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54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docx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

 

岩石学实习指导书

(资源勘察工程类专业使用)

齐娜王燕子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系

地质教研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

目录

晶体光学部分

实习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实习二晶体形态、解理及解理夹角的测定

实习三观察矿物的颜色、多色性、吸收性及突起、糙面、贝克线

实习四观察矿物的消光现象、消光位及干涉色

实习五干涉色级序及晶体中快慢光的测定

实习六消光角、延性符号的测定;观察消光类型和双晶特征

实习七观察一轴晶斜交光轴切片及二轴晶垂直锐角等分线切片干涉图

实习八造岩矿物的晶体光学性质

(一)

实习九、十造岩矿物的晶体光学性质

(二)

实习十一造岩矿物的晶体光学性质(三)

岩浆岩部分

实习十二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实习十三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与描述

实习十四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

实习十五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

实习十六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

实习十七中性过渡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

实习十八中酸性——酸性岩类型(花岗闪长岩——流纹英安岩;花岗岩——流纹岩)

实习十九碱性岩类(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附:

脉岩类

沉积岩部分

实习二十沉积岩手标本及薄片的观察与描述

实习二十一观察常见的陆源碎屑岩类型

实习二十二观察常见的火山碎屑岩类型

实习二十三观察常见的粘土岩类型

实习二十四观察常见的碳酸盐岩和硅质类型

变质岩部分

实习二十五变质岩的结构、构造

实习二十六接触变质岩的观察

实习二十七气成热液变质岩及动力变质岩的观察

实习二十八区域变质岩的观察

实习二十九混合岩类的观察

附录一:

常见造岩矿物主要光性一览表

图2:

一些基本的变晶结构及可能的构造图解

图5:

一些基本的动力变质岩结构及构造图解

晶体光学部分

实习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使及与保养方法。

2、学会偏光显微镜的一般调节与校正方法。

二、实习内容

1、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和装置。

2、装卸镜头、使用低倍物镜(4×)调节照明,调节焦距。

3、校正中心,偏光镜方位的检验

三、实习方法

1、认识下列部件的名称、位置;熟悉它们的功能,并学会其装卸。

镜座、镜臂、反光镜、锁光圈、聚光镜、载物台及其刻度、固定螺丝和弹簧夹、镜筒、目镜、物镜、上偏光镜、勃氏镜、石膏试板、云母试板、石英楔子等。

2、装卸镜头:

(1)装卸目镜。

将选取用的目镜插入镜筒上端,使十字丝处于东西、南北方向上即可。

(2)装卸物镜。

不同型号的偏光显微镜的物镜装法不一,装卸时将镜头推进或拉出即可,但要注意安装时一定要将物镜推至最尽头。

3、调节照明:

步骤如下;

(1)装上低倍或中倍物镜,插入目镜、打开锁光圈(注意不使用显微镜时,光圈一定要放到最大,以免因锁紧时间过长而逐渐失效),轻轻推出上偏光镜、勃氏镜,下降或推出聚光镜。

(2)下降镜筒到适当位置(离物台约0.5cm)。

(3)转动反光镜至视域最亮,而且光线最均匀。

光源可用灯光或自然光,但不能把反光镜正对太阳或采用强烈的灯光,以免刺激眼睛,也有损于偏光镜。

4、调节焦距:

步骤如下:

(1)在完成上述操作规程之后,将薄片置于载物台之上(注意一定要让盖玻璃朝上),用弹簧夹夹住。

(2)从侧面看着镜头,然后转动粗动螺旋,使镜筒下降到最低位置。

(注意,物镜靠近薄片,但切勿使其接触。

(3)从目镜中观察,同时转动粗动螺旋,使镜筒上升(动作不宜过快)。

直到看清楚薄片中的目的物,如果物象,仍然不太清楚,则改用微动螺旋调节,至最清楚为止。

(4)换用高倍物镜时,用法同调节焦距,但这时必须倍加小心,因为高倍镜的焦距很短,几乎与薄片接触,如稍不注意,就可能压碎薄片,损坏镜头。

5、校正中心;步骤如下:

