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24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9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教案附导学案Word格式.docx

(有的看到小熊的头,有的看到小熊的身子,有的看到小熊的尾巴)

4.讨论:

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亮他们也在观察小熊。

(出示情境图)小精灵聪聪想问大家,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小熊的什么部位?

是第几幅图呢?

5.小结:

小明在小熊的前面,看到小熊的正面,是第一幅图;

小亮看到的是小熊的左侧面,是第二幅图;

小红在小熊的右侧面,看到的是小熊的右侧面,是第三幅图;

小芳在小熊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熊的后面,是第四幅图。

三、课堂作业

1.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请小朋友们把数学课本摆整齐,立着放在桌子上,仔细看老师出示的数学课本,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能看到这一面,就马上跑到相应的位置,听明白了吗?

开始!

学生活动:

根据老师出示的课本的侧面、正面、反面,快速地选择位置进行观察。

2.猜一猜。

(课文第68页“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68页“做一做”图。

判断,大货车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答案:

略。

四、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小结:

师生交流再次提出:

要了解一个物体,我们必须全面地进行观察。

五、课后作业

1.课本练习十六第1~3题。

2.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观察物体

(1)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反思】

1.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用学生熟悉的玩具小熊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初步体会到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

2.展开活动,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一摞书,判断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活动操作简易,学生能通过实际观察很容易地判断出来。

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观察,充分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

 

《第1课时观察物体》导学案

课题

观察物体

(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激发学生观察的心理需求。

学生是主动参与观察活动还是被动参与观察活动,对观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如果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这个物体,分别会看到什么图形?

以猜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愿望。

2.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

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点观察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身高比较高的同学,可以蹲下来,让视线正对着物体的面),这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观察辨认物体形状的过程。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2.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熊猫玩偶动物卡片

学具准备:

熊猫玩偶玩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请同学或老师给大家讲“盲人摸象”的故事。

2.思考:

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

3.导入新课:

是啊,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可能不相同。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

1.讲故事,认真倾听。

2.思考并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3.学生认真倾听教师导言,明白所学内容。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写上名字。

(明明)(欢欢)(丽丽)

2.他们各看到房子的哪一部分?

连一连。

3.这些照片是谁拍的?

(1)(③)(②)

4.我来拍照,填前、后、左、右。

从(左)面拍摄从(右)面拍摄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组织学生观察熊猫玩偶。

2.组织学生描述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3.组织学生画出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画图。

5.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汇报在新位置上看到的熊猫形状。

6.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玩具放在桌上,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描述。

(教师巡视)

7.师生共同小结。

交流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1.小组内拿出熊猫玩偶放在桌子上并进行观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在座位上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2.汇报看到的熊猫的形状。

生1:

我看到了熊猫的前面;

生2:

我看到了熊猫的后面;

生3:

我看到了熊猫的左面;

生4:

我看到了熊猫的右面。

3.学生试着画出自己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并交流自己的图画。

4.学生把图画贴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画出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学生交换位置观察并汇报。

6.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玩具,并在小组内交流:

描述出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玩具的样子。

7.小组交流: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观察玩具汽车,产生表象,再观察书中图画)

2.完成教材第70页第1题。

(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到观察图画,巩固新知)

3.完成教材第70页第2题。

(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位置关系)

1.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先观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相检查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在观察实物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

比如,观察纸箱的活动中,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站在位置上看一看、说一说,而是设计了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2课时观察物体》教案

教材第69页的例2和例3。

1.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2.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文体、圆柱体、球。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的知识。

除了观察已知的物体外,请同学们思考,若是已知一个物体某个面的形状,是否能由此推测出这个物体是何立体图形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知识点1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

1.出示不同教具: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分小组下发,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

请同学们分别在自己小组的位置上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并画出图形。

四人一组,其中三人按课本第69页例2中小朋友的方位围绕桌子站好,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图形。

剩下的一名同学判断这三张图分别是由哪位同学画出的。

3.交换角色,小组间交换物体,进行多次观察活动。

4.小组内汇报、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5.讨论:

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活动中都非常认真。

(出示例2图)相信大家很快能判断出课本上这幅图中的三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位小朋友观察到的。

6.小结:

小长方形是观察者从侧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英看到的,横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从正面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刚看到的;

竖着的长方形是观察者站在右边从上往下看才能看到的,所以是小强看到的。

知识点2由物体的某个面,判断是何立体图形

1.出示一个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是观察者看到的某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它可能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

既然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那么推想——什么物体从某一面看是正方形呢?

