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0938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

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科维TKS-202全站仪,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十字型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面控制网。

本工程采用轴线法时,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点位偏离直线应在180°

5"

以内,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其直角偏差应在90°

5″以内。

水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不应大于2.5″。

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7-1-1控制网技术指标表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5

≤1/30000

施工上一层的轴线投测,宜使用2″级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直仪进行。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在结构平面上按闭合图形对投测轴线进行校核。

合格后,才能进行本施工层上的其他测设工作;

否则,应重新进行投测。

7.1.2±

0.000mm以下基础工程施工测量控制

7.1.2.1基础部分轴线测设

1、基础部分轴线测设根据施工现场布置的平面控制桩点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直接投测定位,并复测闭合检查以满足精度要求。

根据施工流程、工序分阶段地对工程进行轴线控制投测,当基础垫层浇筑完后,再将各主要轴线、边界线、墙宽线和柱位线位置测设出来,并以墨线的形式在垫层面上弹出各轴线、轴线结构外皮线以及结构外皮的0.5m控制线,作为基础结构模板的支设依据,并弹出钢筋绑扎的分档标志线,以保证钢筋摆放的准确性,钢筋绑扎检验完毕后,再将控制线投测到钢筋上,并作好标记,作为对模板支设的复检及插筋的依据。

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严防出现错误。

2、轴线投测完毕后,首先要检查各主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量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控制轴线出现偏差,验线时应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交付施工使用。

3、由于本工程基础分段因素,因此测量工程随之分段,但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主控制网控制。

7.1.2.2基础部分高程控制

1、根据甲方同意的水准点使用水准仪进行闭合线路的观测,将高程引测至施工现场,并根据闭合允许差±

12√Lmm(L为水准路线总长千米)进行平差调整,在基准控制点中选择不少于三个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并用复合法复测。

2、±

0.000m以下结构基础部分高程控制可根据现场已布设的高程控制点点利用水准仪进行分阶段的引测控制,根据施工流程如土方开挖可在各基础四周等部位,以水平壁桩或方桩的形式测设标高作为各结构部位垫层混凝土施工的高程控制依据。

为保证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可采用挑挂钢尺的方法(详见下图)进行,将高程传递到基槽边坡墙壁处,并把该标高转测到基槽四周,用油漆注明三角标记。

图7-1-1高程引测示意图

 

7.1.3±

0.000mm以上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测量控制

7.1.3.1当本工程施工到±

0.000mm以后,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

7.1.3.2内控制网基准点布设,根据平面尺寸、形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顺序,在首层布设8个内控制网点,以满足本工程分区、分段施工。

内控网形平行于轴线并偏离轴线1.500m,布设网要考虑避开楼层的梁、墙、柱要能通视易闭合。

注:

预留洞口为150×

150mm。

图7-1-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内控制网平面布置示意图

7.1.3.3内控点的埋设方法,采用(150mm×

150mm×

10mm)钢板通过锚脚与首层板筋焊牢,高度与首层结构平或高出5mm即可。

另外施工上升到各层楼面,每层在对应控制点竖向位置预留(150mm×

150mm)方孔洞,以便竖向投测,注:

洞口处用砂浆做成20mm的防水斜坡,完成后进行保护。

详见内控点埋设保护示意图。

图7-1-3内控点埋设及保护示意图

7.1.3.4内控网点测设:

首层点位设计,埋设工作完成后,进行内控点位测设,以外控制网点,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长边控制短边,精确测设内控点位,然后将仪器安置在内控点位上,进行角度和距离的闭合,测角中误差及边长距离相对中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出测量成果交监理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内控网点的标识可用钢针刻画十字线。

7.1.3.5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7-1-2控制网精度要求表

适应范围

测角中误差(″)

一级

多层建筑

+9″

1/24000

7.1.3.6内控点的竖向投测,仪器采用高精度激光垂准仪JC100A,采用天顶法进行竖向投测。

在首层内控点上架设仪器,调制仪器对中,置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垂准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放线层预留孔接受靶上,用对讲机配合指挥,查看红色光点离靶的最小点,通知上方,准备投测。

详见投测示意图。

图7-1-4内控点的竖向投测

1、仪器水平度盘指向0°

,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一点。

(图a)由于仪器本身存在误差,投测所发射的激光束可能不垂直,须将仪器水平旋转一周。

2、仪器平转180°

,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二点。

(图b)

