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8796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音乐教案吴雨茵Word文档格式.docx

1、聆听乐曲《小燕子》

2、导入聆听(春天到了,到处是红的花、绿的草,黄鹂鸟在枝头歌唱,多美的春天啊!

3、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乐曲内容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导入(小朋友,今天太阳公公又跟我们开玩笑了,他藏起了白云,请出了乌云,每当这时候,小雨点显得格外高兴,沙沙沙唱起了快乐的歌,你看这美妙的歌声唤醒了沉睡的种子,它擦擦眼睛,伸伸懒腰,钻出来了,探出小脑袋,看着这美丽的世界,对小雨点说着悄悄话,你听到种子对小雨点说什么悄悄话了吗?

1、揭示课题,播放录音歌曲《小雨沙沙》,要求学生边仔细听边想象春天下的小鱼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学习歌曲

1、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2、学习旋律

3、学唱歌词

四、歌表演

1、分组表演

图画组:

这组同学运用图画的形式,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打击乐器:

这组同学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表演组: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风”、“雨”、“种子”,把春天的景象用动作表现出来。

歌唱组:

同学们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仿佛把我们进入了春的世界。

五、小结:

学了这首歌,我们知道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水,现在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边唱边跳离开教室。

第二课《放牧》

1、以优美的声音,抒情地演唱《牧童》,并轻快地演唱歌曲《放牛歌》,体会歌曲的不同情绪。

2、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1、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创造能力。

2、歌曲处理与表演。

教具准备:

琴、三角铁、图片、鼓、锣。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三、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分角色演唱。

4、同桌分别扮演“种子、小雨”表演歌曲。

四、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配乐旁白: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草地……

2、音范唱:

听音乐感受乐曲

五、学习歌曲

1、师听音乐伴奏按节奏范读。

2、学唱旋律:

生跟琴练唱

a、师范唱

b、生跟琴学唱

4、分组比赛

5、创编表演

6、以三角铁、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六、欣赏乐曲《牧童》

1、聆听乐曲《牧童》,感受歌曲的情绪,音乐活泼、欢快。

2、随着歌曲录音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七、小结

八、律动出场

一、复习歌曲《牧童》

2、边唱边打节奏

二、学习歌曲《放牛歌》

1、师亲切自然的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了解“间奏”的用法以及“反复跳跃记号”的演唱。

3、按节奏朗读歌词,说说四个乐句各描写了什么内容。

4、师再次范唱,生手指图形谱,感受音的高低及歌曲情绪。

5、学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演唱。

6、请个别表演

7、在间奏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使歌曲更富有表现力。

三、欣赏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1、聆听音乐,自由想象

谈谈听完歌曲自己的心情如何?

2、复听乐曲

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四、小结

第三课《手拉手》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掌握四分休止符的时值,培养学生节奏的内心感觉和动作的反映与控制能力。

4、能结合聆听歌去,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录音机、师生琴、图、打击乐器、玩具

1、唱好歌曲《一对好朋友》,并学会歌表演

2、掌握四分休止符,唱好倚音。

1、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1、发声练习:

模仿动物的声音,小猫喵喵喵——,小鸭嘎嘎嘎——,小狗汪汪汪——

×

×

∣×

0︱

三、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1、介绍歌曲

2、完整地聆听全曲

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歌词借喻浪花、大雁,歌唱了团结能战胜困难,歌唱了团结即使力量。

3、复听歌曲,随着歌曲自编动作表演。

四、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1、让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老师讲故事,了解歌曲内容。

2、让学生模仿鸭子和牛的叫声如:

嘎嘎——牟牟

3、根据歌曲衬词对唱。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后,提问:

歌曲中唱了几个小主人,他们是怎样快乐地成为一对好朋友的?

