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833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docx

江苏省无锡市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

2018年秋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2018.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一般是80℃B.某初中生每分钟脉搏大约是70次左右

C.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也能在固体中传播

C.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

D.响度大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

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声音不能

C.在空气中光速和声速一样D.光和声都可以造成环境污染

5.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阳光下大树底下的阴影B.岸边古塔在水中的倒影

C.皮影戏中的手影D.电影院放的电影

6.如下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铁丝网上的白霜B.屋檐下的冰凌C.冰冻的衣服晾干D.草叶上的露珠

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

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

8.在北京进行的2018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出色,实现中国男子短跑接力上的重大突破.如图所示是赛后四位选手高举五星红旗绕场庆祝时的情景,若说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四位选手D.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

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0.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可以解释此现象的光路图是

11.如图所示是无锡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2.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平行玻璃砖相互垂直放置,一束单色光从左侧水平射入左侧玻璃砖,从右侧射出,则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A.平行

B.不平行,向上偏折

C.不平行,向下偏折

D.都有可能

13.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右图乙所示时,以“天地分界线”为参照物,飞机可能在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14.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甲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16.如下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下图乙所示的时间共为▲s.

 

 

17.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1月4日18时27分,新疆伊犁州新源

县(北纬43.60度,东经82.99度)发生4.6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

时伴有▲声波产生;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其利用

的是▲声波.

18.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一朵花,这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透过蓝色玻璃观察红花时,看到的花是▲色的.

9.小雨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时混合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醋混合液体,其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20.2018年12月17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

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在常温下都

是用▲的方法把它们液化后装在火箭中;为了保护发射

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

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如图所示),这些“白气”是由

▲组成的,经历了先▲后▲的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21.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选填“凹透”或“凸透”)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22.如图所示是市场上某款PM2.5检测仪,它可测量空气中直径0.3μm-2.5μm范围颗粒物浓度,即它可测出最小直径为

▲m的颗粒.请你提出一条减少PM2.5产生的措施:

▲.

23.如图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图甲、乙是用这款手机先后拍下同一小车的两张照片(设摄像头焦距不变),拍摄乙照片比拍摄甲照片时摄像头离小车▲(填“远”或“近”)些.两次拍摄时,摄像头离小车的距离u与摄像头焦距f之间的关系式是▲.

24.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液化熔合,冷凝后得到

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下表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

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试根据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1000℃的铝主要是▲态(选填“固”、“液”或“气”),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选填“铜铁”、“铝铜”

金属

熔点

649

660

1083

1535

沸点

1090

2467

2567

2750

或“镁铁”)合金.

25.小刚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

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风速;C.水的温度.

(1)小雨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

如图所示.观察图中的情景,你认为小雨的探究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或“C”).

(2)接着小雨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在图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上的水更快干了.小雨由此得出:

水上方的风速越大,蒸发也越快.你认为此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26.小李同学用一只新买的激光笔照射平静的水面,在竖直白墙

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其中A点形成的原因是光

的▲(选填“反射”或“折射”),B点形成的原因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亮点A下移至A1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同时观察到另一亮点由B点可能会移到▲点(选填“B1”或“B2”).

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m/s(保留1位小数).(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三、解答题(共40分)

28.(6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请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θ.

(2)请在图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3)如图丙所示,实线左侧为空气,右侧为玻璃,AO为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9.(4分)如图甲所示,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入射.

(1)量角器量出θ的大小为50°,则反射角大小为▲度.

(2)在图甲的装置中,让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

▲方向射出.

(3)若将纸板B向后折,使两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我们在纸板B上没有看到反射光,此时▲(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的存在.

(4)若开始实验时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如图乙所示),▲(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30.(7分)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进行实验,如图1所示.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明亮”或“黑暗”)环境中进行;

(2)小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他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调整玻璃板后的蜡烛B的位置,直到看上去B和A的像▲,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实验时要分析比较物、像与▲之间的位置关系.

(3)小明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可小华认为:

像的大小还和镜子面积的大小有关.在不更换和损坏玻璃板的前提下,你如何开展探究?

简述做法及判断方法.

做法:

▲.判断方法:

▲.

(4)小明了解到平面镜是在平板玻璃的背面均匀地镀上了一层金属膜制成的(如图2甲).他有一个疑问:

物体是通过镜子的前面成像还是背面成像?

于是他将一支铅笔的笔尖贴在镜子上,如图2乙所示,眼睛从侧面观察,若发现▲,则说明物体是通过镜子背面成像.

31.(4分)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小萌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0

4.00

16.00

36.00

64.00

100.00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

4

8

12

16

(1)物块5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cm/s

(2)物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实验前,小萌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猜想:

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物块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物块在1s内、2s内、3s内……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可多选),并推理,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cm.

32.(6分)如图a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同样将一定量的水加热16min.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根据右图的▲图(选填“甲”或“乙”),说明水已沸腾.根据实验数据,在图b中画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