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7617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防工理论试题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按滑坡险情进行抢护,过后再按筑堤标准恢复堤坡并可视情采取加固措施(如修做黏土前戗、沙土后戗、机淤固堤、放缓堤坡等);

背河滑坡可直接修做永久工程(如沙土后戗)。

10.简述非汛期出现滑坡的处理措施。

可根据成因直接进行永久性维修处理,如恢复堤坡或放缓堤坡,培修堤防,修做黏土前戗或采取其它截渗措施、沙土后戗,进行机淤固堤等。

11.简述灌浆孔的布置。

一般采用小孔距、多排、梅花形布置,排距1.5~2.0m、孔距1.0~1.5m,锥孔应尽量布置在隐患处或其附近,锥孔距导渗和观测设施的距离一般不应少于3m,孔深一般应打入隐患以下1~2.0m。

12.简述堤身铺设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的施工内容。

确定铺设范围,将临河堤坡清基、整平、拣除尖锐杂物,顺堤坡铺设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采取搭接、黏接、缝接或加热焊接等方法进行连接,修做保护层。

13.简述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混凝土裂缝按成因分为沉陷缝、干缩缝、温度缝、应力缝、施工缝等,按特征分为表层缝、深层缝、贯穿缝等。

14.简述处理混凝土裂缝的方法。

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有灌浆法、表面涂抹(喷涂)法、粘补(粘贴)法、凿槽嵌补(充填)法、喷浆修补法等。

15.简述混凝土灌浆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工序。

适用于混凝土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的修补,分为水泥灌浆和化学灌浆,灌浆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布孔、钻孔、洗孔、埋设灌浆管、封堵缝口、压水检查、灌浆、封孔、灌后质量检查。

16.简述混凝土裂缝灌浆的布孔和钻孔要求。

按照小、密、梅花形布置的要求布孔;

采用钻孔机械钻孔,孔深超缝深0.5m,钻孔后要对钻孔进行冲洗,以清除孔内粉尘、污物。

17.简述表面涂抹法的施工工序。

用钢丝刷或风沙枪清除裂缝表面附着物和污垢,沿缝凿毛或凿槽并清洗干净,对凿毛或凿槽处先涂刷一层水泥浆或环氧基液,然后一次或分次涂抹适宜涂抹材料直至填满、抹平,并养护。

18.简述表面粘贴法的适用范围和施工工序。

适用于浅层裂缝的修补。

采用表面粘贴法时,将裂缝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已凿毛处干燥后涂刷一层胶黏剂,然后将刷有胶黏剂的止水片材(如橡胶止水片、玻璃丝布、紫铜片等)粘贴在裂缝处。

19.简述开槽粘贴的施工工序。

采用开槽粘贴法时,沿裂缝凿槽并清洗干净;

在槽底面涂刷一层树脂基液并用砂浆找平,基面干燥后涂刷胶粘剂,然后粘贴刷有胶粘剂的止水片材;

在槽的两侧面涂刷一层胶粘剂,槽内回填弹性树脂砂浆直至填满、抹平,并养护。

20.简述凿槽嵌补法的适用范围和施工工序。

适用于修补缝宽大于0.3mm的表层裂缝。

沿裂缝凿U形槽或V形槽并清洗干净,槽面涂刷基液,槽内嵌补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砂浆等,填满、抹平,并养护。

21.简述喷浆修补法。

分为无筋素喷浆和挂网喷浆。

采用素喷浆时,先将裂缝附近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然后喷射一层高强度水泥砂浆。

采用挂网喷浆时,先沿裂缝凿槽并清洗干净,槽内挂金属网后再进行喷浆。

22.简述埽工及其特点。

埽工是一种以薪柴、土、石为主体,以桩、绳为联系的水工建筑物。

埽工整体性较好、有一定弹性、适应性强,能适应边界条件的变化、缓和水溜冲击、缓流落淤、易于堵口闭气。

23.简述用经纬仪测放水平角的主要步骤。

在角顶点上支设经纬仪,转动仪器瞄准已知边上的标志点,读取初始读数,由初始读数加上水平角度数计算得在测放点上的应读数,转动仪器至度盘数接近应读数时制动仪器、再利用微动螺旋准确找到应读数,向下转动望远镜、利用仪器视线在地面上定出测放点。