(1)首先检查物镜位置是否安装正确,如果物镜没有装正确,则根本无法校正中心,而且容易损坏校正螺丝和镜头。

(2)在薄片中选一矿物小颗粒a,移至十字丝中心o,转动物台360º,找出其运动轨迹,至离中心最远时停止转动(见教材中心校正步骤示意图)。

(3)调整物镜(或物台)校正螺丝,使颗粒a沿ao方向转动至o处(即1/2ao处)。

(4)移动薄片,将矿物颗粒a至视域中心o,转动物台,此时若质点仍移动。

再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点原地转动不离中心为止。

注意:

步骤三是调整校正螺丝使颗粒移动,而步骤四是移动薄片使颗粒移动,两者不要混为一谈。

6、偏光镜方位的检验:

(1)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的确定。

选一黑云母薄片,把黑云母移到视域中心,在单偏光镜下,转动物台、至黑云母变得最暗时,此时黑云母解理纹所指的方向,就是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东西向或南北向,随显微镜而异)。

(2)上下偏光是否正交的检验。

当下偏光镜振动方向确定之后,取下薄片,推入上偏光镜,此时,若视域完全黑暗,表明上下偏光的振动方向完全正交,若不完全黑暗,则需调节上(或下)偏光镜,使视域全黑为止。

四、实习报告

熟练掌握偏光显微镜的对光、准焦及中心校正,了解偏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学会偏光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实习二晶体形态、解理及解理夹角的测定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晶体不同方向切面,学会判断晶体的形态。

认识解理等到级,了解同一矿物不同方向切面解理表现之差异,学会解理夹角的测定方法。

二、实习内容

1.观察晶体的形态。

2.认识解理并测定解理夹角。

三、实习方法

1.观察闪长岩中角闪石(呈半自形、长柱状、横切面假六边形)和斜长石(呈半自形、板状、柱状)。

2.解理:

观察黑云母的极完全解理。

角闪石的完全解理。

斜长石的完全解理。

橄榄石的不完全解理。

3.解理夹角的测定:

测定角闪石或辉石横切面上两组解理的夹角。

步骤如下:

①首先选择同时垂直两组解理的切面,此种切面解理纹较细,升降镜筒时,解理纹不发生左右移动。

②移动薄片,使该矿物颗粒置于十字丝中心。

③转动载物台,使矿物的一组解理平行于其中一十字丝,并在物台上取得一读数x1。

④转动载物台,使矿物的另一组解理变平行同一根十字丝,又取得一读数为x2。

两次读数之差|x1—x2|则为所测之夹角。

物台读数精度为0.10,所以一个颗粒要返复测量几次,取其平均值.

四、实习报告

1.绘制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晶体形态简图并描述其形态牲特征。

2.将测定的解理夹角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解理夹角测定记录表

薄片号

矿物名称

X1

X2

解理夹角

x=|x1—x2|

实习三观察矿物的颜色、多色性、吸收性及突起、糙面、贝克线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认识矿物的颜色,学会观察矿物的多色性现象及其明显程度,了解同一矿物不同方向切面的多色性表现情况。

了解突起的分级,认识不同等级突起的特征。

认识糙面、贝克线,学会应用贝克线移动规律确定相邻物质折射率的相对大小,确定突起正负。

二、实习内容

1、观察矿物的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

2、观察矿物的贝克线、糙面,确定突起等级。

三、实习方法

1、观察无色矿物:

石英、长石、橄榄石。

2、观察有色矿物:

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紫苏辉石。

3、选择一颗有清楚的极完全解理的黑云母、置视域中心,旋转物台,观察其颜色深浅和所有透过的光的强弱的变化,了解其吸收性、多色性。

注意,当黑云母的解理纹平行下偏光振动方向时,颜色最深,呈暗棕色,垂直时则呈浅黄棕色,斜交时变化于最深与最浅之间。

用同样方法观察普通角闪石,紫苏辉石的多色性。

4、突起、糙面的观察,如果矿物与树胶或矿物与矿物质之间的折射率相差较大,则准焦后,一般就可看出突起和糙面现象,如稍小光圈则更为明显。

5、观察贝克线应遵循下列步骤,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①、调节光源,使视域照明最好。

