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54068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熊提起盒子,兴冲冲地出了门,走过小村口,来到山前,远远地看见山羊爷爷缓缓地走过来。

小熊急忙迎上前去,大声地打招呼;

“山羊爷爷,您好!

”山羊爷爷抬头一看:

“哦,是小熊啊,你这是上哪里去啊?

”“今天是重阳节,妈妈让我给奶奶送礼物,您看…”小熊一边说,一边打开盒子:

“山羊爷爷,您也吃一块重阳糕吧。

”山羊爷爷翘着胡子摇着头笑着说:

“爷爷不吃,爷爷不吃。

”说着,他低下头一看又说:

“哟,这糕点做得五颜六色,可真是漂亮。

”小熊说:

是啊,这是妈妈做的,妈妈说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那也是您的节日,您可得尝一块!

“山羊爷爷推辞不过,只得吃了块糕,一边赞叹重阳糕做得好吃,一边夸奖小熊真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他乐呵可地笑着,心里高兴极了。

告别了山羊爷爷,小熊继续往前走,走出去没多远,就看见牛奶奶,马爷爷、鸡奶奶、猪爷爷……好多爷爷奶奶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从山上走下来。

原来他们一大早去登山,现在正回来。

小熊想,这些爷爷奶奶恐怕还没有吃早饭呢,小熊急忙迎上去说:

“爷爷奶奶们好,你们登山累了,来吃一块重阳糕吧。

”一边说一边将重阳糕分分给爷爷奶奶们。

大家都夸小熊是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熊终于来到奶奶家门口。

他掀开盒子一看;

哎呀!

只剩一块糕了,怎么办呢?

小熊正在抓耳挠腮的时候,奶奶已经站在小熊跟前。

“小熊,你在发什么愣?

”奶奶笑呵呵地问。

“奶奶,老人节快乐!

妈妈让我给你送重阳糕来,可是…”小熊急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可是什么呀?

”奶奶笑呵呵地掀开盖子。

“哦!

妈妈让你提这么大个盒子,怎么送这么小一块蛋糕给奶奶呢?

”奶奶依旧笑呵呵地说。

“不是,妈妈装了满满一盒子重阳糕,我在路上碰到好多爷爷奶奶,都送给他们了。

不过妈妈还准备了菊花酒,好香好甜,您尝尝吧。

“好,奶奶一定尝!

我的小熊长大了,学会有礼貌了,尊敬老人了。

”奶奶笑呵呵地说。

“奶奶,你不责怪我了?

”小熊惊喜地扑到奶奶怀里,还撒娇地说:

“那些爷爷奶奶也都夸我是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对,要做一个有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这才是你和妈妈送给奶奶最好的礼物。

”说着,奶奶一手拎着盒子,一手牵着小熊走进了屋子。

大班送礼物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5383字。

第二篇:

幼儿园综合活动《送礼物》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综合活动《送礼物》优秀教案及

教学反思

--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愿意参加“送礼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当小主人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甜饼、汽车、蛋糕模型、礼物等物品若干;

大熊和小熊图片。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2、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大的”、“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

3、指导要点: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区分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四、活动过程

(1)情境讲述,引发兴趣。

教师出示大熊和小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教师:

看一看,谁大谁小?

(2)游戏活动:

分甜饼。

出示大小两种甜饼,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大小。

看一看,甜饼有什么不一样?

好吃的甜饼怎么分?

引导幼儿将大甜饼和小甜饼分给客人吃,并用“大的。

给大。

吃”的语言表述。

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并认识大小。

在第一环节中,我先出示自己带来的玩具熊,让幼儿都能说他们是谁,我请幼儿将这玩具熊进行比较,说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小朋友观察的比较仔细,说出了大小不一样、还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谁比谁大、谁比谁小。

并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同样也是让孩子区分大小。

2、进一步观察、比较,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

(1)探索发现:

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各式礼物的大小。

请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导幼儿学习用“大的、小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2)互动游戏:

送礼物。

请幼儿随音乐自行挑选礼物,要求把大的礼物送给熊爸爸,小的礼物送给熊宝宝,引导幼儿用“大的。

送给大的。

”。

并且在送礼物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请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引导幼儿学习用“大的、小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小朋友们兴奋极了。

3、评价总结,形成初步大、小概念。

(1)师生共同评价大家送的礼物是否合适,并小结:

熊爸爸大,吃大甜饼,有大蛋糕和大汽车;

熊宝宝小,吃小甜饼,有小蛋糕和小汽车。

(2)教师以熊爸爸和熊宝宝的口吻说:

“谢谢你们的礼物,我们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好客的小主人。

最后小结孩子们都很感兴趣,并能学会说谢谢等礼貌用语。

第三篇:

幼儿园中班送礼物教案反思

《中班送礼物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送礼物教案反思!

(1)中班健康教案详案《小蚂蚁送礼物》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成长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中指出,4-5岁幼儿能用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爬行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手膝着地爬行对大部分中班幼儿来说都已经基本掌握,但是手脚着地膝盖悬空爬行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每个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发展不尽相同,所以我根据中班幼儿身体动作的实际发展水平,采用创设情境游戏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纲要》中指出"

要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

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练习各种障碍爬,从一个人找礼物到大家一起团结合作修路,让其在游戏过程中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游戏乐趣。

使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学会合作。

1.掌握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的基本动作。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感受团结合作。

3、增进关爱家人的情感,培养孩子从小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1.小蚂蚁头饰若干、礼物若干。

2.椅子若干、泡沫垫若干、轮胎若干。

3.创设蚂蚁奶奶家的情境,请一名教师扮作"

蚂蚁奶奶"

一.幼儿随音乐进场,跟随老师做热身运动。

师:

今天天气真好,来,跟着妈妈一起去做运动吧!

二.创设情景,(教案出自:

快思教案网)引导幼儿学习基本技能--手脚着地屈膝爬。

1.引导幼儿尝试手脚着地屈膝爬。

小蚂蚁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欲望。

三.幼儿自主探索合作游戏1.介绍泥石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观察预设的材料,自由讨论、探索怎样铺路。

蚂蚁宝宝我们快帮奶奶修路吧!

我们一起找找看什么可以用来修路。

3.检测道路,尝试爬过障碍物。

四.手脚着地屈膝爬行练习。

播放背景音乐,小蚂蚁们带着礼物去看奶奶。

五、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1.师:

我们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奶奶吧!

幼儿跟随音乐和妈妈奶奶一起进行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能循序渐进的进行,孩子对蚂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发展了幼儿的探索精神。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采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幼儿的情绪一直都很饱满。

但是,在引导幼儿观察的时候,引导还不够:

怎么样让蚂蚁出洞?

蚂蚁队伍是怎么样的?

蚂蚁之间是怎样合作的?

……对幼儿的观察,应该进行记录,这样,孩子们的印象会更深刻。

(2)中班优秀数学教案《小松鼠送礼物》含反思

一、说教材

《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题为组织教学的逻辑线索,在主题中按照不同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以及与情境和材料互动,实现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逻辑推理、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主旨。

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之中。

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自我检测与评价。

感到学数学是愉快的。

二、说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发展方位知觉

2、通过活动,认识区别上中下空间方位,学习方位词上面,中间,下面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其中目标二设定为重难点。

三、说准备

根据活动的需要,制作

1、情境数学课件;

2、操作教具:

人手一套。

幼儿在体验游戏的愉快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本环节的操作更有趣有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每个孩子都非常的积极。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

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正如杜威所说的:

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

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

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以游戏活动贯穿,进一步让幼儿掌握确定空间方位的方法。

我还采用观察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中班下学期幼儿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游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情境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丰富的游戏带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

五、说教学程序

(一)整体思路意图

本节教育活动为一课时。

整节课以小松鼠去锻炼—一路走过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礼物给号朋友为线索4个环节,有趣有效的情境游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活动流程

本次活动,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通过情境导入,调动幼儿情绪,缓解对陌生环境的拘束感,并通过小松鼠去锻炼引入今天活动的内容。

“瞧,这是谁呀?