24.简述用经纬仪测放垂线和延长直线。

用经纬仪按水平角测放方法在已知直线上测放出90°

角,即可测放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用经纬仪按水平角测放方法在已知直线上测放出180°

角,即可将已知直线反向延长;

按0°

角测放即可顺线延长已知直线。

1.简述何谓堤防漏洞。

在长时间高水位作用下,堤防背水坡及坡脚附近出现的横贯堤身或堤基的集中流水孔洞(通道),称为漏洞。

2.为什么说漏洞是堤防险情中最为严重的险情之一?

漏洞水流的流速大,冲刷力强,险情发展快,如不及时抢堵或抢护不当,堤防随时有发生陷坑、坍塌甚至溃决的危险,故漏洞是堤防险情中最为严重的险情之一。

3.简述漏洞的分类

漏洞分清水漏洞和浑水漏洞。

清水漏洞是堤身散浸所形成的,即渗水在背河堤坡的薄弱处(如孔洞)集中流出;

浑水漏洞有的是由清水漏洞演变而来,有的是因为堤内有孔洞而使洪水直接贯穿流出,流出浑水或由清变浑,均表明漏洞正在迅速扩大。

4.简述导致堤防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

导致堤防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有:

堤身土料填筑质量差,堤身存在隐患,堤身位于古河道、决口老口门、老险工或其他建筑处,对沿堤旧涵闸、战沟、碉堡、地窖和埋葬的棺木等未拆除或拆除不彻底,穿堤建筑物与土堤结合部填筑质量差等。

5.简述对漏洞险情的抢护要求。

漏洞险情发展很快,特别是浑水漏洞更容易危及堤防安全,甚至很快造成溃堤(坝),所以抢护漏洞要抢早抢小、一气呵成,切莫贻误战机。

6.简述对漏洞险情的抢护原则。

对漏洞险情的抢护原则是:

“前截后导,临背并举”。

应尽早在临河找到漏洞进水口,以便及时对进水口进行截堵;

与此同时,在背河漏洞出水处采取滤导措施,以制止土料流失,防止险情扩大。

7.简述探找漏洞进口的方法。

探找漏洞进口的方法主要有水面观察(查看漩涡)法、观察出水颜色、人工排摸法、潜水探漏法、布幕查漏法、软罩查洞法、撑杆布罩组合排摸法、竹竿吊球法、竹竿探测法、麻杆探洞法、仪器探漏法等。

8.简述探找漏洞进口的水面观察法。

漏洞进水口附近的水流易形成旋涡,在无风浪时一般能直接观察到旋涡现象,若旋涡不够明显,可在水面撒些糠皮、锯末、泡沫塑料、碎草等漂浮物,以观察漂浮物是否在水面上旋转或集中于一处,据此可判断水面是否有旋涡和旋涡位置,并可在旋涡所对应的位置找到漏洞进水口。

9.简述探找漏洞进口的观察出水颜色法。

为大体确定漏洞进口位置或范围,可在对应漏洞出口位置的临河附近水面(或直接在疑似漏洞进口的范围)分段分期地撒些石灰、墨水、烟灰、高锰酸钾等有色颜料,然后注意观察漏洞出水情况,如发现出水中有所撒颜色,可初步确定进口的大体位置。

10.简述人工排摸法探找漏洞进口。

水面看不到旋涡、估计漏洞进口在水下不是很深、洞口直径不大时,可采用人工排摸法探找漏洞进口,即由熟悉水性的多人手臂相挽地顺堤坡排成横排(高个在前),在水中顺堤线方向并排前进,用脚踩探,凭感觉查找洞口。

11.简述潜水探摸法探找漏洞进口。

当漏洞进口在水下较深时,可采用顺杆下水探摸的方法,即由坡上人员将长杆插到需要探摸处,由水性好的人员(腰系安全绳)扶杆潜入水中进行探摸;

