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雪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437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大雪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特大雪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特大雪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特大雪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特大雪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大雪灾.docx

《特大雪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大雪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大雪灾.docx

特大雪灾

2008特大雪灾

【篇一: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

时间:

2008年1月10日地点:

中国

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中国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大范围冰冻雨雪灾害,农业大面积绝收歉收,部分省市电网瘫痪,京广大动脉一度中断。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已有129人因灾死亡,16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

此次大雪冰冻灾害,范围如此之广,时间如此之长,危害如此之重,无疑可列入世界上重大典型的“极端性气候事件”。

2013年1月以来中国各地雪灾情况一览

2012年入冬最低气温突破历史记录

2012入冬以来,我国遭遇数轮强冷空气侵袭。

2012年12月24日早晨,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贵州、西藏等地共有2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出现建站以来12月日最低气温值,其中河北围场(零下32.3℃)、赤诚(零下29.0℃)、山东牟平(零下19.8℃)等地甚至突破建站以来冬季日最低气温记录。

北京地区24日早晨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8.8℃,为1981年来最低,其中,汤河口、斋堂24日早晨最低气温分别达零下24.9℃和零下22.3℃,为近38年来12月最低。

北京城区平均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4.5℃,为1986年以来最低。

2008年中国的冰雨雪灾,正是极端性气候事件使人类蒙受灾难的又一明证,中国人实现“气候觉醒”已当其时。

我们所说的“气候觉醒”意味着很多。

就认识世界而言,意味着从官方到民间,当对气候变化的冲击高度警觉,对极端性气候事件发生有更充分的准备,意味着在各种潜在或既有的自然灾害面前,摒除“老天开恩”侥幸取胜之心。

“气候觉醒”还意味着需要付出长期努力来改变现实,为减缓气候变暖的冲击采取更积极、更有成效的措施。

此次雪灾已成为中国加大对气象工作软件、硬件投入的契机。

在全局层面,除更多财务投入外,更重要的还是制度建设和教育投入——前者,系指必须将气候变化意识,融入整个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规则、决策之中;后者,系指教育官员和公众,提高整个社会的气候危机感,熟谙应灾常识等。

【详细】

雪灾成因

造成2008年中国大面积持续低温雨雪天气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在接受采访时,专家们普遍表示,“都是‘圣女’惹的祸。

”所谓“圣女”,指的就是“拉尼娜(lanina)事件”;在西班牙语中,“lanina”意为“小女孩,圣女”。

从2008年1月的天气形势看,西线来的冷空气(寒潮)被乌拉尔山区强大的阻塞高压分成两支,北支同西伯利亚的冷

空气会合,几乎垂直进入中国中南部。

而南支绕过青藏高原与其南侧异常活跃的南支槽(低压)会合,给中国从孟加拉湾和印度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由此,两股冷空气和两股暖湿空气,在中国南方呈现出拉锯对峙局面,从而造成持续至今的低温、雨雪天气。

【详细】

雨雪冰一体

2008年2月,机场工作人员在对飞机进行除冰

进入2008年不久,确切地说,是从1月10日开始,对于大半个中国而言,形势突然发生了逆转。

在随后的20多天内,四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以及冰冻过程,席卷了包括湖南、贵州、安徽以及湖北在内的19个省(区、市)。

与罕见的长时间低温如影相随的,还有在这个季节难得一见的丰沛降水。

中国气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在这期间,除了东北、华北东北部和内蒙古东部,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华南中南部等地区降水都比常年偏高一到两倍,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两倍。

在纬度更低、气候相对温和的贵州,迎来的是长时间的冻雨。

截至2

月1

日,贵州有

26个县(区、市)的冻雨持续天数,都已经创了新的历史记录。

无论是以雨或者雪的形式,低温都会把这些降水在地面上冰冻起来。

雨雪冰“三位一体”,终于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演绎出了一场极具杀伤力的“完美风暴”。

【详细】冻雨、冰冻与雪凝的区别

冻雨和冰冻、雪凝在气象上最常用到的是冻雨这一概念,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物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称为冻雨。

受灾情况

2008年1月31日,大批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一名乘客晕倒

2008年2月2日,一名电力工程人员在湖南郴州王仙岭用木棒清除电线上的积冰

2008年2月,一名司机在卡车驾驶室里等待救援

人员伤亡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底,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

据了解,民政部门的统计仅包括雪灾直接致死者,如出行路滑摔倒丧生、冻死和积雪压倒市场大棚而亡,不包括交通事故等由于雪灾间接导致的死亡者。

【详细】

交通瘫痪

冰雪灾害来临时值春运高峰,加剧了交通运输压力。

截至2008年1月底,全国已经有19个机场因冰雪天气陆续关闭,大批乘客滞留;京广铁路湖南境内多处出现断电,致使京广线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部分列车停运,滞留旅客数十万人,仅广州火车站滞留旅客已经超过15万人。

中国南方公路运输近乎瘫痪,各灾区主要高速公路全部封闭,部分国道、省道严重拥堵。

【详细】

电力告急

本就紧张的中国电力供应,也因冰雪灾害进一步形势严峻,截至2008年1月底,全国已经有1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现拉闸限电。

据电监会消息,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

灾害天气还加剧电煤短缺状况。

【详细】

农业损失

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在2008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为重灾区。

农业部总经济师兼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称,此次农业受灾属历史罕见,“受灾范围广、时间长、强度大、品种多”,“从总体上看,农业受灾形势严峻,灾害重建任务艰巨。

”【详细】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

经济损失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因灾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政府应对

