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33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医学诊断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docx

理论54学时,实验36学时

篇目

理论

学时

实验

见习

合计

绪论

1

第一篇:

问诊加常见症状

10

第二篇:

体格检查

28

56

第三篇:

病历书写

2

第四篇:

实验诊断

5

第五篇:

器械检查

6

8

14

第六篇:

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合计

54

36

90

四、考核

1、考核方式:

理论笔试、实验课采用技能考核和见习平时成绩评定。

2、成绩构成:

理论考试为80%,实验成绩为2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诊断学定义,病史采集、症状、体征、体格检查的定义。

2.熟悉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定义以及完善的诊断思维和诊断学要求。

3.了解诊断学的发展及基本要领。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诊断学的内容:

病史采集、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诊断、诊断思维方法与病历书写,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2.诊断学学习的要领。

3.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

4.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一篇问诊

1、掌握问诊,主诉的定义和问诊的内容,重点在病史采集

2、熟悉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讲课时数】1学时

【讲课内容】

1.问诊的重要意义。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

一般项目;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及生育史、家族史。

4.各系统的问诊要点: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5.重点问诊的方法、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一篇第四章常见症状(9学时)

第一节发热

1.掌握发热的定义、分度以及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2.熟悉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

3.了解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讲课内容】

1.发热的概述。

2.发热的原因:

①感染性发热;

②非感染性发热。

3.发热的临床表现。

4.发热的起病方式(急缓),过程和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5.伴随症状和问诊。

第三节水肿

1.掌握水肿的定义,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1.水肿发生机制。

2.水肿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全身性水肿的鉴别诊断:

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其他原因的水肿(重点);

局部水肿。

3.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四节咳嗽与咳痰

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1.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规律,咳嗽的音色和痰量伴随症状。

2.咳嗽与咯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第五节咯血

1.掌握咯血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讲课时数】1学时

1.咯血概述,病因和发病机制。

2.咯血的临床表现:

年龄,量,颜色和性状(与呕血的鉴别)。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六节胸痛

1.掌握胸痛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1.胸痛病因和发病机制。

2.胸痛临床表现:

年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七节发绀

1.掌握发绀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讲课时数】自学

1.发绀病因与分类。

2.发绀伴随症状。

3.了解问诊要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第八节呼吸困难

1.掌握呼吸困难定义,机理与临床意义及表现。

1.呼吸困难的病因。

2.呼吸困难机理与临床表现:

肺源性(呼气性、吸气性及混合性);

心源性(左心或右心功能不全);

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血源性等)。

【教学方法】略

【教学手段】略

第十一节呕血

1.掌握呕血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

1.呕血常见的病因;

2.掌握呕血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注意与咯血的鉴别;

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

3.了解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第十三节腹痛

1.重点掌握腹痛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痛的临床表现。

2.熟悉腹痛发生机制和伴随症状。

1.腹痛病因:

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2.腹痛发生机制:

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

3.腹痛临床表现:

发生部位、性质、程度、诱因。

4.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第十四节腹泻

1.掌握腹泻定义,病因与急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

2.熟悉急慢性腹泻病因、腹泻病理生理发生机制。

1.腹泻病因:

功能性,器质性。

2.腹泻发生机制。

3.腹泻临床表现。

第十六节黄疸

1.掌握黄疸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黄疸发生机制、辅助检查和鉴别。

3.了解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1学时

1.黄疸概述:

胆红素正常代谢。

2.黄疸的分类:

病因学分类,胆红素性质分类。

3.临床表现: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4.黄疸的辅助检查、鉴别要点。

5.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第十九节血尿

1.掌握血尿定义,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血尿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1.血尿的病因,临床表现:

尿色,分段尿、症状性血尿、无症状性血尿。

2.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的定义。

3.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第二十节尿频、尿急与尿痛

1.掌握尿频、尿急与尿痛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2.熟悉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讲课时数】0.5学时。

