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安全宝典文档格式.docx
《员工安全宝典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安全宝典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开危险区,未经安全监管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是井中,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动用明火,私自搭乘工程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观望。
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不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未戴护目镜或面罩,未戴防护手套,未穿安全鞋,未戴安全帽,未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
不安全装束:
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带手套。
令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它指挥错误、
监督失误:
在危险作业中未设置监护人员和监护人员失误。
员工安全生产操作注意事项
用电的安全:
作业环境多大型电器械,增加了触电的危险,必须注意安全。
压力容器的安全:
压力容器需妥善存放,处理不好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及生命安全。
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
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以保护生命安全。
设备和材料安全:
材料、用品应注意防晒,仓库材料堆放整齐,保证通风良好,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
注意设备养护。
消防安全:
落实各项防火制度,消防设施配备安全,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同时对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强储存和使用管理工作。
特种作业操作保证安全: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杜绝违章作业的发生,起重机械操作严格遵守:
“十不准、十不吊”的规定。
防雷电安全:
高大施工机械,如施工升降机、塔吊等,防雷工作要切实做到位。
员工安全生产基本操作规范
员工自觉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文明生产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
不违章作业、不野蛮操作,并随时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做到“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掌握本单位、岗位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典型事故案例及突发事故的预防应急处理措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危害生命和健康的行为进行批评、检举和控告。
每位员工必须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和各项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意见。
每位员工必须主动接受相关单位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
新员工进厂必须接受三级教育,即公司级、厂级、班组级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上班期间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和冒险蛮干。
操作工不允许操作其它岗位的设备、设施,严格按照员工上岗制度执行。
转运零件时不准踩、踏、滑用周转车辆,严禁快速转运。
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关单位的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转运物资时只允许从安全通道上转运,杜绝转运人员从其他班组生产现场上直接穿越。
员工上班期间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裤,衣服按“三紧”要求,即:
袖口紧、领紧、下摆紧。
进入生产现场应按规定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严禁将火种带入厂区内(除允许带火种的班组长和操作工外),严禁在厂区内吸烟。
员工必须爱护和正确的使用设备、机器、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不得故意破坏。
操作工在操作旋转设备时,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
员工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及岗位安全操作卡,不违章操作。
员工应主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碾伤害的作业,不准穿裙子、戴手套、围围巾,长发或其他佩戴物不得悬露。
进入有可能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登高作业必须办理登高证(按临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登高作业要求执行)。
从事电气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穿戴绝缘防护用品(按临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电气作业要求执行。
进入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场所,应穿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
生产(工作)现场的材料、零件、成品、半成品不得乱堆乱放,堵塞安全通道、消防设施、配电设施等。
生产(工作)现场有积水、积油、积尘,工业垃圾及时清理。
员工不得酒后进行生产作业,不得将设备带“病”操作,必须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操作工在生产中不准私自调动设备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速度。
上岗前,应按照操作要求和本工种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所用劳保用品损坏、失效及时按公司规定程序申领。