5、师再次范唱,生拍手哼唱。

6、听录音小声跟唱。

7、学唱倚音

8、按音乐节奏朗读歌词。

9、学唱歌词

(1)集体跟琴演唱

(2)分组演唱

五、歌表演

1、请学生自由设计动作。

2、师示范歌表演。

3、师生讨论,进行歌表演。

可以一齐做,可以一对一表演,也可以自由结合即兴表演。

要求学生在唱好歌的基础上,表现出同学间亲切友爱的情景。

4、集体表演

六、小结

一、复习歌曲《一对好朋友》

1、个别表演

2、分组比赛

二、导入歌曲

1、猜谜游戏。

扁扁嘴巴大大脚,

身披一身金衣裳,

走起路来两边摇,

你们猜猜它是谁。

二、老师出示鸭子玩具,并听鸭子的声音。

三、弹奏歌曲旋律

学生边听边想象看到了什么?

小鸭子在干什么?

学生模仿鸭子的叫声。

四、听录音,学生用动作表现小鸭子,合着音乐走一走,音乐一停,鸭子就停住,体会休止符。

五、学唱歌曲

1、观察图画,聆听歌曲旋律,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2、模仿念白,学生读老师拍节奏。

3、学生边读边打节奏。

4、师范唱,生哼唱旋律,找出相同的乐句。

5、师生唱谱,逐句教唱。

6、按节奏朗读歌词,是指导。

7、加入念白,演唱歌曲。

8、表演唱,学生自由创编舞蹈。

六、欣赏歌曲《鸭子拌嘴》

2、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变化。

3、提问:

哪里表现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4、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四课《长鼻子》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歌曲处理与创编表演

录音机、磁带、图片、打击乐器、头饰。

︱×

-︱×

-‖

三、复习歌曲《数鸭子》

1、分组比赛

2、歌表演

四、学习歌曲《小象》

1、谈话导入:

象是人类的朋友,象的用处可真大,我们要爱护它。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通过动作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学习歌曲

5、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选择伴奏类型。

6、歌表演。

五、欣赏歌曲《小象》

1、歌曲介绍

2、完整聆听歌曲,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知识,吃什么,住在哪里?

3、你感到乐曲是欢快的,还是优美抒情的?

小象叫了几次?

4、复听歌曲,随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

一、复习歌曲《小象》

1、全班齐唱

二、学习歌曲《两只小象》

1、练声:

展示开口的小鸭,小猫图

2/41234︱5–︱5650︱5650︱5432︱

小猫怎样叫?

1–‖

2、认识休止符

(1)出示一只闭口的鸭子,放在开口小鸭旁边。

提问:

两只小鸭有什么不同?

生:

一只在叫,一只在休息。

(2)看图模仿小鸭叫

gagaga

(3)看图模仿小猫叫

miaomiaomiao

出示红灯——休止符,表示休止一拍。

师:

在马路上看到红灯,行人要停一挺。

在歌曲里看见它(休止符)也要停一停。

3、感受聆听

展示图片——长鼻子,学生说说是什么动物。

看看大象和小象的图,分别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4、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生小声哼唱

(2)学生用“la”音唱旋律

(3)按节奏读歌词

(4)跟琴学唱《两只小象》

(5)用打足气的皮球和没有气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欣赏歌曲《大象》

1、完整聆听《大象》

能说说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

2、复听《大象》

大象有哪些习性?

它怎样走路?

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3、表演

四、创编活动

1、启发学生动脑筋,运用身体的部位打出强弱节奏,为歌曲伴奏。

3、学生自由表演

五、小结

第五课、跳起舞

教学目的:

调整意见

1、感受音的高低,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声音听辨,感受。

2、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中能分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自己的感受。

3、通过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动作表演,并结合了解其民俗风情,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进民族间的团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自编

动作表演。

难点:

能分辨出音乐力度的变化,简述音乐表现自己的

感受。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风琴

课时安排:

一、组织教学。

听《赛马》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发声练习。

模仿马蹄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得声音。

三、分辨音的高低。

看课件,比较两组声音(1、老牛河小鸟;

2、轮船和汽车),分辨哪个发出的声音高?

哪个发出的声音低?