3、仪器平转90°

与270°

位置,在激光接受靶上定出第三点、第四点。

(图c、d)

4、检查投点位置正否,取第四点的中心点作为最后点位。

5、点投好后,通知上方,保护标志。

注:

所有内控点的投测均采用以上方法。

7.1.3.7本工程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

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15000。

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科维TKS-202型中文版智能型电子全站仪,精度±

2″,±

(2mm+2PPm)测程3600m。

该仪器的计算机安装有MS-DOS操作系统,根据该显示屏上的图标菜单,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测量数据采集和放样工作,科维TKS-202全站仪带有双轴补偿器,可进行高精度测量,不论水平角或竖直角观测,仪器竖轴在视线方向和水平轴方向的倾斜影响均可得到补偿改正,科维TKS-202全站仪功能齐全满足了施工测量的精度。

7.1.3.8施工高程测量

1、高程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确认的水准点引测现场附近固定桩上标记注明相应标高,现场高程控制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于相互校核和满足分段施工的需要,布设示意详见下图。

图7-1-5现场高程控制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2、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7-1-3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

每公里高差中的数中误差(mm)

仪器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次数

往返校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m)

全中误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环线或附合

平地

山地

三等

3

6

DS3

双面

往返

12√L

4√n

四等

10

20√L

6√n

L为附和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以km计);

n为测站点数

3、对场内设的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每隔两个月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核检,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4、结构楼层标高控制及测设方法。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AP-281水准仪往返测,以便检验和纠正。

当施工层墙柱钢筋绑扎完及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1.000m标高弹好墨线,并用红色油漆在墙柱角处标记“Δ”三角,并注明建筑标高,间距分布均匀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误差控制在±

2mm以内。

5、高程传递

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主要结构、外墙、边柱等处。

用水准仪根据首层+0.500m或1.000m标高线,用钢尺沿竖直方向:

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整数水平线,各层的高程线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上直接量取,当楼高大于1整尺段的高度时,须量测第二起始点,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向各施工层传递上去的高程点,均不少于2处,取其较差的平均值作为该层抄平的基准(较差<2mm),向上传递的高程点,所用钢尺应经过核定,尺身铅直,拉力标准,并应进行尺长、温度改正。

6、投测柱中线的方法:

根据基础表面的柱中线,在下端立面上标示中线位置,然后用经纬仪或吊线法把中线投测到柱上端的立面上。

7、土方开挖施工时,测量人员与工长密切配合,及时把临时标高桩施测在土壁或坑底,特别是接近标高底部1m深时,必须昼夜配合,以免土方超挖。

8、允许误差

表7-1-4建筑物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B)≤30

30<L(B)≤60

表7-1-5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每层

3

总高

H≤30m

30m<H≤60m

表7-1-6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总高(H)

7.1.4建筑物的沉降、基坑变形观测

7.1.4.1准备工作:

本工程使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采用AP-281型水准仪及配套使用的水准尺。

7.1.4.2基准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基准点进行,基准点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专用基准点埋设数量三个。

基准高程点相对位置较不稳定易受扰动,因此水准点应引测到不宜受扰动的地带。

高程点绝对高程为0.000m。

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km,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7.1.4.3将基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4√n(n为测段的测站数)。

7.1.4.4建筑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依据设计规定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进行埋设。

7.1.4.5结构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7.1.4.6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并应立即进行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7.1.4.7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2mm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7.1.4.8基坑变形观测

本工程地下结构为1层,基坑开挖深度约7-9m,在施工过程中需对临边道路以及基坑护坡进行变形观测,随时掌握其变形位移情况,确保道路、基槽安全。

根据现场情况,对东、北侧道路及护坡进行变形观测,在东侧边坡各设置7个观测点,在北侧道路边坡各设置3个观测点。

观测仪器:

科维TKS-202中文版智能型全站仪。

观测时间:

基槽二层土开挖前,即进行初步数据的观测,然后每隔10天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数据与首次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变形量并及时上报,当变形量存在增大趋势时,则进行周期加密观测(最短周期为3天)

观测方法:

临边道路变形观测采用极坐标法(基准点距建筑物40m外);

边坡变形采用直线法。

7.1.4.9沉降、变形观测注意事项

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四固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观测路线固定

5、固定的外界条件。

9.1.4.10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

1、沉降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2、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观测的沉降量,前后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将整个工程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