1.尿频、尿急与尿痛的定义。

2.尿频病因,尿急临床表现。

第二十一节少尿、无尿与多尿

1.掌握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和临床表现。

【讲课时数】0.5学时

1.少尿、无尿与多尿的定义。

2.肾前、肾后、肾性少尿,无尿与多尿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3.问诊要点。

第二十三节眩晕

1.掌握眩晕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1.眩晕发病机制。

2.眩晕病因和临床表现:

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其他原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

第二十四节晕厥

1.掌握晕厥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1.晕厥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血管舒缩障碍、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脑源性晕厥、血液成分异常。

2.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第二十五节抽搐与惊厥

1.掌握抽搐与惊厥发病机制,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1.抽搐与惊厥病因:

肺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神经症。

2.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大脑功能障碍、非大脑功能障碍。

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

1.掌握意识障碍定义、分度,临床表现。

2.熟悉病因、发病机制。

1.意识障碍病因。

2.意识障碍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自学内容】皮肤粘膜出血,心悸,恶心与呕吐,便血,便秘,关节痛腰背痛,头痛等。

 

第二篇体格检查(28节)

第一章基本方法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方法。

2.熟悉检察注意事项。

3.了解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2学时。

1.视诊。

2.触诊:

触诊方法、触诊注意事项。

3.叩诊:

间接叩诊方法及5种叩诊音的区别、叩诊注意事项。

4.听诊:

听诊器使用方法、听诊注意事项。

5.嗅诊。

第二章一般检查

1.掌握生命体征、淋巴结检查方法和内容。

2.熟悉一般状态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

【讲课时数】

(大课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

1.全身状态检查:

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生命征,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差错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发育及营养、意识障碍,语调与语态,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姿势、步态与疾病的关系。

2.皮肤:

颜色、弹性、皮疹、蜘蛛痣与肝掌形成机理、水肿的分度及检查方法、瘀点、紫癜、瘀斑、血肿的定义。

3.淋巴结:

浅表淋巴结的触诊方法及顺序、浅表淋巴的分布、注意检查内容(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等)。

淋巴结肿大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第三章头部

1.掌握头部、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

2.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大课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含颈部)

1.头颅:

头发和头皮、外形、运动、大小(头围)。

2.颜面及其器官:

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外眼检查,角膜、巩膜、瞳孔)外耳、鼻、口腔、牙、咽部及扁桃体分度、腮腺导管开口。

第四章颈部

1.掌握颈静脉怒张定义,甲状腺和气管的检查方法。

2.熟悉颈部的检查内容、顺序与方法。

3.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1.颈部视诊:

外形和分区,姿势和运动、血管、血管检查、甲状腺检查方法及分度、气管位置检查方法。

2.颈部触诊:

甲状腺,淋巴结,气管。

3.听诊:

血管杂音。

第五章胸部检查

1.掌握胸廓及肺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

2.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能分析其临床意义。

3.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方法。

4.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大课讲授5学时,实验4学时)

1.胸部的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正常及异常胸廓形态、胸壁静脉、皮下气肿、肋间隙、胸壁压痛、乳房的触诊。

3.肺和胸膜:

视诊(两侧呼吸运动、呼吸类型、呼吸频率、呼吸节律,异常呼吸类型)、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叩诊(方法、正常叩诊音、肺上界、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听诊(三种呼吸音、干性罗音、湿性罗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4.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检查

1.掌握心脏视、触、叩、听检查方法和体征,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

2、掌握第一与第二心音产生的机制、鉴别要点,并了解其增强、减弱的临床意义。

3.熟悉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正确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4.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要点(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及心房颤动)

5.了解血管视、触、听检查方法。

掌握血压正确测量方法,并了解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6.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周围血管征。

7.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大课讲授7学时,实验4学时)

1.视诊:

心尖搏动位置、强弱、范围、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负性心尖搏动定义。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定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心包摩擦感触诊方法及意义。