也可由专业潜水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潜水员直接潜水探摸洞口。

12.简述探找漏洞进口的布幕查洞法。

利用蓬布、复合土工膜、土工织物、编织布、席片等制成布幕,靠多人顺堤线方向拖拉布幕缓慢移动,通过移动当中突然拖拉困难(排除是因石块、树木等杂物阻挡)或出水量变小而判断进口位置,并可将该布幕直接盖堵漏洞进口,然后盖压闭气。

13.简述探找漏洞进口的撑杆布罩组合排摸法。

用撑杆布罩探摸漏洞进口时,每人持一个撑杆布罩,由多人持不同杆长的布罩同时顺堤线方向探摸,这可分别探摸不同深度,探摸时要使布罩面平行且贴近堤坡缓慢前行,凭手感(布罩被吸附时移动困难)探找漏洞进口。

14.简述抢护漏洞的临河截堵方法

抢护漏洞的临河截堵方法有塞堵法、盖堵法及戗堤法。

当漏洞进水口较小、周围土质较硬时,一般可用软性材料塞堵,并盖压闭气;

当漏洞进水口较大或虽小但不易塞堵时,可用面积较大的软帘、网兜、薄板等盖堵进口,并盖压闭气;

当漏洞进水口较多、情况复杂、洞口准确位置一时难以找到且水深较浅时,可抢筑前戗或月堤,以截断进水。

15.简述塞堵漏洞所用软楔的制作。

用细绳拴结成网格约0.1m×

0.1m的圆锥形网罩,网罩内填麦秸、稻草等软料,以做成圆锥形楔体(称为软楔),软楔大头直径一般为0.4~0.6m,长(高)度为1.0~1.5m,为防止软楔入水漂浮,应先对其进行浸泡或制作时就在软料里裹填一部分石块、黏土。

16.简述抢护漏洞的软袋塞堵法。

用袋子(不透水袋子最好)装土、锯末、麦糠、软草等混合料成为软袋,以使软袋容重略大于水容重为宜,一般将袋子装七八成或其以下满,以保证软袋在水中一个人能抱得起、按得下,便于塞堵操作,用软袋塞堵漏洞进口后再进行盖压闭气。

17.简述抢护漏洞的网兜盖堵法。

抢堵时,将网片对折,两端一并系牢于堤顶木桩上,在网片中间折叠处坠以重物,将双层网片顺堤坡沉下呈网兜形,然后在网兜中抛填柴草、黏土或其他物料,以此盖堵洞口,之后再抛压土袋或散黏土闭气;

也可在岸上先将网兜装好,再用机械直接将网兜抛投在漏洞进口位置,必要时可连续抛投多个网兜盖堵。

18.简述盖堵漏洞所用软帘。

可选用草帘、苇箔、篷布、复合土工膜、土工织物、土工编织布等作为软帘,也可临时用柳枝、秸料、芦苇等编扎成软帘,软帘的大小应根据需要盖堵范围确定。

为了便于快速铺放和保证铺放效果,也可提前将软帘做成软体排及电动式软帘,如在软帘的上端可根据受力大小拴系绳索或铅丝,软帘的下端坠以较重的滚筒(如钢管、水泥杆或土枕)或块石、土袋等重物,以利于软帘沉帖边坡。

19.简述抢护漏洞的软帘盖堵法。

要清除盖堵范围内或水上范围的树木、石块、高秆杂草、杂物、尖锐物等,以使软帘与坡面贴紧和不被扎破。

将已滚卷起的软帘(软体排、电动式软帘)置放在洞口的上部,把其上端绳索或铅丝拴牢于堤顶木桩上,使其顺堤坡下滚(不能自行滚动时可借助木杆或竹竿推撑)展铺,盖堵洞口后再在软帘上抛填土袋和散黏土盖压闭气。

20.简述抢护漏洞的戗堤法。

当漏洞进水口较多、范围较大、洞口在水下较深、地形复杂、进口位置难以找准或找不全时,可采用戗堤法进行抢护。

戗堤法包括前戗法、临水月堤法、或两者的结合。

21.简述抢护漏洞的黏土前戗修筑。

一般前戗顶宽不小于2~3m,长度至少超过漏水堤段两端各3~5m,戗顶高出水面1.Om,水上坡度可与堤坡相同,水下坡度以能使边坡自身稳定为宜,一般不陡于1∶4.0。

