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307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docx

关于试验材料的检验及要求

拆模

常温墙体拆模要求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棱角后即可拆除。

顶板混凝土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砼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后,办理拆模申请,经项目总工批准后下发拆模令方可拆除部分模板及支撑并保留养护支撑不动。

(混凝土强度以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为依据)。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钢筋加队接到钢筋配筋单后,应复核下料长度是否准确,如有问题及时与内业技术员联系。

当配制同一尺寸的梁柱箍筋时,必须先根据下料长度做样品,当样品的几何尺寸、弯钩平直长度经检查无误,进行封样后,才能大批量下料,以免出错。

加工好的成型钢筋应挂牌、分类、分部位及施工先后堆放,钢筋进场后应按验收批进行检验。

进场钢材使用监理确认的有质量保证的公司合格分供方产品,钢材进厂必需附有该批钢材的材质证明、合格证、销售厂家备案文件,进场后及时进行复试,要对钢筋的冷拉应力、冷弯率、拉力及冷弯进行复试,还要保证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其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同时会同监理进行见证取样,经复试合格后方可按照料单进行加工

施工要求

1)混凝土坍落度要求

墙板混凝土采用塔吊吊用时坍落度130~150mm,泵送时混凝土塌落度为160~180mm,实际施工时还应根据温度以及下雨等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混凝土泵送:

a、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尽量避免泵送中断。

墙、柱混凝土浇筑时采用铁簸箕,使混凝土沿簸箕缓慢流入墙柱内。

b、在泵送混凝土前,先泵水60~90kg,再泵送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而无石子的砂浆1.5m3,砂浆接近泵完时,即可泵送混凝土。

c、在连续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中的混凝土料面应始终保持在搅拌轴的上面(约为受料斗高度的2/3),防止混凝土输送泵吸空。

d、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应使混凝土泵低速运转,并应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待工作正常能顺利泵送后,再提高运转速度,加大行程转入正常的泵送。

正常泵送时,活塞应尽量采用大行程运转。

e、正常泵送过程中宜保持连续泵送,尽量避免泵送中断。

若由于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的临时性泵送中断。

中断时间不准超过1h,超过1h时应立即换泵。

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出现异常现象时,混凝土应间隙进行推动,每隔4~5min开泵一次,每次使泵正转和反转各推动两个冲程,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拌合物离析或凝结。

f、在泵送过程中如出现混凝土泵送困难,泵的压力急剧升高或输送管线产生较大的推动等异常情况时,不宜勉强提高压力进行泵送。

宜用木槌敲击管线中的锥形管、弯管等部位,使泵进行反转或放慢泵送速度,以疏通泵管内的堵塞部位。

如仍不能排除故障,拆除下部泵管进行清理后再进行泵送。

重新泵送时,要待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才能将拆卸过的管段接头拧紧。

g、严禁私自向混凝土罐车内加水,如到现场混凝土流动性较差无法泵送,可退回搅拌站或加入随车带的搅拌站提供的外加剂,快速搅拌30秒,方可使用。

(如水泥用量不变,水用量增加1%,混凝土强度降低4.2%;水用量增加2%,混凝土强度降低8.9%;水用量增加3%,混凝土强度降低19.5%;水用量增加5%,混凝土强度降低31.4%。

h、每次泵送混凝土结束后,需要立即把残留在混凝土罐和管中的混凝土清理和冲洗干净。

i、.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是否有变化,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该部位混凝土浇筑,检查修正后再继续浇筑。

顶板混凝土浇筑完后,面层扫毛必须按照同一方向进行,以增强楼板混凝土的观感质量。

3)、混凝土振捣

a、门窗洞或较大预留洞等特殊部位浇筑混凝土时,要对称下料,振捣棒从两侧斜插振捣,辅以敲击模板,直到出气孔冒浆,以保证洞底混凝土密实。

过梁、柱交接处、较薄墙体应采用直径30mm小振捣棒,混凝土下料高度不超过300mm(钢筋绑扎时应留出下棒位置,同时应让棒手在合模前观察仔细并作好记录);其他墙混凝土下料高度不超过450mm(振动棒长度的1.25倍,即[350—385mm]×1.25=[437.5—481.25mm])。

顶板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动器,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b、振捣棒使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一般应不大于两个钢筋间距(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0—400mm]×1.5=[450—6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0mm。

振捣时要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坍落度和振捣棒有效半径决定),插入深度(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为宜)及角度(与混凝土表面成40~50度或垂直振捣),观察混凝土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成水平状不继续下沉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时可以进行下一点振捣(注意不要过振混凝土)。

c、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斜面分层(每层250mm厚)逐步推进。

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的斜面坡度必须有序的进行振捣密实。

为防止混凝土集中堆积,先振捣出料口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为不大于两个钢筋间距,成梅花形插棒,第一层插入深度至防水保护层,其余分层深度同墙体。

浇筑后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抹反复进行搓压,使其表面平整密实,在初凝结束前再进行抹压平整。

底板混凝土按后浇带分流水浇筑,流水段内应一次完成,不留施工缝。

d、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动棒铺摊混凝土。

e、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先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用木抹子抹压两遍,然后再在终凝前用木抹子抹压密实,以闭合收水裂缝,终凝后及时养护。

f、柱混凝土的浇筑:

应按流水段的划分范围确定每次浇筑柱混凝土的位置和根数,在混凝土浇筑前逐根检查模板的垂直度、断面是否方正、拼缝是否严密、支撑是否牢固,如发现模板有缺陷及时加以修整。

事先计算好混凝土的需用量、浇筑顺序和作业时间,按方案要求进行分层浇筑和振捣,应注意柱子角部的混凝土浇筑质量。

控制好振捣时间,既要保证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又要防止过振致使粗骨料下沉造成混凝土质地不均。