心脏叩诊方法、顺序、正常浊心音界及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五个心脏瓣膜区的位置、听诊的顺序、听诊的内容、奔马律定义及形成原理、开瓣音临床意义。

心脏杂音形成机理、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收缩期杂音的分级、生理性杂音与器质杂音的鉴别要点、心包摩擦音。

5.血管检查:

脉搏、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标准、血压变动临床意义、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6.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六章腹部

1.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的方法重点肝、脾触诊及腹部移动性浊音的叩诊为重点。

2.熟悉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腹部体表标志、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视诊:

腹壁静脉、胃肠形和蠕动波、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其他情况。

3.触诊:

方法(浅部触诊、深部触诊、脏器的触诊(肝、脾、胆囊、肾)、Murphy’s征)、输尿管各压点、腹部肿块触诊注章事项,液波震颤。

4.叩诊:

肝脏、胃泡鼓音区、脾脏、移动性浊音。

5.听诊:

肠鸣音、血管杂音。

6.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

1.掌握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2.了解临床意义。

(大课讲授1学时,实验2学时)

1.脊柱检查:

脊柱弯曲度、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特殊试验。

2.四肢与关节检查:

手部常见畸形、膝关节畸形、几种特殊试验。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1.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2.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

(大课讲授3学时,实验2学时)

1.颅神经检查:

十二对颅神经、角膜反射检查。

2.运动功能检查:

肌力、肋张力静止性震颤、意向性震颤的定义、肌力分级、不自主运动的表现、共济失调的检查方法。

3.感觉功能检查:

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的检查方法。

4.神经反射检查:

浅反射、深反谢、病理反谢、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5.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学内容】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全身体格检查。

第三篇病历书写

1.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熟悉住院病历的书写。

3.了解门诊病历书写。

【讲课时数】2学时

1.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住院期间病历、入院记录、再次住院记录、病程记录。

3.门诊病历:

门诊初诊、复诊病历。

4.常用检查申请单书写要求。

第四篇实验诊断(5节)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

1.掌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2.掌握白细胞的检测方法。

3.掌握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

4.掌握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参考值

5.熟悉核左移、核右移的定义、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6.了解红细胞的形状改变意义、了解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讲课时数】2学时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2.白细胞的检测: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

核左移、核右移定义。

3.网织红细胞的检测:

网织红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4.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值。

5.红细胞沉降率检测:

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

第三节血细胞形态特征

1.掌握血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

2.熟悉血细胞的的生成、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3.了解血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免疫分型。

1.血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一般规律。

2.血细胞正常形态学特征:

骨髓中各系列血细胞形态特征。

3.血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及细胞免疫分型。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1.掌握出血时间测定临床意义及参考值。

2.了解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纤维蛋清溶解系统在止血、凝血、纤溶的各种作用。

1.血管壁检测:

筛检试验,诊断试验。

2.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

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纤溶活性检测。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第一节尿液检测

1、掌握血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定义。

2、熟悉尿比重正常值及增高、降低临床意义。

3、熟悉尿蛋白、尿糖、酮尿、尿双胆阳性的临床意义。

4、熟悉肾小球源性血尿定义,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和脓细胞的临床意义。

5、了解尿自动分析仪检测项目、参考值。

1.尿液的一般检测:

标本采集和保存、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

2.其他检测

第二节粪便检测

1.掌握类粪镜检、隐血试验、粪细菌培养。

2.熟悉粪便颜色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3.了解其余内容。

1.标本采集。

2.检测项目:

一般性状、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测。

3.临床应用。

第四节脑脊液检查

1.掌握脑脊液标本采集方法、常规检查及参考值。

2.了解其余内容。

1.脑脊液概述。

2.脑脊液标本采集。

3.检测项目:

一般性状、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及临床意义。

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

1.掌握漏出液与渗透出液鉴别诊断。

2.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