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648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6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16年9月

 

第一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

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

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10各数。

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

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

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

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

(二)”。

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

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计时。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20各数;能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5、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6、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计时;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五、教学难点。

1、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3、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

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第01周

9.1

可爱的校园

1

第02周-第03周

9.3-9.14

一、生活中的数

8

第04周-第05周

9.17-9.28

二、比较

4

第06周

10.1-10.7

国庆放假

第07周-第10周

10.8-11.2

三、加与减

(一)

17

第11周

11.5-11.9

整理与复习

3

第12周

11.12-11.16

四、分类

3

第13周

11.19-11.23

五、位置与顺序

4

第14周

11.26-11.30

六、认识图形

2

第15周-第16周

12.3-12.14

七、加与减

(二)

8

第17周

12.17-12.21

数学好玩

3

第18周

12.24-12.28

八、认识钟表

1

第19周

12.31-1.4

总复习

5

第20周

1.7-1.11

期末工作

一 生活中的数

一、教学内容

1、可爱的校园

2、快乐的家园

3、玩具

4、小猫钓鱼

5、文具

6、快乐的午餐

7、动物乐园

二、教学要求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10各数。

2、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写以内的数,并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2、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2、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时安排

8课时。

课题

可爱的校园

教学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知道学习需要有一些好习惯。

通过找生活中的“数”和“形”的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数数活动中,能数出1—10这10个数。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教学方法

情境法谈话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引入

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大家想学好数学吗?

1、谁会数数?

来试一试吧!

2、学生汇报数数情况,请一名学生汇报数数情况。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1-10这几个数。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二、数数

动物学校开学了,真热闹。

到校园里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

有多少?

按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说一说。

按大小顺序数一数。

从数数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看我们的教室,你们发现了哪些数?

请数出10根小棒,8朵小花,5个三角……

我们身边处处有数,现在跟老师排好队,悄悄地去看一看,找一找我们校园里有什么?

有多少?

四、总结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五、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里的数,说给家长听。

 

a:

同桌互相看并说。

b:

集体反馈交流。

c:

评价学生数数情况。

 

小声说给周围的小朋友,要说一句完整的话。

 

a: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b: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c:

集体交流。

 

学生自我小结,自我反思。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

12345678910

教学反思

 

课题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学方法

情境法谈话法发现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说一说,认一认。

图中有什么?

图中哪些物体的个数是1?

2、数一数,认一认。

图中还有什么?

有多少?

3、找一找,说一说。

(课件出示情境图)

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2来表示?

哪些可以用5来表示?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2来表示?

哪些可以用5来表示?

三、试一试

1、说一说。

(课件出示情境图)

数一数河里有几只鸭子?

排在第1的是哪只鸭子?

谁排在第2?

小结:

数可以表示有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

2、数一数,认一认。

(课件出示情境图)

先独立数一数,再与同伴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图中有什么?

有几个?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找一找你身边的数,给同伴说一说。

 

观察情境图,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说出数数的过程。

 

根据情境图,学生自由说一说。

找一找生活中的例子。

 

根据情境图,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互相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12345

678910

教学反思

 

课题

玩具——1、2、3、4、5的认识

教学要求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5以内各数。

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

学习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物体数量,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5以内各数。

教学难点

学习用操作、画图等方法,表示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1—5这5个数字的顺序。

教学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指导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玩玩具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

1、数一数,说一说。

图中有什么玩具?

数一数有多少?

小结:

同学们真聪明!

从玩玩具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数。

2、想一想,做一做。

把2架飞机、4辆小汽车、3个皮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采取“我说你摆”、“我画你说”等形式。

3、描一描,写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