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30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材料教案7合金钢Word下载.docx

大多数合金元素都能溶于铁素体,形成合金铁素体。

由于固溶强化作用,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下降的趋势,如图7-1所示。

当合金元素含量合适时,钢在得到强化的同时,冲击韧性并不下降,亦如图7-1b所示,故结构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

2、形成合金碳化物:

当加入少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时,其基本上置换渗碳体中的铁原子形成合金渗碳体,如(Fe、Mn)3C(Fe、W)3C等,合金渗碳体的硬度和稳定性都略高于渗碳体。

当碳化物形成元素加入量超过一定限度时,除形成上述合金渗碳体外,还形成其它合金碳化物,如Cr7C3、Cr23C6、MoC、WC、VC、TiC等,合金碳化物的晶格与渗碳体完全不同,它们具有更高的熔点、硬度和耐磨性,并且更为稳定。

这种碳化物难溶于奥氏体中,也难聚集长大,因此当这些碳化物在钢中呈弥散分布时,能显著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而不降低韧性,所以在工具钢中常加入碳化物形成元素。

二、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相图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加入对铁碳合金相图的相区、相变温度、共析成分等都有影响。

1、扩大或缩小奥氏体相区:

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合金元素有C、N、Co、Ni、Mn、Cu等,它们都是奥氏体形成元素。

特别是镍和锰的影响最大,图7-2a是锰对奥氏体区的影响。

当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如Mn、Ni相当高时,由于A体相区的扩大,有可能在室温下形成单相奥氏体钢;

缩小奥氏体相区的合金元素有Cr、Mo、W、V、Ti、Si、Al等,它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图7-2b是铬对相图的影响。

当含铬量相当高时,由于缩小奥氏体区的结果,有可能在室温下形成单相铁素体钢。

图7-2扩大γ相区的合金元素——Fe示意图

图7-3缩小γ相区的合金元素——Fe示意图

2、使共析点S和E点的含碳量降低

无论是扩大γ区的合金元素,还是缩小γ区的合金均使E点和S点左移,即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及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

因此使相同含碳量的碳钢和合金钢具有不同的显微组织,如含碳0.4%的碳钢具有亚共析组织,而含C0.4%,13%Cr的合金钢则具有过共析组织。

因为此时的共析成分已不再是0.77%,而是变为0.3%C了,另外,由于E点的左移,使含碳量远低于2.11%C的合金钢中出现莱氏体。

如18%W的高速工具钢,含0.70-0.80%C,其铸态组织中出现了莱氏体。

a)Mn对E、S点的影响          b)Cr对E、S点的影响

图7-4 合金元素对E、S点的影响

3、使共析温度发生变化。

三、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的影响

1.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化的影响

1)加速奥氏体的形成:

合金元素的加入直接对碳的扩散及碳化物的稳定性有影响,某些非碳化物形成元素能增加碳的扩散速度,加速奥氏体的形成,如Co、Ni等;

2)减慢奥氏体的形成:

大部分合金元素特别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Mo、W、V等形成特殊碳化物,阻碍碳的扩散,减慢奥氏体形成的速度。

所以合金钢淬火时不易过热,有利于得到细马氏体组织;

3)对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P、Mn等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

Ti、Nb、V等可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

W、Mo、Cr等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Si、Ni、Co、Cu等影响不大;

Al与N形成AlN时,在低于950℃时可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形成本质细晶粒钢。

2.对过冷奥氏体分解的影响

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都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从而使C曲线右移,减小了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

故合金碳可用冷却能力较弱的介质如油淬火,减少了应力,避免了淬火的变形和开裂。

提高淬火稳定性最大的元素是Mo、Mn、Cr,其次是Ni,微量的B(小于0.005%)亦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

3.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回火稳定性是指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大多数合金元素都能在加热时溶入奥氏体,形成合金奥氏体,并在随后冷却时形成合金马氏体。

在回火的过程中,由于合金元素的阻碍作用,使M体不易分解,碳化物不易析出,析出后也不易聚集长大,故合金钢回火时硬度下降较慢。

由于合金钢回火稳定性比碳钢高,在到达相同硬度的情况下,可提高合金钢的回火温度,较大限度地消除内应力,以提高钢的硬度和韧性。

2)产生二次硬化:

当淬火钢在500-600℃回火时,其硬度并不降低,反而升高,把这种回火时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二次硬化的原因?