填筑前,将拟修戗范围堤坡上的草皮、树木和杂物尽量清除,以免抛填土不实,影响戗体截渗效果;

填筑时,要提前在临水堤肩备黏土再集中力量填筑,或直接由自卸车沿临水坡由上而下、由里向外地向水中均衡推进倒土,切忌向水中猛倒乱倒,以免造成土料流失或因沉积不实而降低截渗效果;

若土料向漏洞内流失,可在洞口附近加抛土袋。

22.简述抢护漏洞的临水月堤法。

如临水水深较浅、流速较小,可在漏洞进水口上下游的适宜位置、分别由堤坡开始、用土袋或散黏土向水中修筑月牙形围堰(月堤),以将洞口圈围起来,从而截断进水。

为更加安全可靠,可在堤坡与月堤之间再填筑黏土进行封堵。

23.简述抽槽截洞法。

若能确定漏洞穿越堤身的准确位置且其在堤顶以下埋藏较浅、堤顶较宽、堤身断面较大,可在临河截堵和背河导渗的同时再考虑在堤顶上采取抽槽截洞措施:

①探测确定漏洞穿堤的准确位置和深度,做好一切抢护准备;

②确定开挖范围,抽槽应尽可能垂直漏洞轴线,开挖边坡要稳定;

③用挖掘机挖槽,直至挖到漏洞处;

④当挖出漏洞后,先堵死开挖槽处的进水口,截断进水,排干槽内积水,清除淤泥,再堵塞开挖槽处的出水口,然后用黏性土分层回填并夯实洞身和开挖槽。

24.简述漏洞抢险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漏洞抢险强调临背措施并举,要制订周密的抢护方案,要行动迅速、抢早抢小、一气呵成;

抢堵漏洞进水口时,切忌乱抛砖块、石块、柳杂料等;

在漏洞出水口,切忌用不透水材料强塞硬堵;

盖堵法抢护漏洞进水口时,须防止从覆盖物周边进水,覆盖后应立即封严周边并迅速盖压闭气;

确保抢险安全;

漏洞抢堵完毕后,仍要安排足够的防守力量加强巡查守护。

1.简述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的方式(如反问、提示、举例)引导学员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所学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集中学习精力、帮助学员理解记忆、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

2.对职工进行培训指导授课时可灵活选用哪些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强化练习法、开展讨论法、复习巩固法、作业检验法。

3.简述讲授法教学。

教师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理论证等方法向学员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试验或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

4.简述问答法教学。

问答法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提出问题或提问问题,以便探讨新问题和推出新概念的教学方法,从而可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启发学员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听讲,有助于使学员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使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巩固,可提高教学效果。

5.简述强化练习法。

强化练习是促进系统理解、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技能运用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简述开展讨论法教学的好处。

通过在课堂、自习或实践操作过程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可使学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弥补个人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可加深对所学知识或技能的掌握,也能启发学员独立思考、积极钻研,拓宽知识面或提高对技能的运用能力。

7.培训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的方法手段有哪些?

培训指导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板书、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符号标记、划线勾圈、旁批注解、强调说明、图示、图解、举例、演示、示范、实际动手操作等方法手段。

8.培训指导过程中要突出哪些内容?

培训指导过程中,要突出重点、难点、定理、定律、公式、要领、程序(步骤)、技巧等。

9.授课过程中如何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过程中,注意通过布置作业、指定思考题、划定预习范围等方式,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10.实施理论培训授课时教师应注意什么?

实施培训时,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培训教材、讲稿、教具;

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速度、音量大小、节奏和语气,要注意对重点部分予以强调(如板书、提醒、复述、提问、标示)。

11.实施操作指导前教师应做哪些准备?

应根据操作指导项目和内容要求制订指导计划,确定指导方法、步骤,选择或准备教材、场地、所用工具料物、仪器、设备等。

12.如何进行操作指导?

