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41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 精品.docx

最新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精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018-2018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新课标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3)—必修2内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回答1—3题。

1.我国古代最流行的耕作制度是()

A.连年种植制B.休耕制C.垄作法D.代田法

2.“苏湖熟,天下足。

”这句时谚反映了何时何地粮食生产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

A.北宋鄱阳湖流域B.南宋太湖流域

C.南宋洞庭湖流域D.元朝长江中游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均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北魏至唐朝实行的主要的土地制度

B.政府的“授田”包括平民原有的田地

C.丁男、丁女分到的田地不均等

D.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回答4—11题。

4.仔细观察右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年内战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改革

B.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C.过渡时期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5.下列事件体现了新中国发展良好开端的是①“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②抗美援朝的胜利和祖国统一的完成③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6.“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取得成效

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7.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

“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

”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8.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政治路线的调整是()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B.否定“两个凡是”

C.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改革开放”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最大的转变是()

A.分配方式的转变B.市场范围的扩大

C.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D.所有制形式的转变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因是①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建设上来②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④国家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1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大大缩短远洋航行的距离,从而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是()

A.内燃机取代蒸汽机用于轮船 B.巴拿马运河的开通

C.电报、电话的出现D.铁路与公路的发展

13.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B.工业革命的扩展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资产阶级追逐更多的利润

D.垄断资本家急于输出“剩余资本”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回答14—18题。

14.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当时的国家支柱产业是①汽车工业②电气业③证券业④建筑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在1932年美国大选中,在任总统胡佛被民主党人罗斯福击败的主要原因是()

A.胡佛总统没采取措施以度过大危机

B.胡佛总统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力导致危机发生

C.胡佛总统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经济危机日益恶化

D.胡佛总统对外政策软弱无力,失去了垄断资产阶级的信任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从胡佛政府到罗斯福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阶级利益的重大调整 B.缓解危机的权宜之计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变

17.大危机既给资本主义国家沉重打击,又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A.趁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B.法西斯趁机上台,建立极权政治,以称霸世界

C.危机迫使各国改革内政,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危机迫使各国为缓和社会矛盾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18.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推行的目的不包括()

A.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B.保障个人和家庭的高收入  

C.保障经济运行的安全 

D.保障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

回答19—23题。

19.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成立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施 D.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

2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1947年在日内瓦签字并开始实施B.是一项“临时适用”双边协定

C.使美国操纵了世界市场D.推动了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1.合并组成欧洲共同体的机构不包括()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欧洲货币共同体

C.欧洲煤钢共同体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2.中国积极参加APEC活动,主持召开APEC会议,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与亚太地区各国持久的结盟关系

23.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下列评述有关不正确的是()

A.跨国公司是其强有力的推动者之一 

B.使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明显减少 

C.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 

D.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4题20分,第25题23分,第26题24分,第27题14分,共8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序号

提问人

籍贯

提问内容

回答要点

27

某君

广州

请问照相新法。

详细介绍

43

卓君

烟台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83

友人

金华

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

介绍具体方法

135

友人

上海

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

中国人能造否?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

重楼日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

(不得摘抄原文)(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

“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摘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

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措施是什么?

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7分)

 

(2)材料二中“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

邓小平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步骤。

(8分)

 

(4)以上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18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8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

1918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二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倍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

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经艰难,将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材料三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材料四在新时代,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

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

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网》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初荣氏企业发展的特点。

1912年后到1922年前,荣氏能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6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相对集中在轻工业部门的原因。

简评荣氏兄弟“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6分)

 

(3)依据材料二与所学分析说明,1927--1945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

分别扼要指出荣氏部分企业内迁和不外迁的历史意义。

(7分)

 

(4)材料三中荣氏企业的复苏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什么政策?

荣毅仁在1957年曾被陈毅副总理誉为“红色资本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毅仁获此赞誉的原因。

(3分)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期,荣氏企业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2分)

 

27.阅读下表

1960-1980年世界生产总值份额(百分比)

国家或地区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美国

25.9

2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