”(小松鼠)PPT

它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里呀,原来小松鼠是要去锻炼,你们看它来到了哪里?

二、布题

1、在山下看到了什么?

(在山下看到了小草)小松鼠往山上爬,他爬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

(爬到了山的中间,学说中间。

看到了盛开的小花)小松鼠继续往上爬,爬到了哪里了(山上,学说山上),在山上看到了一个小亭子。

这时候他觉得肚子饿了,他走到小亭子里,看到里面有好多好吃,有猕猴桃,苹果和梨子(出示操作卡)还有一些好吃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猜一猜

(1)头上长绿叶,身上方格格,东北部长她,全身黄颜色。

把你们猜的东西放在苹果的上面;

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2)听录音,把你们猜的东西放在猕猴桃和梨子的中间;

(3)这个东西害羞地露出半个脸,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把他叫出来吧。

在苹果的下面原来是草莓。

2、小松鼠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非常的开心,把肚子吃的饱饱的,去看望他的朋友了。

他的朋友会是谁呢?

(出示三个朋友)调皮的小松鼠把给朋友的礼物藏在了大树上。

(出示操作卡片)大树上有三根线小松鼠会把谁的礼物放在上面、中间和下面呢?

出示准备的礼物让小朋友看一下。

三、幼儿操作。

边操作边说谁的礼物放在上面,谁的礼物放在中间,谁的礼物放在下面。

四、验证。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

《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

为什么呢?

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

那么,在《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

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

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

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

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

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

(3)中班体育活动教案《送礼物》含反思

1.练习交叉步走,发展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能保持身体平衡,交替移动身体重心前进。

3.通过游戏培养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1在场地上画上直线或提供绳子。

2.礼物卡片或小玩具若干,贴有小动物头像的篓子四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1.幼儿听音乐做身体准备活动操(教师自编)

2.幼儿跟随教师做各种走得练习。

花样走:

幼儿成一路纵队,在音乐声中听教师的信号练习各种方式的走:

高人走、矮人走、模仿小动物走、变速走等。

舞长龙:

六队幼儿同时面向同一方向转体,每队幼儿相互拉手,组成山洞。

排头幼儿依次钻绕过本组的山洞,到队尾与最后一个幼儿拉手,然后第二个幼儿出发,直至组内幼儿都钻过山洞。

3.练习交叉步前进。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滑稽人走路,两只脚交叉向前走,谁来试一试?

请个别幼儿示范,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讨论怎样才能走得稳。

教师分腿站立在一条直线上示范交叉走,并且以儿歌的形式讲解动作要领:

右脚向前踏左方,左脚向前踏右方,两臂张开慢慢走。

幼儿分成4~6组,站在四条直线后面,一个跟一个在直线上练习交叉步前进。

可先慢慢前进,熟练之后可适当加快步伐。

4.游戏"

送礼物"

向幼儿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站在直线后面,每人手中拿一样礼物卡片,听信号,沿着直线一个跟着一个以交叉步慢慢前进。

请一名幼儿做狐狸,当老师说"

狐狸来了"

,所有幼儿都立即停止走步并且做一个动作造型,"

狐狸"

仔细观察幼儿是否动了,如果移动就会被"

抓去,不能送礼物。

此时教师再次发出信号"

狐狸原地蹲下睡觉"

其他幼儿继续以交叉步前进,最后到达终点,把手中的小礼物放进有小动物头像的篓子里。

跑步回来,重复进行游戏。

幼儿游戏,可计算篓子里的礼物数量。

最多的队获胜。

5.师幼围成圆圈,随音乐向同一方向慢走,做简单的动作,放松身体

活动结束后我总结了一下这节活,孩子们游戏的时候兴奋点太过了,应该让孩子们自己送礼物,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当中,这就是我的引导不到位,但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很浓厚,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

(4)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给数字送礼物》含反思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教具:

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

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

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

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

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

录音带。

一、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

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出示实物卡。

提问:

黑板上有什么?

它们各有几个?