扩大救助范围

灾害发生后,民政部门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首次将铁路、公路滞留人员和城市被困人员纳入救灾工作范围,累计救助655.5万人。

发放救灾物灾

针对此次灾害的特殊情况,紧急协调部队空投御寒物资和方便食品,短期内向灾区发放大量救灾物资;会同财政部先后向19个受灾省份紧急下拨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35亿元,其中恢复重建预拨资金2.04亿元,向7个重灾省份增拨城乡低保对象临时补贴资金

7.1亿元,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浙江、四川等8省(区)各级共投入救灾资金15.05亿元,有力保障了救灾工作的开展。

各方救灾捐赠

截至2月22日,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含物资折款)15.3亿元,其中民政部直接接收国内救灾款8709.9万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救灾款物1.151亿元,地方红十字会募集款物1.286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收救灾款物5200万元,湖南等8省(区)直接接收救灾款物11.05亿元。

灾后重建

2008年2月13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此后重点将转入灾后“全面恢复重建”。

2月14日,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表示,具体而言,灾后最紧迫的是三大问题。

首先是确保受灾人群的口粮。

据李立国介绍,民政部正会同财政部,对上述重灾省份新增的救助人数进行新的摸底,确保把春荒救助落实到村,“落实到户,不漏一人”。

此后,中央财政可能加大对受灾地区的补助。

其次,重建因灾倒损的房屋。

李立国表示,民政部作为牵头部门,将在2月底前完成对倒损民房的排查和核定,“争取到6月底以前完成倒损民房的恢复重建工作。

”第三,农业部、教育部、卫生部等将分别负责受灾人群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和生产自救、确保受灾地方倒损学校学生正常上学、加强卫生防疫治病等。

【详细】

专家建言

“除了灾后重建,我们也应该进行灾后反思。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以来,多位委员、与会部委代表在分组讨论、大会发言中如是表示。

能源格局亟须调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王会生认为,有关部门应适时调整国家能源结构,加快电力能源发展。

除继续发展高参数火电,还应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机组。

重新审视电网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电网建设偏重主干大电网,而忽略了地区小电网;重视了大电厂建设,而忽视了分布式小电厂建设;重视了跨地区供电,而忽视了就地供电;重视了火电建设,而忽视了核电建设。

这四大电网建设规划的不平衡,是造成南方地区大面积停电的主要原因。

各级预案衔接不力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认为,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应急预案机制,合计有上百个。

但在灾害发生后,互相间的衔接并不理想。

刘革新委员还直言不讳批评了铁道部门在广州春运处置中,与地方沟通不力,致使出现了踩踏伤亡事故。

建立综合减灾体制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做法,以立法形式,就天气灾害对建设、发展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必要的评估。

如在美国、日本等国,修一座大桥、建一栋房屋,都有关于抗暴雨、抗大风、抗震、抗冰冻等方面的相应规定,起到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而我国目前这方面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详细】

评论与反思评论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

雪灾中,中国展示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调配资源以应对危机的能力,但危机也暴露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更根本的缺陷。

中国的经济计划及经济权力的集中都名声在外,但中国的经济管理却不够有远见。

【详细】

原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

在雪灾的考验中,中国的保险业暴露出诸多不足。

面对灾害,中国保险的覆盖面还比较低,同时缺乏好的保险产品。

雪灾中,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仍

【篇二:

2008年的这一场雪灾,到底给我们什么启示?

2008年的这一场雪灾,到底给我们什么启示?

2008年1月,中国大部分地区突降大雪,其中南方绝大部分地区更是普降暴雪,遭遇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雪灾。

截止2008年1月29日凌晨,中国7786万人遭受雪灾,6省市中到大雪,适逢春节返乡高潮,全国24个机场关闭,客车在贵州翻车25人死亡,超过50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武汉10万人停水,四川400万人受灾,京广线五天之内难以恢复正常。

部分铁路路段低压线路崩溃,恶劣天气不终止将无法维修。

受灾地区物价高涨,生活必需品难以满足。

如此暴风雪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尚难估计,社会影响史无前例。

有人说,暴风雪在为中国上一节大课。

如果是在改革开放前,这么大的风雪未必会造成如此大的影响,因为那个时候老百姓被限制在本地范围内,很少人离开本地,下大雪了无非是年货晚买几天,少买一点,在家看雪。

现在不同了,中国已经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经济建设已经进入深水区。

农民工开春从大江南北,中部、西部涌向东部做工,春节前纷纷返回原乡过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

每年春节前,中国交通部门、通信部门如临大敌,一切工作为春运准备。

春节前后的两个春运高潮是这些部门每年工作中的两大关口。

如果天气正常,气候良好,春运前后两个高峰基本上可以应付过去。

如果天公不作美,那春运就压力很大了。

就象今年,暴风雪天气集中在了春节前这段时间。

由于受灾范围特别大,中国北部中部及南部的部分地区都严重受灾,中国的交通运力,通信能力,电力都受到严重考验。

中国多个省份受暴风雪吹袭,灾情惨重,湖南大雪据称是五十年未遇,安徽则是百年罕见,这些形容词,过去多在夏季水灾时出现,如今连冬季大雪也如是,到底是真的五十年、一百年不遇?

还是政府防御和预警不足,导致民生受困,交通混乱?

据民政部公布的灾情,此次雪灾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十四个省八千多万人受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近一百亿元人民币。

这次雪灾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地区,至今已持续超过二个星期,相对北方地区来说,这次无论降雪量、持续时间等都并不算特别严重,但是,由於南方的防寒措施较为单薄,各项基建并没有做足抵御严寒天气的防备,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