操作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要让学员多练习,对基础较差的学员要手把手地教,努力争取好的培训指导效果。

1.简述工程维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名称,实施方案编制目的、依据、原则,工程概况,维修项目划分,维修任务及质量标准要求,各维修项目工程量,维修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力量及部署,施工技术措施,各项保障措施,维修项目投资,质量检查、监督,项目验收,结算支付,附必要图表。

2.简述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工程管理规划,上级有关要求,工程管理工作意见(或工程管理要点),工程管理标准,工程维修规程,所辖工程实际情况(如现有缺陷或问题,工程重要性等)。

3.简述工程概况的内容。

工程属地、工程类别、迄止地点或桩号、工程规模、工程重要性、工程现状及存在的缺陷或问题,由此阐述进行工程维修的必要性和提出需要进行维修的大项目。

4.简述日常维修项目和专项维修的定义。

日常维修项目是指经常发生、工程量变化不大、年度必须实施的项目(相当于岁修);

专项维修(相当于大修)主要包括技术含量较高或技术较复杂的维修项目、工程量比较大且比较集中的维修项目、年内发生存在不确定性(不一定年年发生)的维修项目。

5.简述施工进度计划及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指合理安排每个项目的开工与竣工时间及项目间和项目内各工序之间的衔接;

进度计划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横道图法、网络图法、进度曲线法等。

6.简述施工技术措施的内容。

施工技术措施包括质量、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施工环境污染防治等各项措施。

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维修项目要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对所采用的先进施工技术要有保证正确、熟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如聘请专家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等)。

7.简述工程维修项目实施应具备的条件。

日常维修项目已经确定、专项维修已经批准;

维修资金已经落实;

维修合同已经签订;

质量监督手续已经办理。

8.简述水管单位和监督机构对维修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

对于工程维修项目,水管单位依据有关工程法律、法规、批准文件、维修合同实施管理并进行质量检查或抽查,上级主管单位的质量监督机构指派质量监督人员实施监督,质量监督人员既监督质量管理主体,也监督工程维修项目质量。

9.简述施工管理的内容和管理过程的阶段划分。

施工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成本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管理过程都包括计划—执行—检查—纠偏四个阶段。

10.简述进度管理主要内容。

按进度计划安排调度和指导施工,施工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时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如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保障措施等,确保顺利完成各项维修任务;

因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导致不能按计划完成时,应合理调整进度计划。

11.简述维修单位对于维修工程质量的主要管理要求。

维修施工过程中,维修施工单位要严格质量检查,一般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项目部总检;

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进行检查,自检合格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必须经多方验收检查合格才能覆盖。

12.简述工程维修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

工程维修施工组织方案由维修单位编写,其主要内容包括维修项目、工程量、进度计划安排、施工组织(如何组织施工)、施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等。

1.简述堤防滑坡及其分类。

堤坡或堤坡连同堤基的部分土体失稳滑落,同时出现趾部隆起外移的现象,称为滑坡。

从位置上分为背河滑坡和临河滑坡;

从性质上分为剪切破坏、塑性破坏和液化破坏。

2.简述导致滑坡的主要原因。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

水位骤降;

堤身加高培厚时新旧土体结合不好;

堤防本身稳定安全系数不足;

外力作用等。

3.应对滑坡征兆(裂缝)或滑坡险情进行重点检查观测的特殊情况有哪些?

①高水位时期;

②水位骤降时期;

③持续特大暴雨时;

④春季解冻时期;

⑤发生较强地震后。

4.简述对滑坡险情的抢护要求。

对滑坡险情的抢护原则是设法减小滑动力和增加抗滑力,即通过清除滑坡体上部附加荷载、削缓滑坡体上部边坡、防渗排水以减轻土重等措施减小滑动力,通过固脚压重阻滑、修筑土撑或戗体阻滑、防渗排水以提高土料抗剪强度等措施增加抗滑力。

5.简述对滑坡险情的抢护方法。

对于滑坡险情的常用抢护方法有:

临河截渗;

背河的滤水后戗、滤水土撑、滤水还坡;

临背河均可据情使用的护脚阻滑(也称为固脚压重阻滑)、削坡减载等。

6.简述滤水土撑的修筑。

先将滑坡体表层松土清除,再在滑坡体上抢筑导渗沟,然后间隔抢筑滤水土撑。

土撑尺寸应视险情和水情确定,一般每条土撑顺堤方向长10m左右、顶宽5~8m、边坡1∶3~1∶5、顶高出浸润线出逸点O.5~2m,土撑间距8~10m,修筑土撑采用透水性较大的沙土,要分层填筑、夯实。

