思想上要允许存在争议,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这表明毛泽东在学术领域鼓励百家争鸣,所以A选项正确。

C选项错误,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主张;

B选项不是材料所表现的含义;

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回答本题要搞清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真正内涵。

“百花齐放”是对艺术而言的;

“百家争鸣”是对学术而言的,这样就容易排除A选项。

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内容来回答,不要想当然的去判断,做到答案从题中来。

6.答案:

考查学生对“双百”概念的理解能力。

“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双百”方针是三大改造完成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而提出的。

B、C、D都不是根本目的。

7.答案:

“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表明中国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

”反映了和苏联关系非常友好,综合信息可判断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加强重工业建设,对工程技术需求很大,并且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中国的工业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帮助,故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8.答案:

②项正确,恢复高考有利于公平竞争;

③项正确,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是相对合理的一种方式;

④项正确,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恢复高考制度。

①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1995年,明显与材料时间不符。

国之兴衰,系于教育。

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

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

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

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9.答案:

C

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10.答案:

D

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A、B、C符合教育发展的史实;

文革后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是在1977年,故D项时间错误。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11.答案:

从材料“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图反映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说明了当时国家对教育的拨乱反正,故C项正确;

A项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状况;

B项是1958年的状况;

D项是新时期的状况。

12.答案:

本题题干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A项可选;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排除;

1995年中国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项排除;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结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D项排除。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1977年恢复高考的背景。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有科教兴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

13.答案:

材料揭示的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时代背景。

A属于浪漫主义,排除;

B属于现实主义,排除;

C属于现代主义,故选C;

D属于浪漫主义,排除。

本题可以采用两头凑的思路。

首先结合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结合各著作的文学流派的界定,容易得出正确的选项。

14.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开始寻求新精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故答案选C。

AD是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B是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浪漫主义文学

15.答案:

本题考查现实主义文学。

根据材料中“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可知该作品为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故A项错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的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故B项错误;

《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

《大卫•科波菲尔》是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正确。

16.答案:

由题干中的“20世纪中期”“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要抛弃常规”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的体现,故选B。

17.答案:

《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的,《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苹果车》是现实主义的,《老人与海》是后现代主义的,故A项正确;

只有《老人与海》能反传统思维深化,故B项错误;

只有《人间喜剧》能反映批判现实精神兴起,故C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D项错误。

18.答案: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存在时间是17—18世纪,歌德生活时间大致是19世纪初,故A项错误;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存在于19世纪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大量描述主人翁的内心世界,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故B项正确;

现代主义是20世纪的文学流派,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自由主义是经济思想,不是文学流派,故D项错误。

19.答案:

由材料时间“1954年”可知,此时正是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时期,扫盲工作在农村是工作内容之一。

该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故选C。

20.答案:

材料信息反映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

C项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故选C项。

21.答案: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

《自由引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故A选项错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B选项正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联社会主义文学,故C选项错误;

《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2.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描摹……心灵世界,展现……个性……自我”,结合时间,可判断属于浪漫主义,答案选A。

《人间喜剧》是19世纪中后期的的批判现实主义。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等待戈多》是荒诞主义戏剧,都属于20世纪中后期的后现代主义。

23.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音乐。

结合所学,题干材料所描述的作品的风格正是印象派音乐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德彪西;

A牛顿是科学家,莫扎特是浪漫主义音乐家,莫奈是画家,都不合题意,所以应选C。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音乐·

印象派音乐

24.答案:

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

电视艺术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贝多芬是19世纪著名的音乐家,卢米埃尔兄弟于19世纪发明电影,在他们生活的时代电视还未出现,所以①③说法不符合史实;

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干要求不符,故答案为B。

25.答案:

变化示例:

服装:

50年代:

学生装、工人装和布拉吉盛行;

70年代:

儿童服装成人化,服饰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80年代:

服装样式丰富,绚丽多彩,时尚个性。

教育:

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开展扫描和工农识字教育;

学生课外活动丰富,提倡和重视科学知识。

教育受文革冲击,突出阶级斗争,强调学习劳动技能;

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学校重视文化和科技知识学习;

家长重视子女教育。

儿童形象:

新人化(新装扮,新面貌,乐观向上);

成人化,社会化,单一化;

生活化,世俗化。

因素:

国家政策及经济活动;

思想观念;

大众审美情趣;

外来文化;

传统民俗等。

第一组图分别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服装的变迁,五十年代的着装简朴,学生化,而70年代的社会风气影响了服装,成人化而且样式单一;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上升,服装多样化;

第二组图反映了教育的发展趋势,50年代扫盲运动的开展,主要是进行识字教育,70年代爆发文化大革命,突出阶级斗争,80年代以经济为中心,教育上也拨乱反正,社会开始重视教育;

儿童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