进入现场要注意现场标识、提示信号等各种安全警示,要服从现场安全规定和指挥,不得跨越运转设备,不得擅自进入明令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不得指使他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进行操作,不得动用他人设备。
工作前应确认工作环境与现场是否整洁有序,路面、楼梯、走廊是否平整,有无油污、积水、积雪、和积冰。
确认工作环境是否有充足的采光,栏杆是否完整,井盖是否齐全。
上岗前应充分了解作业内容,检查现场作业中有无造成触电、火灾、爆炸、坠落、中毒、中暑、烫伤、烧伤等不安全因素,是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认后方可上岗作业。
非本岗位人员严禁触动电气、机械设备、储气罐等各类阀门开关。
严禁在生产区域内吸游烟。
班前、班中不准饮酒、班中不准窜岗、打逗。
不准将与工作无关的人员或物品带入作业现场。
不得在生产区域和办公场所焚烧杂物。
员工应熟悉火灾应急预案,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尽可能切断电源,立即向上级领导和安全环保办公室报告。
扑救初起火灾,要选用正确的消防器材并站在上风侧。
日常准备毛巾等必备的防火逃生工具,火势无法控制时要及时撤离。
员工在进行带压清扫堵塞的管道时,出口法兰处禁止站人。
切割或拆除管道、钢结构架等重物时,应站在可靠固定的一侧。
可能坠落或切割可能弹动的一侧应用采取防坠落措施。
用人力垂直或倾斜地拉动物体应有防止突然坠落、断落、脱落的措施。
使用大锤时,禁止戴手套和面对面打锤。
堆放物品时应由低往高堆放,形成梯形,底脚卡牢,下大上小;
平面物品要压缝堆放,取出物品时应自上而下,禁止从中间抽取。
拆除工作前应有应急预案和作业风险分析,并做到自上而下逐步学习确认,预防倒塌,时刻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工作场所内不准坐、靠栏杆休息,上下楼梯必须手扶栏杆。
严禁翻越平台、窗台、门梁、护栏等。
徒手搬运重物(尤其楼梯处)要注意搬运的适当姿势和施力,持稳后再慢慢垂直起身,防止造成身体的扭伤或拉伤,或重物掉落造成压伤或挫伤,注意周围环境状况,保持警觉。
在过道、室内、洗手间等湿滑地面行走要注意慢行,防止滑倒摔伤。
打热水时,必须将热水瓶瓶口对准热水龙头口再打开龙头,水满时及时关闭龙头。
提水时要提稳走实并使用热水瓶与身体保持一定安全距离,以防热水瓶爆裂造成烫伤。
定期检查热水瓶支胆托和提把的安全可靠程度,不合格就及时更换。
接待活动中要给来访者以适当的安全提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安排熟悉现场的人员专人陪同和监护。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范
如无法确认设备是否可以开启,在启动任何设备前,启动者应询问设备周边的同事是否可以启动,在无任何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方可启动。
所有设备(包括管道、容器等)不得超负荷运行。
如果没有关闸和释放残余能量,决不能开启各类观察孔、物料孔、人孔。
严禁在设备运行的情况下拆除或堵塞保护装置。
严禁在带有搅拌、旋转、摇摆的设备未停稳的情况下进行理料或做清洁。
开启和关闭任何总前,应确定是否对其他岗位或部门会产生影响。
开启或关闭任何阀门时,禁止野蛮操作,特别是搪瓷釜的放料阀和固定不牢管道上的阀门。
在旋转的设备旁,应注意工衣的下摆要扎紧或扎入工裤内。
不得超负荷吊装,吊装前应检查吊钩、钢丝绳等是否完好有效,吊装中切莫将肢体伸入井道内。
安全防护用品佩戴规范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规范。
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安全帽本身要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
凡配发软帽的工种,工作中发辫必须储入帽中。
操作过程中有金属飞屑、沙屑、钢液等飞溅物的岗位,操作中必须严格佩戴防打击目镜和护罩。
穿戴工作服必须规范,热度锌等特殊工种的工作服穿戴更应该严格要求。
领口袖口要严实,腰外脖子上不准缠线丝等易造成危险的物品。
凡配发防(毒)尘口罩、面罩、手套的工种,在操作时必须佩戴。
各工种必须穿戴配发的工作鞋、防护手套;
酸洗工的防护鞋、手套必须定时更换;
电气人员的绝缘护品损坏后必须更换;
机加工及接触旋转运动部位的操作工,操作时禁止使用手套。
生产岗位标准化操作
岗位操作人员要知道本岗位的潜在危险和安全措施,具备辨识危险和事故控制的能力。
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岗位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律,遵守劳动纪律和生产工艺纪律。
正确使用所分管的机器设备,保持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好、可靠,清除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开好班组“三会”,即班前布置会(布置任务时安全措施要具体)、班后总结会(总结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安全活动会(要有内容、效果、有记录)。
不违章操作,且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如发生轻伤以上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安全部门,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如实说明事故有关情况。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协助班组长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对违章违纪者要制止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新工厂、实习代培人员、换岗及复工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业现场要清洁,工具、物品、物料放置整齐有序;
安全通道要畅通,安全防护、消防设备齐全有效;
安全色标、安全标志齐全完好。
防机械伤害行为规范
工作前认真检查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不使用不合格工具。
工作结束后工具应放在规定的位置。
开动设备前,必须与相关及周围人员联系(鸣铃示警等),做好现场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动。
不开动防护设施不完善或损坏的机械设备。
检修、清扫、调整、润滑机械设备时,应停机、拉闸挂牌。
必须在运行中调整的,要设专人监护,并有防止人体与运动部位接触的措施。
设备检修、清理后,应恢复安全防护设施,并保证齐全有效。
发现安全故障或隐患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并报告部门安全员及部门负责人,及时整改。
检修中拆除了安全栏杆、围墙等安全设施后,必须以临时措施代替,检修后按原设计修复或恢复。
对运转设备检修后,应由检修人员、操作人员共同认可,由操作人员试车。