1、启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所听到的声音,分辨音的高低,并用自己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分辨音的高低。

(1、)分三组。

A、比较生活物品发出声音的高低。

B、比较打击乐。

C、讨论或寻找周围声源。

让同学敲一敲,比一比,进行讨论交流分辨出音的高低。

(2、)各小组请一个代表回答。

2、听音乐《跷跷板》,辨别这段中音的高低,并

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创编与活动。

1、观看蒙古族三各运动项目比赛的场景。

2、分别创编三个比赛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拍击,口读节奏。

3、分成三组,模拟三个运动项目比赛时发出的声音,并合起来一起读,一起拍,再边读边表演,进行多层次的节奏练习。

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导入新课。

看录音范唱,感受乐曲音调的高低起伏。

以LU、LA、DA模唱旋律,并以手模仿图形谱“马儿”的起伏,再次感受旋律音的高低。

2、有感情地朗读歌曲。

3、学习歌曲。

4、小组讨论创编动作表演,并评价。

选择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一、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力度百年化。

2、看图,边听边讲故事。

3、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二、聆听《挤奶舞》。

1、完整聆听,教师示范基本动作。

2、学生逐一动作学习。

3、跟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4、学生上台表演。

三、学习歌曲《小松树》。

1、完整聆听歌曲。

2、按节奏朗读歌词。

3、用LU哼唱旋律。

4、着句跟唱歌词。

5、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小组讨论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

7、上台表演,其他同学拍手伴奏。

四、作业:

把学会的蒙古族舞蹈表演给家长看。

第六课、咯咯哒

调整意见

1、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

奏方法。

3、通过聆听和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1、聆听和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录音机、磁带、铃鼓、响板

一、聆听《公鸡母鸡》。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

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公鸡的叫

声、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为做公鸡和母鸡的动作表演。

二、表演《母鸡叫咯咯》

1、完整的聆听歌曲。

母鸡为什么叫咯咯?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3、小组讨论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4、编创与活动。

(1)、认识响板,由教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

方法:

A、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上,用右手拍击。

B、将细绳套在中指上,与其他手指的力量撞击两片木片。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三、分三组持响板、三角板、铃鼓为歌曲伴奏。

一、聆听《我的小鸡》。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歌中表现的小鸡可爱处有哪些?

3、听了这首歌后感觉是愉快还是悲伤的,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

4、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5、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铃鼓,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

怎样奏出短音?

怎样奏出长音?

3、铃鼓为《我的小鸡》伴奏。

三、表演《下蛋喽》。

1、完整地聆听歌曲,边拍手边感受节拍。

2、读歌词,并进行分角色朗读。

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唱歌词时要清晰、准确。

4、小组讨论创编动作、表演。

操作型作业:

有表情地表演《咯咯哒》、《下蛋喽》。

第七课、大海的歌

1、通过学唱这两首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三拍子的韵律美。

2、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通过创编歌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能用柔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海》、《云》,培养学生热爱美丽的大自然。

通过表演《海》、《云》,感受并表现歌曲优美、抒

情的情绪。

1、能够看图为歌谣填上适当的词。

2、制造各种声响表现心中的大海。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

一、要求学生观察课本插图,从而导入新课。

二、播放课件,让学生听歌曲范唱及欣赏大海波澜壮阔的画面。

1、再播放一遍,要求学生和着歌曲拍出拍子的强弱关系,

特别强调强拍,要求学生用心体会三拍子的韵律美。

2、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大海波澜壮阔的画面,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和自然景观的美。

3、放歌曲伴奏,教师带领学生哼唱歌曲旋律,要求

学生边唱边用手跟着课本上的划线,进一步领会歌曲旋律进行是与大海波浪起伏的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4、视唱旋律,要求声音自然连贯。

5、朗读歌曲。

6、学唱歌词,要求学生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来演唱,同时,要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把海浪忽高忽低的特点唱

出来。

三、为歌曲创编

教师出示三角铁和铃鼓,要求学生为歌曲编创节奏,其于同学手臂作波浪状有表情地演唱。

伴奏型:

三角铁X—︱X—‖

铃鼓OXX︱OXX‖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地球上的海是蓝色的,天空也有海,是白色的。

你们能告诉老师什么海?