为保证柱混凝土上口齐整,贴紧模板镶嵌40mm宽木条,随模板一起拆除。

混凝土浇筑到位后注意顶面的养护,采用塑料布浇水覆盖保湿养护,防止发生干裂。

柱模板的拆除一定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后进行,拆模后及时用塑料布包裹,并在四角用木条包角,然后将塑料布捆扎结实,从上部往下将混凝土面浇湿养护,塑料布缝隙用胶带粘贴严密。

为保证柱混凝土表面的观感效果,应注意支模前模板的表面光洁,清理掉水泥渣,涂刷脱模剂要均匀,防止涂刷过厚和漏刷。

剔凿柱顶混凝土浮浆时,先将柱顶边切割齐整再用剁斧将柱顶剁平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

4)施工缝留设与处理

地下室墙体留设水平施工缝,地下室外墙第一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500mm处,地下室外墙其余水平施工缝留在各层楼板顶面位置。

施工缝加止水钢板,止水钢板采用300宽3mm厚的钢板通长设置,接缝双面焊牢,不得漏焊、夹渣和砂眼。

地下室外墙的垂直施工缝设置在后浇带位置,垂直施工缝安止水钢板。

结构梁、板混凝土垂直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位置,一个段一次整体浇筑。

楼板、外墙水平、竖向施工缝应留设平整,浇筑混凝土时要仔细振捣密实。

施工缝可用多层钢丝网和钢筋支架或木板做模板分隔,尤其注意外甩钢筋的位置、规格、间距必须准确,钢筋验收时应作为检查重点。

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即按时间控制应在浇筑完混凝土12小时后),才允许继续浇筑。

墙、板水平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时,可在浇筑平后用锹装混凝土高过标高30mm,并用木抹子拍平,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将混凝土表面凿毛,剔掉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25mm高),并用水冲洗干净。

下层混凝土浇筑时先浇50mm水泥砂浆(与混凝土同配比的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混凝土养护

墙、柱混凝土拆模后及时用喷水器喷水养护,楼板水平结构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防水混凝土养护不低于14d。

6)混凝土的现场试验管理

a、现场试验室内安置固定架子,用于堆放试块。

标养室内采用加热棒及喷洒设施,温度及湿度采用全自动电磁阀控制。

试验员随时记录标养室湿度,记录值必须是其实际值。

b、所有试块必须在混凝土入模处现场取样,不得在泵车旁或出料口处取样,并对成型后的试块逐一编号,标明试验代表部位、日期及强度等级。

c、现场试块的制作必须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加强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制作与管理,保证试块制作数量。

在施工现场西侧模板堆场附近焊制钢筋笼子,将试块放入笼内,加锁保管,同部位同条件养护,以保证其试压后的强度能真实反映同部位的混凝土强度,作为控制拆模时间的依据。

7)特殊情况处理措施

a、为防止混凝土浇筑阶段停电,现场应设置一台200KVA的发电机备用。

b、防止道路堵塞造成冷缝,混凝土浇筑前应通知备用搅拌站作好准备(备用搅拌站必须与在用搅拌站在不同方位,使用同家水泥、外加剂、同配比),一旦交通出问题应立即更换搅拌站。

7.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控制

本工程特殊过程确定:

防水、护坡、大体积混凝土;

7.1土钉墙支护

⑴.基坑边坡原则上应分段分层开挖;每次超挖深度不超过0.5m;边开挖边人工修整边坡,人工修整坡时,坡面平整度应控制在20mm以内;

⑵.土钉成孔机具采用洛阳铲,成孔直径120mm,成孔后及时插放钢筋,并注浆;

⑶.土钉钢筋使用前先调直;

⑷.注浆材料采用1:

0.6的水泥净浆;

⑸.注浆前将孔内残留及松动废土渣清除干净,注管插至距孔底250mm~500mm;

⑹.钢筋网先调直,钢筋与坡面间隙小于20mm,钢筋网与土钉和加强筋焊接牢固,喷射砼时钢筋不晃动;

⑺.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砼,同一分段内自下而上喷射,一次喷射厚度为30mm—50mm,喷射时,喷头垂直受喷面,保持0.6m-1.0m的距离,喷射手注意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流淌现象;

⑻.喷射砼终凝2h后,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依气温环境条件,一般为3d~7d;

⑼.遇地下局部潜水处设置导流花管。

7.2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底板采用S6防水混凝土+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层(双层做法3.0厚)。

地下室外墙采用防水混凝土+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防水层(双层做法3.0厚)+1:

2.5水泥砂浆边砌保护墙边填实+120厚砖保护墙。

7.2.1施工准备

1)防水施工操作人员须有防水专业上岗证书;

2)铺贴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现象,把尘土、杂物彻底清理干净;

3)基层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表面要顺平,基层表面干燥,含水率不大于9%,相邻表面构成的转角处做成R=20mm的圆弧形;

4)防水卷材必须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且卷材品种、牌号、技术性能及基层涂膜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5)卷材属易燃材料,存放时避开火源。

6)施工专用机具如:

平铲、钢丝刷、高压吹风机、滚筒、铁抹子、钢卷尺、滚刷等。

7.2.2操作要点

1)防水保护墙砌筑

垫层施工完后,在垫层周边砌筑120mm厚防水保护砖墙。

防水保护墙砌筑完成后,将墙面抹灰、找平,阴干后放线,准备做防水卷材。

2)基层处理:

卷材防水层施工前首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杂物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应平整、干燥,含水率小于9%。

3)复杂部位增强处理:

在大面积铺贴前对阴阳角、排水口、管道等薄弱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