从这个角度,就能得出结果。

3.学生汇报、交流。

(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正方体,有的认为可能是一个长方体)

4.小结:

同学们答得都对,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故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课本练习十六第4、5题。

第4题:

③①②

第5题:

提问:

小结:

学习了通过图形判断观察物体的方位,以及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完成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观察物体

(2)

已知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猜它是何图形。

本节课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体会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第2课时观察物体》导学案

观察物体

(2)

1.将数学知识与学过的语文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兴趣盎然

以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效果比较显著,学生被吸引过来,对新课内容感到新奇,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层次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很有必要的。

2.观察实践,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立体图形初步的轮廓,这样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

1.能正确辨认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三个面的形状判断出是哪类立体图形。

2.经历辨认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形状的过程。

3.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PPT课件若干个立体图形

1.课件出示古诗《题西林壁》并提问:

为什么作者从多个角度看都没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这节课我们来观察几个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看你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什么形状?

观察物体

(2))

1.朗读古诗,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与同学交流后汇报。

(因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认真倾听老师导言,并进行想象。

1.连一连。

2.下面的图是谁看到的,在()里写上名字。

(小明)(欢欢)(小新)

3.从哪面看到的?

4.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写上位置。

(②)(①)(③)

1.观察交流。

(1)组织学生观察长方体。

画出看到的面的形状。

(2)组织汇报,展示学生画图,贴到黑板上。

(3)组织学生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画出看到的形状。

(4)组织汇报,展示图画。

(5)师生共同小结。

2.解决问题。

(1)出示例3:

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1.

(1)小组内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画出看到的图形形状,并在组内交流。

(2)学生展示图画并汇报:

我从长方体的上面看到的是长方形。

我从长方体的前面看到的是长方形。

我从长方体的左面看到的是长方形。

(3)小组内分别从不同位置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画出看到的图形形状,并在组内交流。

(4)学生展示图画并汇报:

我们组从正方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

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都是长方形。

球无论从哪个面看看到的都是圆。

(5)小组内交流汇报:

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可能不同。

2.

(1)读题,明确题意,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①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②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就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1.完成教材第71页第5题。

(帮助学生由观察单个立体图形到组合图形,进一步提高空间观念。

2.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说一说它是哪一种立体图形。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用正方体摆一摆,进行观察验证后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后,集体订正。

观察物体(立体)

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在观察立体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

用猜一猜、看一看等活动,引导学生判断该图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上面拍摄的。

让每个学生结合课件展示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

通过玩手中的长方体并猜出颜色这个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纸箱,把所看到的图形对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纸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实践教学的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

《练习课》导学案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物体的意识。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PPT课件

布绒玩具茶叶罐

知识点1:

观察实物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1题。

说一说下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分析:

从图中看出,小鸟在大象上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背部;

小熊在大象的后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尾部;

袋鼠在大象的右侧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右面的身体,包括尾巴、身子、右耳朵等;

小猴在大象的前面,拍到的应该是大象的头部。

1.瞧,他们正在给小熊猫照相。

4幅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写出名字。

(小刚)(小方)(小兰)(小军)

知识点2: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2题。

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先观察实物图(茶叶罐),看清茶叶罐的正面①号、背面③号、左侧面②和右侧面分别有什么图案或标志,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答案。

三幅图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①、③、②。

2.下面这些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知识点3: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3题。

先观察实物图(数学),看清数学书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分别有什么图案或标志,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三位小朋友看到的图案。

3.连一连。

知识点4: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4题。

下面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先观察主题图,设想自己就处在天安门所对应的三个位置(①②③),看你的右手或左手所对应的是天安门的什么位置,再与所给的三幅图进行对照,找出你在天安门的三个位置(①②③),看到的图案。

三幅照片对应的序号分别是③、①、②。

4.下面的图形分别是谁观察到的?

(小方)(小明)(小丽)(小军)

知识点5:

观察立体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

拿出学具(三种不同颜色的正方体)如图所示摆一摆,再站在图中三位小朋友所处的位置进行观察,找出你看到的三种不同的组合平面图形。

5.下面的房子各是哪个小动物看到的?

布置作业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学习了观察物体之后的练习课,为了让学生对观察物体的方法掌握得更熟练,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毛绒玩具,课堂中我尽量设计观察实物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种实物,目的是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实物的表象,然后再让学生观察书中画面或是图片,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这个环节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可能是不同的。

在看图找位置或看位置找图的题目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去判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站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到的是怎样的,而不是一直站在“我”的角度进行观察、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