7.简述滤水后戗的修筑。

先将滑坡体表层松土清除,再抢筑导渗沟或铺设反滤层,然后用透水性较大的沙土修筑后戗,当直接用沙石料修筑后戗时可不铺设反滤材料,后戗高度压浸润线溢出点0.5~1.0m,长度应超过滑坡堤段两端各5~lOm。

8.简述滤水还坡及其分类。

凡采用反滤结构抢护背水坡滑坡并恢复堤防断面的措施均称为滤水还坡,根据反滤结构或所用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导渗沟滤水还坡、反滤层滤水还坡、透水体滤水还坡、土工织物滤水土袋还坡等。

9.简述砂(沙)土还坡的修筑要求。

采用透水性较强的粗沙或中沙还坡时,可按原断面(坡度)恢复;

如用细沙、粉沙或沙土还坡,边坡应适当放缓。

还坡时,清除滑坡体的松土、软泥、草皮及杂物等,将滑坡后形成的上部陡坡或陡坎削成缓坡,要分层回填、夯实。

10.简述护脚阻滑。

对于可能滑坡或可能继续滑坡的堤段,可在滑坡体下部堤脚附近堆放块石、土袋、石笼等重物,以起固基、护脚和压重阻滑作用,重物的堆放数量应根据堤坡稳定需要确定。

11.简述削坡减载。

当滑动体上部堤坡或堤顶上堆积有重物、堤坡较陡时,应清除滑动体上部附加荷载、削缓滑动体上部边坡,以减小滑动力,从而预防或制止滑坡的发生和发展。

但当堤身断面小、可能遭受冲刷坍塌威胁时,应慎重选择削坡措施。

12.简述滑坡抢险的主要注意事项。

在渗水严重的滑坡体上,要尽量避免大量抢护人员践踏;

严禁在滑坡体中上部抛石等重物;

抢护滑坡险情不宜采用打桩阻滑方法;

对滑坡性裂缝不能进行灌浆;

填土还坡时必须注意观察,上土不宜过急、过量等。

13.试述坍塌险情。

答案要点:

坍塌主要指堤防或坝岸的临水面土体、裹护体或土体连同裹护体的崩落险情。

坍塌分为塌陷、滑塌、骤塌。

塌陷是坡面局部发生下沉的现象;

滑塌是某范围内的堤坝坡因失稳而发生坍塌下滑的现象(也称为滑脱);

骤塌是某范围内的堤坝坡部分土体、裹护体或土体连同裹护体突然倒塌入水(也称为崩塌),是最为严重的坍塌险情。

当洪水冲刷能力强、主溜顶冲或靠近堤岸、堤岸抗冲能力弱时,易发生坍塌险情,如不及时抢护,将可能造成险情急剧恶化(如引起溜势变化、使坍塌加剧等)或溃堤灾害。

14.分析导致坍塌险情的主要原因。

导致堤岸发生坍塌险情的主要原因有:

(1)水流冲刷:

溜势发生大的变化或发生横河、斜河现象,形成顺堤行洪或水流直冲堤岸,造成对堤岸的严重冲刷、淘刷。

(2)水位骤降:

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水位骤降且降幅大,易使岸坡失去稳定性。

高水位时,堤岸土体含水量增大或饱和,其抗剪强度降低;

水位骤降时,土体失去了水的顶托力且承受反向渗压作用,易促成坍塌险情。

(3)堤岸质量差、存有缺陷或隐患:

遇水流冲刷、渗水或雨水侵入时,因其抗冲能力差和抗剪强度降低而易造成坍塌。

(4)堤岸基础抗冲能力差:

如地基土质差、基础浅、裹护材料抗冲能力差(根石走失)等,易使基础被淘空,或地震使沙土地基液化,将造成坍塌险情。

15.论述堤岸坍塌险情的抢护要求。

抢护坍塌险情的原则是:

“护脚抗冲,缓流挑溜,减载加帮”。

抢护坍塌险情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方法得当,要以固基、护脚(滩)、防冲为主,增强堤岸的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