将合金钢加热到500-600℃回火,在冷却过程中有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从而增加钢的硬度,这种现象也称为二次硬化。

第二节合金钢的分类和编号方法

一、合金钢的分类

合金钢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主要用途分类:

合金结构钢:

用于制造重要的机器零件和工程结构。

合金工具钢:

用于制造重要的工具、模具等。

特殊性能钢:

具有某种特殊物理、化学性能,如不锈钢、耐热钢等。

2、按合金元素含量分: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

中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5-10%;

高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量大于10%;

二、合金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合金钢的表示方法用“数字+化学元素+数字”的方法。

1、结构钢:

其中结构钢的牌号采用“二位数字+元素符号+数字”表示,如60Si2Mn,其含义如下:

前面的二位数表示钢中碳含量的万分之几,平均含碳量0.60%;

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元素,此合金钢的合金元素为Si和Mn;

元素符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此元素含量的百分之几,若含量小于1.5%,则不标出,上例中,平均含硅量2%,含锰量小于1.5%。

2、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与结构钢的编号区别仅在于用一位数字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如9SiCr,含义是:

此合金工具钢C=0.9%,Si、Cr均小于1.5%。

当含碳量大于1%时,则不再标出含碳量,如Cr12MoV,表示此工具钢含碳量大于1%,铬12%,钼、钒含量均小于1.5%。

此外,为了表示钢的用途,有些钢种在牌号前加一字母,如滚动轴承钢的牌号为GCr9,其含铬量为0.9%;

再如易切钢在牌号前加字母“Y”,例Y12、Y15等;

3、特殊性能钢:

其编号方法同合金工具钢,如不锈钢1Cr18Ni9Ti,其含义为:

C=0.1%Cr=18%Ni=9%Ti<

1.5%

综上所述,总结于下表:

下面我们将具体介绍各种钢的性能和用途。

第三节合金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按用途可分为两类:

工程用钢和机械制造用钢。

一、普通低合金钢

这类钢主要用于各种工程结构,如桥梁、建筑、船舶、车辆、高压容器等。

它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合金元素(<

3%)所制得的钢,所以又叫做普通低合金钢。

普通低合金钢的含碳量小于0.2%,由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这类钢的强度较普碳钢高,它还有较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

普碳钢通常在热轧后经退火或正火状态使用,焊接成型后不再进行热处理。

采用普碳钢的目的是减轻结构重量,保证使用可靠,节约钢材,例如用16Mn代Q235可节约钢材15-20%。

普通低碳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用途见表7-1。

二、优质结构钢

优质结构钢是机械制造用钢,是在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的基础上加上合金元素所制得的,按其用途和热处理特点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渗碳钢、调质钢、弹簧钢、滚动轴承钢、易切钢和超高强度钢,下面我们分别于以介绍。

(一)渗碳钢

许多机器零件是在冲击载荷和表面受到强烈摩擦、磨损的条件下工作的,如汽车、拖拉机的变速齿轮、内燃机的凸轮等。

这就要求材料里韧外硬,为达到这一目的,常常采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进行表面渗碳后经淬火和回火处理,称这类钢为渗碳钢。

1、化学成分:

合金渗碳钢的含碳量在0.1-0.25%,以保证零件的心部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常用的合金元素主要有Cr、Ni、Mn和B,以提高钢的淬透性,使零件在热处理后表层和心部都得到强化;

为了细化晶粒,加入阻止奥氏体长大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元素,如Ti、V、Mo等。

2、热处理特点:

渗碳后进行淬火,低温回火(180-200℃)。

3、牌号、成分、性能及用途:

见表7-2。

目前常用钢号20CrMnTi。

(二)合金调质钢

调质钢是指经调质后使用的结构钢,大多数采用中碳钢,经调质后钢的组织是回火索氏体,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调质钢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重要的机器零件,如齿轮、连杆、轴等。

C=0.25-0.5%,碳过低,不容易淬硬,过高则韧性不足;

加入合金元素Mn、Cr、Si、Ni、B,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淬透性;

加入少量Mo、W、V、Ti等元素,阻止A体晶粒长大,提高回火稳定性。

预先热处理:

改善调质钢的锻造组织及切削加工性能,常用正火。

调质:

淬火加高温回火,目的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

见表7-3。

常用钢号40Cr、40MnB。

(三)弹簧钢

弹簧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弹性零件,特别是各种机器、仪表中的弹簧。

弹簧一般工作在动载荷的条件之下,受到反复弯曲和拉、压应力,因此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疲劳强度、足够的塑性、韧性及良好的表面质量,还要有良好的淬透性和较低的脱碳敏感性。