②、二介质交界线最好是平直的,不应夹有杂质。

③、移动薄片,使要观察的矿物质和树胶的交界处接近视域中心。

④、适当缩小光圈,挡去入射角较大的光线,使贝克线的现象更为清楚。

⑤、如果二介质的折射率很接近,则须用高倍镜,其它情况则及中倍镜即可。

在上述情况下,提升或下降镜筒,贝克线便发生移动,提升时向高折射率的介质方向移动,反之,则向低折射率方向移动。

同样方法观察石榴石,橄榄石、角闪石、石英、正长石,萤石与树胶接触处的贝克线移动情况,确定其正负突起。

6、观察方解石的闪突起。

四、实习报告

1、观察和描述,黑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的颜色及多色性与吸收性。

2、指出下列矿物属什么突起,突起的等级,折射率大至范围,糙面的特征。

石榴石、橄榄石、普通角闪石、石英、正长石及萤石。

3、依据贝克线移动情况确定下列矿物的正负突起。

辉石、橄榄石、普通角闪石、石英、正长石及黑云母。

 

实习四观察矿物的消光现象、消光位及干涉色

五、实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正交偏光镜的检验与校正方法。

认识消光与干涉现象,熟悉1—3级干涉级序。

学会使用石膏试板、云母试板观察干涉色的升降变化,矿片上光率体椭圆半径方向及名称的测定方法。

二、实习内容

1、正交偏光镜的检验与校正。

2、检查目镜十字丝是否与是、下偏听偏信光镜振动方向一致。

3、消光与干涉色的观察。

三、实习方法

1、正交偏光镜的检验与校正:

装上中倍或低倍(X10)物镜,调节照明使视域最亮。

推入上偏光镜,观察视域中黑暗程度如何。

如果不够黑暗,说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下正交,转动下偏光镜直到最暗为止。

此时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即已正交。

2、检查目镜十字丝是否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一致。

在岩石薄片中找一个具有清晰解理的黑云母,置于视域中心。

旋转物台使解理缝与十字丝之一平行。

推入上偏光镜,此时黑云母变黑暗。

如果不黑暗,说明十字丝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不一致。

旋转物台使黑云母变黑暗,再转动目镜十字丝,使黑云母方向一致。

此时,十字丝与上、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一致。

3、消光与干涉色的观察:

(1)观察石榴石的全消光现象。

(2)观察非均质体矿物任意方向切片(除垂直光轴方向外)的四次消光,四次最明亮现象。

在岩石薄片中绝大部分非均质矿物都具有这种现象。

在正交偏光镜下,选择一个矿物,将矿物置于视域中心。

旋转物台360º有四次黑暗四次明亮的现象。

此现象称干涉现象,黑暗处称消光位,每转90º消光一次。

从消光位转至45º最亮,可见清晰的彩色称干涉色。

(3)干涉色的观察:

在正交偏光镜下,载物台上不要放薄片,将石英楔子慢慢插入试板孔、同时观察干涉变化,从目镜中可以看到1—3级干涉色连续出现。

其次序与米舍尔—列维色相同,观察过程中要求认识各级干涉色的特征。

各级干涉色最后一个色序为紫红色。

(4)使用石膏试板测定石英干涉色的升降。

将石英置于视域中心,旋转物台至消光位,再转45º达最亮,干涉色应为一级灰白。

插入石膏试板,观察矿物干涉色的变化,若出现蓝色,则干涉色升高,说明同名半径平行,若出现黄色,则干涉色降低,说明异名半径平行。

根据试板上光率体椭圆半径名称是已知的,即可确定薄片上矿物光率体椭圆半径的名称。

四、实习报告

1、观察并描述石榴子石在正交偏光镜下的特征。

2、观察并记录白云母、橄榄石、辉石、石英、方解石的干涉现象及干涉色。

消光与干涉色的观察记录表

薄片号

矿物名称

最明亮干涉色

最明亮时物台度数

消光位时物台度数

二度数之差

实习五干涉色级序及晶体中快慢光的测定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学会利用石英楔子测定干涉色级序及利用干涉色级序测定双折射的方法。

学会利用楔形边法判断矿物干涉色级序。

二、实习内容

1.利用矿物楔形边缘色圈法判断橄榄石的干涉色级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