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边操作边讲)提问:

放得对不对?

为什么?

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

找朋友(配音乐)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

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二、小组活动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三、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

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4、5、6、7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5)中班优秀体育教案《小白兔送礼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初步掌握双脚并拢向前跳的基础上,学习双脚分开跳以及并拢分开交替跳的动作,提升双脚连续跳的能力。

2、通过一定的游戏情境体验跳跃活动的乐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胸前小白兔胸饰每人一个;

2、小动物头饰4个;

3、用硬纸板做的小路两条;

4、音乐(热身和放松);

5、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交代角色,跟着兔妈妈跳跃着进活动入场地排成4路纵队。

2、热身运动:

合着音乐做头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双脚并拢跳。

(1)幼儿自由原地双脚并拢跳。

小白兔们都会跳,妈妈要看一看哪只小白兔双脚并拢,跳的又高又轻。

(孩子们自由原地双脚并拢跳)

(2)教师示范原地双脚并拢跳。

(3)幼儿向指定线路行进跳。

2、学习双脚分开跳。

(1)教师示范双脚分开跳。

刚才兔妈妈发现有一些小白兔在跳双脚并拢跳的时候,双脚分开了在跳,原来跳还有很多种方法呢?

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双脚分开跳?

(2)幼儿原地自由练习双脚分开跳。

3、学习双脚并拢与双脚分开交替跳。

(1)教师示范双脚并拢与双脚分开交替跳。

(放慢速度原地练习:

并拢并拢分开分开—到并拢分开并拢分开)

如果我们将双脚并拢与分开合起来跳,能怎么跳呢?

(2)幼儿跟着兔妈妈练习。

4、游戏《小白兔送礼物》

(1)教师交代游戏任务以及游戏规则。

树林大王知道我们小白兔跳的本领最好,六一节快到了,请我们給树林里的小动物们送六一礼物,你们愿意送吗?

小动物们住在各个地方,它们的路很难走,我们要看清楚路才可以把礼物送到,你们能做到吗?

我先将礼物发給你们,再一个一个出发去送,送完礼物后到路的两边休息,等着妈妈来叫你们再到别的小动物家送礼物。

(2)教师示范送礼物。

(强调按图示跳过去)

(3)幼儿游戏2遍,教师及时指导幼儿规则。

三、放松运动。

今天小白兔很好的完成树林大王交给我们的任务,给很多的小动物送去了礼物,出了很多汗,妈妈带你们去洗个澡吧!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敲腿、捏一捏、揉一揉等)

洗过澡了妈妈带你们回家睡一觉,明天接着再给小动物送礼物去。

(听放松音乐跟着兔妈妈回家。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6)中班数学教案《送礼物》含反思

1、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发现、再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体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1、彩旗图片一张,磁性蝴蝶、小狗、小兔,红黄蓝皮球若干。

2、雪花片若干。

3、几何图片一张。

一、活动开始。

老师:

小朋友们好,今天啊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彩旗,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彩旗吧!

(出示彩旗图片)

这些漂亮的彩旗都有什么颜色啊,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些彩旗都是怎么排的啊?

有没有谁发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呢?

(引导幼儿观察彩旗的排列顺序,并说一说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小朋友们再看看有谁来啦?

它们的队伍是怎样排列的?

接下去应该怎么排?

(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有小客人来了我们可以请它们玩好玩的皮球。

(出示皮球)

这些皮球有红色黄色和蓝色,彩旗和小动物都是有规律排队的,这些皮球可以怎么排呢?

二、基本部分。

小动物们玩的很高兴,现在他们要回家了,我们送一串项链给它们好吗?

(出示画有几何图形的图纸,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然后接着把项链做完。

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制作好看的项链吧,要看清楚颜色规律哦。

三、活动结束。

1、展示幼儿的作业,评价幼儿的作业,请幼儿将项链送给小动物。

2、收拾活动材料。

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可以在数学区拿到我们的雪花片来排一排,要记得用不同颜色的雪花片排哦。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

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7)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给数字送礼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给数字送礼物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