云海

对了,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歌名就叫做《云》。

二、请同学们聆听范唱,要求学生边听边用肢体节奏来感受乐曲的韵律特点,让学生多听几遍,使学生能更深入地领会歌曲的情绪和意境及熟悉音调。

三、让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海》、《云》的异同。

1、学生哼唱(M)熟悉曲调,要求学生边哼边体会云轻、飘、美。

2、朗读歌词。

3、以优美的声音演唱,并手拿一张纸,随歌曲的韵律晃动,进一步体会歌曲的特点及云的轻、飘、美。

4、若干同学以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其余同学手拿纸边唱边表演。

四、创编。

教师向同学讲述云转化为雨的过程。

能抒情柔和地演唱歌曲《海》、《云》。

第八课、幸福的生活

1、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2、能创编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4、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

1、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2、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录音机、磁带

一、聆听《快乐的罗嗦》。

1、聆听乐曲时,教师可借助弹、拨、乐演奏的图片或电视录象,让学生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这一形式。

2、复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器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老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表演《彝族娃娃》。

1、完整地聆听歌曲演唱。

教师介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解放后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粗犷、豪爽的性格和能歌善舞特点。

2、结合一些有关图片,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引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随范唱录音轻声朗读歌词,要求学生吐字清晰。

4、学唱歌词,衬词应唱得轻巧,要求学生注意表

达歌曲的情感,使歌曲演唱得轻巧而富有弹性。

5、创编动作表演。

6、由小组讨论选择适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一、创编活动。

1、教师先弹出sol和do两音,让学生听辨,开始可弹距离远的两个音,再让学生说出高低,再听辨sol和mi,采取听和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听sol和sol同时将双手举过头。

听唱时,双手自然下垂。

2、做听辨的游戏,一组组听辨,看哪一组听得准做得快。

二、表演《乃呦乃》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2、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

呦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

4、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恰当地表演歌曲地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快乐地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

歌曲伴奏。

三、作业:

表演一组土家族舞蹈,并有表情演唱歌曲。

第九课巧巧手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粉刷匠》、《理发师》。

2、认识沙球、串铃,辨别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能边唱边表演《粉刷匠》、《理发师》。

沙球、串铃等乐器;

旧报纸

课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乐曲《星光恰恰恰》律动进教室,站在位置上和老师一起做课前热身表演(动作自由设计)。

二、基础训练

(一)发声练习

1、音阶演唱(要求轻声连贯并加上柯达伊手势)

2、小动物的叫声

(二)听辩模唱老师用钢琴弹奏的音符,用LU音哼唱。

(1)单音5、3、1、2、4

(2)乐句模唱5353︱531︱2432︱5–‖

5353︱531︱2432︱1–‖

两个乐句听唱后,让学生辨别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较高,而第二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比它低),感受音的高低。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歌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辩能力。

三、节奏游戏

1、“我拍你读”师拍节奏,生用da读出

(1)师xxxx︱xxx‖

生dadadada︱dadada‖

(2)xxxx︱x—‖

dadadada︱da—‖

2、“我读你拍”(与前面相反)

教师鼓励学生除了用da读出节奏,还可以用其它声音来表现节奏。

I四、演唱复习上学期学过的两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通过歌曲的演唱,体验欢快的情绪和劳动带来的欢乐。

五、《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教师谈话:

“刚才我们唱了两首跟劳动有关的歌,同学们,你们爱劳动吗?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表现小朋友们爱劳动的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完整聆听歌曲

“歌曲唱出了小朋友用手做哪些事?

除了做这些事外,你还会做什么事?

3、复听歌曲,随着歌曲做表演。

六、讲故事引入歌曲《粉刷匠》教学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记住旋律的音调。

“这首歌曲唱出了粉刷匠做了什么事?

2、复听歌曲范唱,让学生心里默唱,并记住旋律。

3、个别试唱、分组试唱。

4、富有节奏感地朗读歌词

5、随着录音唱歌词

“如果你帮妈妈做了一点事,得到妈妈的夸奖,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启发学生用充满自豪的感情演唱歌曲。

7、边听录音边唱,试着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8、展开讨论:

“小鼻子为啥会变了样?

”。

懂得劳动要不怕脏和累,理解粉刷匠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小结:

要热爱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