碳素弹簧钢的含碳量在0.6~0.85%,其淬透性差,只适于制造小截面尺寸的弹簧,大截面尺寸的弹簧一般选用合金弹簧钢。

合金弹簧钢的含碳量为0.45~0.7%,主添加元素是Si、Mn,常用的钢号60Si2Mn。

2、弹簧的成型和热处理特点:

弹簧的成型工艺分为热成型和冷成型两种,随成型工艺的不同,其热处理的特点也不同。

1)热成型:

用热轧钢板或园钢制成,淬火后进行中温回火(450-550℃),有很高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极限,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中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

2)冷成型弹簧:

用冷拉钢丝或冷轧弹簧钢带在冷态下制成,用于制造小尺寸的弹簧。

如成型前钢丝已有很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则只进行消除内应力的退火,使弹簧定型;

若弹簧钢丝是在退火状态供应的,则成型后需进行淬火加中温回火。

弹簧最后要进行喷丸处理,造成表面的残余压应力,以提高其疲劳强度。

3、牌号、成分、性能和用途:

见表7-4。

(四)滚动轴承钢

是制造各种滚动轴承的滚珠、滚柱及内外套圈的专用钢,目前常用的是高碳铬钢,C=0.95~1.15%,Cr=0.40~1.65%,表7-5给出了轴承钢的牌号、成分、性能和用途。

最常用的钢号是GCr15。

(五)易切钢

易切削钢是具有优良切削加工性能的专用钢种,它是在钢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元素,利用其本身或与其它元素形成一种对切削加工有利的夹杂物的作用,从而使切削抗力下降、切屑易断易排、零件表面粗糙度改善且刀具寿命提高。

使用最广的元素是S、P、Pb、Ca等。

(损害钢的力学性能和压力加工与焊接性能)

在高效自动机床上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非重要零件,如标准件和紧固件(螺栓、螺母)、自行车与照相机零件。

随着合金易切削钢的研制与应用,汽车工业上的齿轮和轴类零件也开始使用这类钢材;

如用加Pb的20CrMo钢制造齿轮,可节省加工时间和加工费用达30%以上,显示了采用合金易切削钢的优越性。

(六)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

b1500MPa或s1380MPa

用途:

制造飞机起落架、机翼大梁、火箭及发动机壳体与武器的炮筒、

枪筒、防弹板等。

(结构轻量化,材料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碳含量:

0.30%~0.45%

合金元素总量≤5%;

常加入Ni、Cr、Si、Mn、Mo、V等元素,提高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和固溶强化。

经淬火、低温回火处理后,在回火马氏体(或下贝氏体+回火马氏体)组织状态使用。

此类钢的生产成本较低、用途广,可制做飞机结构件、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炮筒、高压气瓶和高强度螺栓。

典型钢种30CrMnSiNi2A。

淬火+高温回火后,析出特殊合金碳化物达到弥散强化(即二次硬化)的超高强度钢。

主要包括两类:

Cr-Mo-V型中碳中合金马氏体热作模具钢(4Cr5MoSiV)和高韧性Ni-Co型低碳高合金超高强度钢。

(如20Ni9Co4Mo1V钢)。

由于是在高温回火状态下使用,故此类钢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中合金超高强度钢]

超低碳高合金(Ni、Co、Mo)超高强度钢,有极佳的强韧性。

经高温固溶处理(约820℃)得到高合金的超低碳单相板条马氏体,然后再进行时效处理(480℃左右)析出金属间化合物(如Ni3Mo)起弥散强化作用;

力学性能优良,工艺性能良好,但价格昂贵。

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高压气瓶等。

[高合金超高强度钢]

在不锈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高强度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蚀性;

依据其组织和强化机制不同,也可分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和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由于其Cr、Ni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故其价格也很昂贵,通常用于对强度和耐蚀性都有很高要求的零件。

第四节合金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淬火后,虽能达到高的硬度和较高的耐磨性,但它的淬透性差,淬火变形倾向大,红硬性差(只能在200℃以下保持硬度)。

因此尺寸大、精度高和形状复杂的模具、量具以及切削速度高的刃具,都要用合金工具钢来制造。

合金工具钢按用途可分为三类:

刃具钢、模具钢和量具钢。

一、刃具钢

刃具钢用来制造各种切削刀具,如车刀、铣刀、铰刀等。

刀具在切削时,刃部受到很大的应力,并与加工件之间产生严重的摩擦、磨损,切削热使刃部温度升高,有时可达500-600℃,为此要求刃具钢具有如下的性能:

高硬度;

高耐磨性和高的热硬性。

合金刃具钢可分为两类:

低合金刃具钢和高合金具钢,另外还有一类硬质合金,下面我们分别做一介绍。

(一)低合金刃具钢

1、成分特点:

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上少量合金元素(3~5%)所制得,含碳量0.9~1.5%,所加入的合金元素Si、Cr、Mn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加入的W、V可提高钢的热硬性和耐磨性。

进行预先热处理—球化退火,目的在于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最终热处理为淬火加低温回火。

淬火介质大多采用油,最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加合金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3、牌号、成分及用途:

见表7-6。

最常用的牌号9SiCr、CrWMn。

(二)高速钢

高速钢俗称锋钢,是一种典型的高合金刃具钢,用其可以进行高速切削,当切削温度达到600℃时,硬度无明显下降,仍保持良好的切削性能,故得名。

常用的高速钢按其所含的主要元素可分为两类,即以W18Cr4V为代表的钨系和一部分W被Mo所代替的W6Mo5Cr4V2为代表的钼系。

C=0.7~1.25%,其作用是渗入马氏体,增加硬度及耐磨性,并且与合金元素形成特殊碳化物;

Cr=4%,加热时其全部溶入奥氏体,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借以提高钢的淬透性;

W=6~19%,Mo=0~6%,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V与C形成稳定的VC,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在W系中,V=1%,在Mo系中,V=2~3%。

2、锻造与热处理:

1)锻造:

高速钢的铸造组织中有粗大的鱼骨状合金碳化物,如图7-15所示,它使钢的机械性能降低。

为提高高速钢的机械性能,则需通过锻造,反复击打,将粗大的碳化物击碎,消除其不良影响。

为避免出现马氏体组织,锻后必须缓冷。

2)预先热处理:

锻后退火,降低硬度,消除锻造应力,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

3)最终热处理:

高温淬火(1270-1280℃)+三次高温回火,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合金碳化物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4)进行表面处理

3、牌号、成分及应用:

见表7-7。

(三)硬质合金

另一类用做切削工具的材料是硬质合金,它的硬度更高(HRA87-93),热硬性更高(1000℃),与高速钢相比,切削速度可提高4-7倍,寿命提高5-8倍,可用来切削淬火钢、奥氏体钢等。

硬质合金是将特制的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碳化物粉末和粘结剂相混合,压制成型,再经烧结而成一种粉末冶金材料。

目前常用的硬质合金材料有以下几种:

1、钨钴类硬质合金:

以WC粉末和软的Co粉末混合制成,Co起粘结作用。

牌号:

YG3,含义是:

钨钴类硬质合金,Co=3%,其余为WC。

这种合金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塑料等。

2、钨钴钛类硬质合金:

以TiC、WC和Co的粉末制成的合金。

YT5,表示含TiC为5%,其余含量为WC和Co,其硬度和热硬性高于YG类,主要用于加工合金钢、耐热钢等。

3、钢结硬质合金:

是以WC、VC、TiC为硬化相,以高速钢或铬钼钢等粉末做为粘结剂,用粉末冶金法制成的合金。

其韧性好,但硬度和热硬性低于前两种,适于制造形状较复杂的刀具,如麻花钻、铣刀等。

4、涂层硬质合金:

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的表面上用气相沉积法涂覆一层耐磨性高的金属化合物,以改善刀具的切削性能。

常用和涂覆材料有TiC、TiN、Al3O3等。

二、模具钢

模具是用于进行压力加工的工具,根据其工作条件及用途不同,常分为冷作模具、热作模具和成形模具(其中主要是塑料模)等三大类。

模具品种繁多,性能要求也多种多样,可用于模具的钢种也很多,如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速钢、滚动轴承钢,不锈钢和某些结构钢等。

冷作模具钢

1.工作条件与性能要求:

在常温下使金属材料变形成型的模具用钢,工作温度200~300℃;

模具承受很大的载荷及摩擦、冲击作用;

冷作模具钢应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强度和足够的韧性;

冷作模具对淬透性、耐磨性尤其是韧性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冷作模具钢应是高碳成分并多在回火马氏体状态下使用。

2.常用冷作模具钢:

碳素工具钢(T10、T10A)[尺寸较小的冷作模具钢]

低合金工具钢(9SiCr、9Mn2V)[中小尺寸模具钢]