员工严禁跨越皮带、托辊、机电的旋转的机械设备,禁止隔机传递工具,上、下传递工具时不许掷、抛。
对设备的转动部位加油时,须使用长嘴加油器。
生活用电行为规范
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得进行电器安装与维修,不得擅自乱接电源。
电气专业人员在安装、维护、检修电器设备后,不得留有隐患。
严禁使用未经检测合格的绝缘工器具。
移动电器电源线不准拖拉,电源接长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并不准裸露金属线。
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必须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制度,并定期校验,确保灵敏可靠。
对电风扇、电焊机等可移动式电气设备,在移动时应做到先拉闸、后移动。
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拆除电气连锁装置、防护装置、信号装置。
擦拭清理电器设备时应先停电,不准用水冲、不准用酸、碱水擦洗。
电焊机的一次线(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得超过5米。
使用的明电线(滑触线)高度不宜小于3.5米,如低于3.5米的明电线应有安全网罩,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或信号指示灯。
严禁在雨天室外使用电钻、手砂轮、手电锯等电动工具。
使用手灯时必须使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供电,在潮湿的环境作业应使用绝缘柄的手灯。
日常办公使用电器时插头与插座/插盘应按规定正确接线,插座/插盘的保护接地极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单独与保护线可靠连接,插座/插盘应置于避免溅水位置。
严禁在插头(座)内将保护接地极与工作中性线连接在一起。
在插拔插头时人体不得接触导电极,不应对电源线施加拉力。
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电源,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当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办公室内的重要办公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要妥善保管使用,下班前应确保一切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长时间不用电器时(如节假日)还须把插头拔下,以防开关失灵、长时间通电损坏电器,造成火灾。
员工的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1、当人体触电后,选用正确方法进行急救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不大。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但小于摆脱电流时,虽可能受到强烈打击,但尚能自己摆脱电源,伤害可能不严重。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至接近或达到致命电流时,触电人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跳动停止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
这时,不应该认为是死亡,而应该看作是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
有触电者经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工呼吸而得救的事例。
有资料指出,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
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
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由此可知,动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急救方法
(1)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
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员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需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即使触电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2)现场急救方法——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不能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3)人工呼吸法——主要适用于急救呼吸停止的触电者。
实施人工呼吸前要使呼吸道畅通。
首先要很快地解开触电者的衣领,清除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血块、黏液等,并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
这时救护人在伤员头部的一侧,用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撬开嘴巴,救护人深吸气后,紧贴伤员,口对口向内吹气,时间约2秒,使其胸部膨胀。
吹完气后,立即将口离开,并同时放松鼻孔让其自动呼吸,时间为3秒。
如触电者口撬不开,就用口对鼻呼吸法,捏紧嘴巴,紧贴鼻子向内吹气。
如此反复进行触电者如果是儿童,只能小口吹气。
(4)胸外挤压法——适用玩弄急救心脏停止跳动触电者。
首先将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的一侧,或骑跪在腰部,两手相叠(儿童只需一只手)。
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掌握向下挤压(儿童轻一点),压下深度约为3~4.5cm,将心窝内备注挤出。
每分钟以60次为宜。
挤压后,掌根立即放松(但不要离开胸膛),让触电者自动复原,备注流回心脏。
如此反复进行。
(5)如果触电者呼吸停止,而且心脏跳动页停止则须同时实施上述两种急救方法,先吹气2-3次,再挤压7-8次如此反复进行。
此外,注意要慎用肾上腺素等强心剂,只有经过心电图仪测定心脏确已停止跳动,才可使用,否则将会使触电者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更加恶劣。
2、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工伤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准守安全操作规程。
当然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安全守则为:
(1)必须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该穿戴的必须穿戴,不该穿戴的就不一定不要穿戴。
例如机械加工时要求女工戴护帽,如果不戴就可能将头发绞进去。
同时要求不得戴手套,如果戴了,机械的旋转部分就可能将手套绞进去,将手绞伤。
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特别是对紧固的物件看看是否由于振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
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
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不准将其拆掉不使用。
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
牢固,不得松动。
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
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3、焊工在焊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焊工在焊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有:
(1)防止飞溅金属造成灼伤和火灾;
(2)防止电弧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气体中毒;
(4)在焊接压力容器时,要防止焊接发生爆炸;
(5)高空作业时,要系安全带和戴安全帽;
(6)注意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4、在进行手工电弧焊接时,安全技术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手工电弧焊按焊接的位置可分为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四大类。
进行手工电弧焊接在安全技术方面有如下基本要求:
1.电焊机的外壳和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
2.电焊机空载电压应在60~90V之间。
3.电焊设备应使用带电保险的电源刀闸,并应装在密闭箱内。
4.焊机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其一、二次导线绝缘是否完整,接线是否绝缘良好。
5.当焊接设备与电源网路接通后,人体不应接触带电部分。
6.在室内或露天现场施焊时,必须在周围设挡光屏,以防弧光伤害工作人员的眼睛。
7.焊工必须配备合适滤光板的面罩、干燥的帆布工作服、手套、橡胶绝缘和清渣防护白光眼镜等安全用具。
8.焊接绝缘软线不得少于5m,施焊时软线不得搭在身上,地线不得踩在脚下。
9.严禁在起吊部件的过程中,边吊边焊。
10.施焊完毕后应及时拉开电源刀闸。
5、机动车辆驾驶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
驾驶员在日常操作中应做到的基本要求是:
“一安”“二严”“三勤”“四慢”“五掌握”。
“一安”,指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严”,指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交通规则。
“三勤”,指要脑勤、眼勤、手勤。
在操作过程中要多思考,知已知彼。
严格做到不超速、不违章、不超载。
要知车、知人、知路、知气候、知货物。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瞻前顾后,要注意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对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勤搞卫生。
“四慢”,指情况不明要慢,视线不良要慢,起步、会车、停车要慢,通过交叉路口、狭路、弯路、人行道、人多繁杂地段要慢。
“五掌握”,指要掌握车辆技术状况、行人动态、行区路面变化、气候影响、装卸情况等。
6、预防机械伤害的方法
预防机械伤害的方法主要有:
机械设备应根据有关的安全要求,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的破损和漏电的地方。
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
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
局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电压。
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
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
手轮在机动时应能与转轴脱开。
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机身凹入部分内。
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机加工严禁戴手套进行操作。
操作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先空车运转,确认正常后、再投入运行。
机械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
不准随意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保持好机械设备的清洁卫生。
7、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一、控制可燃物。
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
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
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二、隔绝空气。
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
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
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三、清除火源。
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四、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
具体措施有:
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
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
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
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