中、高铬模具钢(Cr12、Cr12MoV)[尺寸大、形状复杂、精度高的重载模具]

高速钢类模具钢(W6Mo5Cr4V2、6W6Mo5Cr4V)[冷、热模具钢均可]

3.生产工艺:

下料,锻造,退火,机械加工,淬火,回火,

精磨或电火花加工,成品

热做模具钢

使热态金属(固态或液态)成形的模具用钢。

热锻模工作部分的温度会升高到300~400℃、热挤压模可达500~800℃、甚至近1000℃,因交替加热冷却的温度循环产生交变热应力;

热作模具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变形、磨损、开裂和热疲劳等,要求模具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强韧性、高的热疲劳和热磨损抗力、一定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等。

2.热锻模生产工艺(5CrMnMo):

下料,锻造,退火,机械加工

淬火,回火,精加工

三、量具钢

量具是度量工件尺寸形状的工具,是计量的基准,如卡尺、块规、塞规及千分尺等。

由于量具使用过程中常受到工件的摩擦与碰撞,且本身须具备极高的尺寸精度和稳定性,故量具钢应具备以下性能:

1.高硬度(58~64HRC)和高耐磨性。

2.高的尺寸稳定性(要求组织稳定性高)。

3.一定的韧性和特殊环境下的耐蚀性。

热处理特点

1.淬火加热时进行预热,以减小变形,这对形状复杂的量具更为重要。

2.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条件下降低淬火温度,尽量不采用等温淬火或分级淬火工艺,减少残余奥氏体的生成。

3.淬火后立即进行冷处理(-80℃)减小残余奥氏体量,延长回火时间,回火或磨削之后进行长时间的低温时效处理等。

第五节特殊性能钢

具有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的钢叫特殊性能钢,本节仅介绍工程中最常用的几种。

一、不锈钢

不锈钢是指在空气、碱和盐的水溶液等腐蚀介质中具有高度化学稳定性的钢。

不锈钢不是绝对不腐蚀,只不过其速度慢一些。

腐蚀对金属材料的损害是巨大的,为防止金属的锈蚀,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做一简略介绍。

(一)金属的腐蚀与防腐蚀

1、金属腐蚀的种类: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介质发生纯化学反应而被腐蚀,如钢在高温加热时发生的氧化现象,就属于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在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这类反应比较普遍,如钢在室温的生锈就是电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产生的原因:

其原因是原电池原理,例如在钢中存在的夹杂物、表面局部应力、晶体内不同的相、晶界、偏析等,都会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不同的电极,而导致电极电位较低的金属受到腐蚀。

3、腐蚀的防护措施:

使金属形成单相组织;

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

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连续的氧化膜。

所谓的不锈钢,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防护的。

下面简单几种不锈钢的性能及用途。

(二)不锈钢的种类、性能及用途

1、铁素体不锈钢:

铬缩小奥氏体区,当含铬量足够高时,则可得到单相铁素体,加热时没有α→γ转变。

基于这一思想,人们研制出了单相铁素体不锈钢。

其耐蚀性好、塑性好,但强度低,不能进行热处理。

常用牌号Cr17,用于制造化工设备的容器、管道等。

2、马氏体不锈钢:

典型的牌号为1Cr13、2Cr13等,富铬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膜,增加基体的电极电位,从而提高耐蚀性。

这种钢只有在氧化性介质中才有较好的耐蚀性。

3、奥氏体不锈钢:

典型的钢种是1Cr18Ni9Ti,铬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

镍扩大奥氏体区,使钢在常温下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

加入Ti、Nb等元素可以抑制在晶界上析出Cr23C6,以避免造成晶间腐蚀。

奥氏体不锈钢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为:

固溶处理;

稳定化处理;

消除内应力。

二、耐热钢

金属材料处于高温时容易氧化和随时间的延长会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蠕变),导致零件的失效。

这就要求工作在高温下的机器零件要具有高温抗氧化性和高温强度两方面的性能。

基于这样的想法,人们设计出了耐热钢。

用于评定高温强度的指标有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

蠕变极限:

持久强度:

(一)提高耐热性的途径

1、加入Cr、Al、Si等元素,可形成致密的、连续的氧化膜,Al2O3、SiO2、Al2O3等,可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

2、采用合金化的方法提高金属的热强度。

加入Cr、Mo、W、Ni等元素强化基体,提高再结晶温度,从而增加钢的高温强度;

同时所加入的元素还可形成硬度高、热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